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2007遥感试题A
2025-09-25 17:48:21 责编:小OO
文档
遥感复习

A卷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

1、遥感

2、空间分辨率

3、图像直方图

4、直接法几何纠正

5、监督分类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答案写在后面的表格里)

1、下列不是遥感的特点是:(  )

(A)大面积同步观测

(B)时效性

(C)商业性

(D)数据的综合性和可比性

2、当前遥感发展的主要特点中以下不正确的是:( )

(A) 高分辨率小型商业卫星发展迅速

(B) 遥感从定性走向定量

(C) 遥感应用不断深化

(D) 技术含量高,可以精确的反映地表状况,完全可以代替地面的调查。

3、绝对黑体是指( )

(A)某种绝对黑色自然物体

(B)吸收率为1,反射率为0的理想物体

(C)吸收率为0,反射率为1的理想物体

(D)黑色的烟煤

4、太阳辐射和地球辐射的峰值波长为:()

(A) 0.48μm和9.66μm

(B) 9.66μm和0.48μm

(C) 2.5μm和5μm

(D) 0.5μm和0.8μm

5、以下卫星中哪种卫星的空间分辨率最高( )

(A) 美国Quick Bird系列卫星

(B) 1999年中国发射的中巴资源卫星CBERS-2

(C) 装载HRV传感器的法国SPOT系列卫星

(D) 1999年美国发射的IKNOS卫星

6、卫星与太阳同步轨道指( )

(A)卫星运行周期等于地球的公转周期

(B)卫星运行周期等于地球的自转周期

(C)卫星轨道面朝向太阳的角度保持不变

(D)卫星相对太阳静止不动

7、Choose the band-to-colour assignment (A, B or C, D) that fits true colour composite.

(A) R,G,B => TM1,TM2,TM3 

(B) R,G,B => TM2, TM 3, TM 1 

(C) R,G,B => TM 4, TM 3, TM 2 

(D) R,G,B => TM 3, TM 2, TM 1

8、摄影相片解译标志分直接解译标志和间接解译标志,下列哪一项属于都间接解译标志()

(A) 形状和大小

(B) 目标地物与环境、时间的关系

(C) 阴影和地物周围环境

(D) 纹理和目标地物的排列

9、有一种多光谱变换主要针对TM数据河曾经广泛使用的MSS数据。它抓住了地面景物,特别是植被和土壤在多光谱空间中的特征,这对于扩地卫星TM影像数据分析在农业方面的应用有重要意义。它是()

(A) 主分量变换

(B) 穗帽变换

(C) 哈达马变换

(D) 比值变换

10、BIL是遥感数字图像的( )

(A)按波段顺序依次排列的数据格式

(B)逐行按波段次序排列的数据格式

(C)每个像元按波段次序交叉排列的数据格式

(D)以上都不是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
选择题答题表:

三、填空题。(共10分)

1、MSS的中文名称是                    ;TM的中文名称是                      。TM传感器中              波段属于热红外波段。(3’)

2、            卫星的传感器可以倾斜观测,使其重复观测能力由26天提高到1~5天。(1’)

3、大气散射中,当大气中粒子的直径比波长小的多时发生的散射称为             。(1’)

4、固体自扫描是用固定的探测元件,通过遥感平台的运动对目标地物进行扫描的一种成像方式。目前常用的探测元件是            ,它是一种用电荷量表示信号大小,用耦合方式传输信号的探测元件。(1’)

5、遥感信息的复合主要指不同传感器的遥感数据的复合,以及不同时相的遥感数据的复合,不论哪种信息源复合方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             。(1’)

6、RS的英文全称是                       。(1’)

7、在几何纠正过程中,需要控制点建立新旧图像的函数变换关系,增加控制点的数目可以提高校正的精度,当控制点的数目多于系数时,可以用              方法通过对控制点数据进行曲面拟合来求系数。(1’)

8、3S集成技术被形象地称作“一个大脑,两只眼睛”,这里一个大脑指的是        。(1’)

四、简答题。(七小题,共30分)

1、晴朗的天空为什么呈蓝色。(3分)

2、什么是多普勒效应,在微波遥感可以利用它做什么?(5分)

3、什么是真彩色合成和标准假彩色合成。(4分)

4、根据下图说明土壤的反射光谱特征。(4分)

5、Translate the follow sentences and answer the question.(6分)

This chart shows solar irradiance(太阳辐射) at the top of the atmosphere (solid line) and at sea-level (dotted line). Differences are due to atmospheric effects. Atmospheric windows are regions of relatively low opaqueness(不透射性). Some wavebands act as filters and cut out all incoming radiation.

Question: Which are the impact on remote sensing of atmosphere?

6、在白天和夜间的热红外黑白相片上,水体和道路分别呈什么色调?并解释其原因。(4分)

7、遥感技术在3S中的作用有哪些?(4分)

五、综合题。(两小题,共20分)

1、阅读并回答问题:

Geometric Correction

•All remote sensing imagery is inherently subject to geometric distortions. 

•These distortions may be due to several factors, including: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ensor optics(光学传感器); 

–the motion of the scanning system; 

–the motion of the platform; 

–the platform altitude, attitude, and velocity; 

–the terrain relief; and, the curvature and rotation of the Earth. 

•Geometric corrections are intended to compensate for these distortions so that the geometric representation of the imagery will be as close as possible to the real world. 

(1)翻译上述英文成中文?(3’)

(2)在几何精纠正过程中,使用二元二次多项式进行几何纠正时理论上需要的最小控制点个数是多少?(2’)使用二元N次多项式进行几何纠正时理论上需要的最小控制点个数是又多少?(2’)

(3)在确定纠正后图像的边界范围时,假设纠正后图像的最大X、Y坐标和最小X、Y坐标分别是MaxX,MaxY,MinX,MinY,则输出图像的行列数是多少?(2’)

(4)简述几何精纠正的步骤。(3’)

2、下列是几种遥感图像计算机分类的方法,请问哪些属于监督分类,哪些属于非监督分类?并写出其中任三种分类的基本原理。(8’)

多级切割分类法(盒式分类法)、平行管道法、最大似然比分类法、K均值聚类法、K-最邻近判别法、ISODATA动态聚类法、最小距离分类法

B卷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

1、遥感

2、辐射分辨率

3、图像直方图

4、间接法几何纠正

5、非监督分类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答案写在后面的表格里)

1、下列不是微波遥感的特点是:(  )

(A)全天候、全天时工作

(B)对某些地物具有特殊的波谱特征

(C)分辨率较高,特性明显

(D)对冰、雪、森林、土壤等具有一定的穿透能力

2、当前遥感发展的主要特点中以下不正确的是:( )

(A) 高分辨率小型商业卫星发展迅速

(B) 遥感从定性走向定量

(C) 遥感应用不断深化

(D) 技术含量高,可以精确的反映地表状况,完全可以代替地面的调查。

3、在热红外相片上,水体相对其他地物在白天呈   ,在夜间呈       。( )

(A)暗色调、浅灰色至灰白色

(B)亮色调、浅灰色至灰白色

(C)暗色调、暗灰色至黑色

(D)亮色调、暗灰色至黑色

4、我们可以利用(  )的方法提取地物的形状特征和空间关系特征,在此基础上识别遥感影像上的目标地物。

(A) 结构模式识别

(B) 特征变换

(C) 模糊数学

(D) 计算机自动分类

5、卫星与太阳同步轨道指( )

(E)卫星运行周期等于地球的公转周期

(F)卫星运行周期等于地球的自转周期

(G)卫星轨道面朝向太阳的角度保持不变

(H)卫星相对太阳静止不动

6、以下卫星中哪种卫星的空间分辨率最高( )

(A) 美国Quick Bird系列卫星

(B) 1999年中国发射的中巴资源卫星CBERS-2

(C) 装载HRV传感器的法国SPOT系列卫星

(D) 1999年美国发射的IKNOS卫星

7、BIP是遥感数字图像的( )

(E)按波段顺序依次排列的数据格式

(F)逐行按波段次序排列的数据格式

(G)每个像元按波段次序交叉排列的数据格式

(H)以上都不是

8、摄影相片解译标志分直接解译标志和间接解译标志,下列哪一项属于都间接解译标志()

(A) 形状和大小

(B) 目标地物与环境、时间的关系

(C) 阴影和地物周围环境

(D) 纹理和目标地物的排列

9、有一种多光谱变换主要针对TM数据河曾经广泛使用的MSS数据。它抓住了地面景物,特别是植被和土壤在多光谱空间中的特征,这对于扩地卫星TM影像数据分析在农业方面的应用有重要意义。它是( )

(A) 主分量变换

(B) 比值变换

(C) 哈达马变换

(D) 穗帽变换

10、Choose the band-to-colour assignment (A, B or C, D) that fits true colour composite.

(A) R,G,B => TM1,TM2,TM3 

(B) R,G,B => TM2, TM 3, TM 1 

(C) R,G,B => TM 4, TM 3, TM 2 

(D) R,G,B => TM 3, TM 2, TM 1 

三、填空题。(共10分)

1、TM的中文名称是                    ;TM传感器中              波段属于热红外波段。MSS的中文名称是                      。(3’)

2、            卫星的传感器可以倾斜观测,使其重复观测能力由26天提高到1~5天。(1’)

3、大气散射中,当大气中粒子的直径与波长相当时发生的散射称为             。(1’)

4、在几何纠正过程中,需要控制点建立新旧图像的函数变换关系,增加控制点的数目可以提高校正的精度,当控制点的数目多于系数时,可以用              方法通过对控制点数据进行曲面拟合来求系数。(1’)

5、3S集成技术被形象地称作“一个大脑,两只眼睛”,这里一个大脑指的是        。(1’)

6、RS的英文全称是                       。(1’)

7、固体自扫描是用固定的探测元件,通过遥感平台的运动对目标地物进行扫描的一种成像方式。目前常用的探测元件是            ,它是一种用电荷量表示信号大小,用耦合方式传输信号的探测元件。(1’)

8、遥感信息的复合主要指不同传感器的遥感数据的复合,以及不同时相的遥感数据的复合,不论哪种信息源复合方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             。(1’) 

四、简答题。(七小题,共30分)

1、什么是真彩色合成和标准假彩色合成。(4分)

2、什么是多普勒效应,在微波遥感可以利用它做什么?(5分)

3、晴朗的天空为什么呈蓝色。(3分)

4、根据下图说明水体的反射光谱特征。(4分)

5、Translate the follow sentences and answer the question.(6分)

A linear stretch involves identifying lower and upper bounds from the histogram (usually the minimum and maximum brightness values in the image) and applying a transformation to stretch this range to fill the full range. 

翻译成中文:

Question: Write out the function of linear stretch according to the figure.

(提示:根据上图写出线形拉伸对应的函数,即y=kx+b的形式)

6、如何利用遥感技术探测水体的温度和深度。(4分)

7、遥感技术在3S中的作用有哪些?(4分)

五、综合题。(两小题,共20分)

1、下列是几种遥感图像计算机分类的方法,请问哪些属于监督分类,哪些属于非监督分类?并写出其中任三种分类的基本原理。(8’)

多级切割分类法(盒式分类法)、平行管道法、最大似然比分类法、K均值聚类法、K-最邻近判别法、ISODATA动态聚类法、最小距离分类法

2、阅读并回答问题:

Geometric Correction

•All remote sensing imagery is inherently subject to geometric distortions. 

•These distortions may be due to several factors, including: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ensor optics(光学传感器); 

–the motion of the scanning system; 

–the motion of the platform; 

–the platform altitude, attitude, and velocity; 

–the terrain relief; and, the curvature and rotation of the Earth. 

•Geometric corrections are intended to compensate for these distortions so that the geometric representation of the imagery will be as close as possible to the real world. 

(5)翻译上述英文成中文?(3’)

(6)在几何精纠正过程中,使用二元二次多项式进行几何纠正时理论上需要的最小控制点个数是多少?(2’)使用二元N次多项式进行几何纠正时理论上需要的最小控制点个数是又多少?(2’)

(7)在确定纠正后图像的边界范围时,假设纠正后图像的最大X、Y坐标和最小X、Y坐标分别是MaxX,MaxY,MinX,MinY,则输出图像的行列数是多少?(2’)

简述几何精纠正的步骤。(3’)

A卷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

1、遥感:指在高空和外层空间的各种平台上,运用各种传感器获取反映地表特征的各种数据,通过传输,变换和处理,提取有用的信息,实现研究地物空间形状、位置、性质、变化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的一门现代应用技术科学。(4’)

2、空间分辨率:指传感器瞬时视场内所观察到的地面场元的宽度。(4’)

3、图像直方图:以每个像元为单位,表示图像中各亮度值或亮度值区间像元出现的频率的分布图。(4’)

4、直接法几何纠正:所谓直接纠正法,是从原始图像阵列出发,按行列的顺序依次对每个原始像素点位求其在地面坐标系中的正确位置。(4’)

5、监督分类: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实验区或训练区,用训练区中已知地面各类地物样本的光谱特性来“训练”计算机,获得识别各类地物的判别函数或模式,并以此对未知地区的像元进行分类处理,分别归入到已知的类别中。(4’)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CDBAACDBBB
三、填空题。(共10分)

1、多光谱扫描仪    专题制图仪     TM6    (3’)

2、  SPOT  (1’)

3、  瑞利散射    。(1’)

4、  CDD(Charge Coupled Device)(1’)

5、几何配准      。(1’)

6、remote sensing  (1’)

7、最小二乘法   (1’)

8、GIS技术  。(1’)

四、简答题。(七小题,共30分)

1、晴朗的天空为什么呈蓝色。(3分)

答案及评分标准:当太阳光射入大气层后,遇到大气分子和悬浮在大气中的微粒,就会发生散射。(1’)根据瑞利散射定律,(1’)太阳光谱中的波长较短的紫、蓝、青等颜色的光最容易散射出来,而波长较长的红、橙、黄等颜色的光透射能力很强。(1’)因此,我们看到晴朗的天空总是呈蔚蓝色。

2、什么是多普勒效应,在微波遥感可以利用它做什么?(5分)

答案及评分标准:波在波源移向观察者时频率变高,而在波源远离观察者时频率变低。(2’)

在微波遥感中可以利用多普勒效应测定运动物体的速度(1’);

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利用了多普勒效应。(2’)

3、什么是真彩色合成和标准假彩色合成。(4分)

答案及评分标准:当三幅影像的工作波段分别为红、绿、蓝时,同时分别对应赋予红色、绿色、蓝色,合成后的影像十分接近自然界的色彩,称为真彩色合成。(2’)近红外波段赋予红色、红光波段赋予绿色,绿光波段赋予蓝色,进行彩色合成称为标准假彩色合成。(2’)

4、根据下图说明土壤的反射光谱特征。(4分)

答案及评分标准:(1)反射率没有明显的峰值和谷值,曲线比较平滑;(2’)

(2)土质越细反射率越高;(1’)

(3)有机质含量越高和含水量越高反射率越低。(2’)

5、Translate the follow sentences and answer the question.(6分)

This chart shows solar irradiance(太阳辐射) at the top of the atmosphere (solid line) and at sea-level (dotted line). Differences are due to atmospheric effects. Atmospheric windows are regions of relatively low opaqueness(不透射性). Some wavebands act as filters and cut out all incoming radiation.

Question: Which are the impact on remote sensing of atmosphere?

答案及评分标准:

翻译中文:这个图显示了在大气层外(实线表示)和在海平面(虚线表示)的太阳光的辐射量。两条线不同是因为大气效应。大气窗口是一个相对透射性较高的波段区域,图中有些波段被全部吸收。(3’)

大气对遥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某些电磁波段被吸收或散射,使其透过率下降,不适合成为遥感使用的电磁波段。(1’)

大气对太阳辐射主要吸收带为

氧气:小于0.2 μm;0.155为峰值。高空遥感很少使用紫外波段的原因。

臭氧:数量极少,但吸收很强。0.2~0.36 μm,0.6 μm,两个吸收带;对航空遥感影响不大。

水:吸收太阳辐射能量最强的介质。到处都是吸收带。主要的吸收带处在红外和可见光的红光部分。因此,水对红外遥感有极大的影响。

二氧化碳:量少;吸收作用主要在红外区内。可以忽略不计。(1’)

二是大气的散射。大气散射集中在太阳辐射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区。因此,散射是太阳辐射衰减的主要原因。(1’)

6、在白天和夜间的热红外黑白相片上,水体和道路分别呈什么色调?并解释其原因。

答案及评分标准:

热红外像片记录了地物发射热红外线的强度,地物发射热红外的强度与地物的发射率和温度相关。(1’)

在白天,道路的影像呈浅灰色至白色,这是因为构成道路的水泥、沥青等建筑材料,白天接受了大量太阳热能,又很快转换为热辐射的缘故;水体呈暗色调,这是由于水体具有良好的传热性,一般呈暗色调。(2’)

到了晚上水体呈浅灰色至灰白色,而道路呈现暗色调,这因为水体热量大,散热慢,温度较高,而道路在夜间散热快,温度较低。(2’)

7、遥感技术在3S中的作用有哪些?

答案及评分标准:遥感在3S技术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GIS数据库的数据源;(2’)2.利用遥感数字影像获取地面高程,更新GIS中的高程数据。(2’)

五、综合题。(两小题,共20分)

1、阅读并回答问题:

    

答案及评分标准:

(1)几何校正

所有的遥感图像都会直接受到几何变形的影响。这些几何变形可能是由以下几种因素造成的,包括光学传感器方面的因素;扫描系统的运动;平台的运动;平台的高度、角度和速率;地形的起伏;地球自转曲率的影响。几何纠正的目的就是纠正这些几何变形使图像尽可能接近真实世界。(3’)

(2)6个;(2分)(N+1)*(N+2)/2(2分)

(3)行数=INT(MaxY-MinY)/空间分辨率(1分);列数=INT(MaxX-MinX)/空间分辨率。(1分)

(4)几何精纠正的步骤为:

(a)选择若干控制点(同名点);(0.5’)

(b)选择合适的坐标变换函数式;(0.5’)

(c)代入控制点求出坐标变换函数式的系数,确立坐标变换函数式;(0.5’)

(d)确定新图像的大小范围;(0.5’)

(e)确定新图像宽度和高度.(0.5’)

2、

答案及评分标准:

属于监督分类法的有:多级切割分类法(盒式分类法)、最大似然比分类法、K-最邻近判别法、最小距离分类法;(2’)

属于非监督分类法的有:平行管道法、K均值聚类法、ISODATA动态聚类法。(2’)

基本原理:(下列方法任写三个即可,共4分)

多级切割分类法(盒式分类法):通过设定在各轴上的一系列分割点,将特征空间划分成分别对应不同分类类别的互不重叠的特征字空间的分类方法。

平行管道法:

最大似然比分类法:通过求出每个像素对于各类别的归属概率,把该像素分到归属概率最大的类别中去的方法。

K均值聚类法:

第一步:适当选取m个类的初始中心Z(1)1, Z(1)2,Z(1)3,……

第二步:对所有样本按最小距离法(到哪一类中心的距离最小就属于哪一类)分到每一个类中去。

第三步:根据上一步的分类结果,重新计算每一类的聚类中心。

第四步:比较聚类中心是否发生改变,如果都不变,分类结束,否则转到第二步迭代。

K-最邻近判别法:在特征空间中,以某待分类随机向量X为中心,确定一个搜索范围(如半径为R的超球),找到包括在搜索范围内的k个最邻近点,k=k1+k2+…+km.其中ki表示来自第Wi类的母体,设该母体的已有抽样数为Ni,分类系统的总抽样数为N=N1+N2+…+Nm(m为类别数)。

ISODATA动态聚类法:在初始状态给出图像粗糙的分类,然后基于一定原则在类别间重新组合样本,直到分类比较合理为止。

最小距离分类法:以特征空间中的距离作为像素分类的依据,包括最小距离法和最近邻域分类法。

B卷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

答案及评分标准:

1、遥感:指在高空和外层空间的各种平台上,运用各种传感器获取反映地表特征的各种数据,通过传输,变换和处理,提取有用的信息,实现研究地物空间形状、位置、性质、变化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的一门现代应用技术科学。(4’)

2、辐射分辨率:辐射分辨率是指传感器接受波谱信号时,能分辨的最小辐射度差。在遥感图像上表现为每一像元的辐射量化级。(4’)

3、图像直方图:以每个像元为单位,表示图像中各亮度值或亮度值区间像元出现的频率(或者出现的个数)的分布图。(4’)

4、间接法几何纠正:所谓间接法纠正法,是从空白的输出图像阵列出发,亦按行列的顺序依次对每个输出像素点位反求其原始图像坐标中的位置。(4’)

5、非监督分类:人们事先对分类过程不施加任何的先验知识,而仅凭遥感影像地物的光谱特征的分布规律,即自然聚类的特征进行“盲目”的分类。其分类的结果只是对不同类别达到了分区,但并不能确定类别属性,其类别的属性是通过分类结束后目视判读或实地调查确定的。(4’)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CDAACACBDD
三、填空题。(共10分)

1、 专题制图仪     TM6     多光谱扫描仪       。(3’)

2、   SPOT    (1’)

3、  米氏散射           。(1’)

4、  最小二乘法   (1’)

5、  GIS技术 。(1’)

6、  Remoting sensing  (1’)

7  CCD(Charge Coupled Device) (1’)

8、  配准(几何匹配)  。(1’)

四、简答题。(七小题,共30分)

1、什么是真彩色合成和标准假彩色合成。

答案及评分标准: 当三幅影像的工作波段分别为红、绿、蓝时,同时分别对应赋予红色、绿色、蓝色,合成后的影像十分接近自然界的色彩,称为真彩色合成。(2’)近红外波段赋予红色、红光波段赋予绿色,绿光波段赋予蓝色,进行彩色合成称为标准假彩色合成。(2’)

2、什么是多普勒效应,在微波遥感可以利用它做什么?(5分)

答案及评分标准:波在波源移向观察者时频率变高,而在波源远离观察者时频率变低。(2’)

在微波遥感中可以利用多普勒效应测定运动物体的速度(1’);

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利用了多普勒效应。(2’)

3、晴朗的天空为什么呈蓝色。

答案及评分标准:当太阳光射入大气层后,遇到大气分子和悬浮在大气中的微粒,就会发生散射。(1’)根据瑞利散射定律,(1’)太阳光谱中的波长较短的紫、蓝、青等颜色的光最容易散射出来,而波长较长的红、橙、黄等颜色的光透射能力很强。(1’)因此,我们看到晴朗的天空总是呈蔚蓝色。

4、根据下图说明水体的反射光谱特征。

答案及评分标准:水在近红外、中红外波段有很强的吸收带,反射率几乎为零(2’);叶绿色含量增加时近红外波段明显抬升。(2’)

5、Translate the follow sentences and answer the question.

A linear stretch involves identifying lower and upper bounds from the histogram (usually the minimum and maximum brightness values in the image) and applying a transformation to stretch this range to fill the full range. 

翻译成中文:

Question: Write out the function of linear stretch according to the figure.

线性拉伸的一种方法将直方图上最高最低边界(通常是图像上最大最小亮度值),变换拉伸到整个灰阶范围。

设原始图像灰度X,,拉伸后灰度为Y。

则有0=84*k+b

255=153*k+b

解出k=85/23(≈3.70),b=7140/23(≈310.43)(2分)

线性变换函数为85*X-23*Y +7140=0(其他变换形式也对,1分)

6、如何利用遥感技术探测水体的温度和深度。

答案及评分标准:

水温的探测:根据热红外传感器的温度定标,可在热红外影像上反演出水体的温度。(2分)

水深的探测:当水体含沙量较低时,可以利用蓝光波段与绿光波段的比值,求出相对水深。

水深的探测受泥沙、污染以及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较大,故应用时应综合考虑,根据不同条件,建立分析模型。(2分)

7、遥感技术在3S中的作用有哪些?

答案及评分标准:

遥感在3S技术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GIS数据库的数据源;(2’)2.利用遥感数字影像获取地面高程,更新GIS中的高程数据。(2’)

五、综合题。(两小题,共20分)

1.答案及评分标准:

属于监督分类法的有:多级切割分类法(盒式分类法)、最大似然比分类法、K-最邻近判别法、最小距离分类法;(2’)

属于非监督分类法的有:平行管道法、K均值聚类法、ISODATA动态聚类法。(2’)

基本原理:(下列方法任写三个即可,共4分)

多级切割分类法(盒式分类法):通过设定在各轴上的一系列分割点,将特征空间划分成分别对应不同分类类别的互不重叠的特征字空间的分类方法。

平行管道法:

最大似然比分类法:通过求出每个像素对于各类别的归属概率,把该像素分到归属概率最大的类别中去的方法。

K均值聚类法:

第一步:适当选取m个类的初始中心Z(1)1, Z(1)2,Z(1)3,……

第二步:对所有样本按最小距离法(到哪一类中心的距离最小就属于哪一类)分到每一个类中去。

第三步:根据上一步的分类结果,重新计算每一类的聚类中心。

第四步:比较聚类中心是否发生改变,如果都不变,分类结束,否则转到第二步迭代。

K-最邻近判别法:在特征空间中,以某待分类随机向量X为中心,确定一个搜索范围(如半径为R的超球),找到包括在搜索范围内的k个最邻近点,k=k1+k2+…+km.其中ki表示来自第Wi类的母体,设该母体的已有抽样数为Ni,分类系统的总抽样数为N=N1+N2+…+Nm(m为类别数)。

ISODATA动态聚类法:在初始状态给出图像粗糙的分类,然后基于一定原则在类别间重新组合样本,直到分类比较合理为止。

最小距离分类法:以特征空间中的距离作为像素分类的依据,包括最小距离法和最近邻域分类法。

《遥感技术》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 概论

1. 什么是遥感?国内外对遥感的多种定义有什么异同点?

2. 根据你对遥感技术的理解,谈谈遥感技术系统的组成。

3. 试述遥感在资源清查与环境监测中的作用。

4. 遥感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5. 遥感探测系统包括哪几个部分?

6. 作为对地观测系统,遥感与常规手段相比有什么特点?

7. 中国遥感事业的成就表现在哪些方面,有何特点?

第二章 遥感物理基础

1、电磁波谱由哪些不同特性的电磁波组成?它们有哪些不同点,又有哪些共性?

2、物体辐射通量密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常温下黑体的辐射峰值波长是多少?

3、叙述沙土、植物和水的光谱反射率随波长变化的一般规律。

4、地物光谱反射率受哪些主要的因素影响?

5、何为大气窗口?分析形成大气窗口的原因,并列出用于从空间对地面遥感的大气窗口的波长范围。

 

第三章 遥感成像原理与遥感图像特征

1、以Landsat-1为例,说明遥感卫星轨道的四大特点及其在遥感中的作用。

2、获得传感器姿态的方法有哪些?简述其原理。

3、简述遥感平台的发展趋势。

4、LANDSAT系列卫星、SPOT系列卫星、RADARSAT系列卫星传感器各有何特点?

5、微波遥感的特点有哪些?

6、按传感器的工作波段可把遥感划分为哪几种类型?

7、试述NOAA气象卫星的轨道特征和卫星传感器AVHRR各通道的作用。

8、按传感器的工作波段可把遥感划分为哪几种类型?

9、说明美国陆地卫星MSS图像的光谱效应。

10、根据传感器的工作波段可将遥感分为哪几类?

11、遥感图象的分辨率有几种描述?其意义各是什么?

12、光机扫描成像与CCD成像的比较。

13、我国“风云一号”系列气象卫星是极轨气象卫星,其中“风云一号C星”及“风云一号D星”携带的多通道可见红外扫描辐射计(MVISR) 有10个通道,各通道波长如下表。请谈谈这些探测波段在陆地地表遥感中的用途。

14、扫描成像的基本原理是什么?扫描图像与摄影图像有何区别?

15、微波成像与摄影、扫描成像有何本质的区别?

16、如何评价遥感图像的质量?

第四章 遥感图像处理

1. 叙述中心投影的航空像片,MSS多光谱扫描仪影像,SPOT的HRV推扫式影像和真实孔径侧视雷达图像的几何特征。

2. 叙述最邻近法、双线性内插、双三次卷积重采样原理(可作图说明)和优缺点。

3. 两幅影像进行数字镶嵌应解决哪些关键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4. 叙述多项式拟合法纠正卫星图像的原理和步骤。

5. 多项式拟合法选用一次项、二次项和三次项,各纠正遥感图像中的哪些变形误差?

6. 多项式拟合法平差后精度应控制在什么范围内?超限了怎么办?

7. 叙述共线方程法纠正SPOT卫星图像的原理和步骤。

8. 叙述数字图像镶嵌的过程。

9. 画出各个外方位元素变化引起的图形变化情况

12、叙述光学影像与数字影像的关系和不同点。

13、怎样才能将光学影像变成数字影像。

14、叙述空间域图像与频率域图像的关系和不同点。

15、叙述储存遥感图像有哪几种方法,列举2—3种数字图像存储格式,并说明其特点。

16、叙述3S集成的形式和作用。 

17、根据辐射传输方程,指出传感器接收的能量包含哪几方面,辐射误差及辐射误差纠正内容是什么,

18、简述遥感数字影像增强处理的目的,例举一种增强处理方法,说明其原理和步骤。

19、什么是遥感图像大气校正?为什么要进行遥感图像大气校正?

请以多光谱扫描仪(MSS)资料为例,说明大气校正的原理和方法。

20、以美国陆地卫星TM图像的波段为例,分别说明遥感图像的真彩色合成与假彩色合成方案。与真彩色合成图像相比,假彩色合成图像在地物识别上有何优越性?

21、叙述美国陆地卫星ETM图像分辨率30米的5、4、3波段影像与分辨率15米的全色影像进行融合的步骤和方法。

22、Note that clouds, snow on the mountains, and light desert soils (right center) all appear white in the false color composite image and the three black and white filter images. There are several areas of bright to medium red in the f.c. composite. Try to find their corresponding locations in the three filter images and be aware of their gray levels. 

第五章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与制图

1、遥感图像判读主要应用景物的哪些特征?

2、何为传感器的空间分辨率、辐射分辨率、光谱分辨率?

3、叙述TM多光谱图像的几何特征和辐射特征。

4、叙述地物光谱特性曲线与波谱响应曲线之间的关系和不同点? 

5、举例说明为什么多光谱图像比单波段图像能判读出更多的信息?

6、叙述热红外图像的几何特征和辐射特征。

7、叙述侧视雷达图像的几何特征和辐射特征。

8、谈谈你对遥感影像解译标志的理解。

9、遥感技术识别地物的原理。

10、在标准假彩色合成图象上怎样识别地物类别? 

第六章 遥感数字图像计算机解译

1、 什么叫特征空间?地物在特征空间聚类有哪些特性?

2、 作图并说明遥感影像主分量变换的原理和它在遥感中的主要作用。

3、 叙述生物量指标变换的原理及其作用。

4、 为什么要进行特征选择?列举几种特征选择的主要方法和原理。

5、 叙述监督分类与非监督分类的区别。

6、 叙述最大似然法分类原理及存在的缺点。

7、 叙述最小距离法分类的原理和步骤。

8、 叙述ISODATA法非监督分类的原理和步骤。

9、 叙述图像增强中的平滑处理与分类后的平滑处理的异同点。

10、述改善仅用光谱特征的统计模式识别自动分类的主要方法和基本原理。

11、遥感数字图象处理有几种主要方法?简述它们的原理和特点。

12、比较监督分类与非监督分类的优缺点。

13、遥感图像特征抽取主要有几种方法;什么条件下可以使用特征抽取方法?举例说明。

第七章 遥感应用

1、 举例说明制作不同比例尺卫星影像地图时怎样选择遥感图像?

2、 叙述遥感监测南极冰川流速和流量的基本方法。

3、 中国南方草场三级分类的内容是什么?TM影像可能提取出哪些信息?

4、 叙述遥感调查中国南方草场资源的基本方法。

5、 叙述遥感考古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6、 叙述遥感探测南极陨石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7、 哪些因素影响遥感方法提取冰面高程的精度?为什么?

8、 叙述遥感方法预报南极陨石富集区的方法。

9、 岩石的反射光谱特征是什么?如何对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的影像进行识别?

10、 如何进行地质构造识别?

11、 水体的光谱特征是什么?水体识别可包括哪些内容?

12、 植物的光谱特征是什么?如何区分植物类型,监测植物长势?

13、 作物估产的原理和方法是什么?

14、 土壤的光谱特性是什么?如何进行土类的识别?

15、 何为高光谱遥感?它与传统遥感手段有何区别?

16、 高光谱提取地质矿物成分的主要技术方法是什么?

17、 高光谱在植被研究中有哪些应有?主要技术方法是什么?

第八章 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与全球定位系统综合应用

1. GIS、RS、GPS在“3S”技术中的作用是什么?

2. “3S”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是什么?试举数例。

3. 通过查阅资料设计出“3S”技术支持下的车辆导航系统。

4. 简述“3S”技术支持下的“精细农业”。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