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述属于企业合法立即辞退员工、终止合同的情形的是()
A、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
B、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企业另行安排的工作
C、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
D、企业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员
2、马斯洛提出的著名的激励理论是()
A、期望理论 B、强化理论 C、公平理论 D、需要层次理论
3、( )是一种最原始、最基本的培训需求调查工具之一,其优点在于培训者与培训对象亲自接触,对他们的工作有直接的了解。
a 问卷法 b 观察法
c 访问法 d 记录法
4、为了保证培训取得预期的效果,就必须对培训进行( )监控和评估。
a 部分 b 整体
c 阶段 d 全程
5、如果企业安排劳动者在双休日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应支付不低于( )的工资报酬。
a 150% b 200% c 100% d 250%
6.我国劳动法规定的劳动年龄为( )
A.14周岁 B.16周岁 C.18周岁 D.20周岁
7.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 理念中,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被视为( )
A.事务性机构 B.简单服务性机构
C.非生产非效益部门 D.生产与效益部门
8、关系到企业在竞争中成败的决定性因素是( )
A.国家 B. 资金投入
C.设备情况 D.人员素质
9.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以人为本”的理念是指( )
A.把人当成“上帝”,一切都服从、服务于“上帝”
B.把人当成组织中最具活力、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要素
C.坚持群众路线,尊重群众意见
D.关心员工生活,提高员工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10.成人学习的最好方式是( )
A.老师传授 B.老师传授为主,自学为辅
C.被动学习 D.自我学习
11.我国劳动法规定的劳动年龄为( )
A.14周岁 B.16周岁 C.18周岁 D.20周岁
12.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中,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被视为( )
A.事务性机构 B.简单服务性机构
C.非生产非效益部门 D.生产与效益部门
13.以提高员工分析和决策能力、书面和口头沟通能力、人际关系技巧能力等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属于( )
A.技能培训 B.知识传授培训
C.态度转变培训 D.工作方法改进培训
14.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基本假设就是,企业有义务最大限度地利用员工的( ) ,并要为每一位员工都提供一个不断成长以及挖掘个人最大潜力和建立成功职业的机会。( )
A.能力 B.知识
C.工作时间 D.积极性
15成人学习的最好方式是( )
A.老师传授 B.老师传授为主,自学为辅
C.被动学习 D.自我学习
16.以“任务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是在哪种人性假设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
A.经济人 B.社会人 C.自我实现人 D.复杂人
17.直线管理者的人力资源管理职权不包括( )。
A.指导组织的新进员工 B为其他部门提供人力资源问题解决方案
C.培养员工之间的合作关系 D.控制本部门的人事费用
18.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基石是( )。
A.人员甄选 B.员工培训 C.工作分析 D.人力资源规划
19.“只有真正了被管理者,才能最终管理者自己”。这句话表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把人看成什么?( )
A.资源 B.成本 C.工具 D.物体
20. 企业对新录用的员工进行集中的培训,这种方式叫做( )。
A.岗前培训 B. 在岗培训 C. 离岗培训 D. 业余自学
21.人力资源培训开发意味着对( )的投资.
A.企业 B.人 C.组织 D.技术
22. 在培训过程中,衡量学员对培训课程的满意度的评估方式是( )。
A.学习评估 B.反应评估 C.行为评估D. 结果评估
23. 在培训中,利用受训者在工作过程中实际使用的设备或者模拟设备以及实际面临的环境来对他们进行培训的方式是( )。
A. 网络培训法 B. 角色扮演法 C. 工作模拟法 D.案例分析法
24.“好吃懒做、惟利是图”,符合下面哪种人性假设( )
A.“经济人”假设 B.“社会人”假设 C.“自我实现人”假设 D.“复杂人”假设
25. 在培训需求分析中,针对企业内各个职位所进行的分析是( )
A. 人员分析 B. 任务分析 C. 组织分析 D. 工作分析
26. 下面培训方法中属于脱产培训的方法是( )。
A. 学徒培训 B. 辅导培训 C. 工作轮换 D.案例分析法
27、企业 在招募、选择、录用和安置员工的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称为( )
A人力资源的获得成本
B人力资源的开发成本
C人力资源的保障成本
D人力资源重置成本
28、人力资源开发的双重目标是( )
A.提高才能,增强活力 B.提高学历,增加效益
C.提高觉悟,锻炼意志 D.加强保健,增强体魄
29、从性质上讲,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人员培训属于( )
A.常规教育 B.学校教育 C.继续教育 D.基础教育
30、“目标一致理论”认为,当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一致时,人员就不会流动。提出这一理论的是( )
A.美国心理学家库克 B.美国 管理 学家杜拉克
C.日本学者中松义郎 D.美国心理学家勒温
31.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以人为本”的理念是指( )
A.把人当成“上帝”,一切都服从、服务于“上帝”
B.把人当成组织中最具活力、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要素
C.坚持群众路线,尊重群众意见
D.关心员工生活,提高员工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32.在下图中,构成组织内人力资源的核心、骨干部分是( )
32、关于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的叙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前者是经过人为筹划设计而形成的,后者是自发形成的
(B)组织成员形成非正式组织的心理需要,都是正式组织所不能满足的
(C)两者都有明确的组织目标
(D)非正式组织对于正式组织的影响具有两面性
33、员工培训中,关于外聘教师与内部培养教师的优劣比较,表述正确的是( )。
(A)外聘教师能保证交流的顺畅
(B)企业内部开发教师资源成本较高
(C)使用内部培养教师可能会加大培训风险
(D)内部培训教师可能影响培训对象的参与积极性
34.如果人员的( )不能达到组织提出的效益标准,就说明存在着某种培训需求。
(A)工作态度 (B)工作绩效 (C)工作内容 (D)工作状态
35、与角色扮演法相比,模拟训练法更侧重于( )。
(A)操作技能的培训 (B)反应评估
(C)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训 (D)晋升前的人际关系训练
参:
1、c 2、d 3、b 4、d 5、b 、B 7、D 8、D
9.B 10.D 11.B 12.D 13.A 14.A 15.D 16.A 17.B 18.C 19.A 20.A 21.B 22.B 23.C 24.A 25.B 26.D 27.A 28.A 29.C 30.C 31.B 32.C 32.C 33.D 347. B 3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