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如何有效地进行初三语文总复习
2025-09-25 17:48:39 责编:小OO
文档
如何有效地进行初三语文总复习

 很多考生习惯认为语文知识杂乱,对此曾参加中考命题的高老师说,语文学科同其它学科一样,有自身的知识系统和复习规律。在中考前冲刺阶段,学生复习要把握考试大纲的要求,按照老师的复习计划,查漏补缺,熟悉现代文阅读、赏析和评价题的答题方法。

  

  历年的答卷中都存在着一些考生不认真看原文,不能认真审题的毛病。平时做阅读练习,考生一定要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抓准题眼、抓住关键词句,再作答。此外,考生在答题过程中应重视书写,若平时书写潦草,则会很容易出现错别字,在写作中丢掉书写分,这些不良习惯会让考生在考试时出现一些不必要的丢分点。

  

  在考试中,阅读部分占据了很大的分值。高老师说,阅读题可分成古文阅读、名著阅读和现代文阅读。考生复习古文不要只逐字逐句,要对文章整体思想有所把握,掌握文章的核心思想。在平时现代文阅读的练习中,许多学生没读完全文就凭主观推断去答题,这要避免。做好阅读题的关键是审好题,要明白命题者究竟要你回答什么,“用你的话”还是“用作者的话”。

  

  在语文试卷中,作文部分可以说是得分大项。高老师认为考前这段时间不提倡学生大量连续写作,可以看看自己平时的得意之作,浏览一些精彩文章,做到心中有文章临场不心慌。中考作文与现实生活联系很密切,高分作文一定是选材新颖、立意积极向上、布局不落俗套的。考生不要空发议论、空抒感情,一定要文中有物、结构严谨,并尽量有文采。尤其在写作文之前,要做到心中有提纲。

中考语文:字音复习要点

点击数:448 次  录入时间:2009-6-24 10:11:00  编辑:walter-75

  字音是中考语文每年必考的内容。这道试题的难度一般都不大,然而不少学生却总做不好。究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部分学生认为复习范围太大,试题分值不高,就不认真复习;二是部分学生虽然认真复习了,但由于复习不得要领,事倍功半。那么,怎样复习字音才算是“得要领”呢?建议大家关注以下几类易读错的字:

  

  一、受习惯错误读法影响错读的字

  

  如,“符(fú)合”常被错读为“符(fǔ)合”,“档(dàng)案”常被错读为档(dǎng)案,“粗犷(guǎng)”常被错读为“粗犷(kuàng)”。怎样避免这种错读呢?一种方法是换词识别。像“符(fú)号”这个词一般都不会读错,我们又知道“符”不是个多音字,那就能确定在“符合”这个词中“符”也读“fú”。另一种方法是谐音记忆。像“档(dàng)案”这个词,我们在读的时候可以在头脑中把“档”想象为“荡”。还有一种方法是根据“声旁”来确定。如“粗犷”的“犷”是个形声字,其声旁“广”的读音与整个字“犷”的读音相同。记住了这一点大家就不会再读错“犷”这个字了。

  

  受习惯错误读法影响常被错读的字还有“号召(zhào)”、“挫(cuò)折”、“质(zhì)量”、“嫉(jí)妒”、“细菌(jūn)”、“剖(pōu)析”、“气氛(fēn)”、“比较(jiào)”、“脊(jǐ)梁”、“魁梧(wú)”、“颈(jǐng)联”等。大家可以尝试按照上面的方法记牢它们的正确读音。

  

  二、没有准确、全面掌握多音字的读音而错读的字

  

  如,“处(chǔ)理”常被错读为“处(chù)理”,“强(qiǎng)迫”常被错读为“强(qiáng)迫”。怎样避免错读呢?一种方法是依据词性辨别。如,“处”读(chǔ)时多作动词,读(chù)时多作名词。所以,像“处理”、“处罚”、“处世”、“处惊不变”、“处心积虑”、“处之泰然”等词语中的“处”都读“chǔ”。另一种方法是根据字义判断。如,“强”理解为“迫使”或“硬要”之意时都读“qiǎng”。所以,像“强迫”、“强辩”、“勉强”、“强词夺理”、“强人所难”、“强颜欢笑”中的“强”都读“qiǎng”。

  

  另外,有的多音字常被错读是因为大家对它的某个读音不太熟悉,甚至认为它只有一个读音,如“创(chuāng)伤”常被错读为“创(chuàng)伤”,“尽(jǐn)量”常被错读为“尽(jìn)量”,“参与(yù)”常被错读为“参与(yǔ)”。这种多音字大家可以通过查工具书先全面了解其所有的读音,然后再按照上面所说的方法准确记牢其各个读音。

  

  三、形近字区别不清错读或依据形声字的“声旁”妄测而错读的字

  

  如,“内疚(jiù)”的“疚”与“针灸(jiǔ)”的“灸”读音分辨不对, “友谊(yì)”的“谊”依据声旁“宜”妄测而错读为“yí”。怎么避免这种错读呢?一种方法是将形近字集中起来辨识它们各自的读音。另一种方法是记住与“声旁”读音不一致的一些常见形声字,如“锲(qiè)而不舍”这个词大家经常会遇到,但好多时候都会疑惑“锲”到底是读“qiè”,还是读“qì”。“契(qì)”的读音我们都知道,如“契约”,如果我们再记住“锲”的读音与其声旁“契”的读音不一样,自然就会肯定其读“qiè”了。属于这种情况的常见字还有像“缜(zhěn)密”、“悲恸(tòng)”、“违(wéi)背”、“祛(qū)斑”、“绮(qǐ)丽”、“发酵(jiào)”等。

  

  四、不清楚字音的变读而错拼的字

  

  读三声的两个字组成的词,在读的时候第一个字都会变读为二声。如果不清楚这一点,只是根据读音来判断拼音就会出错。如,“窈(yǎo)窕(tiǎo)”的“窈”常被错拼为“yáo”,“匕(bǐ)首(shǒu)”的“匕”常被错拼为“bí”,“侮(wǔ)辱(rǔ)”的“侮”常被错拼为“wú”等。当然,不是所有第一个字读二声、第二个字读三声的词都是“变读”的结果。如“祈(qí)祷(dǎo)”这个词,第一个字本来就读“qí”。实际上常见的“变读词”并不多,大家只要在遇见其时,刻意记忆一下就可以了。

中考语文冲刺古文复习四点建议

点击数:1 次  录入时间:2009-6-15 9:24:00  编辑:walter-75

  1、课文练习中规定要背诵的古文、古诗及课后古诗应准确默写。(七年级至九年级)

  

  2、课文(七年级至九年级)中文言文的课下注解背出并掌握,《教学指南》中列出的虚词背出并掌握。

  

  3、课下注解中的注音要掌握,课后的“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要会写,其中四字成语要正确理解词义并准确运用。

  

  4、每天看1—2篇好作文,拓展视野,积累素材。

中考语文冲刺复习:抓住核心巧答题

点击数:1047 次  录入时间:2009-6-8 13:23:00  编辑:walter-75

  中考语文最大的特点是主观性强,大多数题目需要考生对答案进行归纳整理。比如现代文鉴赏和文言文阅读等大题,就需要考生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围绕主旨作答,不能凭空想像。许多考生往往因为掌握不住要领,导致失分过多。

  

  针对这种情况,市12中语文教师李红修建议考生,回答现代文鉴赏题目时,要先将文章通读两遍,对文章的大概意思有所了解,然后带着问题去文中找答案。其实每个问题的排列都是有先后顺序的,考生可以依次在相关段落中寻找答案,以节省时间。另外,文章的标题千万不可忽视,它往往对文章的中心做了一些交代或暗示,或提示文章的体裁,或揭示文章的主要内容,或暗示作者的写作思路,对解题也有一定的帮助。

  

  文言文阅读的考查内容会从《考试说明》所规定的16篇文章中选择,考生要围绕平时所掌握的知识点来答题。比如《醉翁亭记》主要表达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感情;而《岳阳楼记》则抒发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思想。抓住了文章的核心,解题自然就不难了。同时,还要对作者的生长环境、当时的心境等有所了解,这也是正确答题的关键。

  

  作文想得高分也有诀窍。李红修说,考生在拿到题目后最好先列个提纲,把怎样开头和结尾考虑清楚,然后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进行写作。选材要新颖,切忌空发议论、空抒感情,一定要文中有物、结构严谨,并尽量有文采。只要是自己了解的名人名言、诗歌俗语,都可以灵活运用。开头和结尾注意点题,做到前后呼应。要特别留心题目的特殊要求,比如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学校名称等。在时间的安排上,从构思到成文大概需要一个小时,考生应合理分配。

  

  答题规范很重要。在市12中支教的贾少阳老师说,古诗文默写要力求准确无误,不要写错别字、形似字,因为错一个字就会扣掉整句话的分数;题目涉及课本出现的人名时,注意不要用绰号;审题要细心,看清题干包括几个小问,把握关键词,尤其要分清是要求“用你的话”还是“用作者的话”答题;用同种颜色的笔来答题,与考试无关的符号不要出现在试卷上,否则有作弊嫌疑;字迹要端正清晰,连笔不能过多;保持卷面整洁,给阅卷教师留下好印象。

中考语文总复习之写作篇

点击数:2108 次  录入时间:2009-6-8 9:52:00  编辑:walter-75

下一页 1 2 3 

  一、学习《考试说明》,明确写作要求

  

  在今年的《语文课标卷考试说明》中,有关写作部分的考试内容和目标有如下要求:

  

  1.根据题意和要求写作。中心明确,思想健康,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2.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顺序和详略。

  

  3.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

  

  4.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上述4条中,第1条侧重写作内容方面的要求。考生考试作文要做到切题意、中心明、内容实、感情真,此外还要条理清(这是表达上的要求);第2条是写作方法上的要求。考生应做到重叙述,巧描写,抒情议论不可缺,顺序安排好,详略要得当;第3条是对四种常用文体(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写作的具体要求;最后一条特别强调对常用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考生写作时要掌握顿号、逗号、分号、句号的不同用法,避免全文一逗到底,也要区分表达不同语气的句号、问号和叹号,还要注意省略号、破折号、引号的书写格式。

  

  二、学会积累,使作文有内容可写

  

  考生写作文经常感到没有内容可写,所以复习时不是背几篇范文,就是把自己的陈年旧事拿来应付一下,这样生搬硬套的结果,写作成绩不会理想。那么,究竟应该怎样复习呢?

  

  首先应该学会积累。从日常生活中积累自己熟悉的材料,选取那些个人亲身经历过的人和事,写你的所见所闻所感。

  

  ◆积累可以从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三方面来进行

  

  学校生活可包括《我最爱学的一门课程》、《我最爱读的一本书》、《课间十分钟》、《自习课上》、《在运动场上》、《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秋游》、《军训》、《公益劳动》、《新年联欢》等。

  

  家庭生活可包括《小区晨练》、《厨房献艺》、《探望长辈》、《除夕守岁》、《郊外踏青》等。

  

  社会生活可包括《上学路上》、《街头见闻》、《社区活动》、《剧场观戏》、《欣赏大片——<满城尽带黄金甲>》、《多哈亚运》、《邻里之间》、《热门话题》等。

  

  ◆积累还可以从文章体裁、写作内容入手

  

  写人文章可包括《我最熟悉的一个人》和《最值得我学习的一个人》,《对我帮助最大的一个人》和《与我最要好的一个人》等等。

  

  叙事文章可包括《最有意义的一件事》和《最难忘的一件事》,《最新鲜的一件事》和《最有趣的一件事》,《最高兴的一件事》和《最苦恼(或“心烦”)的一件事》,《身边好事无限多》和《我做的一件好事》等等。

  

  写景文章可包括《春雨》(贵如油),《夏日》(炎炎似火烧),《秋风》(扫落叶),《冬雪》(一片白)——前面是作文题目,后面括号内是景物特点。还有《校园的早晨》、《夕阳西下》、《雨后彩虹》、《中秋的明月》等等。

  

  状物文章可包括《我的生日礼物》、《我的文具盒》、《我的卧室(或“我的小天地”)》、《我的相册》、《我饲养的小动物》等等。

  

  以上列出的文题,只不过是以点带面,帮助同学们打开思路,通过细心观察周围生活中的人事景物,回忆初中阶段的生活片断,搜集整理可供写作的材料,分门别类地记在本上。这样的积累,就可以保证中考作文有内容可写。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