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精品】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 教案
2025-09-25 17:44:57 责编:小OO
文档
                  

课题语文园地 

课型语文园地 

授课

时间

1课时 

教学

目标

1.学习用多种方法去读懂古诗句的意思。

2.学习从一段话中看出作者的观点。

3.学会乘公交车,选择合适的乘车方案。

4.积累“五行、五谷、五音、五彩”具体所指。

教学

重点

学习运用借助注释、想象、了解古代文化常识等多种方法读懂古诗句。
教学

难点

学习从一段话中看出作者的观点。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新课

教学

(   )分钟

导入: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六》(板书课题)【课件1:课题】

交流平台

一、交流学习方法

1.出示古诗《浪淘沙》

【课件2】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唐代: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2.对照古诗,想一想自己是用哪些方法理解诗歌的?

3.学生交流,自由发言。

4.教师总结:我们学习了不少的古诗,大家都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具体总结如下,出示:【课件3】

借助注释理解古诗中的字词。

有画面感的诗句,可以通过想象去体会。

多了解古代文化常识,也有助于我们理解古诗词的意思。

(适时板书:注释  想象  常识)

二、完成阅读练习

1.出示古诗  

【课件4】

戏问花门酒家翁

唐代:岑参

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 

道傍榆荚巧似钱,摘沽酒君肯否。

⑴沽:买或卖。首句的“沽”是卖的意思,末句的“沽”是买的意思。

⑵花门:即花门楼,凉州(今甘肃武威)馆舍名。花门口:指花门楼口。

⑶榆荚:榆树的果实。春天榆树枝条间生榆荚,形状似钱而小,色白成串,俗称榆钱。

2.合作交流:学生用学过的方法自学古诗,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的大意。

词句段运用

1、分析提炼观点

1.出示:【课件5】

  为了生活环境更舒适,人们在城市里种植了大量的花草树木。郁郁葱葱的树木花草是城市的“绿色卫士”,人们把它们比作“城市之肺”,是十分形象和确切的。因为这些“绿色卫士”,不仅能吸收空气中过剩的二氧化碳,调节城市空气,而且能降低灰尘污染——叶子表面的绒毛和黏液能吸附飘尘,阻止灰尘微粒蔓延。

2.学生读这一段话,读两遍。

3.交流:这段话表达了怎样的观点?

4.汇报,评价,指导:

  可以看出作者非常喜欢这些花草树木。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第一句话,作者围绕这个中心意思,从颜色和作用两方面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从“郁郁葱葱”“绿色卫士”“城市之肺”这些词语也可以看出作者对花草树木的赞美。

(适时板书:抓住关键句  把握观点)

2、选择乘车方案

1.学生自读“词句段运用”第二部分文字,明确时间和路线。

2.小组交流,选择合适的乘车方案。

1.教师检查指导:

(1)时间:早上九点以前  路线:温泉镇——宋家洼

(2)乘车方案:早上六点钟先坐65路车从温泉镇到四通桥下车,然后坐86路车从四通桥上车到宋家洼下车。

日积月累

1、根据拼音自读

1.出示:【课件6】

  五行:金、木、水、火、土

  五谷:稻、麦、黍、菽、稷

  五音:宫、商、角、徵、羽

  五彩:黄、青、赤、白、黑

2.学生练习读一读,记一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理解不懂的字。

二、教师适当点拨指导

1.五行是中医理论之一,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这一概念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运用于医学,用以说明脏腑的属性及相互关系;也用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解释内脏之间相互滋生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2.平常俗称的“五谷”所指的五种谷物。“五谷”,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

3.五音最早的“宫商角徵羽”的名称见于距今2600余年的春秋时期,在《管子·地员篇》中,有采用数算方法获得“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的科学办法,这就是中国音乐史上著名的“三分损益法”。“五音”:唇、舌、齿、鼻、喉(张炎《词》)。

4.“五彩”是黄、青、赤、白、黑,泛指各种颜色,这五种颜色从阴阳五行学说上讲,分别代表木、金、火、水、土。同时,分别象征东、西、南、北、中,蕴涵着五方神力。在明清两代得到发明和发展。主色调有红、黄、绿、蓝、黑、紫。

  

出示古诗,让学生对照古诗说自己的学习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灵感,便于回忆。

出示课外古诗,安排学生合作探究,读懂古诗。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复习巩固刚刚学到的方法,在合作探究阶段又可以与同学取长补短,学到新的方法。

教师指导环节就是为了让学生学会“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这一学习方法。

板书

设计

注释  想象  常识

抓住关键句  把握观点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的教学,就是要以生活为主线,就是要让学生充分的感知、体验生活,思索生活,理解生活,学生才会用真实的笔触表现生活,表现自我。因此,我们要教学生从小就接触和认识社会,观察社会生活,积累生活。

“交流平台”栏目的重点是教学生学会一些理解古诗的方法,学生从自己平常的学习经验出发,谈自己的学习体会。然后通过交流,互相学习,最后理解一首课外古诗,验证自己的学习效果。

“词句段运用”栏目有两项内容,一是从一段话中提炼观点,二是学习选择合适的乘车路线。教学此栏目,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发言,然后教师指导。

课堂教学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不仅积累了知识,而且学到了学习方法。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