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成本计算基本方法习题答案
2025-09-25 17:35:12 责编:小OO
文档
成本计算基本方法习题参

一、单选题

1.品种法的成本计算对象是( A  )。

A.各种产品品种 B.产品的批别或订单C.各种产品的材料费用 D.每个加工阶段的半成品及最后加工阶段的产成品

2.简化分批法与分批法的主要区别是( B   )。

A.不分批计算完工产品成本 B.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C.分批核算原材料费用D.不分配核算在产品成本

3.平行结转分步法在产品的含义是指( D   )。

A.本步骤在产品   B.最终产成品  C.最后步骤在产品D.本步骤在产品和以后步骤在产品及入半成品库尚未最后完工的半成品

4.在采用综合逐步结转分步法下,下步骤耗用的上步骤半成品成本应转入下步骤成本明细账中的(   D   )成本项目。

A.直接材料 B.直接人工 C.制造费用  D.直接材料或自制半成品

5.采用分步法,为反映原始成本项目,必须进行成本还原的是( A   )。

A.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  B.逐步分项结转分步法  C.逐步结转  D.平行结转

6.采用简化分批法下,累计间接费用分配率(  C   )。

A.只是在各产品之间分配间接费用的依据B.只是在各批产品之间分配间接费用的依据C.既是各批产品之间,也是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间接费用依据D.只是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间接费用的依据

7.采用简化分批法,在产品完工之前,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登记的内容是(  B   )。

A.不登记任何费用   B.只登记直接费用和生产工时  C.只登记原材料费用 D.登记间接费用不登记原始费用

8.分批法适用于(  A  )。

A.小批生产  B.大批生产 C.大量生产 D.多步骤生产 

9.成本还原是将(   D  )耗用各步骤半成品的综合成本,逐步分解还原为原始成本项目的成本。

A.广义在产品 B.自制半成品 C.狭义在产品 D.产成品 

10.分步法中,半成品已经转移,但成本不结转的成本结转方式是(   B  )。

A.逐步结转分步法 B.平行结转分步法 C.综合结转分步法 D.分项结转分步法

11.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是(  C   )。

A.分车间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 B.计算各步骤半成品和最后步骤产品成本的方法C.按生产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 D.计算产品成本中各步骤份额的方法

12.逐步结转分步法中在产品含义是指(  B   )。

A.自制半成品 B.狭义在产品 C.广义在产品 D.半成品和产成品 

13.分步法适用于(  D   )。

A.单件生产 B.大量生产 C.大量大批生产 D.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

14.将上一步骤转入的半成品成本全部记入下一步骤成本计算单的“自制半成品”或“直接材料”成本项目,这种成本结转方式称为( D   )。

A.成本还原 B.平行结转 C.分项结转 D.综合结转 

15.成本还原是从(  B  )生产步骤开始,将其耗用的前一步骤的自制半成品综合成本,按照上一步骤完工半成品成本构成,还原为原始成本项目的构成。

A.最前  B.最后  C.中间  D.任意

二、多选题

1.下列方法中成本计算期与会计报告期一致的有(  ABC   )。

A.品种法 B.逐步结转分步法 C.平行结转分步法D.分批法

2.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按半成品成本在下一步骤成本计算单反映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    AC )。

A.平行结转  B.综合结转  C.分项结转  D.汇总结转

3.简化分批法适用的范围(  ABC   )。

A.同一月份投产的产品批数很多   B.月末完工产品批数较少

C.各月间接费用分配率相差不大   D.各月生产费用水平相差不大 

4.分批法和品种法的主要区别是(  AB   )。

A.成本计算对象不同  B.成本计算期不同  C.生产周期不同D.会计核算期不同

5.采用简化分批法,各月( ABC    )。

A.只计算完工产品成本 B.只对完工产品分配间接费用 C.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D.不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

6.逐步结转分步法的特点是(  ABD   )。

A.计算各步骤半成品成本B.半成品成本随实物的转移而转移C.在产品是指广义的在产品

D.在产品是指狭义的在产品

7平行结转分步法的特点是( ABC    )。

A.不计算各步骤半成品成本  B.半成品实物转移单成本不结转 C.在产品是指广义在产品D.在产品是指狭义在产品 

8.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各步骤生产的月末在产品成本包括(  AB  )。

A.本步骤月末在产品成本 B.已转入以后步骤尚未最终完工的半成品成本 C.最终产成品成本 D.上一步骤月末在产品成本

9.采用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时,如果批内产品跨月陆续完工的情况不多,完工产品数量占全部批量的比重很小,先完工的产品可以按(    ABC      )计价从产品成本明细账中转出。

    A计划单位成本  B定额单位成本  C最近一期相同产品的实际单位成本  

    D实际单位成本                  E同行业产品的单位成本

三、判断题

1.从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计算程序看,品种法是最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  V  )

2.品种法不需要在各种产品之间分配费用,也不需要在完工产品和期末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所以也称“简单法”。(     × )

3.品种法的成本计算期与生产周期一致。(   V   )

4.分批法应以产品的批次或订单、生产通知单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开设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 V )

5.简化分批法,是指不需要在各批产品之间分配费用,又不需要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   ×  )

6.采用简化分批法,未完工产品不分配结转间接计入成本的费用。(  V   )

7.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产成品是指最后一个步骤的产成品。( V  )

8.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每月末各步骤成本计算单中归集的生产费用,应采用适当的方法在完工产品和狭义在产品之间分配。( V  )

成本计算辅助方法习题

单选题

1.下列属于成本计算辅助方法的是( D  )

A.品种法  B.分步法 C.分批法 D.分类法

2.企业利用相同的原材料,在同一生产过程中同时生产出的几种地位相同的主要产品称为(  B  )。

 A.半成品  B.联产品  C.副产品  D.等级产品 

3.企业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附带生产出来的一些次要产品称为(  A   )。

 A.副产品  B.联产品 C.等级产品 D.次品 

4.(   B )是指企业实际发生的费用脱离定额的差异。定额差异的计算要分别按成本项目进行。

A.定额成本  B.定额差异  C.脱离定额差异  D.定额变动差异 

5.(   D  )是指由于修订消耗定额而产生的新旧定额之间的差额,是定额本身变动的结果,它与生产中费用支出的节约或超支无关。

A.定额成本  B.定额差异  C.脱离定额差异  D.定额变动差异 

6.定额变动差异是指修订定额之后,原定额成本与新定额成本之间的差异,只有(  B   )存在定额变动差异。

 A.月末在产品  B.月初在产品  C.本月投入产品  D.本月完工产品 

7. 在采用定额成本法下,为了有利于分析和考核材料消耗定额的执行情况,日常材料的核算都是按(   C   )进行。

A.实际成本  B.标准成本  C.计划成本 D.定额成本

8. 联产品成本的计算,是以(  A  )为成本计算对象开设成本计算单,归集生产费用。

A.产品的类别  B.产品的品种 C.产品的批别  D.产品的生产步骤 

二、多选题

1.分类法不是一种的成本计算方法,它必须与(  ABC  )相结合应用。

A.品种法 B.分批法  C.分步法 D.标准成本法 

2.联合成本分配的方法很多,一般常用的有 (   ABC  )。

A.系数分配法  B.实物量分配法  C.相对销售价值分配法 D.约当产量法 

3.采用定额法计算产品成本,产品的实际成本由(  ABCD    )组成。

A.定额成本 B.脱离定额差异 C.材料成本差异 D.定额变动差异 

三、判断题

1.分类法与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一起构成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 ×   )

2.制造企业在生产主要产品的过程中,附带生产出来的一些次要产品,称为联产品。(×)

3.对于副产品,可以单独计算成本,可采用与品种法相似的方法计算成本。(  ×   )。

4.采用分类法计算产品成本,不仅能简化成本计算,而且能在产品品种、规格繁多的情况下,分类掌握产品成本水平。(  V   )

5.分类法类内各种产品成本的分配,可按选定的分配标准将类内各种产品折合为系数。(   V )。

标准成本法习题

一、单选题

1.在实际工作中广泛应用的最切实可行的标准成本种类是(  B   )。

A.理想标准成本  B.正常标准成本 C.平均标准成本 D.基本标准成本 

2.一定期间生产一定产品时由于直接人工、直接材料或变动制造费用的实际偏离相关的标准成本而形成的差异称为( B     )。

A.成本差异  B.总差异  C.用量差异 D.价格差异 

3.通常应对不利的材料价格差异负责的部门是(  B   )。

A.质量控制部门  B.采购部门 C.工程设计部门 D.生产部门 

4.(   A  )可以成为评价实际成本的依据,也可以用来对存货和销货成本计价。

A.现行标准成本 B.基本标准成本  C.正常标准成本 D.理想标准成本

二、多选题

1.标准成本差异是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具体包括(  ABCE    )。

A直接材料数量差异 B.固定制造费用生产能力利用差异 C.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D.直接材料分配率差异 E.直接工资效率差异 

2.下列项目中属于价格差异的有(   BCD   )。

A人工效率差异  B.材料价格差异  C.工资率差异

 D.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E.材料数量差异

3.下列项目中属于数量差异的有(   ADE    )。

A.人工效率差异 B.材料价格差异 C.工资率差异 D.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E.材料数量差异

4.标准成本法的主要内容包括(  ABCD   )。

A.标准成本的制定  B.成本差异的计算  C.成本差异的分析 D.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

三、判断题

1.用量差异等于实际价格与用量差的乘积。(  ×  )

2.有利差异是实际成本低于标准成本的节约额,因此总是越大越好。(  ×   )

3.在材料成本差异分析中,价格差异总金额是根据单价偏差乘以实际用量计算的,而数量差异总金额却是根据用量偏差乘以标准价格计算的。(  V   )

4.无论哪种变动成本项目的实际价格上升,都会引起整个变动成本差异的不利变化。( ×   )

5.正常标准成本从具体数量看,它应当大于历史平均成本水平,小于理想标准成本。(  ×  )

成本报表与分析习题

一、单选题

1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成本报表是(B    )。

A对外报表  B对内报表(或内部报表)C既是对外报表,也是对内报表D对内还是对外,由企业自行决定

2差额计算分析法是(C    )的简化计算方法。

A比较分析      B综合分析法     C连环替换分析法    D因素分析法

3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B    )工资率增长速度时,才会使产品成本降低。

A等于        B超过       C小于         D等于或大于

4反映产品本身质量的指标,一般用(  A  )表示。

A等级产品      B合格品率      C劳动生产率    D废品率

二、多选题

1.成本报表按成本信息归集的对象划分,主要分为( ABCD    )。

A制造费用明细表  B产品生产成本表 C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 D管理费用明细表

2.成本报表常用的分析方法有(   ABCD    )

A比较分析法   B比率分析法   C差额计算法   D连环替换法

3.影响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变动的因素有(  ACD    )

A产品产量    B产品售价    C产品品种结构   D产品单位成本

4.反映生产工作质量的指标常用的有(    ACD   )

A合格品率    B劳动生产率    C废品率     D返修率

5.连环替换分析法具有(    BCD    )的特点。

A计算方法的简化性   B计算程序的连环性  C因素替换的顺序性  D计算结果的假定性

三、判断题

1.会计报表按其报送对象可以分为对外报表和对内报表。成本报表属于内部报表,不再对外报送。(  V   )

2.比较分析法只适用于同质指标的数量对比。(  V    )

3.用连环替换法分析各因素对指标的影响,采用不同替代顺序,其计算结果总是相同的。( × )

4.可比产品成本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各种产品均完成了成本降低率计划,但却没有完成总的成本降低率计划。(  ×   )

综合题

1、某工业企业设有供电和供水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某年10月份供电车间供电29000度,全月发生的生产费用为17400元供水车间供水12500吨,全月发生的生产费用为8500元。水电均为一般消耗用。其有关的受益单位和受益数量如下表:

某企业辅助生产劳务提供情况

收益单位供电数量(度)

供水车间(吨)

供电车间 2500
供水车间4000 
基本生产车间200009000
行政管理部门50001000
合计2900012500
 要求:采用交互分配法对辅助生产费用进行分配,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答案:

一次交互分配法
受益部门供电供水
供电车间 2500
供水车间4000 
基本生产车间200009000
行政管理部门50001000
总劳务量合计2900012500
各车间发生的费用174008500
第一次分配分配率0.60.68
供电分配给供水2400 
    供水分配给供电

 1700
对外分配的费用167009200
对外分配率0.6680.92
    分配结果:

  
          基本生产

133608280
          管理费用

3340920
2.某企业甲产品经过三个车间连续加工制成,一车间生产A半成品,直接转入二车间加工制成B半成品, B半成品直接转入三车间加工成甲产成品。其中,1件甲产品耗用1件B半成品,1件B半成品耗用1件A半成品。原材料于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各车间月末在产品完工率均为50%。各车间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采用约当产量法。

   本月各车间产量资料如下(单位:件):

摘要一车间二车间 

三车间
月初在产品数量205040
本月投产数量或上步转入180160180
本月完工产品数量160180200
月末在产品数量403020
   各车间月初及本月费用资料如下(单位:元):

 摘    要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
一车间月初在产品成本1000601001160
本月生产费用184002200240023000
二车间月初在产品成本 200120320
本月生产费用 320048008000
三车间月初在产品成本 180160340
本月生产费用 345025506000
要求:采用平行结转法计算产成品成本,编制各步骤成本计算单及产品成本汇总表;

答案:

一车间成本计算单
项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
月初在产品成本1000601001160
本月发生184002200240023000
合计194002260250024160
分配率97.00 12.56 13. 123.44 
月末半成品15520.00 2008. 2222.22 19751.11 
月末在产品3880.00 251.11 277.78 4408. 
二车间成本计算单
项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
月初在产品成本 200120320
本月发生 320048008000
合计 340049208320
分配率 17.44 25.23 42.67 
月末半成品 3138.46 4541.54 7680.00 
月末在产品 261.54 378.46 0.00 
三车间成本计算单
项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
月初在产品成本 180160340
本月发生 345025506000
合计 363027106340
分配率 17.29 12.90 30.19 
月末半成品 3457.14 2580.95 6038.10 
月末在产品 172.86 129.05 301.90 
成本汇总
项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
一车间15520.00 2008. 2222.22 4231.11 
二车间 3138.46 4541.54 7680.00 
三车间 3457.14 2580.95 6038.10 
合计15520.00 8604.49 9344.71 17949.21 
3.某企业2002年12月生产甲产品,经过三个工序连续加工,形成产成品,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性投入.有关资料如下:

产量指标:

 摘要

一车间二车间三车间
月初在产品406080
本月投入80100130
月末完工100130160
月末在产203050
月末在产品工序完工程度为50%.

月初在产品成本:

车间直接材料(半成品)

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合计

一车间18001000700
二车间25001125875
三车间529113601130
本月发生额:

车间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合计

一车间2400079104250
二车间25001300
三车间34002100
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成本并进行成本还原

答案:

一车间成本计算单
项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
月初在产品180010007003500
本月发生240007910425036160
合计2580010495039660
分配率2158145341
半成品成本215008100450034100
在产品成本43008104505560
二车间成本计算单
项目半成品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
月初在产品250011258754500
本月发生341002500130037900
合计366003625217542400
分配率228.752515268.75
半成品成本29737.53250195034937.5
在产品成本6862.53752257462.5
三车间成本计算单
项目半成品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
月初在产品5291136011307781
本月发生34937.53400210040437.5
合计40228.54760323048218.5
分配率191.56 25.73 17.46 234.75 
半成品成本30650.29 4116.76 2793.51 37560.56 
在产品成本9578.21 3.24 436.49 10657.94 
成本还原表
项目三车间二车间一车间合计
构成结构构成结构
半成品3065.290.8511632609.061   
原材料   0.63049915.00915.009
直接人工4116.760.093023285.14330.237537619.74765021.651
制造费用2793.510.055814171.0860.131965344.30423308.9
4.某企业生产甲产品,本月预计生产2000件,固定性制造费用预算数为20000元,有关标准成本如下:

费用单位产品标准工时标准费用率标准成本
变动制造费用      4    2   8
固定性制造费用      4    2.5  10
本月实际生产甲产品1850件,实际工时为7500小时,本月发生固定性制造费用19500元,变动性制造费用15000元.

求(1)计算本月变动性制造费用及固定性制造成费用的差异.

   (2)作费用发生的会计分录

(1)变动性制造费用:

   标准成本= 1850*4*2=    14800

   实耗标准成本  =7500 *2 = 15000

    实际成本  =  15000 

所以:变动性制造费用的效率差异=  15000 –14800 =200 (不利)

                      开支差异= 0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变动性制造费用  14800

   变动性制造费用的效率差异                       200

  贷:变动性制造费用                              15000

(2)固定性制造费用:

     固定性制造费用预算数 = 20000

    实际产量调整的预算数  =  1850* 4 * 2.5 =18500

    实际工时的标准成本  = 7500 *2.5 = 18750

   实际发生的制造费用 =19500

所以: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差异有:

生产能力差异:20000-18750=1250 (不利)

生产效率差异:18750-18500 = 250 (不利)

开支差异:  19500-20000= - 500 (有利)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固定性制造费用   18500

    生产能力差异1250

    生产效率差异 250

  贷:固定性制造费用     19500

    开支差异               500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