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小学班主任带班育人方略(5000字)
2025-09-25 17:49:51 责编:小OO
文档
带班育人方略

一、育人理念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应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人;双减落地,要求坚持学生为本、回应关切,遵循教育规律,着眼学生身心健康。基于以上背景,“培养遵守规则、热爱学习、乐于合作的儿童,且让每个儿童全面有个性的发展”成为笔者的育人目标。

二、班情分析

学校育人目标是培养“人文情怀”与“科学精神”兼而有之的学子。由此,本校老师要做好学生人文情怀与科学精神的培育工作。

低段学生纯朴善良、天真无邪,对生活充满好奇,对学习充满热情,并且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但是普遍存在心智不成熟,缺乏规则意识等特征。

本届一年级学生,男生26人,女生24人。他们有着这个年龄段共有的特点,但也有和以往的班级不同之处:学生朝气蓬勃,充满活力;兴趣爱好广泛,各有所长。后来,通过学生信息采集、全员家访,我对班级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比如,班上独生子女居多,由于生活圈狭窄,表现为常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他人合作和交往;家长普遍重视教育,却缺乏科学的育人理念,迫切希望提升自身教育能力。

基于以上班情,笔者以培养规则意识为基点,通过激发学生求知欲让学生爱上学习,发挥学生自身的优势特点引导学生悦纳自我,学会交往、懂得合作。

三、班级发展目标

通过构建班级文化、完善管理制度、创新评价策略,学生能树立规则意识,建立秩序观念;通过打造品质书柜、开展好书共读等系列活动,学生提高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通过开发学生喜欢的课程,挖掘学生的学习力、创造力,学生拥有自信勇敢的品质;借助学校特有的“好父母学院”平台,引导家长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提升家长的育人水平。基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三年分阶段目标如下:

年段身心特点教育目标侧重点主要途径

一年级心智小无规则消除恐惧,建守秩序入学课程

二年级爱玩爱学习激发兴趣,快乐学习生命课程

三年级期待自我价值的实现培育品性,完善自我戏剧课程

经过三年,期待每一个学生都成为遵守规则的人,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热爱学习人,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乐于合作的人。

四、实践做法

(一)建守秩序,培养良好习惯

1.构建班级文化教室,注定是一个生长中的部落和社会;教室,注定是一个要形成自己文化与规则的地方。一个班级形成的班级文化要能反映全班学生的价值取向,并被认为是一种精神力量,它是班级管理的核心和内驱力。无论如何定义班级文化核心,它一定是向上的、向美的、向善的。在一年级,通过“创意征集令”,邀请学生和家长一起定班名、班徽。经过甄选讨论、民主投票,最终命名为“星辰班”。

班级愿景“做一颗勇敢无畏、熠熠生辉的星星!”

班级口号星辰无畏逐梦扬威

班歌《我们多么幸福》

班徽寓意:logo由数字4组成,代表了104班,又如同飞鸟,寓意学子的梦想飞得更高;下方是书本,班级是知识的沃土,两个学生站在书本上仰望

星空,是学子对未来的渴望;logo上方星空图案则和班名“星辰班”相呼应。“星辰班”体现着我们班级精神生命的走向。

班诗每个孩子,都是夜空中最亮的星星!

虽然繁星闪烁,但每一颗都独一无二;

虽然远看渺小,但每一颗都无比珍贵。

人生漫漫长河,总有黑夜来临,愿你们照亮自己和别人,星星们,闪烁吧!

确定主题后,师生一起动手布置教室。班级展示墙是师生共同穿越的生命旅程的见证,学生在其中发现自己,认可自己。一年级结合班级文化,学生动手制作太空小人、画下畅想太空场景;二年级结合食育课程,学生剪贴各式各样的卡通食物,制作内容充实的营养小报。教室的每一个角落都是班级文化的缩影,共享雨伞架、班级整理箱、金星榜等地方都含班级logo,核心元素充盈在班级每个角落。

2.完善管理制度

制定班级民主管理制度,形成学生自我教育、民主管理的班级管理模式。——《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

为了细化学生的行为规则,我们定下了具体明确的《班级约定》;为了形成民主的管理模式,建立了《班干部制度》,班级除了设立常务班干部之外,还有值日班干部和值周班干部的制度,双管齐下;为了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学生按照学号轮流当一天纪律班长,管理早读和眼保健操;为了增强学生管理班级的能力,制定了《空间管理》,每个学生当家作主,管理教室的一项物品;为了建设良好班风,学生养成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的品质,我们制定《大扫除分工》,让学生参与日常劳动。

3.创新评价策略

科尔伯格提出道德发展三水平六阶段的理论。低段的学生正处于前习俗水平,此时他们会判断行为结果与自身的关系,会积极获取奖励而避免惩罚。

每月月初,告诉学生当月的好习惯重点,每天根据表现发放不同类型奖励贴纸,并给予奖励。月末,评比出金星、银星。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提出,观察者会因为看到榜样强化而受到强化,因此每次评比结束进行表彰并进行奖励(金星领取20元奖励币,银星领取10元奖励币),同时公布在金星榜中。最后,学生认真反思、总结,把进步和不足写在“好习惯之旅感想中”,父母写下寄语。每月一个好习惯,有秩序的生活,让学生更加专注、更加勤奋。

(二)快乐阅读,激发学习兴趣

1.打造品质书柜

我们的班级书柜——“太空能量补给站”,就是一个小型的图书馆,里面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历史、国学等各个领域。这些书有的是任课老师推荐的优质书目,有的是学生带来的漂流书籍。

我们有健全的管理制度,有借阅登记手册、书柜目录,每一本书都贴有标签,借书时只要记录书籍对应序号、借阅人的学号和借还日记就可以。对于低段的学生来说,这样的记录方式非常实用,既省时又方便。什么年龄的学生看什么书,这是儿童阅读的一条黄金定律。为了契合学生们当下的年龄段,我们每学年都进行滚动式更新。每天的阅读记录,每个暑假、寒假的阅读记录,留下了每个学生三年的阅读足迹。

2.开展好书共读

从一年级到三年级,精选适合学生年龄段的国学经典,在黑板开辟“国学专栏”,利用课前五分钟,进行诵读。每日五分钟,是我们师生共有的体验和财富,它的珍贵和意义之深远,已经超越了文字本身。

从一年级到三年级,围绕班本课程,开展主题共读,共读后,学生写下阅读感受,同时在课堂中开展主题研讨。一本伟大童书的共读,在一个有意义的课程里,是一种生命穿越,是一系列与美好事物,与自我内在灵魂的深刻遭遇。

国学经典课程主要共读书目

一年级《日有所诵》“生日课程” 《花婆婆》、《犟龟》

二年级《三字经》、《弟子规》“生命课程” 《昆虫记》、《小鹿斑比》

三年级《笠翁对韵》“戏剧课程” 《夏洛的网》、《人鸦》

此外,班级结合学校举办的“阅读节”开展活动,一年级参与“图书漂流活动”,每人漂出一本精心包装好的书,得到一个号,再“按图索骥”找到新的书;二年级读书节恰逢“祖国70华诞”,学生大胆走上舞台,诵读经典,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三年级,进行“阅读马拉松”,阅读学校“十品性书籍”,学生用读写绘的形式记录自己的心得,开拓阅读新领域。

3.评比三好学生

班级三好学生评比为期初申报、期中初评、期末考评,这个动态的评价过程积极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为三好学生不再成为尖子生的专属,符合要求都可以评选。在期末考评阶段,还需要同学投票、各科老师分学科审核等环节,另外“学习态度”也是作为科目的重评价点内容。在这样的评价制度下,学生德智体美各方面都得到了发展。(三)悦纳自我,塑造勇敢品质

“生日课程”“生命课程”“戏剧课程”是星辰班开展的班本课程。从一年级到三年级,根据学生心理发展,将课程以有梯度的形式开展实践。

1.生日课程,接纳自我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以生日课程为载体,教师通过系列绘本的阅读,让学生感受到“归属与爱”,懂得个体的价值。班级每月月初公布本月“寿星”名单,月底举行一次庆生仪式,让“寿星”成长中的其他人见证其成长历程,感受到自己被尊重和接纳,感受自己的庄严和美好。庆生仪式流程如

下:①阅读生日绘本。②根据“寿星”的名字,送上创编好的生日诗。

③同学们送上对“寿星的”赞美和祝福。③倾听父母的生日寄语。④吃蛋糕,点上红烛,许下心愿。⑤在写有标语“我是唯一的,我是最棒的”青草地舞台下寿星合照。通过生日课程,学生们知道生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在这个世界绽放的理由,从而认识自我,肯定自我,接纳自我。

2.生命课程,展示自我

老师通过绘本、诗歌、写绘等各种不同的活动内容,引导学生用丰富多彩的方式了解和获得有关动植物的更多的信息。学生从自己熟悉并喜爱的动植物开始,向同学介绍,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得以上台展示自我。

如果说课堂的学习是生命课程得以开展的保障,那么课外的拓展,活动的整合,使生命变得更加丰盈。比如:种下一粒种子。春暖花开时节,学生们亲手播种“校长礼物”,用心记录种子成长的过程,分享收获的喜悦,写下心中感受。比如:呵护一朵鲜花。开辟“星耕园”后,学生们分组分工参与种养乒乓球菊和玫瑰。比如:培育一个生命。学生们带回蚕卵,采摘桑叶日日精心呵护,用心体验照顾生命的愉悦。比如:开展一次生命之旅。在秋高气爽的日子,学生们投身自然,摸一摸农场的小鸡、喂一喂草坪上的小羊,割一割稻田里的稻子。比如:唱响生命的赞歌。在丹桂飘香的时节里,我们闻一闻心旷神怡的桂花香,酿一瓶甜甜的桂花蜜,尝一尝桂花茶、桂花糕,画一画桂花的满地金黄。

3.戏剧课程,超越自我

戏剧课程采用绘本、动画、电影等形式,通过绘画、涂色等艺术活动,让学生们爱上戏剧课程;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编写剧本、台词,用肢体、舞蹈表演形式,学习表达,让自己更加自信。

三年级末,我们开启了《夏洛的网》剧目排演的序幕,在公开竞选角色的情况下,把一个剧本分成三幕,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安排班级分组的角色表演。我们一起在音乐教室开展了一次并不公开的公演,虽然具简陋,但学生们投入依旧。

戏剧课程最大的魅力之处就在于让学生们用角色扮演的方式体验故事中主角的生命成长历程,从而让伟大的故事在不知不觉中融入他们的生命。戏剧课程,让每个人都找到了实现价值的岗位,在参与过程中找到了越来越优秀的自己。通过排演童话剧,班级成为了一个整体,大家在这样的生活中,朝向一个更加美好的愿景。

(四)家校协同,凝聚教育合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家庭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的教学、教育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1.80封家信,粘合学校情意

我们回归最原始的书信交流,在纸短情长中拉近彼此的距离。①“老师给家长的信” :每周,我都会写一封家信,在信中,我们述说着每一

周的班级故事、分享教育智慧、交流教育心得、感谢参与班级建设的

家长……三年来,我们共书写传递80+的信。一封又一封的信,见证着学生们的成长的脚印;

一封又一封信,搭建起家校之间的桥梁。②“家长给老师的信”:每学

期末,我都鼓励家长回顾这一年来学生的点滴变化以及发生在学生身

上的故事,并记录下来,也期待家长写下对学校和老师工作的建议。

③“学生给家长写信”学生深情表白,在信中诉说对家长的爱和感谢。

④“家长给学生的压岁信”:过年

了,学生收到压岁钱,也收到了“压岁信”。对家长来说,手写一封信,遣词造句、布局成篇的过程就是对育儿这件事郑重思量,也是为人父

母的责任体验。书信让流淌于笔端的爱定格成文字,传递着父母的爱

与期待,书信就像是一种特殊的粘合剂,把老师、家长、学生,紧紧

粘合在一起,让教师和家长共同成为学生美好诗篇的朗诵者。

2.好父母学院,助力家长成长

家庭教育不是简单的教育学生,没有父母的成长,就永远不会有学生

的成长。为了加强教育指导,“好父母学院”在我校运行,它谱写着家

校合作的新篇章。

韩似萍老师建议家长从学生生命能量或者与支持的角度了解学生心理,建立良好亲子关系;蒋莉告诉家长,让学生爱上学习,就要让学生建立学习的效能感;李一慢老师引领家长“从亲子共读开始,与学生共同应对未来阅读挑战”;张旭玲老师指导家长们帮助学生提升情绪管理能力。每一次讲座结束,我们家长都意犹未尽,纷纷在班级群里分享倾听讲座后的感受。

《读懂成长、理解教育》《让学生爱上学习》《学会情绪管理》《与学生共同应对未来阅读挑战》……一场场讲座,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真实生动的案例,让家长们获益良多。

教育能抵达学生们生命的本质处,让学生的生命质量有所提升,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动力,帮助学生找到那个优秀的自己……我将继续守着“一亩三分地”,在这一日又一日素朴的岁月里,和学生一起朝向美好的旅程,让每一个学子,因此而熠熠生辉。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