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卷的总体评价
本次期末考试的试卷全面考查本学期所学的知识,注重基础,突出重点,各部分内容所占比重与相应内容在教材中所占课时一致.试题呈现基本符合新课标、新教材的要求,难度定位偏难.试题选材新颖,不直接,在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加大数学思想方法考查的力度,突出应用能力的考查,运算量大。概率与统计部分的考查,强调对统计量实际意义的理解.试卷知识覆盖率高,贴近教材,强调基础,全卷对知识技能考评的定位比较准确,但全卷区分度较差,试题整体偏难;试题情境新、理念强,板块清晰,试题整体偏难。强化数学学科的特点,突出了对“双基”的考查,在考查能力上,达到了考查创新意识、应用意识、综合能力的目的,有利于激发考生创造性思维。试题关注数学的核心内容与基本能力,关注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对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试题突出应用意识的考查,有一定难度和灵活性,但试题整体还是偏难。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本次分析报告主要从平均分、及格人数、及格率、优秀人数、优秀率等几个方面论述,同时也把个分数段的人数展示出来,以便更好的了解本次考试的真是情况。具体如下表所示:
参考人数 | 407 | 分数段人数 | ||||
总分 | 11454 | 120-110 | 0 | 59-50 | 24 | |
平均分 | 28.14 | 109-100 | 2 | 49-40 | 33 | |
及格人数 | 31 | 99-90 | 2 | 39-30 | 45 | |
及格率 | 7.62﹪ | -80 | 11 | 29-20 | 73 | |
优秀人数 | 2 | 79-70 | 16 | 19-10 | 107 | |
优秀率 | 0.49﹪ | 69-60 | 15 | 9-0 | 79 | |
最高分 | 106 |
1.学生双基不扎实的问题.如概念混淆不清,化简、计算、解方程错误,证明书写不规范等。
2.学生能力比较差的问题。学生理解题意的能力较差,知识方法稍综合的试题得分率普遍较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答卷时表达和解释不规范、欠准确;学生应用意识仍然较差,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数学素养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3.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问题。好学生粗心,差学生厌学,不少学生对数学学习缺少兴趣,学习的主动性较差。
本次考试,以新课标为指导,以新教材为依据,注重基础,学生不太容易得到基本分,从考试结果看有大部分学校的及格率偏低,差分度偏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教学。因此,教师应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一些教师教学五认真没有能真正落实,存在教材钻研不够,教学随意性,教学的要求和目标或高或低,不能适应考评的要求。传统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仍然盛行,以教代学,机械训练,压抑了学生的求知欲。作业布置、批改、讲评不到位,辅导学生不能持之以恒,对差生缺乏长效管理。一些教师教学责任心不强,教学业务水平提高较慢,不能适应新课程教学。
四、整改措施
1.加强备课组建设,提高备课质量。教师要认真学习课标、钻研教材,努力领会编写者意图,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创造性地使用好教材.切记教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必须尊重教材的地位,我们既不能肆意拔高,更不能随意弱化。提倡教师分工协作,在个人研究的基础上,发挥群体优势,以提高备课质量。
2.努力提高课堂40分钟质量。课堂教学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中运用启发式,反对注入式,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在注重知识发生、发展过程的同时,有效安排学生的活动和技能训练,强化教学的目标意识和反馈意识。
3.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和长效管理,认真及时地做好差生辅导.要研究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从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诸方面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激励他们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关注薄弱班级和学困生的数学学习,有效利用补课时间,针对问题和不足,强化知识讲解和技能训练,让这部分学生真正听懂、学会、练熟,争取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4.毕业班应加强考试研究,认真做好考前复习指导,注重基础。近年中考数学卷中出现较多的新题型,教师要注意收集这方面的信息,对学生进行有关训练,使学生能面对陌生情境,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冷静的去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从而有效得分。
2020年1月28日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