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记录
2025-09-25 17:47:41 责编:小OO
文档
坑口迪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记录(四(1)

时间
地点
主持人
参加人
活动内容集体的力量
活动目的⒈通过游戏,使学生感到集体生活的快乐,促进集体的凝聚力,培养学生的合群性。

⒉通过游戏,使学生明白合作与协调是使群体和谐的重要因素,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

一、导入

⒈教师提问:

⑴你们划过船吗?谁来说说划船过程中的体验?

⑵那么你们所说的刚开始划船时会原地打转,行进中也会时不时船调头?这些情况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⒉教师小结:说得真好,划船时用力要平均,船桨划行时时要同时用力,方向一致。

二、活动与训练

⒈下面做游戏,希望大家吸取划船的经验。

⒉做游戏:《拔河》

⑴参加过拔河比赛吗?说说怎样才能取胜?

⑵下面实践一下,是不是像你们所说的一样。

宣布游戏规则:全班分成人数、力气相等的两组;老师宣布“开始”才能进行拔河。

⑶进行比赛。

⑷比赛中同学们果然齐心协力、相互配合、行动一致,比赛进行得异常激烈,经过一番艰苦的拼搏才分出了高低。如果在比赛时,每个人各使各的力,那么会造成什么后果呢?

⒊在生活中、工作中、学习中的哪些地方也需要大家想拔河、划船一样,要相互配合、通力合作呢?

⑴以4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

⑵交流。

⒋再做《你追我赶》的传纸游戏,深化训练:

⑴游戏规则:分成四组,每组5人,发六张纸,每人脚下踩一张纸,最后一人手里再拿一张纸。五个人排成纵队。开始时,最后一人把手里的纸传给第四人,第四人传给第三人,直到传给第一人。第一人拿到纸后立刻放在前方自己的脚能跨到的地方,然后踩上,第二人赶快站到第一人刚空出的纸上,第三、四、五人依次进行,再重复上述活动,看哪组最先到达终点。

⑵同学们开始游戏,教师观看同学们通过齐心协力地配合来完成的游戏。

⑶游戏结束后,仅参加有趣的同学和看别人做游戏的同学,谈谈在观看和玩游戏的过程中有什么感想?那么,多个人怎样才能共同做好一件事呢?

⒌教师小结:

通过游戏,大家知道了只有齐心协力、互相配合,才能合作成功。

三、总结

活动效果

及反思

通过今天的活动,使大家明白了完成一件事可以依靠集体的力量,只要齐心协力,与别人很好地配合、共同努力,定会获得成功的喜悦,感到非常快乐。
心理生理健康教育活动记录

时间
地点
主持人
参加人
活动内容用好零用钱
活动目的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⒉帮助学生学记现金日记帐。

一、导入

同学们,零花钱就是由你自己使用的钱。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几乎每个小朋友都有零花钱。零花钱有多有少,关键是你怎样去话,这里面的学问可多啦!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怎样用好零花钱。

二、活动与训练

⒈“谁会花钱”大家谈:

⑴教师提问:①平时,你的零花钱主要花费在哪些方面?

②花钱时你有没有考虑这些钱值不值得花?

⑵教师小结:从刚才同学们的交流中,我发现你们很能花钱。但是对于怎样才能花得合理、花得有意义,没有经过更多考虑,想花就花,这是一种不太好的消费行为。现在,如果你们每人有100元钱,该怎样去花呢?

⒉情境讨论《一百元怎么花》:

⑴教师以家长的身份发给每个孩子印有一百元字样的“钱”。

⑵让学生自由地话,并请学生把准备购买的商品名称和金额填入《想想做做》表内。

⑶分组交流。(每小组推选一名同学参加班级交流)

⑷全班交流。

⑸评选出2-3名最佳消费者。

⑹请最佳消费者介绍:

为什么这样安排花钱?

②你准备什么时候到什么商店去购买这些商品?

③你怎么挑选商品?

⒊“学做小会计”竞赛活动:

⑴学一学记帐,把你刚才准备购买的商品“买”回来,记在“现金日记帐”上。

⑵比一比,谁记得最清楚?

⒋小品《逛商店》

小品简介:

时间:寒假里的一天上午

地点:芳芳和园园

内容:寒假里的一天上午,芳芳和园园相约去逛商店。到了商店里,园园在食品柜买了一只大蛋糕,在玩具柜买了一个很大的洋娃娃,钱用得差不多了。芳芳既不买玩具,也不买零食,却到鞋柜买了两双大号的电视鞋。

评论:

⑴芳芳和园园各是怎样花钱的?

⑵你认为哪位同学钱用得较合理,用得有意义?为什么?

三、总结

同学们的零花钱很多,但是不能光吃的,多吃零食有害健康,也不能光买玩的,应该先满足学习上的需要。有些小朋友把零花钱捐给生活困难的同学,奉献爱心,这是非常有意义的。又如小品中的芳芳用零花钱给爷爷、奶奶买礼物,这是尊敬、关心老师的表现。当然,钱不仅仅话在这几个防买内,得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在花钱时,要有计划,量钱而用。另外,还要学着记帐,逐步改正乱花钱的习惯,使零花钱用得更合理。

活动效果

及反思

通过活动,使学生知道要合理使用零花钱,许多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不乱花零用钱,有些小朋友把零花钱献了爱心,有些孝敬了长辈,有些则有计划地存了起来,逐步改正乱花钱的习惯。
心理生理健康教育活动记录

时间
地点
主持人
参加人
活动内容好邻居
活动目的⒈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做一个好邻居的要求。

⒉教会学生在生活中能按好邻居的要求去做,处理好邻里关系。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孟母三迁》的故事吗?(教师讲述故事大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邻居对人们的家庭生活、个人成长具有很大的影响。今天的活动就要求大家一起来讨论:怎样做个好邻居。

二、活动与训练

⒈小品㈠《串门》。

小品简介:

时间:某天晚上

地点:小刚家

任务:小刚母子、小明母子

内容:小明全家乔迁新居了,正巧成了小刚的新邻居。一天晚上,小明母子来到小刚家串门,小刚母子礼貌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小明向小刚问了许多他想知道的情况(如:小刚在哪个学校读书?读几年级?喜欢什么学科?兴趣爱好是什么?新学校、老师怎么样?),小刚一一作答。他们成了好朋友。

⑴讨论交流:

①小刚母子是怎样礼貌热情地接待邻居的?

②从刚才的小品表演中,你懂得了什么?

⑵教师小结:邻里交往是社会交往中最普遍、最重要的交往之一,因此,要正确地处理好邻里关系,与邻居和睦相处,礼貌待人。

⒉小品㈡《好邻居》

小品简介:

时间:某星期六

地点:小华奶奶家

人物:小华、小华奶奶、小王叔叔

内容:某星期天,爸爸妈妈去加班了,小华来到了奶奶家。看到孙子来了,奶奶格外高兴,为准备可口的饭菜忙个不停。只听“啊呀”一声,奶奶在厨房间摔了一跤,再也爬不起来了。怎么办呢?祖孙俩急得不知所措。小华敲开了邻居小王叔叔的房门,刚巧小王叔叔在家。他跑到小华奶奶家一看,说:“不好,你奶奶可能骨折了。”随后,就和小华一起把小华奶奶送到了医院。

⑴讨论交流:

①小华奶奶家发生了一件什么的事?

②邻居小王叔叔是怎么做的?

③从这件事中,你又懂得了什么?

⑵教师小结: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邻里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是我们的社会所提倡的新风尚,值得发扬。

⒊讲故事:每组选派一个同学讲故事:《我家有个好邻居》。

⒋议一议:好邻居的标准是什么?

教师小结:听了同学们的发言后,我受到了很多启发。要做个好邻居,一要有礼貌,二要互相帮助,三要互相体谅。

⒌练一练:⑴抽签回答:你该怎么办?

①邻里之间见面时怎么办?

②当邻居家有困难时怎么办?

③当邻居损害了你家的利益时怎么办?

三、总结

活动效果

及反思

通过这堂心理辅导课,使学生知道了邻居之间要有礼貌,要互相帮助,要互相体谅;知道了邻居之间该怎样相处。因为,希望有个好邻居,首先自己要做好邻居。
心理生理健康教育活动记录

时间
地点
主持人
参加人
活动内容克服考试期间过度紧张的情绪
活动目的通过学生考试紧张心理自测,使学生懂得对待考试会有适度紧张心理,但要注意消除过度紧张心理。

1、 做游戏,初步体验

⑴师述: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个“过平地独木桥”的游戏(学生过独木桥)

⑵述:让独木桥升高些。我们再过一次桥。(学生过升高的独木桥)

⑶让同学们谈体会,述:第一次过独木桥和第二次过桥心里有什么不同感受?

⑷小结

第一次过桥,大家很顺利地过了,第二次过桥,独木桥升高了,有的同学紧张得心乱跳,还有的同学的脚也在发抖,因为大家都害怕掉进河里,越紧张,越容易掉进河里。由于大家过度紧张,因此影响了大家正常水平的发挥。

2、 引导学生:

师述:其实,生活中常常会出现紧张的情绪,老师第一次站在讲台上给同学们上课也非常紧张。我的眼睛不敢朝大家看,心怦怦乱跳,就是现在我也有些紧张,这是非常正常的。

⑴问:同学们,平时你在哪些情况下会出现紧张的情绪?

出示:考试。

⑵问:你们在考试前、考试时、考试后会有哪些紧张的表现?

⑶让同学们讨论:(4人一组)

⑷交流,你会有哪些紧张的表现?(自由谈)

同学们说:

a、考试前,睡不好觉,整天担心

b、考试前就想去小便

c、考试前拿到考卷心里怦怦乱跳d、答卷时有时看错题

e、有时漏做题,心里烦恼极了。

⑸过渡:对,正像同学们说的那样,由于过度的紧张影响了你们正常水平的发挥,影响了同学们的成绩,甚至会影响身心健康发展。

3、 我们怎样克服这些过度紧张的情绪呢?

两种途径:*一是自我调节

⑴老师介绍:有三种减轻紧张情绪的简便技术。

出示:A、迅速同时拉紧缩所有的肌肉,然后立即解除,紧张,反复多次。B、把练习的重心放在呼吸上,做6次慢速的深呼吸,想象所有的紧张随着呼吸离开了肌体。C、自我暗示:“冷静,放松”并与深呼吸协调进行。

⑵做自我调节操:放轻音乐,闭上眼睛,松松头颈,松松肩

操练时身体要放松,闭目,呼气和吸气要充分

*二是什么?

⑴听故事,明理

讨论:演说家采取什么方法克服过度紧张的情绪?

小结,过渡:蒙悉尼斯第一次演讲时特别紧张,结果影响了他们演讲,被别人赶了下台,第二次演讲时,由于他一次次练习,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显得格外自信,他克服了过度紧张的情绪,博得观众的喝彩,同学们,你们看,克服过度紧张的情绪多么重要

⑵那么,我们怎样在考试期间克服过度紧张的情绪呢?

A、注意学习生活节奏。

B、学会自我调节。

C、考试增加自信心。

⑶正确指导

出示:A、复习时的重点:已经熟悉的内容一带而过,及时补习生疏的地方。

B、看看自己整理的图表,笔记,考卷等。

C、检查考试必备的学习用品,保证充足睡眠。

D、比平时提前半小时起床,吃好早饭,检查所带学习用品,信心百倍走向考场。

E、保持心情轻松,相信自己能考得很好。

F、预备铃响后,休息一会,或闭目养神保证头脑清醒。

4、小结:老师相信,只要同学们做到自我调节考前做好准备,考试时相信自己一定能行,一定能克服紧张情绪。

活动效果

及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活动,让学生学会了克服过度紧张情绪的方法,同学们用学到的方法,在学习中进行了尝试,克服过度紧张的情绪,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和潜能。
心理生理健康教育活动记录

时间
地点
主持人
参加人
活动内容为别人的进步而高兴
活动目的1、了解嫉妒的含义。

2、了解嫉妒给自己及他人造成的危害。

3、教给学生缓解以及消除嫉妒的办法,培养健康积极的心理。

一、出示幻灯片,通过一封信和一个事例引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看,教师读)

1、知心姐姐:

过去我的学习成绩在班里总是第一名,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但升入高年级以后,有些同学的学习进步很快,其中一名同学的成绩还超过了我。为此,我心里很不是滋味,甚至有点恨那个同学,请你来帮帮我,好吗?(小敏)

2、小华和小英本来是很要好的朋友,过去都是班委,这次小华继续当选为班委,小英没有选上。从此,小英就不理小华了,而且还在背后说,当班委没什么了不起的。

二、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小敏和小英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这是什么毛病?

在充分让学生发表意见的基础上进行小结:一种被称作“嫉妒”的心理,正悄悄地在她俩的头脑里做怪,她俩总想着自己比别人强,一旦感到别人超过自己时,心里就不舒服,忿忿不平,对待超过自己的人,不是采取欢迎的态度,为别人的进步而高兴,而是故意找别人的毛病,极力排斥、贬低他人。这种心理对个人是极不利的。

三、通过师生对话及学生之间的讨论,使学生明白嫉妒心给我们带来的害处。

1、思考题:1)你被别人嫉妒过吗?别人嫉妒你,你心里会怎么样? 

2、引导学生举具体的事例来进行讨论。

3、教师进行小结:嫉妒心给我们带来以下的害处:

1)给同学造成心理压力,打击上进的同学。

2)自己不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及别人,看不到别人的长处,也看不到自己的短处,当然就不能向别人学习,自己很难得到进步。

3)破坏集体的团结,使集体的人际关系不合谐,大家就不能共同进步。

另外两点:1)嫉妒,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根据最新的科学定义:心理不健康,也是一种病,应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

2)一个人有不健康的心理,自然也会影响到他的身体,造成身体的不健康,医学研究表明:嫉妒心太强的人容易患上心脑血管及内分泌方面的疾病,这对人的身体是极为不利的。

结合这一点,可以讲一下《三国演义》中周瑜气病、气死的事例。

四、通过事例,引导学生进行角色的扮演,并对事例中的情境进行讨论:我应该怎么做?

事例一:小明平时学习比小强好,可期末考试时,小强的成绩比小明要好,如果你是小明,你应该怎么想?

事例二:小刚这回在“数奥杯”比赛中得了一等奖。而小勇才得了个三等奖,但小勇的体育成绩比小刚要好得多,小勇该怎么想?

事例三:小丽和小芳都被同学提名为班长候选人。投票结果,小丽获胜,小芳该怎么想?

事例四:小玲和小欣是好朋友,俩人都去报名参加校田径队,结果小玲入选,小欣落选,小欣该怎么做?

(一种事例对应于一种方法)教师出示灯片:

(1)化嫉妒为竞争。

(2)心理平衡,恢复自信心。

(3)虚心学习,取人所长。

(4)真诚交往,通过人际沟通缓解及消除嫉妒心。

五、总结

活动效果

及反思

通过心理辅导,使学生懂得了嫉妒心并不可怕,有了嫉妒心,只要使用正确的方法,缓解或消除嫉妒是完全有可能的。每个学生要时刻提醒自己:“要为别人的进步而高兴。”明白别人进步,我也进步,大家进步,对谁都是有好处的。

心理生理健康教育活动记录

时间
地点
主持人
参加人
活动内容依赖为自理
活动目的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生活的能力。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小时候的事吗?爸爸、妈妈时刻保护着你,教你走路,抱你上楼梯。后来你慢慢地长大了,可以自己走路,自己上楼梯,自己过马路上学……你现在再仔细地想一想你自己的事情有多少是自己做的。老师今天要来测测你。下面请完成自测题。

二.活动与训练。

㈠.完成自测题。(做到的打√,没做到的打×)

①.你经常叠被子,收拾房间吗?

②.你经常洗衣服,洗餐具吗?

③.你会做简单的饭菜吗?

④.你会自己买东西吗?

⑤.遇到情况,你会自己拿主意吗?

⑥.你做作业需要大人陪着检查吗?

⑦.你有整理书包的习惯吗?

⑧.遇到难题,你会自己思考吗?

⑨.你有没有表现出为父母着想的行为?

⑩.你平时能做到自己的事自己干吗?

说明:要实事求是地填写,做到9题以上的自理能力强,做到6题以上的自理能力较强,做到5题以下的自理能力差,要培养。

1.统计人数。想一想,说明了什么问题?

2.教师小结。同学们,以上的事情你们都有能力去完成,只是因为依赖心理作怪,有的人才不愿意去做,我们不能再像小孩子那样事事要父母和别人帮助,自己的事要自己做,否则会变得寸步难行。

㈡.小品表演。《开锁》

提示:边看边想,这则小品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你与她相比怎样?

大概内容:小雯是个五年级的学生,有一天她爸爸去外地出差,晚上十点钟,她妈妈突然感到剧烈地腹痛。小雯手忙脚乱,大哭大叫,她要陪妈妈去医院,可防盗门打不开,不会开防盗锁,急得她直跺脚,最后还是她妈妈在病痛中挣扎着告诉她给邻居打电话,她才在邻居的帮助下把妈妈送到了医院。

1.讨论交流。

①.小品中的小雯为什么打不开防盗锁

②.假如是你,你会怎样做?

③.看了这个小品,使你有什么启发?

2.教师小结:大家说得很好,说明这个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生存能力太差,脱离大人就什么也不会干,什么也干不成。遇到困难没有能力去处理,我们不能这样,一定要从小培养自己自主、自理、自立的能力。

㈢.钉纽扣比赛。

1.每一小组推选一个代表,规定时间里钉四颗纽扣;

2.评比,看谁钉得又快、又牢、又好。

3.让优胜者谈谈为什么你能取胜?

㈣.整理书包比赛。

①.每一小组让一个自理能力较差的学生参加比赛。

②.让他们把弄乱的课本、作业本、文具等有条理地整理好。

③.让自立能力最差的学生谈感想或体会。

④.议一议,通过比赛和讨论,说说为什么要培养我们的自理能力?如何克服依赖性?

三.总结。

活动效果

及反思

通过心理辅导,全体学生都明白了要用自己一双勤劳的手,克服依赖性,锻炼自己的性,不要自己娇惯自己,处处要求爸爸、妈妈庇护。能够自己做的事情尽量自己做。只有这样,长大后才能做一个自理自立自强的人。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