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 科 | 中学信息技术 | 课型 | 新授 | 教具 | 传奇教学系统 |
课 题 | 信息技术及其影响 | 授课时间 | 45min |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信息技术的含义及应用; 2、叙述信息技术发展的历史和趋势; | ||||
过程与方法: 1、举例说明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2、分析信息技术产生的影响; | |||||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良好的信息意识; 2、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3、养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 4、遵守信息法规,增强良好的信息情感和信息道德; | |||||
重 点 难 点 | 重点: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及影响,叙述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难点:知道信息技术的概念 | ||||
教学方法 | 任务驱动法、讨论法、案例法 | ||||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 (一)引入 通过上一节“信息及其特征”的学习,我们知道信息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新闻报告、市场行情、科技成果、一幅图画、一张照片、一个动作、一个微笑等等都是信息,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信息的海洋之中。从人类的历史发展史看,人类自古至今一直进行信息关于处理、存储等方法的研究发明和应用。例如机器人、监控报警器等这些所用的方法、手段、工具的统称信息技术,那么什么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主要包括哪方面的技术?主要运用在哪里?(通过提问引入新课,引导同学看书、回答、交流)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 1、语言的产生和应用:语言产生于社会,产生于全体的使用者,产生于社会的约定俗成。语言的产生标志着从猿到人进化重要标志,信息在人脑中存储和加工,利用声波进行传递。 2、文字的发明和使用:文字使人类信息的存储和传递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 3、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信息可以大量地生产、存储和流通,更进一步扩大了信息交流的范围。 4、电报电话、电视和其它通讯技术的发明和应用:进一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信息传递的效率和手段再一次发生了质的飞跃。 5、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使信息的处理速度和传递速度得到惊人的提高,目前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掀起了新一轮的信息浪潮。 (三)信息技术主要包括哪些技术 信息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和传感技术等。 1、计算机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处理的核心,扩展了人的思维器官处理信息和决策的功能。 2、通信技术:主要包括数字通信、卫星通信、微波通信、光纤通信,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传递的速度,扩展了人的神经系统传递信息的功能。 3、微电子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石,扩展了人们对信息的控制和使用能力。 4、传感技术:包括热敏、嗅敏、味敏、光敏、磁敏、湿敏等敏感元件,扩展了人的感觉器官收集信息的能力。(引导同学看书、回答) (四)信息技术的应用 任务 阅读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探讨其作用。 例1:丰富的信息交流手段; 例2: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 例3: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例4:计算机数据分析及状态模拟; 例5:专家网上会诊; 学生活动:列举信息技术应用实例并汇报 (家庭办公、高速上网、远程教育、远程医疗、视频会议、网间互联、视频点播、远程办公) (五)信息技术的影响 (1)信息技术产生的积极影响。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对科技进步的影响,对人们生活与学习的影响。 (2)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一些消极影响 引导学生通过例举自己所熟知的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信息技术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更加辨证地认识信息技术。 (六)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多元化:信息技术应用各个学科领域,产生了更多的交叉学科。 网络化:卫星通信、光缆通讯等构成了立体化信息传送网络。 多媒体化:多媒体计算机和超文本技术相结合,形成了集文本、图像、音、动画和视频于一体的超媒体技术。 智能化:信息技术与认知学科等的融合产生了人工智能。 虚拟化:由计算机仿真生成虚拟的现实世界,通过虚拟的现实情境去感知客观世界和获取有关知识、技能。 (七)信息技术的定义 (八)总结 本节课主要是对信息技术进行了阐述,要求大家提高自身的信息意识,主动地学习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信息分析、处理能力,养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遵守信息法规,培养良好的信息情感和信息道德。 (九)思考于练习 讨论信息技术对社会带来哪些消极影响?你能分析其原因在哪里吗?如何避免信息技术消极影响的危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