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常用实词一词多义一览表
2025-09-25 17:35:10
责编:小OO
文言文常用实词一词多义一览表
词 | 义 项 | 例 句 | 出处 |
苟 | ①苟且,不严肃 | 苟全性命于乱世 | 《出师表》 |
②马虎 | 一丝不苟 | 《儒林外史》 |
③但愿 | 苟无饥渴 | 《君子于役》 |
④倘使,如果 | 苟富贵 | 《陈涉世家》 |
⑤只要是 | 苟慕义强仁者 |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
安 | ①养生 | 衣食所安 | 《曹刿论战》 |
②安逸 | 死于安乐 | 《孟子》 |
③怎么 | 又安敢毒耶 | 《捕蛇者说》 |
④安稳,安定 | 风雨不动安如山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舍 | ①房屋 | 屋舍俨然 | 《桃花源记》 |
②舍弃 | 便舍船 | 《桃花源记》 |
③休息,止息 |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论语》 |
《病 | ①困苦不堪 | 则久已病矣 | 《捕蛇者说》 |
②疾病 | 君之病在肠胃 | 《扁鹊见蔡桓公》 |
③担心,忧虑 | 郑人病之 | 《左传》 |
曾 | ①竟,还,连……都 |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 《愚公移山》 |
②增加 | 曾益其所不能 | 《愚公移山》 |
③还 | 计其长曾不盈寸 | 《核舟记》 |
当 | ①对着,面对 | 木兰当户织 | 《木兰诗》 |
②应当 | 失期当斩 | 《陈涉世家》 |
③抵 | 当其租入 | 《捕蛇者说》 |
④逢,遇到 |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 《春夜喜雨》 |
⑤处在某个地方或某个时候 | 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 | 《陈涉世家》 |
且 | ①将近 | 年且九十 | 《愚公移山》 |
②尚且 |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马说》 |
③况且 | 且焉置土石 | 《愚公移山》 |
④连词,并且,而且 | 余悲之,且曰 | 《捕蛇者说》 |
比 | ①靠近 | 其两膝相比者 | 《核舟记》 |
②近 | 天涯若比邻 | 《杜少府之任蜀川》 |
③比较 | 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 《捕蛇者说》 |
④等到 |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 | 《陈涉世家》 |
⑤副词,接连地,处处 | 比比皆是 | |
⑥勾结 | 朋比为奸 | |
策 | ①竹制的马鞭 | 执策而临之 | 《马说》 |
②鞭打 | 策之不以其道 | 《马说》 |
③登记,册封 | 策十二卷勋 | 《木兰诗》 |
诚 | ①真心实意 | 帝感其诚 | 《愚公移山》 |
②的确,确实 |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出师表》 |
③果真 | 今诚以吾众 | 《陈涉世家》 |
遗 | ①遗留 |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 《愚公移山》 |
②给予,赠送 |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 《出师表》 |
③留下来的遗书 | 深追先帝遗诏 | 《出师表》 |
④丢失 | 右手秉遗穗 | 《观刈麦》 |
故 | ①原因,缘故 | 公问其故 | 《曹刿论战》 |
②旧知识 | 温故而知新 | 《论语》 |
③旧有的,原来的 |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 《狼》 |
④老朋友 | 西出阳关无故人 | 《送元使安西》 |
⑤故意,特意 | 桓侯故使人问之 | 《扁鹊见蔡桓公》 |
⑥因此,所以 | 故为之说 | 《捕蛇者说》 |
更 | ①改变,调换 | 更若役,复若赋 | 《捕蛇者说》 |
②交替 | 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 《活板》 |
③另外,再 | 室中更无人 | 《石壕吏》 |
④每更约两小时 | 夜半三更 | |
名 | ①有名,著名 | 有仙则名 | 《陋室铭》 |
②命名 | 名之者谁 | 《醉翁亭记》 |
③说出 | 不能名其一处也 | 《口技》 |
④名义,名分 | 死即举大名耳 | 《陈涉世家》 |
毒 | ①怨恨 | 若毒之乎 | 《捕蛇者说》 |
②毒害 |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 《捕蛇者说》 |
称 | ①称赞,赞许 | 先帝称之曰能 | 《出师表》 |
②称作,号称 | 袒右,称大楚 | 《陈涉世家》 |
③说是 | 手把文书口称敕 | 《卖炭翁》 |
④相称,合适 | 称心如意 | |
⑤喊 | 怡然称快 | 《幼时记趣》 |
间 | ①夹杂 |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口技》 |
②顷刻 | 立有间 | 《口技》 |
③参与 | 又何间焉 | 《曹刿论战》 |
④期间 | 奉命于危难之间 | 《出师表》 |
⑤暗中,暗使 | 又间令吴广 | 《陈涉世家》 |
一 | ①一片 | 一碧万顷 | 《岳阳楼记》 |
②副词,全,都 | 长烟一空 | 《岳阳楼记》 |
③数词 | 其一犬坐于前 | 《狼》 |
④一样,一致 | 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 《始得西山宴游记》 |
⑤第一次 | 一鼓作气 | 《曹刿论战》 |
⑥一旦 | 一览众山小 | 《望岳》 |
身 | ①身体 | 身已半入 | 《狼》 |
②自身,自己 | 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 《出师表》 |
③亲自 | 将军身披坚执锐 | 《陈涉世家》 |
毕 | ①尽 | 毕力平险 | 《愚公移山》 |
②全,都 | 群响毕绝 | 《口技》 |
观 | ①看,观察 | 今以蒋氏观之 | 《捕蛇者说》 |
②景象 |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岳阳楼记》 |
③观赏 | 坐观垂钓者 |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从 | ①跟随,跟随 | 择其善者而从之 | 《论语》 |
②听从,顺从 | 民弗从也 | 《曹刿论战》 |
③弟侄一辈 | 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 《活板》 |
④求 | 当余之从师也 | 《送东阳马生序》 |
分 | ①分成 |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 《出师表》 |
②分给 | 必以分人 | 《曹刿论战》 |
③零数 | 首尾八分有奇 | 《核舟记》 |
作 | ①振作 | 一鼓作气 | 《曹刿论战》 |
②有所作为 | 衡于虑,而后作 | 《孟子》 |
③造 |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 《醉翁亭记》 |
④耕作 | 其中往来种作 | 《桃花源记》 |
⑤起 |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
属 | ①一类 |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 《曹刿论战》 |
②嘱咐 | 属予作文以记之 | 《岳阳楼记》 |
③管 | 司命之所属 | 《扁鹊见蔡桓公》 |
④连续 | 属引凄异,空谷传响 | 《三峡》 |
许 | ①左右 | 高可二黍许 | 《核舟记》 |
②赞许 | 杂然相许 | 《愚公移山》 |
③拟声词 | 曳屋许许(hŭ)声 | 《口技》 |
④住所、地方 |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 《五柳先生》 |
乃 | ①竟然 | 乃不知有汉 | 《桃花源记》 |
②于是,就 | 乃重修岳阳楼 | 《岳阳楼记》 |
③你,你的 | 家祭无忘告乃翁 | 《示儿》《》 |
④才 | 乃悟前狼假寐 | 《狼》 |
⑤是 |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 《陈涉世家》 |
奇 | ①奇特 | 明有奇巧人 | 《核舟记》 |
②生僻 | 有奇字 | 《活板》 |
③上下,左右 | 船首尾八分有奇 | 《核舟记》 |
意 | ①心情 | 宾客意稍舒 | 《口技》 |
②神情,神态 | 目似瞑,意暇甚 | 《狼》 |
③打算,考虑 |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狼》 |
情趣,意趣 | 醉翁之意不在酒 | 《醉翁亭记》 |
章 | ①花纹 | 黑质而白章 | 《捕蛇者说》 |
②篇 | 《<孟子>二章》 | 《孟子》 |
③印章 | 又用篆章一 | 《核舟记》 |
④明显,显著 | 教授王君恐其不章也 | 《墨池记》 |
就 | ①靠近 | 持就火炀之 | 《活板》 |
②完成 | 瞬息可就 | 《活板》 |
③养成 | 以就懿德 | 《 乐羊子妻 》 |
长 | ①长,与“短”相对 | 缘愁似个长 | 《秋浦歌》 |
②长子 | 木兰无长兄 | 《木兰诗》 |
③长期 | 死者长已矣 | 《石壕吏》 |
④经常 | 茅檐常扫净无苔 | 《书湖阴先生壁》 |
⑤首领 | 为屯长 | 《陈涉世家》 |
⑥高 | 高者挂罥长林梢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帖 | ①标签 | 每韵为一帖 | 《活板》 |
②用标签标出 | 以纸帖之 | 《活板》 |
③文告 | 昨夜见军帖 | 《木兰诗》 |
④同“贴”粘贴 | 对镜帖花黄 | 《木兰诗》 |
塞 | ①阻塞 | 惩山北之塞 | 《愚公移山》 |
②塞满 | 汗牛塞屋 | 《黄生借书说》 |
③堵塞 | 以塞忠谏之路也 | 《出师表》 |
发 | ①开 | 野芳发而幽香 | 《醉翁亭记》 |
②起,指被任用 | 舜发于畎亩之中 | 《孟子》 |
③头发 | 黄发垂髫 | 《桃花源记》 |
开 | ①通 | 天门中断楚江开 | 《望天门山》 |
②放晴 | 连月不开 | 《岳阳楼记》 |
③散开 | 日出而林霏开 | 《醉翁亭记》 |
或 | ①有时 | 而或长烟一空 | 《岳阳楼记》 |
②或许 | 或异二者之为 | 《岳阳楼记》 |
③有人 | 或以为死 | 《陈涉世家》 |
得 | ①能够 | 犹得备晨炊 | 《石壕吏》 |
②怎么 |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岳阳楼记》 |
③施行 | 得道多助 | 《孟子》 |
④领会 |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醉翁亭记》 |
⑤捉到 | 得而腊之以为饵 | 《捕蛇者说》 |
赋 | ①征收,敛聚 | 岁赋其二 | 《捕蛇者说》 |
②赋税 | 更若役,复若赋 | 《捕蛇者说》 |
③我国古代文体 |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 《岳阳楼记》 |
已 | ①治愈 | 可以已大风 | 《捕蛇者说》 |
②已经 | 则久已病矣 | 《捕蛇者说》 |
③完结 | 死者长已矣 | 《石壕吏》 |
极 | ①至,到 | 南极潇湘 | 《岳阳楼记》 |
②穷尽 | 此乐何极 | 《岳阳楼记》 |
国 | ①国防 |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 《孟子》 |
②国都 | 去国怀乡 | 《岳阳楼记》 |
③国家 |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 《孟子》 |
④国事 | 死国可乎? | 《陈涉世家》 |
至 | ①极点 | 寡助之至 | 《孟子》 |
②到达 | 比至陈 | 《陈涉世家》 |
③到 | 无微不至 | |
罔 | ①无 | 罔不因势象形 | 《核舟记》 |
②迷惑而无所得 | 学而不思则罔 | 《论语》 |
归 | ①聚集 | 云归而岩穴暝 | 《醉翁亭记》 |
②回去 |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 《醉翁亭记》 |
③归依 | 微斯人,吾谁与归 | 《岳阳楼记》 |
固 | ①巩固 |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 《孟子》 |
②顽固 | 汝心之固 | 《愚公移山》 |
③安守 | 君子固穷 | 《论语》 |
④本来 | 固以怪之矣 | 《陈涉世家》 |
若 | ①好像 | 貌若甚戚者 | 《捕蛇者说》 |
②你,你的 | 若毒之乎 | 《捕蛇者说》 |
③如果 | 若无兴德之言 | 《出师表》 |
环 | ①环绕 | 环滁皆山也 | 《醉翁亭记》 |
②包围 | 环而攻之而不胜 | 《孟子》 |
③玉圈 | 腰白玉之环 | 《送东阳马生序》 |
深 | ①幽深 | 蔚然而深秀者 | 《醉翁亭记》 |
②与“浅”相对 | 池非不深也 | 《孟子》 |
③厉害 | 不治将益深 | 《扁鹊见蔡桓公》 |
次 | ①编次 | 皆次当行 | 《陈涉世家》 |
②旅行途中停留 | 令吴广之次所旁 | 《陈涉世家》 |
去 | ①离开,远离 | 去国怀乡 | 《岳阳楼记》 |
②去除 | 去死肌 | 《捕蛇者说》 |
距离 | 日始出时去人近 | 《两小儿辩日》 |
飞往,到……地方去 | 衡阳雁去无留意 | 《渔家傲》 |
可 | ①可以 | 可以一战 | 《孟子》 |
②大约 | 高可二黍许 | 《核舟记》 |
度 | ①度过,越过 | 春风不度玉门关 | 《凉州词》 |
②量词 | 崔九堂前几度闻 | 《江南逢李龟年》 |
揣测,估计 | 度已失期 | 《陈涉世家》 |
薄 | ①与“厚”相对 | 薄如钱唇 | 《活板》 |
②迫近 | 薄暮冥冥 | 《岳阳楼记》 |
拂 | ①违背 | 行拂乱其所为 | 《孟子》 |
②辅弼 | 入则无法家拂士 | 《孟子》 |
把 | ①拿 | 手把文书口称敕 | 《卖炭翁》 |
②端,持,执 | 把酒临风 | 《岳阳楼记》 |
寻 | ①寻找 | 寻向所志 | 《桃花源记》 |
②不久 | 寻病终 | 《桃花源记》 |
谢 | ①辞退 | “请谢去”“具币谢遣楚士” | 《奈何姓万》 |
②告诉,道歉 | 为我谢曰 |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
道 | ①路,道路 | 会天大雨,道不通 | 《陈涉世家》 |
②中途 | 中道崩殂 | 《出师表》 |
驿道 | 古道西风瘦马 | 《秋思》 |
治国之道,仁政 |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 《孟子》 |
⑤说,谈论 | 不足为外人道也 | 《桃花源记》 |
举 | 发动 |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 《陈涉世家》 |
干,做 | 且壮士不死即以,死即举大名耳 | 《陈涉世家》 |
推举 | 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 《出师表》 |
被举用,被选拔 |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 《孟子》 |
恶 | ①憎恶,讨厌,不喜欢 |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 《孟子》 |
②怎么 | 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耶 |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
不好 | 娇儿恶卧踏里裂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恶人,坏人 | 首恶必办 | |
顾 | ①回头看,看 | 顾野有麦场 | 《狼》 |
②拜访 |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出师表》 |
过 | 过失,过错 | 人恒过,然后能改 | 《孟子》 |
越过,渡过 | 遂命仆人过湘江 | 《始得西山宴游记》 |
经过 | 过秦汉之故都 | 《上枢密韩太尉书》 |
见 | 接见,拜见 | 曹刿请见 | 《曹刿论战》 |
同“现”,表现 | 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 | 《上枢密韩太尉书》 |
看见 |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 《两小儿辩日》 |
探望 | 其将归见其亲也 | 《送东阳马生序》 |
少 | 年纪轻 | 谁道人生无再少 | 《浣溪沙》 |
数量小,与多相对 | 则学固岂可以少哉 | 《墨池记》 |
时间短 | 少时,一狼径去 | 《狼》 |
小 | 吾闻二世少子也 | 《陈涉世家》 |
稍微 | 宾客意少舒 | 《口技》 |
胜 | 比 | 日出江花红胜火 | 《忆江南》 |
胜利,取胜 | 然而不胜者 | 《孟子》 |
美丽,奇丽 | 予观夫巴陵胜状 | 《岳阳楼记》 |
使 | 派 | 上使外将兵 | 《陈涉世家》 |
假使,如果 |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 《鱼我所欲也》 |
让 ,叫 | 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尚之如此 | 《墨池记》 |
数 | 几 | 以刀辟狼首,又数刀毙之 | 《狼》 |
多次 | 广故数言欲逃 | 《陈涉世家》 |
点数 | 珠可历历数也 | 《核舟记》 |
说 | 同“悦”高兴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论语》 |
一种文体 | 捕蛇者说 | 《捕蛇者说》 |
用话来表达意思 | 诣太守,说如此 | 《桃花源记》 |
微 | 微小 | 见藐小微物(微小) | 《幼时记趣》 |
稍微 | 鲁直现左足,各微侧(稍微) | 《核舟记》 |
隐约 | 微闻鼠有作作索索(隐约) | 《口技》 |
信 | 诚实 |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 《曹刿论战》 |
信用 | 小信未孚 | 《曹刿论战》 |
信任 | 愿陛下亲之信之 | 《出师表》 |
真实,可信 | 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 《捕蛇者说》 |
兴 | 兴盛 |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 《出师表》 |
兴办 | 百废俱兴 | 《岳阳楼记》 |
复兴,振兴 |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 《出师表》 |
发扬 | 若无兴德之言 | 《出师表》 |
兴起 |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 《核舟记》 |
行 | 行走 |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 《狼》 |
前行 | 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 |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
| 必能使行阵和睦 | 《出师表》 |
行为 | 行拂乱其所为 | 《孟子》 |
生活 | 同行十二年 | 《木兰诗》 |
行列 |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 《陈涉世家》 |
性情 | 性行淑均 | 《出师表》 |
为 | 因为 | 昂首观之,项为之僵 | 《幼时记趣》 |
是 |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 《核舟记》 |
为了,为此 | 尚思为国戍轮台 |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
作为 | 武陵人捕鱼为业 | 《桃花源记》 |
⑤同“谓”,说 | 孰为汝多知乎? | 《两小儿辩日》 |
⑥被 | 其印为予群众所得 | 《活板》 |
⑦给,替,向 | 为天下倡 | 《陈涉世家》 |
⑧心理活动 | 或异二者之为 | 《岳阳楼记》 |
⑨成为 | 白露为霜 | 《蒹葭》 |
⑩发明 | 毕昇又为活板 | 《活板》 |
患 | ①患难 | 生于忧患 | 《孟子》 |
②灾难 | 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 | 《鱼我所欲也》 |
致 | 达到 | 气可以养而致 | 《上枢密韩太尉书》 |
表达,传达 | 罗敷前致词:使君自有归 | 《陌上桑.》 |
坐 | 同“座”座位 | 起坐而喧哗者 | 《醉翁亭记》 |
把臀部放在凳子或其他物体上支撑重量 | 其一犬坐于前 | 《狼》 |
方 | 当,正 | 方羲之不可强以仕 | 《墨池记》 |
方圆 | 方七百里 | 《愚公移山》 |
方向 | 而尝极东方 | 《上枢密韩太尉书》 |
亡 | ①无,没有 | 河曲智叟亡以应 | 《愚公移山》 |
②衰败 |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 《潼关怀古》 |
逃跑 | 广故数言欲亡 | 《陈涉世家》 |
灭亡 |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出师表》 |
异 | ①不同 |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岳阳楼记》 |
②认为奇异 | 望西山,始指异之 | 《始得西山宴游记》 |
③奇异,奇特 | 永州之野产异蛇 | 《捕蛇者说》 |
对……感到诧异 | 渔人甚异之 | 《桃花源记》 |
穷 | ①穷尽 |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 《醉翁亭记》 |
②尽头 | 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 《始得西山宴游记》 |
③穷困 | 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 《鱼我所欲也》 |
走到尽头 | 入深山,穷回溪 | 《始得西山宴游记》 |
绝 | ①极 | 佛印绝类弥勒 | 《核舟记》 |
②消失 |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 《口技》 |
③与世隔绝 |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桃花源记》 |
极顶 | 以为妙绝 | 《口技》 |
⑤极高的 | 绝巘多生怪柏 | 《三峡》 |
兵 | ①士兵 | 上使外将兵 | 《陈涉世家》 |
② | 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 《陈涉世家》 |
③兵员 | 行收兵 | 《陈涉世家》 |
武器 |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 《孟子》 |
向 | ①从前 | 向为生死而不受 | 《鱼我所欲也》 |
②对着 | 眈眈相向 | 《狼》 |
③将近 | 秋天漠漠向昏黑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原先 | 寻向所志 | 《桃花源记》 |
⑤奔向 | 磨刀霍霍向猪羊 | 《木兰诗》 |
具 | ①全,都 | 百废具兴 | 《岳阳楼记》 |
②一起 | 悠悠乎与颢气俱 | 《始得西山宴游记》 |
③详细地 |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 《桃花源记》 |
准备好 | 则第二板已具 | 《活板》 |
食 | ①吃饭 | 便欣然忘食 | 《五柳先生》 |
②喂养 | 谨食之 | 《捕蛇者说》 |
③饭菜 | 设酒杀鸡作食 | 《桃花源记》 |
提供伙食 | 主人日再食 | 《送东阳马生序》 |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