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专题复习(第六单元)
2025-09-25 17:48:43 责编:小OO
文档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专题复习(第六单元)

一、文学常识。

1、《小石潭记》选自《 柳河东集 》。作者是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家”之一。世称“柳河东”,又称柳柳州。

2、《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 。作者是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3、《醉翁亭记》选自《欧阳修散文选集》。作者是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宋代文学家,“唐宋家”之一。 

4、《满井游记》节选自选自《袁中郎集笺校》。作者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明代文学家。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被称为“三袁”。

5、《饮酒》选自《陶渊明集》,作者陶渊明,东晋诗人。《饮酒》是一组五言古诗,共20首,写于作者辞官隐居以后。

 《行路难》选自《李太白全集》。作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大诗人。“行路难”是乐府古题,李白以此为题写了三首诗,这里选的是第一首。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选自《杜诗详注》。作者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陵布衣”,唐代大诗人。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还未平定之时。诗中的茅屋即指草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选自《岑参集校注》。作者岑参,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

 《己亥杂诗》选自《龚自珍全集》,作者龚自珍,字璱人,号定庵,近代思想家、文学家,是近代启蒙思想的先驱。《己亥杂诗》共315首,多用坏和讽喻之作,写于己亥年。

二、通假字。

1、百废具兴:“具”通“俱”,全,皆。 

2、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咐。

3、玉盘珍羞直万钱:“羞”通“馐” ,美味的食物。“直”通“值”,价值。

4、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见”通“现”,出现。

三、词类活用。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名词作状语,向西。

2、心乐之/ 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乐。

3、下见小潭:名词作状语,在下面。

4、近岸,卷石底以出:形容词作动词,靠近,接近。

5、皆若空游无所依: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6、日光下澈:名词作状语,向下。

7、斗折蛇行:斗,名词作状语,像北斗星那样。蛇,名词作状语,像蛇那样。

8、其岸势犬牙差互:名词作状语,像狗牙那样。

9、潭西南而望:名词作状语,向西南。

10、凄神寒骨:凄,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凄凉。寒,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寒冷。

1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名词作动词,做……长官。

12、百废具兴:形作名,荒废的事业。

13、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名作状,向北。名作状,向南。

14、或异二者之为:动作名,指心理活动(即两种心情)。

1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形作状,在……之前;在……之后。

16、山行六七里:名作状,在山上、向山上。

17、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名作状,像鸟的翅膀一样。

18、名之者谁:名作动,给……命名。

19、杂然而前陈者:方位名词作状语,在面前。

20、作则飞沙走砾:飞,动词使动用法,使……飞;走,动词使动用法,使……走。

21、泉而茗者:泉,名词作动词,汲泉水,取泉水。茗,名词作动词,煮茶。  

22、罍而歌者:罍,名词作动词,端着酒杯。 

23、红装而蹇者:红装,名词作动词,穿着艳妆。蹇,名词作动词,骑驴。

四、古今异义。

1、潭中鱼可百许头     古义:表示估计的数量。     今义:或许,允许。

2、崔氏二小生   古义:青年,后生。                 今义:指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3、乃记之而去   古义:离开。              今义:前往,跟“来”相对。

4、越明年       古义:第二年。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5、增其旧制     古义:规模。             今义:制度。

6、属予作文以记之  古义:写文章。             今义:学生作为练习所写的文章。

7、气象万千        古义:景象。             今义:指大气的状态和现象。

8、前人之述备矣    古义:详尽。            今义:准备。

9、然则北通巫峡   古义:虽然如此,那么。        今义:转折连词,然而。

10、则有去国还乡 古义:离开。                    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11、至若春和景明    古义:日光。               今义:景致、景物。

1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古义:曾经。                 今义:品尝。

13、是进亦忧,退亦忧     古义:即指“居庙堂之高”。   今义:向前移动。

                         古义:即指“处江湖之远”。   今义:向后移动。

14、微斯人              古义:没有。               今义:细小。

15、醉翁之意不在酒      古义:情趣 。             今义:意思。

16、苍颜白发            古义:脸色 。                 今义:颜色。

17、颓然乎其间者        古义:醉醺醺的样子。        今义:形容败兴的样子。

18、局促一室之内        古义:拘束。                今义:拘谨,不自然。

19、柔梢披风      古义:在风中散开。 今义:斗篷,一种披在肩上的没有袖子的外衣。                                                                          

20、 恶能无纪           古义:安、哪。                 今义:厌恶。

5、一词多义。

1、从  从小丘西行(介词,自,由)隶而从者(动词,跟随)

2、可  潭中鱼可百许头(副词,大约)不可久居(动词,可以、能够)

3、清  水尤清冽(形容词,清澈)以其境过清(形容词,凄清)

4、差  参差披拂(长短、高低不齐)其岸势犬牙差互(交错)

5、以  以衾拥覆/全石以为底(介词,用)俯身倾耳以请/卷石底以出(连词,相当于“而”)以中有足乐者/以其境过清(连词,因为)属予作文以记之/以乐其志/无从致书以观(目的连词,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介词,因)

6、而  乃记之而去/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表顺接连词,可不译)执策而临之/ 潭西南而望/ 朝而往,暮而归(表修饰连词,可不译)溪深而鱼肥/  泉香而酒洌(表并列的连词)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表转折连词,却、可是)已而夕阳在山(表时间的连词)而年又最高(表递进,而且)

7、观  予观夫巴陵胜状(动词,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名词,景象)

8、则  然则何时而乐耶(连词,那么)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动词,就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副词,就)

9、极   南极潇湘(动词,尽、直到)感极而悲者矣(名词,极点)此乐何极(名词,穷尽)

10、或  而或长烟一空(副词,有时候)或异二者之为(副词,也许、或许)

11、空  而或长烟一空(动词,消散)浊浪排空(名词,天空)

12、通  北通巫峡(动词,通向)政通人和(形容词,顺利)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动词,通晓)初极狭,才通人(动词,通过)

13、和政通人和(形容词,和乐)至若春和景明(形容词,和煦)

14、夫予观夫巴陵胜状(指示代词,译为“那”)嗟夫(语气词,表感叹)

15、为  或异二者之为(名词,这里指心理活动)全石以为底(动词,作为)

16、何   然则何时而乐耶(疑问代词,什么)何哉(疑问代词,什么原因,为什么)此乐何极(疑问代词,哪里)

17、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助词,的)属予作文以记之(代词,这件事)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 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性)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代词,代“山水之乐”)

18、一   一碧万顷(一片)长烟一空/上下一白(全)

19、归   云归而岩穴暝(聚拢)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回去)

20、临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靠近)临溪而渔在(在……旁)

21、谓   太守自谓也(命名)太守谓谁(是)

22、秀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秀丽)佳木秀而繁阴(茂盛、繁茂)

23、乐   山水之乐(乐趣)游人去而禽鸟乐也(欢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形意动,以……为乐;快乐)

24、得   欲出不得(动词,能够)悠然自得(形容词,得意) 

25、鳞  鳞浪层层(名作状,像鱼鳞)呷浪之鳞(名词,代鱼)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名词,指鱼类和爬行动物)

26、然   娟然如拭/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用作形容词词尾,……的样子)然徒步则汗出浃背(连词,表转折,然而)

27、乍波色乍明(副词,初、始)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副词,突然、忽然)

28、偕宠辱偕忘(副词,一起)偕数友出东直(连词,和、与)

六、翻译。

1、全石以为底:潭以整块石头为底。

2、卷石底以出: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3、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树枝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4、皆若空游无所依: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

5、日光下彻,影布石上: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印在水底的石上。

6、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7、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非常轻快敏捷。

8、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9、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

10、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情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激而悲者矣:(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的情怀,(会觉得)满眼萧条景象,感慨到极点而悲伤了啊。

1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1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在朝廷上做官,就为平民百性忧虑;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就为他的君主担忧。

13、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爽快,光荣和屈辱都被遗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是喜洋洋的欢乐啊。

14、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

15、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没有那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16、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看见)有一座像鸟张开翅膀一样的亭子,高踞在泉水上边,这就是醉翁亭。

17、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18、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早晨进山,傍晚回城,四季的景色不同,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19、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脸色苍老,头发斑白,醉醺醺地坐在宾客中间的,是喝醉了的太守。

20、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不久,太阳落山了,人影纵横散乱,太守归城,宾客相随。

2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就是太守。

22、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23、云归而岩穴暝: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

24、晦明变化者: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

25、伛偻提携: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这里指老老少少的行人。

26、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

27、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山峦被晴天融化的雪水洗干净,美好的样子,好像刚擦洗过一样。

28、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冷风时常刮起来,刮起就飞沙走石。

29、高柳夹堤,土膏微润:高大的柳树夹立堤旁,肥沃的土地有些湿润。

30、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举凡(那些)在沙滩上晒太阳的鸟,浮到水面戏水的鱼,都悠然自得,羽毛鳞鳍当中都透出喜悦的气息。

31、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像美丽的少女洗了脸刚梳好髻鬟一样。

32、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汲泉水煮茶喝的,端着酒杯唱歌的,穿着艳装骑驴的。

7、赏析名句。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赏析:在东边的篱笆下,专心致志地采撷菊花,正在悠然自得之时,偶一抬头,无意中望见了悠远的南山,此时的“我”已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表现了诗人超脱尘俗、热爱自然的情趣。

2、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赏析:借用吕尚垂钓碧溪、伊尹梦舟日边的典故,表达了作者梦想着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样,为统治者信任重用,建立一番功业的期待与愿望。

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赏析:尽管前路险峻多歧,但诗人坚信终有一天自己会像宗悫一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横渡沧海,直到理想的彼岸。表现了诗人战胜挫折,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而奋斗的豪迈气概和乐观精神。

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赏析:这两句诗用奇特的想象,以梨花喻雪,以春景比冬景,新奇生动,写出了塞外雪景的瑰丽壮观,表现出以苦为乐、积极向上的乐观情怀。

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赏析:花落成泥,仍将滋润将开未开的花朵。诗人以落花自喻,表明自己辞官后仍将为国效力的爱国之情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