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事业单位
文/卞薇白金玉
一、郑州市事业单位聘用制
的基本情况
郑州市现有事业单位3514家,在
编人员146448人。到目前为止,全市
90%以上的事业单位推行了人员聘用
制.90.5%以上的事业单位人员签订
了聘用合同。这项制度已成为郑州市
事业单位的一项基本用人制度.基本
实现了由同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的转
变,初步建立起以合同管理为基础的
用人机制。从总体上看,郑州市聘用制(一)人们的思想观念需要转变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表现在:~是推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一个显人员聘用制度。初步建立了适应社会著特点。就是要打破长期形成的身份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充满牛机活管理。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破终身力的用人机制。二是深化分配制度改制为合同制。但是,长期以来,我们一革,建立了“薪随岗动、业绩考核、多劳直习惯于用管理党政机关的方式来管多得”的灵活分配机制。三是实行公开理事业单位。事业单位固定用人的思招聘.营造了公平公正的选人用人环维定势和J二作机制,仍然具有较大的境。四是实施评聘分开。建立r“个人市场。不少单位和个人对“事业单位”申报、社会评审、单位聘用、”的留恋,直接影响r参与改革的积极的职称工作新模式。五是完善人事代性。虽然人员聘用制已经在大部分事理制度,促进了人才由“单位人”向“社业单位付诸实施了,但一旦产生争议,会人”的转变。六是搞好试点,积极做不少单位仍然沿袭传统的人事管理方好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实施前的各项准式来处理问题,聘用合同还仅仅停留备工作。在形式上,新的用人机制难以建立。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二)事业单位人事法制建设亟待分析
目前,国家机关有《公务员法》,企事业单位推行聘用制改革已经进业有《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唯独事行了多年,改革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业单位没有一套整体的人事管理法律也应该看到,聘用制改革只是事业单法规。虽然国办发[2002]35号文件明位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部分.目前受到确r人员聘用制度为事业单位的基本各种条件的制约,聘用制改革还存在用人制度,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单一些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项规定仍然不健全.在干部任免、
34人才资源开发20095工资晋升、职称评聘、人员流动、退休管理等方面。传统的人事管理规定已经滞后于现实要求,甚至出现了抵触现象。在全社会呼吁依法行政的今天。事业单位人事法制建设的空白和滞后,直接制约了事业单位改革的进度。
(三l事业单位转换用人机制的任务还很艰巨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是人员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是要建立政事职责分开、单位自主用人、人员自主择业、依法监管的管理和符合各类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各类岗位要求的管理制度.形成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竞争择优、充满生机活力的用人机制。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比如,在选人用人方面,仍然存在着进人不公开不透明、向事业单位乱塞人的问题。虽然我们在进入上已经有针对性地出台了公开招聘的规定,但是压力仍然很大,尤其在基层。事业单位进人仍然是领导说了算。在管理上,聘用合同还没有真正成为确定人事关系的依据。加之,由于我们现行的人事管理都是建立在身份管理的基础上的,干部、工人的界限不可逾越,导致有关改革很难落到实处。在人员出口问题上,由于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相关不完善。致使渠道不畅。未聘人员安置成为一个老大难问题,很多时候以强调社会稳定为由.束缚了单位改革的手脚。
(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必须整体推进
事业单位改革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管理、机构编制、财政和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改革,人事制度改革不町能单兵突进。从河南省的实际情况来看.我们一直强调改革要配套推进,但事实上很难付诸实施。比如,在推进岗位设置管理制度时.按需设岗的原则要求与加强编制管理客
观上就是一对矛盾。由于机构编制审万方数据批的前置性及其管理的刚性,事业单位在发展的同时。因编制调整的滞后.导致目前部分事业单位尤其是教育、卫生等部门超编用人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因此,如何按照事业发展的需要科学设岗,与在编制名额范围内合理用人,就成了岗位设置管理的两难选择。
三、深化事业单位聘用制改革的对策措施
以聘用制为核心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已经全面铺开,但由于设岗、聘用等项重要改革环节.都是按“先人轨”的思路推行.还没有涉及多方面权利和利益的调整.尚未触及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已经到了“攻坚阶段”.尽快健全和完善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考核机制、分配制度、聘后管理、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配套.进一步规范聘用制管理,是事关改革成败的关键性问题。联系本地区实际,我们认为。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尽快健全和完善事业单位聘用制配套。
(一)要健全和完善岗位管理的措施及办法
确证岗位管理制度,是推行聘用制度的基础.也是促进事业单位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方向转变的有效途径,没有科学规范的岗位管理制度,聘用制度就会成为“空中楼阁”。虽然大多数事业单位都已经按要求全面推行了全员聘用制度.并完善了相关聘用合同的鉴证手续。但由于一些事业单位岗位设置随意性大.管理监督措施和办法不够具体.加之多数单位的行政领导人员。仍然实行单一的委任制.一般职工都是采取“双向选择”的方式确定聘用对象.致使事业单位全员聘用制的形式单一。尚没有引入竞争激励机制。要使全员聘用制取得真正的实效.关键是要健全、完善岗位的设置和监督管理机制。所以,要在编制调整中优化岗位设置。在强化岗位管理中理顺编制.同时要研究制定各类事业
DIAOCHAYUSIKAO1人事纵横・调查与思考I
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措施和办法.使
之与编制管理、聘用办法相配套、相协
调。各级事业单位要严格执行岗位设
置、管理的相关规定.按科学合理、因
事设岗的原则,设定岗位职数,明确岗
位职责。推进科学聘用,这样才能确保
事业单位全员聘用制的稳步推进。
(二)要健全和完善事业单位岗位
绩效考核和工资分配机制
岗位绩效考核.是衡量事业单位
人员履行职责能力和工作实际效果的
具体尺度。是对岗位工作人员进行客
观评价的标准.也是激活内部管理机
制的基础。但目前。绝大多数事业单
位绩效考核的内容还不够全面。指标
体系不尽科学合理.且与岗位的职责
要求不匹配。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没
有有机地结合起来.绩效考核重点也
没有突出。在具体工作中,大多数单
位往往是就考核而考核,考核结果也
很难作为续聘、解聘、职称晋升、增资、
奖惩的依据,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难以
体现出来,绩效工资分配难以落到实
处。直接影响到聘用机制的推行和事
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要完善事业单位工资分配机制,根据
行业特点、市场工资水平来决定其工
资构成和内部分配办法。依据员工的
岗位职责、工作实绩决定工资分配档
次和绩效1=资的发放标准。鼓励技术
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采取技术成果
作价入股、技术转让收入提成、技术成
果转化利润分成、期权期股奖励等多
种形式.积极鼓励科技人员通过转化
科技成果取得合法收入。另外,可以
把经营者工资收入同单位实现利税、
净资产及核定的年度社会经济效
益指标挂起钩来,逐步建立起事业单
位经营者激励和约束制度.更好地调
动事业单位经营者的积极性。
(三)要健全和完善事业单位未聘
人员安置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全员聘用制已实行多
年.但目前从上到下仍未出台规范性
的未聘人员安置管理、事业单位人员
社会保障制度。大部分地区对未(待)
聘人员的安置。主要是采取以单位、行
业或系统为主的形式给予安排不序职
务的临时性工作.工资实行令额浮动,
这是过渡时期的一种有效安置方式。
但不可能长期沿用。必须根据不同地
区、不同类型未聘人员的具体情况.尽
快研究制定事业单位未聘人员托管办
法。实行分级管理,使事业单位未聘人
员逐步实行由人事部门人才服务机构
托管。
(四)要健全和完善事业单位内部
管理机制
在人员进口上.要进一步规范公
开招聘制度。要在规范程序。确保“信
息公开、程序公开、结果公开”的基础
上.不断探索公开招聘考试考核的方
式方法.提商公开招聘的社会公信力。
在人员管理上。要在规范岗位设置基
础上,积极推进竞聘上岗,尽快建立按
需设岗、竞聘上:岗、岗变薪变、合同管
理的用人机制。在人员出口上,要加快
建、z与聘用制度相配套的、保证人员
正常流动的解聘辞聘制度,在鳃决社
会保障基础上形成人员退出机制。
(五l要切实保障事业单位人员的
切身利益
事业单位改革是一个庞大的系统
工程.每一项都涉及广大职工的切身
利益。建立健全与聘用制度相配套的
事业单位人员社会保障,积极稳
妥地安置好未聘人员,畅通事业人员
出口.这是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深化事业单位配套改革,搞好全员聘
用制的关键环节。要健全和完善事业
单位人员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相关
社会化服务,保障事业单位人员的切
身利益。在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
革过程中.要注意有步骤、分阶段进
行.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
系,把握好改革的力度、速度和群众承
受度之间的关系,保障职工的合法权
益不因改革新受到伤害。确保改革平
稳推进。(作者单位郑州市人事局)一
编辑冯玺玲
2009.5人才资源开发35
万方数据
郑州市事业单位聘用制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卞薇, 白金玉
作者单位:郑州市人事局
刊名:
人才资源开发
英文刊名:RENCAILIAOWANG
年,卷(期):2009,""(5)
引用次数:0次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rclw200905012.aspx
下载时间:2010年5月26日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