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便道专项方案
1.工程概况
本标段为五标,线下工程起止里程为DK29+6.59~DK32+817.34(=BYDK10+000)~BYDK7+500,共6.361km。阳大铁路全线铺轨67.57km铺轨公里,根据全线长轨条焊接基地的设置情况及钢轨的来源方向,全线在新阳泉站设置一处铺轨基地。全线特大桥一座2288.46m,公路桥一座35m,互通桥一座40m,隧道一座1240m,涵洞4座,路基2050 m。
2.便道技术标准
(1)路基宽度≥4.5m(单车道);
(2)最大纵坡≤10%;
(3)最小曲线半径≥15m;
(4)路面结构为泥结石路面及混凝土路面两种结构形式;
(5)错车道设置满足通视要求且距离宜控制在200m-300m,设置错车道路段的路基宽度≥6m。
(6)设计行车速度15Km/h。
3.工期安排
(1)控制性工程的施工便道工期:2015年12月1日~2015年12月7日;
(2)非控制性工程施工便道工期:2013年12月8日~2016年1月30日。
4.资源配置
表1 便道机械设备配置表
序号 | 机械设备名称 | 规格及型号 | 数量(台/套) | 进场日期 | 技术状况 | 备注 |
1 | 挖掘机 | 日立210 | 1 | 2013.3.7 | 良好 | |
2 | 挖掘机 | 沃尔沃210B | 1 | 2013.3.11 | 良好 | |
3 | 挖掘机 | 大宇210 | 1 | 2013.3.7 | 良好 | |
4 | 挖掘机 | CAT320B | 1 | 2013.3.29 | 良好 | |
5 | 挖掘机 | 小松220 | 1 | 2013.3.10 | 良好 | |
6 | 压路机 | LSS218A | 1 | 2013.3.7 | 良好 | |
7 | 装载机 | ZL50C | 1 | 2013.3.19 | 良好 | |
8 | 装载机 | 50型 | 1 | 2013.3.7 | 良好 | |
9 | 自卸汽车 | 东风 | 3 | 2013.3.7 | 良好 |
序号 | 组成人员 | 人员数量 | 工作内容和职责 |
1 | 项目副经理 | 1 | 负责道路保通小组总体指挥和协调;负责突发情况的应急调度和指挥,负责与相邻标段协调工作。 |
2 | 交通指挥员 | 2 | 负责各便道的指挥和疏导社会车辆与施工车辆,避免交通堵塞或发生交通事故;每人配置对讲机和交通指挥旗;负责在管辖区段内各交叉口附近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 |
3 | 技术、测量 | 4 | 负责技术指导测量放线工作。 |
4 | 司机 | 8 | 机械设备正常运转和保养。 |
5 | 道路清扫员 | 5 | 负责道路清扫,重点是运渣掉落石块和泥浆清除,保证道路通畅和文明施工。便道排水沟维护和清理,确保排水通畅。 |
6 | 工人 | 12 | 配合修建道路、砌挡墙等工作。 |
本标段共需新建便道约5.5公里。施工便道按单车道标准设置(路基宽4.5米,路面宽3.5米)。地形困难地段考虑每隔200-300m设一错车道,错车道宽6m,长度15m。具体详见下表:
表3 施工便道规划一览表
结构物 | 部位 | 单位 | 长度 | 备注 |
荫营河特大桥 | 接G207通向0#-1#墩 | m | 100 | 便道 |
接G207通向2#-7#墩 | m | 500 | 便道 | |
接玉泉路通向7#-18#墩 | m | 600 | 便道 | |
接玉泉路通向19#-34#墩 | m | 800 | 便道 | |
接G307通向34#-47#墩 | m | 800 | 便道 | |
接G307通向48#-55#墩 | m | 700 | 便道 | |
接荫桃线通向56#-66#台 | m | 400 | 便道 | |
路基 | 接荫桃线通向DK32+200 | m | 1100 | 便道 |
接荫桃线通向DK8+165 | m | 500 | 便道 |
(1)充分利用原有道路及有利地形,线路尽可能顺直,少占或不占良田好土。尽量避免与公路交叉。在山区峡谷地段,便道位置设于施工区上方,以免施工时堵塞便道。
(2)便道干线尽可能地靠近主要工点,以减少引入线长度。引入线以直达用料地点为原则,避免材料二次倒运。
(3)合理布局,尽量使便道与地方交通运输道路形成网络。保持G207、G307玉泉路、S314、荫桃路道路的畅通。
(4)施工便道设计荷载按机械、车辆满载最大重量计算。道路两侧设置排水系统,排水沟断面不小于0.3平米,并保持水流畅通。经过水沟的地段,要埋置钢筋混凝土圆管或设置过水路面。
(5)施工便道在危险地段设置防撞墙或护栏,在急转弯、S形地段、大坡度、靠近居民区地段设置警示标志。
(6)为了排除路面积水,保证各种气候条件下的正常运输,道路路面高出自然地面0.2~0.3m(雨量较大的地区宜高出0.5m以上),直线地段做成2%横坡,曲线地段根据曲线半径设计外侧超高,道路的两侧设置排水沟,一般沟深和底宽不小于0.4m,必要地段采用浆砌水沟。
图1 施工便道断面图
(7)为保障行车安全可靠,尤其在陡峭的半填半挖地段,设置路肩浆砌挡墙;在易坍方地段设路堑浆砌挡护,勾缝采用平缝压槽法;在小半径急弯、松软路基、陡坡等特殊区段,为保证全天候运输,路面进行硬化处理。
(8)临时交通工程应派专人进行检查、维修与养护,确保安全、畅通、平顺和无扬尘。通往项目部和工点的岔道口处,设置醒目规范的指示标识,并注明相距距离,其他主要交通路口必要时应设标志、标线,并视现场实际需要派专人指挥、疏导交通。
7.施工方案
7.1便道路基挖方施工
采用机械化作业施工,主要采用的机械有:挖掘机、装载机、压路机、自卸汽车、压路机等施工机械。路基开挖拟采用单层横向全宽全断面掘进法施工,施工中注意排水,防止地表水及地下水毁坏路基,影响便道的使用功能和寿命。
7.1便道施工具体步骤
(1)首先进行施工测量及施工放样,根据施工设计图结合现场情况,合理选线,确定合理的纵坡,及转弯半径。然后测设路基中桩,并用木桩做好标记。根据测设的中桩确定清理场地范围,并做好场地清理。
(2)路基挖方必须严格控制开挖边线,自上而下分层开挖,边挖边刷坡,加以人工配合,保证边坡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顺适美观。
(3)对于零挖地段,视土质情况对于不合格地段采用合格材料进行换填。
(4)开挖中如发现土质有变化时,应及时将修改合理的施工方案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进行施工。
(5)沿沟谷及沿山坡和其它按图纸规定不能横向弃置废方的开挖路段,必须严格在制定的弃土场进行弃方。
(6)根据地形、地质,开挖断面及施工机械配备等情况,采用边坡稳定的方法施工。
(7)在气候条件影响下使挖出的材料无法按照相关规范的要求用于填筑路基和压实时,应停止开挖,直到气候条件转好。
(8)施工中应始终保证路基排水通畅,尽量避免破坏原有地形的排水系统,减少水土流失。便道排水系统应能迅速将路表水排除,路基排水系统除埋置涵管外,由边沟或排水沟组成,主要于便道内侧设置,在适当位置将水引入涵洞或通过排水沟引出路基外,保证便道不因水浸泡破坏。
7.3便道路基填方施工
(1)先用推土机对原地面进行平整及表土的清除,清除表土30cm。
(2)用振动式压路机碾压已清除表土的原地面,再选择施工机械,分层平行摊铺,每层松铺厚度,应根据现场确定。
(3)应均匀地把填料摊铺在路基的整个宽度上并大致平整,以保证对路堤的均匀压实。同时要加强交通管制措施,确保交通顺畅。
(4)对于地面坡度陡大于1:5的原地面在清除表层土质后开挖台阶;台阶宽度按满足摊铺并有利于机械施工为原则,土质路段不小于3.0m,石质路段不小于1.5m,台阶顶做成2%~4%的内倾斜坡。
7.4便道路面施工方案
本便道采用泥结碎石路面及混凝土路面两种结构形式。
泥结碎石路面采用路拌法施工,根据路面宽度和厚度计算好布料间距,用推土机配合人工摊铺均匀,在碎石上均匀洒布泥浆,采用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密实。便道路基基层为不小于20cm厚的片石垫层,面层为5cm厚泥结碎石。在软土或水田地带,基底抛填片石或用三七灰土换填处理并做必要的防护。
混凝土路面采用25cm厚C20混凝土铺筑, 混凝土铺筑前对路基顶面进行整平,并设置碎石或灰土垫层,基础碾压密实。混凝土路面采用全断面三辊轴施工工艺,摊铺成型后及时进行养护,待混凝土强度达到满足通车要求时才能通行。
7.5便道加宽施工方案
原便道加宽半填地段施工方法:按施工规范要求严格控制质量,去除表土、草根等,对于填方与原便道交接处为陡坡的,应先将陡坡开挖成台阶状,并分层填筑、碾压。
原便道加宽半挖地段施工方法:开挖边坡较高的应按地质情况进行分层放坡开挖,开挖顺序由高至低。
8.质量保证措施
8.1质量保证体系
严格贯彻执行公司ISO9001:2000质量标准体系,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并保持正常运转。进行工序控制,开展QC活动。建立健全测试手段,建立工地试验室,严格计量,做好标准化、程序化工作。
8.2工序管理制度
制定严格的自检、专检制度。每道工序自检合格后上报监理工程师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8.3质量责任制
实行质量目标管理,执行三级质量责任制。项目经理部建立完备的个人质量责任档案,实现工程质量责任的可追溯性,实行工程质量责任追究制度,谁施工谁负责工程质量,发生质量事故,根据分析结果追究相关施工人员和主管领导的责任。
9.安全保证体系
(1)所有施工机械、车辆必须有专职司机并持证上岗。
(2)作业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加强互相监督,时刻保持自我防范意识。
(3)施工便道与既有便道联通处、交叉处、变向处等位置设置明显标注(含限速),标识牌满足夜间视觉要求。
(4)对于临近水坑、池塘、便道急弯、陡坡地段等应设置防护措施及相应的警示表识。
(5)在便道入口处设警示牌,严禁非施工车辆、非作业人员进入施工便道。
(6)配备专人定期巡逻检查,洒水,便面灰尘飞扬。
(7)经常对路面进行整修,保证路面平整直顺。
(8)禁止非工作人员到现场停留、玩耍。
10.施工环保措施
保护、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破坏自然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根据国家《环境保》及业主对本标段工程环境保护的要求,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建立适合本项目的环境保护体系。严格贯彻执行国家的《环保法规》,坚持“施工中最小程度的破坏,施工后最大限度的恢复”的基本原则。
(1)成立环境保护领导小组,由项目副经理任组长,办公室主任任副组长,有关部门业务人员及各施工队长任组员的环保组织机构,定期对施工现场周围环境进行检查,一经发现有人为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立刻制止,无偿恢复原貌,并且视情节轻重,给予罚款处罚。
(2)噪声污染控制。合理分布动力机械设备的工作场所,避免一个地方运行较多的动力机械设备。噪音超标的机械设备,采用消音器隔音材料、隔音内衬、隔音棚等措施,降低振动部件的噪音,夜间严禁噪音大机械设备在居民区附近施工,在居民区施工,注意居民安全。
(3)施工过程中对沿线通信电缆、地下管道等设施,严加保护,防止被破坏。
(4)减少粉尘措施
a 用来运输可能产生粉尘材料的车辆配备挡板,用防水布遮盖。
b 进村道路及运输车辆及时清扫、冲洗,保证场地及车辆清洁。
11.施工水保措施
(1)合理安排施工用地,对施工场地范围内的树木进行移植,保护施工场地和临时设施附近的植被。
(2)靠近河流水塘的施工场地外围设置围墙,防止施工用料和建筑垃圾、废碴落入水体。
(3)便道工程施工前,要规划好排水系统。施工中使排水畅通,边坡修整和防护要紧跟,严防冲刷农田和造成水系污染。
(4)加强对施工机械的管理,注重日常保养,按照要求进行操作。防止油品存放和机械在使用、维修、停放时油料泄漏、渗漏,流入江中污染水体。
12.便道保通措施
12.1 基本原则
对工程施工可能会对道路交通产生干扰的路段设置必要的路障、警告信号。特殊地段,派专人值班,确保交通安全、畅通并保证施工正常进行。
12.2 组织管理措施
专门设置道路保通小组,由安全副经理总负责,下设交通指挥员2人,道路清扫员5人。制定管理制度,明确相关职责和管辖范围。小组组成及工作职责详见下表。
表4 道路保通小组人员表
序号 | 组成人员 | 人员数量 | 工作内容和职责 |
1 | 项目副经理 | 1 | 负责道路保通小组总体指挥和协调;负责突发情况的应急调度和指挥,负责与相邻标段协调工作。 |
2 | 交通指挥员 | 2 | 负责各便道的指挥和疏导社会车辆与施工车辆,避免交通堵塞或发生交通事故;每人配置对讲机和交通指挥旗; |
3 | 道路清扫员 | 5 | 负责道路清扫,重点是运渣掉落石块和泥浆清除,保证道路通畅和文明施工。便道排水沟维护和清理,确保排水通畅。 |
道路保通小组配齐配足道路保通所需要的相关设备。主要设备详见下表。
表5 道路保通小组人员表
序号 | 设备名称 | 数量 | 型号 | 备注 |
1 | 对讲机 | 8台 | 摩托罗拉 | 交通指挥员配置,讯息沟通 |
2 | 交通车 | 1辆 | 长丰猎豹 | 调度指挥车 |
3 | 运输车 | 2辆 | 北方奔驰 | 石渣自卸车兼作,运输废料和弃渣 |
4 | 手推车 | 5辆 | 道路清扫员配置,人工装卸废料和弃渣 | |
5 | 铁锹 | 20把 | 道路清扫员配置 | |
6 | 反光交通标志牌 | 3块 | 布置于主要交通要道和交叉口 | |
7 | 塑料交通锥 | 30个 | 高40cm | 用于临时道路封闭和疏解 |
8 | 洒水车 | 1辆 | 8t | 除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