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财务报表分析
2025-09-25 17:41:46 责编:小OO
文档
摘 要

财务分析是对企业过去及现在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以及风险状况进行的分析活动,它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内容。通过对财务状况进行深入的分析,可以发现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能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依据。本文以中国石化为研究对象,以其近两年的财务报表为基础,对中国石化的财务状况作深层分析(包括偿债,营运和盈利能力的分析)。 本文主要运用比较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以及杜邦分析法等基本财务分析方法,详细分析了中国石化的财务状况,透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此提出有益的建议,希望能对中国石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点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偿债能力    营运能力   盈利能力

                 

 引  言

财务分析报告必须提供多层次、多角度的财务信息,既能满足企业内部管理当局实施决策对充分而具体的财务信息的需求,同时又能满足外部投资者和凭以决策和实施宏观的要求。财务分析报告应当能够全面而详实地揭示企业经营理财实绩。财务分析报告是运用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下,在熟练掌握会计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的基础上,通过完成记账凭证的编制,明细账的登记,科目汇总表的汇总,以及登记总账出具财务报表,通过分析财务报表,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各项财务指标,通过评价企业的现实状况以及企业存在的问题,为了更好的解决现实的企业问题。

第1章 公司概况

1.1 公司简介

公司是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于2000年2月25日独家发起成立了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集团公司将其附属公司的石油石化的主营业务连同有关资产及负债于1999年12月31日投入公司,并由公司分开经营管理。  公司于2000年10月以H股或美国存托股份的形式向全球发售了15,102,439,000股外资股,公司H股发行价最终定为每股H股1.61港元(其中公开发售的H股含联交所每股征费0.02港元),每单位ADS的发行价为20.5美元。其分别于10月18日和19日在、纽约和伦敦三地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而集团公司也同时将其所持有公司的1,678,049,000股内资股进行全球发售,转成在上述三地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外资股。经批准,公司已于2001年6月22日以网下簿记建档和7月16日以上网定价发行方式成功地公开发行了人民币普通股280,000万股,每股面值1.00元,每股发行价4.22元。本次成功发行后,公司注册资本将变更为8,670,243.9万元人民币。

1.2 经营范围

 非煤矿山(石油、天然气等)、危险化学品(乙烯、丙烯、丁二烯、石脑油等)、重油、橡胶及其他石油化工原料和产品的生产、储存、管道运输、陆路运输、水路运输、销售;石油炼制;汽油、煤油、柴油的批发业务及零售(限分支机构经营)业务;天然气化工、煤化工的生产、储存、运输、销售;润滑油、燃料油、溶剂油、沥青的销售;化肥生产;电力、蒸汽、水务和工业气体的生产销售;日用百货便利店经营;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及电子出版物的销售,媒体、广告,佣金代理;食品、饮料、烟草制品的销售、汽车装饰用品(限分支机构经营)、汽车清洗服务;加气站经营,压缩天然气(CNG)、液化天然气(LNG)、液化石油气(LPG)、城市燃气销售;加电站经营;石油石化机器、设备的制造、监造、安装;石油石化原辅材料、设备及零部件的采购、销售;技术及信息、替代能源产品的研究、开发、应用、咨询服务;电子商务;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和技术除外);承包境外机电、石化行业工程和境内国际招标工程;上述境外工程所需的设备材料出口;对外派遣实施上述境外工程所需的劳务人员。

                        第2章 财务指标分析

财务指标是以简明的形式,以数据为语言,来传达财务信息并说明财务活动情况和结果。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在此建立的财务指标与国家考核企业工作规定的财务指标是不同的。本文涉及到企业财务活动较广的范围,包含的指标数目多,而国家规定的考核指标则是抓住重点,有选择的规定一些指标。本论文设计的财务指标体系是根据财务分析内容设计的,分为外部分析指标体系及内部分析指标体系。 

2.1企业偿债能力

分析企业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其债务的能力,通过对它的分析,能揭示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按债务偿还期限的长短又将其分为短期偿债能力与长期偿债能力。      

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一个企业以流动资产支付流动债务的能力。设置该指标对外部信息需要者非常重要。对于企业来讲,该指标也至关重要,短期偿债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企业营运资金的大在此以及资产变现速度的高低。另外,可动用的银行贷款指标,准备很快变现的长期资产,偿债能力的声誉、未作记录的或有负债、担保责任引起的负债、未决诉讼等对它的影响。短期偿债能力通常设置以下指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等。

表1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2011年2012年
流动比率0.81040.7687
现金比率5.1033.3499
速动比率0.31580.3277
通过计算可得:一般认为生产企业的合理的最低流动比率为2,体现企业的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流动资产越多,短期债务越少,则流动比率越大,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流动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国际上通常认为,流动比率的下限为100%,而流动比率等于200%时较为适当。这两年的比率都很低。2012年的0.7687较2011年的0.8104,流动比率有所下降,比率很低。总体来说,2012年低于正常值,企业的短期偿债风险较大。一般情况下,营业周期、流动资产中的应收账款数额和存货的周转速度是影响流动比率

一般认为企业的速动比率为1时是比较合理的,比流动比率更能体现企业的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速动比率越高,说明企业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越强。国际上通常认为,速动比率等于100%时较为适当。2011-2012年的速动比率均小于1,说明企业无足够的能力偿还短期债务,表明企业会因现金及应收账款占用过多而增加企业的机会成本。

长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以资产或劳务支付长期债务的能力。对长期偿债能力进行分析是因为企业的利润与其有紧密的联系,分析长期偿债能力时不能不重视企业的获利能力,这是因为企业的现金流入量最终取决于能够获得的利润,现金流出量最终取决于必须付出的成本。

表2 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2011年2012年
资产负债率56.662755.6627
产权比率101.636392.4552
长期负债率4.32743.9635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中国石化的资产负债率2012年为55.6627%,2011年为56.1118 %,一般情况下,资产负债率越小,说明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保守的观点认为资产负债率不应高于50%,而国际上通常认为资产负债率等于60%时较为适当,反映债权人提供的资本占全部资本的比例。负债比率越大,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越大,获取利润的能力也越强。如果企业资金不足,依靠欠债维持,导致资产负债率特别高,偿债风险就应该特别注意了。资产负债率达到85%及以上时,应视为发出预警信号,企业应提起足够的注意。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1.2。一般情况下,产权比率越低,说明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该项指标反映由债权人提供的资本与股东提供的资本的相对关系,反映企业基本财务结构是否稳定。一般来说,股东资本大于借入资本较好,但也不能一概而论。从股东来看,在通货膨胀加剧时期,企业多借债可以把损失和风险转嫁给债权人;在经济繁荣时期,多借债可以获得额外的利润;在经济萎缩时期,少借债可以减少利息负担和财务风险。产权比率高,是高风险、高报酬的财务结构;产权比率低,是低风险、低报酬的财务结构。

2.2企业营运能力

资产运用效率是指对企业总资产或部分资产的运用效率和周转情况所作的分析。企业经营的目的在与有效运用各项资产获得最大利润,利润主要来源于营业收入,企业必须凭借资产、运用资产才能取得营业收入。资产周转速度越快,表示其运用效率越高,利润越大。通过分析资产运用效率,可评价企业经营收入与各项营运资产是否保持合理关系,考察企业运用各项资产效率的高低。

表3 营运能力分析

2011年2012年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9.027628.298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9.877712.7217
流动资产周转次数1.86916.0579
总资产周转率0.57691.7531
总资产周转率综合反映了企业整体资产的营运效率,总资产周转率越高,说明企业销售能力越强,资产投资效益越好;反之则说明企业销售能力越弱,资产投资的效益越差。通过该指标的对比分析,不仅能反映出企业本年度以及以前年度总资产的营运效率及其变化,而且能够发现企业与同类企业在资金利用上的差距,促进企业提供资金的使用效果。该企业2012年总资产周转率比2011年加快1.1762次,说明企业资产的总体流动性和周转能力都有所提高。应收账款周转率反映了企业应收账款变现速度的快慢及管理效率的高低。一般情况下,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平均收现期越短,说明应收账款的收回越快。该企业2012年应收账款周转率比2011年加快19.2704次,平均收账期比2011年缩短27.1560天,这不仅提供应收账款的投资变现能力,减少了坏账损失和收账费用,也成为2012年总资产周转率加快的一个重要原因。

 2.3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分析是指对企业盈利能力和盈利分配情况所作的分析。它是企业财务结构和绩效的综合表现。企业盈利能力分析指标可从一般企业及股票上市公司两方面制定。

表4 盈利能力分析

2011年2012年
营业利润率2.77422.934
成本费用利润率2.863.1098
净资产收益率2.628.52
总资产报酬率1.1783.7131
总资营业利润率越高,表明企业市场竞争力越强,发展潜力越大,盈利能力越强。本企业2012年比2011年盈利能力有多增强,成本费用率越高表明企业为得到利润而付出的代价越小,成本费用控制得越好,获利能力越强,该企业2012年比2011年提高0.2496但总体来说都处于低水平,说明企业成本费用控制的差,总资产报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内获得的报酬总额和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它是反映企业资产综合利用效果的指标,也是衡量企业利用债权人和所有者权益总额所取得盈利的重要指标。2012年较去年有所提高。净资产收益率充分体现了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自有成本获取净收益的能力,反应了投入资本及其积累与报酬的关系。虽然企业2012比去年增高5.9个百分点,显示其资本经营效率的提高。但此局面与外部环境因素亦有相当大的关系。

第3章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3.1存在的问题

根据前述各项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第一,中国石化集团化工公司经营能力增加,这不仅可以从该企业总资产的增加中推出,还可以从净资产的增加中推出;第二,该企业整体财务风险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明显;第三,企业绝对经营能力的增长速度高于风险水平的增长速度,这可以从以上两点中推出;第四,该企业的盈利能力很好,但资产的营运能力较差;第五,该企业的期间费用分配不合理,管理费用所占比重太大,销售费用所占比重较小。

资金占用增长过快,结算资金占用比重较大,比例失调。特别是其他应收款和销货应收款大幅度上升,如不及时清理,对企业经济效益将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建议企业领导要引起重视,应收款较多的,要领导带头,抽出专人,成立清收小组,积极回收。

3.2改进建议

针对其所面临的问题是,首先,中国石化集团化工公司应注重流动资金周转率,加快资金周转速度,以增加利润和净现金流量;其次,应加大产品的宣传力度,采取积极的营销策略;同时,还应确保企业以后的财务风险和资本成本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由以上分析得出中国石化集团化工公司首先应该增加经济利润等指标,以便能全面综合的反映收益的质量。

 企业如何增加经济利润?一般管理者会采用两种途径,即“开源、节流。”“开源”是指通过加大资金投入、提高技术水平、改变营销策略、加强客户管理或增加对外投资等方式增加企业的收入, “节流”是指通过成本控制、强化企业内部管理等方式减少企业的支出。很多企业采取了此类措施,效果却不理想,甚至事倍功半,其原因何在?这是因为企业本身没有实现最优化,其潜能被白白浪费。治标不治本,企业采取的措施自然难以达到其最佳效果。

目前大部分管理理论都是基于两项组织原则--效率和效果。全世界的企业所运用的模型、方法、工具和技术都是这两个原则在现实应用中的演绎。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形式的变化,管理者们发现这些理论越来越无法涵盖企业中存在的问题。仅仅基于这两项原则,大多数企业无法达到它们能够达到的或应该达到的经营水平。所以增加经济利润等指标,可以综合全面反映了企业实现的净利润中有多少是有现金保证的和价值管理实现的,同时可以提高获利能力指标之质量,由此太公司企业财务分析指标应该不断完善和提高。

 其次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中国石化集团化工公司的资金占用增长过快,结算资金占用比重较大,比例失调。特别是其他应收款和销货应收款大幅度上升,对企业经济效益将产生很大影响。

此处的资金主要指的是应收账款和产成品存货。应收账款,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因赊销商品或劳务而形成的应收款项;产成品存货,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而储存的产成品。“两项资金”是企业流动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企业财务状况和工业经济运行影响很大。近年来,很多企业“两项资金”占用过多、增长过快,应为各方所关注。这既是当前经济生活中的突出问题,也是多年来没有根本解决的老大难问题。因此,建议企业领导要引起高度重视,应收款较多的,要领导带头,抽出专人,成立清收小组,积极回收。也可将奖金、工资同回收贷款挂钩,调动回收人员积极性。同时,要求企业经理要严格控制赊销商品管理。企业经营性亏损有增无减,亏损额不断增加。全局企业未弥补亏损额高达数十万元,比同期大幅度上升。

建议企业领导要加强对亏损的整顿、管理,做好扭亏转盈工作。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潜亏行为。建议企业领导一定要真实完整的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结 论

企业股东、经营者、债权人、潜在投资者、相关部门等企业财务报表使用者在对企业进行财务分析中往往忽视财务报表附注的内容,导致分析结果与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相差很大,对其决策产生不利影响。要准确地了解和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在对企业进行财务分析时必须重视财务报表附注。

    财务报表附注是财务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会计报表本身无法或难以充分表达的内容和项目所作的补充说明和详细解释,它提供与会计报表所反映的信息相关的其它财务信息。财务报表使用者在进行财务分析时,需根据财务报表附注揭示的会计报表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以及财务报表附注对会计报表主要项目做出的解释等内容对分析结果做出相应调整,增加分析的客观性和实用性,使财务报表使用者能够掌握企业财务报表所揭示的真正的经济内涵,为其决策提供更真实的信息。

参考文献

[1] 徐洁. 浅谈企业财务报表分析[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 2008(06) . 

[2] 郑雷.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J]. 大众科技 , 2009(03) . 

[3] 池俊华,于扬. 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哈尔滨党校学报 , 2010(03) .

[4] 董明志. 关于企业盈利能力评价指标的改进[J]财会月刊 , 2010(12)

[5]王小惠,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J〕。经济师,2009(03)

[6]陈念东,浅议企业财务失败预警系统的建立〔J〕。林业财会与会计,2011(07) 

[7]刘秋萍,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8(02)

[8]严真红,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08) 

[9] 王化成,财务管理教学案例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11) 

[10]张维迎,博奔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02) 

[11]刘仲康,企业经营战略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10)

后 记

本论文从论文的选题、制作写作提纲、初稿至整篇论文定稿,都得到指导老师和同学们以及会计系各领导的细心指导。在此应特别感谢我的指导老师秦敏,在论文开题到论文定稿期间,是他一直给我细心的指导,在百忙之中给我修改论文,并给出许多可贵的建议,使我切身感受到其严谨的学习作风,认真的学术态度,深厚的学习功底。

其次应感谢我的同学与朋友,是他们在我的生活与学习中给我帮助和鼓励,使我感受到生活的温馨。同时,我也应该感谢学院,是他让我收获学业和精神上的进步,让我能更好的面对以后的人生。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