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榆林市2015年度教育教学微型课题开题报告表-刘盈佳
2025-09-25 17:47:34 责编:小OO
文档
榆林市教育教学微型课题

开题报告

课题编号:         YWX15349           

课题名称: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方法研究   

主 持 人:           刘盈佳             

所在单位:    神木县大柳塔镇第二小学    

填表日期:        2015年6月8日        

榆林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2年制

本课题于2015年2月申报。2015年2月28日被榆林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批准立项。课题编号:YWX15349。本课题2015年5月10日开题。预计2016年2月结题。为期11个月。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课题提出的背景

科学实验是通过动手、动脑的实践活动来探索问题的过程,它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有其独特的功能。学生实验是让学生在实验中去完成探究,体验科学知识的获取过程。学生实验一般是2至4名学生组成一组,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共同合作完成的实验。这类实验一般以测量性和验证性实验为主。学生实验的作用是让学生学习验证、探究科学规律,通过对实验仪器的规范性操做,提高观察技能,并尝试处理实验数据,进行误差分析,写出实验报告,使实验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

目前,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实验常常会出现一些偏差,它所起到的作用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学校实验室的建设方面

科学教材中的学生实验,是教学大纲要求的必须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实验室里完成的。但是目前的学校实验室建设不够完善,由于资金短缺,许多仪器、药品并不齐全,导致部分实验在实验室内无法完成,开出率较低。

1.2教师自身方面

教材内容的更新,教学过程越来越科学化,实验化,这就需要增加一批稳定的专业化科学教师队伍。但大多是原来没接触过自然科学教学的老师来接任科学课,加上部分学校领导对科学课程不够重视,认为科学课不是必考科目,不重要。安排一些教学能力较弱的教师担任科学课程。这部分老师大部分没有实践经验,有很多实验连自己都不会做,更不用说教会学生做实验,实验教学成为一大难题。

1.3学生方面

有的学生只是抱着“好玩”的态度来实验,到实际操作时,就形成盲目混乱的局面。学生成绩出现两极分化,特别是一些后进生,这些学生不仅成绩较差,而且动手能力较差,对实验根本不感兴趣,实验过程也不能及时完成;成绩较好的且热爱科学实验的学生,对于一般的仪器、仪表和基本操作比较熟悉,实验时觉得太轻松,太浪费时间。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得不到进一步提高,阻碍了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如何响应国家教育教学改革,有效解决以上这些问题?顺应世界教育发展的总趋势,符合新教育理论的要求,这就要求普及实验教学,教育部继“普九”之后提出了“普实”,这是由实验教学在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决定的。

2、课题研究的意义

小学科学教学是科学基础教育,担负着儿童科学启蒙的重任。小学科学实验既是科学教学的重要基础,又是科学教学的重要内容、重要方法和重要手段。

2.1实验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观察与实验中,可以充分发挥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等感觉器官的
作用,使学生动手、动口、动脑有机结合。孩子们本来就好奇、好动,这些实验对他们很有吸引力和凝聚力,所以实验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方法和有效途径。是让学生“乐学”的教学活动。

2.2实验教学能培养学生的诸多能力。

通过思考、分析、比较、判断、推理能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归纳能力、分析能力,通过想象、假设能锻炼和发展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在实际操纵中,还能培养学生组织能力、实际操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只有通过实验,充分利用和自制实验资源,才能更好地培养儿童科学情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坚定科学信念,养成良好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2.3实验教学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素质的培养离不开实践,凭空说是培养不出良好素质的,所以实验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乃至全民族的素质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探究作为学习方式,它是一种教与学的策略。而实验教学就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这些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恰恰是探究式学习必不可少的,也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方面。可见,实验教学在科学课教学中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1、研究的目标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小学科学实验,是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并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完成的实验。是以锻炼学生的实验技能,学习研究科学的基本方法为主要目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验素质。同时在实验教学研究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验能力,激发学生思考能力,激活学生创新性思维,达到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科学能力的目的。

2、研究的主要内容

2.1转变教学观念,重视科学课的实验教学。

2.2抓好实验教学的每个环节。一是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二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探究的习惯。三是实验教学的过程,使学生学会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学会自己动手操作,懂得经历一个猜测——制定方案——进行实验——得出结论的一般的探究活动。四是充分利用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2.4严格实验“操作过程”。学生实验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学生对实验中的重我们可以根据实验操作的难易程度运用各种办法明确操作过程。

2.5科学实验教学后要及时反馈。

2.5.1教师的示范,能激发学生课后探究欲望,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

2.5.2提供交流平台,充分肯定学生课后所获。

2.5.3走进大千世界,好奇引发学生兴趣延伸。

四、研究方法及实施步骤

1、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

1.1调查研究法

调查研究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去了解一些实际情况,借以发现存在的问题、探索一定规律而采取的研究方法。

1.2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是指在自然、真实的教育环境中,教育实际工作者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与技术,以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为首要目标的一种研究模式。

1.3个案研究法

是指对某一个体、某一群体或某一组织在较长时间里连续进行调查,从而研究其行为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这种研究方法也称为案例研究法。

1.4经验总结法

通过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上升为经验的一种方法。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是人类历史上长期运用的较为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之一。

2、实施步骤

2.1准备阶段:2015年3月-2015年7月

完成前期调查、论证,制定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方案。

2.2进行阶段:2015年8月-2015年12月

全面实施研究,分阶段落实研究目标任务,根据研究进程和实施情况,召开学术研讨、成果报告会。

2.3总结阶段:2016年1月-2016年2月

在不断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及时进行理性思考和科学总结,制作研究专题集并完成课题研究报告。

五、组织分工

刘盈佳:课题组负责人。负责课题的总体指导工作,撰写课题实施方案,负责课题研究的全面工作,对课题各项研究做出具体安排并对课题研究过程中各项阶段工作进行理论及实践指导。

苏改艳:课题组成员。负责课题前期资料收集、整理工作,建立本课题研究数据库并参与具体研究工作。

李小亚:课题组成员。参与具体研究工作。

六、经费分配

本课题研究所需的研究资料、实验仪器设备、配套经费均由神木县教育局及大柳塔第二小学承担。

七、预期效果

科学课是以实验和活动为基础的学科,让学生通过亲自参加实验活动获得知识,是搞好小学科学教学的关键所在。实验在学习科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科学课的教学必须重视实验。由此确定本课题的预期效果为:

1.实验方式要有探究性,注重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

1.1积极开展探究实验,增强合作意识

1.2实验方式要有探究性

2.实验方法要简单化,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1科学实验方法简单化

2.2注重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创新能力

3.实验操作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实验操作还要规范化,以提高教学效率。

5.在不断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及时进行理性思考和科学总结,制作研究专题集并完成课题研究报告。

                    课题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五、所在单位意见

盖   章

                                        年  月  日

六、县(区)科研管理部门意见

盖   章

                                        年  月  日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