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第8课 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教案
2025-09-25 17:47:30 责编:小OO
文档
人民美术出版社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美术鉴赏》第8课

所有的美术作品都一样重要吗?

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

授课人:王朝晖

榆林第二实验中学

2010年11月30日

课题: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

单元课时:第八课 1课时

 一、教材分析

1、  本课在课序结构中的位置。

美术鉴赏总体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艺术理论概说;第二部分为中外不同时期和不同类别的美术作品的鉴赏介绍。

本课是美术鉴赏理论知识系统中的第八课,为理论概说的最后一课,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为第二部分的分门别类的介绍做出铺垫。

2、本课的内容结构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导引部分。

是从中国古代画家马远和夏圭的故事说起。指出他们在中国美术史中的贡献,但是明代皇帝却给出了不同的解释。由此说明美术鉴赏不仅要了解艺术家的意图,还有一个观众对其意义和价值的判断问题。

第二部分——美术作品的时代性和地域性。

讲述的是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与作品所产生的时代和地域有着密切地关系。主要以罗中立的油画作品《父亲》的分析和介绍来说明。表明着作品是一个历史时代和地域的产物,凝结着一个时代和地域浓厚的气息,是意义和价值判断的关键所在。

第三部分——如何判断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以西方历史上不同时期的三位雕塑家所创作的三件同是《大卫》题材的作品为例,以此来说明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除了受到时代性和地域性的影响之外,其艺术的魅力和生命力更在于它的创新和突破。

第四部分——如何看待美术作品意义与价值判断点的分歧。

①一方面,每个人的知识修养的不同,对于同一件作品会有不同判断结论,但更重要的一点是体验。

②另一方面,对美术作品意义与价值判断也不是任意的,是必须建立在对于作品及相关知识了解的基础之上,才能形成一个比较客观的全面的判断。

③多角度多系统的品评标准的掌握很必要,也是我们所要介绍和了解的。

二、教学设计思路

第一部分——导引部分。

由故事讲解导入,马远和夏圭都是中国南宋时期的著名山水画家。他们以边角式山水取代了北宋流行的大山大水作画方式。从而开创了中国山水画形式风格的新局面。因而受到了后世画家的追捧。

可是,特别喜爱书画的明代皇帝朱棣却不那么认为。认为是残山剩水。这说明对艺术家的创作和贡献,在从政治家的角度则又是另外的一种说法。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

由此提出悬念,导出进入本课主题的探讨。

第二部分——美术作品的时代性和地域性。

通过对主要作品《父亲》的介绍赏析而展开,并进一步来阐述主题。

作者:罗中立 19年考入四川美院附中,1966年无产阶级文化大开始,随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运动,到了四川大巴山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从事了务农的生活。1978年考入四川美术学院。他根据对生活的理解感受创作了此作品。1984年参加了全国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这是自前的19年20年来的首次展览,之隆重是前所没有的,作品受到了好评。

接着进一步讲授展开对作品相关的分析,如作品的特点表现、时代和地域的问题。包括提出作品中的一些设问:

①     主人翁是作者的父亲吗?

②     为什么在形象上是满脸苍桑?

③     为什么画面是金黄色的?

④     为什么主人翁的耳朵上夹着一支圆珠笔?

⑤     作者没有到过农村,没有生活在哪个年代,能否画出这件作品?

⑥     《父亲》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是?

等,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分析探索精神,并说明时代和地域的价值存在的必然性。

第三部分——如何判断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对《大卫》作品的介绍,导出在美术作品上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以西方历史上不同时期三位雕塑家创造的三个《大卫》为例,进一步说明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与时代和地域之间的关系,由此指出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有绝对的一面,也有相对的一面。

教师活动:作品展示:多纳太罗的《大卫》,米开朗基罗的《大卫》,贝尼尼的《大卫》

多纳太罗的《大卫》表现的是少年大卫杀死巨人哥利雅后用脚踩在巨人的头上,流露出胜利的喜悦和自豪的神情。

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塑造的是临战前镇静的站在那里,左手紧握投石器,警惕的盯视着敌人,眉宇间充满了必胜的信心。雕塑家用这个几乎静止的姿势,有力的传达出临战前的高度紧张气氛以及那蕴蓄在大卫体内的巨大力量。

贝尼尼的《大卫》塑造的是一个正在艰苦搏斗中的大卫,更具有生活的真实性。他的大卫更像是一个身处逆境、坚忍不拔的斗士。在这种状态下,艺术家得以表现人体旋风般的运动和人物激越的感情。

通过鉴赏三幅作品,了解艺术创新的问题,主要是从理解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的完整性方面说的。

实践练习:

作品赏析:《吹笛少年》《艰苦岁月》《吹笛女》 

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正确赏析作品,同学们之间可以互相探究讨论。

第四部分——如何看待美术作品意义与价值判断点的分歧。

①一方面,每个人的知识修养的不同,对于同一件作品会有不同判断结论,但更重要的一点是体验。

②另一方面,对美术作品意义与价值判断也不是任意的,是必须建立在对于作品及相关知识了解的基础之上,才能形成一个比较客观的全面的判断。

③多角度多系统的品评标准的掌握很必要,也是我们所要介绍和了解的。由此介绍和了解在美术作品的判断上的五种不同的评价方式:(1)品评式或品鉴式批评(2)形式主义批评(3)历史批评(4)社会学批评(5)心理学批评

④由此来说明对作品的评判需要有一定的知识,由于知识修养的不同,其结论也会有差异,但是可以找到共同的被普遍认同的标准。

三、教案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

基本掌握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的方法,主动参与美术作品的鉴赏活动,能够正确应用对比的方法阐述自己对作品认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出示作品—引起讨论—深入探究—感悟课程中心主题—学会判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在课文中美术作品的分析、理解、判断、甄别的过程中,运用情感与知识来对作品的意义与价值进行正确的判断。
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与时代性和地域性有着密切的关系;使学生了解对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的判断可以有不同的角度。
教学难点要准确判断作品的意义和价值就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在教学中要能精确地把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引导、讲授、讨论交流
教具准备课件、讲义
课型美术鉴赏课
教学过程(含复习、引入、新授、学生活动、板书设计与归纳小结)

一、启发导入

1、检查学生考勤,稳定学生情绪,组织教学。

2、通过屏幕投影展示马远、夏圭的作品(师讲:夏圭、马远以边角式小山小水取代了北宋流行的全景式大山大水而受到后世画家的追棒)

(问)明代皇帝朱棣认为夏圭、马远的作品是“残山剩水,宋僻安之物也”,他为什么这样认为?

为什么同样的美术作品,不同的人评价却截然不同呢?从而引出本课课题:

(板字:第八课  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  

 二、理解探究

(问):你们知道“环肥燕瘦”的意思吗?

(师讲:环是指杨玉环,燕是指赵飞燕,分别是唐代和汉代的大美人,杨玉环因胖而美,赵飞燕因瘦而美,突出说明唐代和汉代各自不同的审美取向。那么美术作品的价值是否与时代有关呢?)(板字:时代性)

1、通过屏幕投影展示《父亲》和时期的宣传画,请同学分析美术作品的时代性。(师讲:任何美术作品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的产生离不开它的时代,同时也离不开它所处的地域环境,)(板字:地域性)

2、通过屏幕投影展示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和多纳太罗的《大卫》设置问题,通过学生的回答和描述,师引出“创新性”这一概念。(板字:艺术创新)

(问):米开朗基罗的《大卫》的艺术创新体现在什么地方?

学生回答后,师小结(完善板书):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的判断受到时代性、地域性和艺术创新三个方面的制约。

三、剖析比较

    比一比下图两幅《最后的晚餐》,从各个角度分析《最后的晚餐》,深入了解美术作品的意义。学生讨论回答(以前后座位的四个同学为小组进行讨论,以大组为单位发言,比一比哪一组的同学得分最多) 

达芬奇VS丁多列托

1构图 

2人物描绘(以达芬奇《最后的晚餐》为例加强学生对人物描绘的剖析) 

3戏剧性 

讨论  回答

四、理解与巩固

(师讲:面对一件美术作品,也许有些同学不敢在众人面前表达自己对该作品的看法,因为怕自己的“答案”错了。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的答案是不是唯一的?引入)(我的感受不能代替你的感受)

师配合图片讲述不同的批评角度(品评式或品鉴式批评、形式主义批评、历史批评、社会学批评、心理学批评)

作业巩固:判断以什么角度评判作品

五、课堂小结

1、时代性、地域性和艺术创新影响作品意义与价值的判断。

2、人人都可以是批评家,但必须建立在对作品及其相关知识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批评。鼓励学生平时努力学习。

作业布置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幅美术作品,尝试进行评价(字数在300字左右)。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