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5-09-25 17:35:04 责编:小OO
文档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课堂教学研究与改革为切入口,加大教研、教改力度,以吃透教材、探索教法、稳步推进、和谐发展为宗旨,深入开展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研究。加强课堂教学的研究,整合本校的校本课程,加大对新教师的培养指导力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

二、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6人,其中男生21人,女生25人;大多数学生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一定的发展, 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但也存在少数学生基础知识差,行为习惯差,学习态度不端正,对数学不感兴趣,学习被动,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学习有困难,作业错误率较高。故在本学期的教学中,将重点抓好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面向全体,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进入最佳学习的动态,以提高成绩。  

三、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共七个单元,主要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1.数与代数: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百分数和用“假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2.空间与图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体积(容积)的意义。

3.实践与综合应用: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树叶中的比、互联网的普及。

长方体和正方体: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出发,探索发现长方体的特征。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自主探索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感受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在观察、比较和推理中,自主发现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分数乘除法: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循序渐进地组织探索分数乘法计算方法。借助直观图示,帮助学生列方程解简单的分数除法实际问题。通过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加深对计算方法的理解。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引导学生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运算律迁移到分数中来。让学生在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出发,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引导学生借助示意图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切入点提出假设,找出问题的答案,充分感受解决问题的策略。 

认识百分数: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探索百分数与小数、分数互相改写的方法。应用百分数的意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操作、观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和展开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体积、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进率,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2.让学生体会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运用简单的分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学会分数连乘连除,认识倒数,以及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运用价值,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3.使学生在现实中理解比的意义及比的各部分名称,学会求比值及比的基本性质和化简比,能解决有关比的实际问题(按比例分配)。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以及合情推理的能力。  

4.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包括简便计算)并能解决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获得成功体验,提高学习数学学习兴趣和信心。  

5.初步学会用替换(置换)、假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确定解题思路,并有效地解决问题,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6.初步掌握用分数表示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根据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设计相应的活动方案进一步体会数学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发展和增强数感。  

7.在情境中体会百分数的意义,学会百分数与小数、分数的互相改写,并运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具体措施:  

1、认真备课,精习设计练习,上好每一节课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充分利用学生熟悉、感兴趣的和富有现实意义的素材吸引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各种数学活动中来,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  

3、多和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解开他们心中的结,让他们在快乐、轻松的气氛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4、加强计算教学,计算是本册教材的重点,一方面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基本的计算方法,另一方面也通过相应的练习,帮助学生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同时注意教材之间的衔接,对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加强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判断、推理能力;迁移类推能力;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总结规律;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6、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教好每一个学生。  

7、介绍课外数学知识与方法,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六、教学进度安排表

周次起止时间

教学内容备注
19.1-9.3长方体和正方体
29.6-9.10长方体和正方体
39.13-9.18长方体和正方体
49.20-9.24

分数乘法中秋节
59.26-9.30分数乘法
610.1-10.9分数除法
710.11-10.15分数除法
810.18-10.22分数除法
910.25-10.29分数除法
1011.1-11.5解决问题的策略
1111.8-11.12解决问题的策略
1211.15-11.19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1311.22-11.26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1411.29-12.3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1512.6-12.10百分数
1612.13-12.17百分数
1712.20-12.24百分数
1812.27-12.31百分数
191.3-1.7整理与复习元旦
201.10-1.14期末综合复习
211.17-结束

期末考试、阅卷、发放成绩单等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