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之所以说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是因为( )
①金字塔作为法老的陵墓反映了古代埃及的宗教信仰
②由于修建了金字塔古埃及文明延续发展至今,文明进程历经曲折但未间断
③金字塔的高峻威严体现了古代埃及国王的神圣权威
④金字塔的精密程度体现了古代埃及的科技水平和建筑技术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 古埃及人依靠一些代表动物、事物、地方和人的复杂符号来表情达意,记录活动。据此可知,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古埃及历史的文字是( )
A. 楔形文字 B. 梵文 C. 象形文字 D. 字母文字
3. 下面是某班同学制作的历史学习卡片,其中有一处错误,该处是( )
A. A B. B C. C D. D
4. 如果想要研究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你最好去( )
A. 伊拉克 B. 法国 C. 中国 D. 美国
5. 法典明显保留了一些原始时代的观念。同时,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两河流域地区比较活跃。该“法典”指的是( )
A. 《十二铜表法》B. 《查士丁尼法典》C. 《汉谟拉比法典》D. 《罗马民法大全》
6. 古代印度的一项制度规定:各个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资格从事高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这一制度是( )
A. 分封制度 B. 种姓制度 C. 领主制度 D. 制度
7. 古代印度形成种姓制度后,把持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的国王属于哪一等级( )
A. 婆罗门 B. 刹帝利 C. 吠舍 D. 首陀罗
8. 下列四幅图片与佛教有直接关系的是( )
A. B. C. D.
9. 英国近代诗人雪莱曾说:“我们都是希腊人。”他这样说是因为( )
A. 英国人都是希腊人的后裔B. 英国人和希腊人生活习惯一样
C. 希腊是西方文明之源D. 希腊人曾统治过欧洲
10. “斯巴达作为古希腊最大的城邦,其面积也不过相当于今天北京市的一半,而雅典面积相当于北京市的1/7,其他小邦则仅相当于中国一个乡镇的大小。”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 )
A. 城邦以的政治单位立于希腊世界
B. 城邦王权衰微,实行较民主的政治
C. 城邦商品经济发达,农、工、商并重
D. 城邦小国寡民的突出特点
11. 马克思说:“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利克里时代。希腊“极盛时期”对西方文明产生深远影响的是( )
A. 海外贸易 B. 民主政治 C. 文化教育 D. 军事外交
12. 历史示意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某同学所作的以下示意图,反映了( )
A. 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 B. 罗马元老院的产生过程
C. 希腊城邦的同盟 D. 罗马帝国政权运行机制
13. 斯巴达克是古罗马历史上最大的一次,也是古代社会大规模奴隶反抗事件,在世界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它发生在( )
A. 罗马城邦时期 B. 罗马共和国时期C. 罗马帝国时期 D. 西罗马帝国时期
14. 有史学家说:“__________不是罗马一城的历史,也不是意大利的历史,而是当时地中海地区史。”横线处应填入( )
A. 罗马城邦B. 罗马共和国C 罗马帝国D. 西罗马帝国
15. 学习《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后,某同学做了下面的资料卡片,卡片反映的主题是( )
A. 罗马共和国的征服与扩张 B. 斯巴达奴隶制城邦的征服与扩张
C. 雅典奴隶制城邦的征服与扩张 D. 罗马帝国的征服与扩张
16. 《十二铜表法》中说:“以后凡人民会议的所有决定都应具有法律效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奴隶参与了立法 B. 习惯法的内容被摒弃
C. 成文法的规定不能改变 D. 贵族对法律的垄断被打破
17. 今天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方法,与下面哪一种文化有关( )
A. 教文化B. 佛教文化C. 教文化D. 儒家文化
18. 2016年2月12日,梵蒂冈天主教教皇方济各与俄罗斯东正教大主教基利尔一世在古巴正式会面。这是自1054年教会大以来,两大宗教领袖千年来首次会晤。其实,他们信奉的是同一宗教,即( )
A. 教 B. 佛教 C. 教 D. 犹太教
19. “农奴的房舍、可耕地、草地、森林、湖泊、河流都归领主所有,农奴需要缴纳一定的费用或服一定的徭役方可以使用它们。”文中的情景出现于( )
A. 希腊“古典时代”B. 中国夏商时期C. 种姓制度的印度D. 中世纪的西欧
20. “庄园规定庄园中的男子不能娶庄园外的女子,同样庄园中的女子不能嫁到庄园之外,除非得到庄园主的特别恩准。”材料表明( )
A. 庄园主具有一定的权威 B. 庄园主完全决定农奴的婚姻
C. 庄园是西欧社会的基础 D. 庄园法庭庄园主的
21. 大化改新是日本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下列对“转折点”的解释准确的是( )
A. 加强了集权 B. 废除了贵族世袭制C. 废除了土地私有制 D. 进入封建社会
22. 6年(大化改新)元旦,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废除贵族私有的屯仓、田庄和部民,把土地和部民一律收归国家所有;设二官八省一台,地方高国、郡、里;实行征兵制。此段材料反映的是( )
A. 大化改新的背景B. 大化改新的内容C. 大化改新的性质D. 大化改新的影响
23. 模仿和创新相结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主要体现为“汉化”和“欧化”。其中“汉化”是指( )
A 明治维新 B. 大化改新 C. 戊戌变法 D. 种姓制度
24.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根据以下信息判断它是( )
①它被元朝时形成的回族所信仰②它对阿拉伯半岛的统一起了促进作用
③它的经典是《古兰经》
A. 佛教 B. 道教 C. 教 D. 教
25. 通过图中箭头指向可看出下图反映的是( )
A. 希波战争 B. 罗马帝国扩张C. 佛教的传播 D. 马可·波罗来华
26. 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时“人们不再满足于坐在那里当观众,而由皇帝和教皇告诉他们如何做、如何想。他们要在生活舞台上充当演员,他们坚持要对自己个人的思想进行表达。”这说明文艺复兴运动( )
A. 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B. 否定了天主教会权威
C. 冲破了封建等级观念 D. 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27. 下边作品可以直接反映的信息是( )
A. 教会对人们实行精神控制 B. 资本主义在西欧萌芽并发展
C. 神学在西欧得到广泛宣传 D. 刻画人物为主体现人的个性
28. 某班同学正在排练历史剧《哥伦布》,适合“哥伦布”的台词是( )
A. 我到达了印度 B. 我发现了新——美洲
C. 我完成了史无前例的环球航行 D. 我发现了好望角
29. 哥伦布在他的旅行日记中写道:“大量的金子可以使国王在三年之内准备和实现收复圣地的事业。这样,我就向国王陛下表示,我希望看到能把我这次航行的收入,用于收复耶路撒冷。”可见,哥伦布此次航行的直接目的是( )
A. 寻求大量黄金B “发现”美洲新C. 完成环球航行D. 收复耶路撒冷
30. “它扩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海洋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迅速上升,世界的人种地理分布、宗教与文化格局开始发生重大变化。”造成这种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是( )
A. 亚历山大东征 B. 郑和下西洋C. 丝绸之路开通 D. 新航路的开辟
二、非选择题(40分)
31. (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阿拉伯半岛伍于亚、欧、非三太洲的交界处,处在东西方文明发源地之间。这显然有利于阿拉伯人继承和吸收东西方文化。尤为可贵的是,阿拉伯人在汲取、借鉴、容纳外来民族文化方面,表现出积极、宽容和开放的心境,广泛地吸收了各个国家和各个民族的文化。从而使文化成为东西方多民族文化的融合体。
——摘编自艾哈迈德•爱敏《阿拉伯一文化史》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被誉为阿拉伯文学瑰宝作品名称。
(2)你是否同意阿拉伯人“广泛地吸收了各个国家和各个民族的文化”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32.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休的牲畜在庄园主的园林里被抓住,因此接受罚款;7人没有前来洗庄园主的羊,要被罚款;威廉因未能很好地为庄园主耕地要被罚款;马丁伤害了佩肯,要被罚款;莱根希尔德没有获得许可而结婚要被罚款。
——摘编自黄洋、赵立行、金寿福《世界古代中世纪史》
材料二 庄园领地上有农田、牧场、森林和水源,其设施除了领主住宅与农奴房舍之外,通常还有教堂、磨坊、面包坊、铁匠作坊等。庄园内最肥沃的田地由农奴定期无偿耕作,收成全部归领主,剩下的地是农奴的生活来源。农奴还需上缴家禽、鸡蛋、肉、酒等实物地租,向领主交纳人头税、结婚税等货币地租,并不定期为领主服兵役和从事筑路、建房等劳役,这些属劳役地租。有时为了调整庄园内部关系还设立庄园法庭。
(1)根据材料一,指出在庄园里处罚各种违法行为常用的手段。
(2)根据材料二,指出庄园中的农奴要承受的封建剥削。
(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主持庄园法庭的人和庄园法庭的作用。
(4)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中世纪欧洲乡村庄园的最大特点和西欧封建社会的主要阶级矛盾。
33.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大约在150—180年间,世界各地区之间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其中包括生物意义上的交流。跟随着欧洲探险者漂洋过海,美洲的玉米、花生、烟草等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生根发芽。1900年后,推动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的力量促进了全球化,新的通信媒体已经将世界联系在一起,并推动全球文化的融合。这一历史发展的历程,让我们再次看到人类历史的发展趋势——在交流与融合同发展。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示意图反映的历史事件名称,并从A、B、C三条路线中找出哥伦布发现新的路线。(填字母)
(2)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全球化的角度概括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16世纪以来世界各地建立起广泛联系的表现和产生的影响。
(4)综上所述材料,概括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34.(10分) 材料论述。
14-15世纪上半叶,欧洲大部分地区趋于衰落。与此同时,人类文明在欧洲社会文化艺术、自然科学等方面爆发了一场令人惊叹的文艺复兴运动。思想家们通过各种方式揭露了贵族和教会的专横、残暴,表达了他们对非教会世俗思想的推崇。一旦人文主义思想进入个人和民族的头脑,就没有什么比它更难以控制的了。这一伟大变革,造就了一批颇有建树的自然科学家,如哥白尼、伽利略等,驱使了航海家们开辟新航路。同时,也对资本主义其他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
——摘编自舍曼《世界文明史》等
(1)根据材料,指出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社会思潮。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世界近现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体现材料主题;史论结合,论述条理清楚。)
参
一、CCBAC BBACD BABCA DAADA DBBDC ADAAD
二、31. (1)《天方夜谭》。
(2)判断:同意。
理由:为延揽翻译人才,哈里发以黄金支付稿酬,其重量与译著重量相等,于是,大量的希腊、波斯、印度的典籍被译为阿拉伯文。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阿拉伯数字”。
32. (1)处以罚金。
(2)缴纳实物地租、货币地租、服劳役、兵役(劳役地租);承担各种地租、杂役、杂税,缺少自由等。
(3)领主或他的管家。庄园法庭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了领主的,同时,庄园法庭也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
(4)庄园是一个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封建主(领主)与农奴之间的矛盾。
33. (1)新航路开辟;A。
(2)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3)表现:新的通信媒体(电报、电话)已经将世界联系在一起,并推动全球文化的融合。影响: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拓展了欧洲的商品市场;为欧洲发展提供原始资本积累。
(4)世界文明交流中不断发展;我们要注意吸收利用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等。
34. (1)人文主义。
(2)观点:先进思想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
论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了人的思想,冲破了欧洲封建制度、宗教
神学思想对人的束缚,助推了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指导了十月,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结论:综上所述,先进思想指导社会实践,是社会发展的先导,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