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3种肠道准备方法在结肠镜检查中的临床观察
2025-09-25 17:45:47 责编:小OO
文档
限度避免或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是临床治疗中永恒的话题。要达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医师、药师、护理人员分工负责、相互协作,同时也需要患者的密切配合,更需要卫生主管部门及医院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否则,难以实现。参考文献

[1] 徐年卉,林国生,付洁,等.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的经验探讨

[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2):143-144.

[2] 陈文,胡善联.药物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

出版社,1998:230.

[3] 李六亿,巩军.外科病人抗菌药物应用调查及合理性分析[J].中

华医院管理杂志,2000,16(1):42-44.

[4] 刘振声,金大鹏,陈增辉.医院感染管理学[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

出版社,2000:314.

[5] 孙定人.药物不良反应[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03.[6] 曹全英.合并用药可能引起的毒副反应[J].中华今日医学杂志,

2003,3(24):42.

肠道清洁程度是影响结肠镜检查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因为任何粪便残留都会沾污镜头影响观察,导致插镜失败、病变遗留、延误诊断,甚至引起并发症[1]

。广东省高要市人民医院对240例患者采用3种不同方法进行肠道准备,观察其结肠清洁效果,并进行比较和分析,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广东省高要市人民医院2007至2009年门诊和住院结肠检查患者240例,随机分为3组:口服硫酸镁组(A 组)80例、口服甘露醇组(B 组)80例、灌肠组(C 组)80例;3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种类等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1.2 方法

3组患者在检查前1d 进食少渣半流质食物,检查前晚口服果导片3片,检查前禁食12h 。检查当天上午9时A 组口服33%硫酸镁150mL ,并在1h 内饮水2000mL ,B 组口服20%甘露醇250mL ,并在1h 内饮水2000mL ,C 组在检查当天上午行清洁灌肠2次。 1.3 肠道清洁程度判断标准

由内镜医师根据肠腔的清洁效果及结肠内气泡的存在情况,评价肠道准备效果。肠道清洁度分为4级[2]

,1级:肠内清洁,无粪渣,有少量稀粪水,色清亮,无气泡,肠黏膜显示清晰;2级:肠腔内有少量粪渣及稀粪水,色黄,伴或不伴有少许气泡,但经结肠镜吸引后,不影响观察;3级:肠腔内有较多粪渣、大量粪水或大量气泡,部分黏膜显示不清,影响观察;4级:肠腔内有较多成形粪便,无法检查。1级、2级为肠道准备符合要求,3级、4级肠道准备不符合要求。1.4 观察指标

观察3组患者肠道清洁程度及不良反应(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后有明显脱水现象)。1.5 统计学处理

广东省高要市人民医院(526040)

3种肠道准备方法在结肠镜检查中的临床观察

黎逢弟

【摘要】目的 观察3种肠道准备方法在结肠镜检查中的清洁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240例拟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口服硫酸镁组(A 组)80例、口服甘露醇组(B 组)80例、灌肠组(C 组) 80例;依据结肠镜检查中肠道清洁度(1~4级)评价肠道清洁效果,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肠道准备符合要求率(1级+2级)A 组为96.25%、B 组为95%、C 组为80%,其中A 组与B 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05;A 组与C 组、B 组与C 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 <0.01;不良反应发生率A 组45%、B 组48.8%、C 组30%。结论 口服

硫酸镁组和甘露醇组肠道清洁程度最理想,灌肠组不良反应少,应结合临床需要选择肠道准备方法。【关键词】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472.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0)04-0112-02

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以χ2检验对3组患者肠道清洁度及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学分析。2 结 果

2.1 3种肠道准备方法的肠道清洁度比较,见表1。

表1 3种肠道准备方法的肠道清洁度比较(n=240)分组总例数1级2级3级4级例(%)例(%)例(%)例(%)A 组8068(85)9(11.25)2(2.5)1(1.25)B 组8066(82.5)10(12.5)2(2.5)2(2.5)C 组

80

40(50)

24(30)

10(12.5)

6(7.5)

从表1分析,A 组、B 组肠道清洁程度最理想,其肠道准备符合要求率(1级+2级)为96.25%和95%,其中A 组与B 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 >0.05;A 组与C 组(80%)、B 组与C 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 <0.01。

2.2 3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比较,见表2。

表2 3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比较(n=240)

分总不良反应

合发生率组例数恶心(例)呕吐(例)腹痛(例)腹胀(例)

计(%)A 组801468835B 组801276143948.8C 组

80

4

2

4

14

24

30

3 讨 论

3.1 肠道准备的目的

清洁的肠道为顺利插镜、观察结肠黏膜、准确取得活组织标本和经肠镜切除息肉等诊疗活动提供了基本条件,并且可显著减少并发症,同时也是防止院内感染的重要环节。

3.2 3种肠道准备方法清洁肠道的基本原理

口服硫酸镁和口服甘露醇清洁肠道的基本原理是在短时间内导致场内渗透压急剧升高,阻止肠内水分吸收并使体液中水份向肠腔内转移,结果肠腔内容物增多,刺激肠壁传入神经末梢反射引起肠蠕动而导泻。传统的灌肠法是通过肛门向直肠、结肠内灌入洗肠液,促进排便反射和肠蠕动而导泻,达到肠道清洁作用。3.3 3种肠道准备方法的优缺点

口服硫酸镁(A 组)和口服甘露醇(B 组)清洁肠道具有经济、方便、快速,肠道清洁效果好的优点,A 组与B 组肠道准备符合率达96.25%和95%。A 组与B 组相比,不良反应发生率A 组45%、B 组48.8%,P >0.05,差异无显著意义,但口服甘露醇后易产生腹胀,B 组有14例产生腹胀,比A 组(8例)多6例。甘露醇口服后17%被吸收[3]而产生利尿和升高血糖作用,可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升高。另外,甘露醇在大肠内可被细菌分解而产生可燃性气体氢和甲烷,行高频电切时可引起爆炸[3],而且肠道内产生泡沫多,使镜面模糊,观察不清,影响观察结果[4]。因此,

糖尿病患者或行高频电切时不宜用口服甘露醇作肠道准备。与甘露醇相比,硫酸镁可用于糖尿病患者和高频电切治疗。但硫酸镁口感差,易产生恶心A 组有14例,比B 组12例、C 组4例多。传统灌肠法的优点是对全身影响小,恶心和呕吐反应轻,易腹胀,灌肠组(C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0%,比A 组(45%)B 组(48.8%)低。对于老年患者、全身条件较差的患者可以用灌肠法。但对伴有肛门疾病(痔疮、肛裂、肛瘘)患者,会明显增加其痛苦;尤其是直肠癌患者可能因灌肠将癌细胞上冲种植。因此,应结合临床需要选择肠道准备方法。参考文献

[1] 杨茂梧,胡运彪,殷长春,等.电子大肠镜检查失败原因分析[J].胃肠

病学,2000,5(4):256-257.

[2] 张柏翘.和爽在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

师进修杂志,2006,29(4):60-61.

[3] 金宗兰,冯井光.甘露醇与庆大霉素甲硝唑在肠道准备中联合应

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0,15(3):234.

[4] 章玉珍,王亚莲,梁红梅.2种不同肠道准备方法的效果观察[J].中

国实用杂志,2006,22(26):45-46.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侵犯神经系统引起的一种可防不可治、病程短、病死率极高的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近年来,我国狂犬病发病和死亡人数呈明显上升趋势,严重危害人群健康和生命安全,应引起国家的足够重视。2001至2008年洪泽县不足40万人口,就发生了狂犬病10例,均死亡,平均每年死亡1.3例。为探讨如何防止人被动物伤害,以及伤害后如何防止狂犬病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现对洪泽县10 例狂犬病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2001至2008年洪泽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室狂犬病个案调查表和疫情年报表。1.2 方法

根据狂犬病个案调查表的有关项目进行统计分析。2 诊断方法

10例患者中,9例为临床诊断病例,1例为疑似病例,诊断医院为淮安市传染病医院、南京市传染病医院和江苏省传染病医院。3 流行病学特征

潜伏期最短28d ,最长42d ,平均34d ;从发病到死亡最长6d ,最短2d ,平均3.5d ;病死率100%。3.1 人群分布3.1.1 年龄分布

最大63岁,最小12岁。其中10~14岁3例,35~39岁2例,50~54岁2例,60~岁3例。3.1.2 性别分布

男8例,女2例,男女之比为 4 ∶1。

江苏省洪泽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23100)洪泽县10例狂犬病流行病学分析

赵晓明 褚湘建

【关键词】狂犬病;急性传染病

中图分类号:R512.9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0)04-0113-02

3.1.3 职业分布

学生3例,农民6例,自由职业者1例。3.2 时间分布3.2.1 年分布

2001年1例,2002年3例,2003年2例,2004年1例,2006年1例,2007年1例,2008年1例。3.2.2 月份分布

3月份4例,4月份3例,8月份1例,9月份1例,10月份1例。3.3 地区分布

全县共12个镇,有5个镇和县城区有病例。其中,东双沟2例,共和3例,仁和2例,岔河1例,三河1例,城区1例。3.4 暴露(被伤)及伤口处理处理情况3.4.1 动物种类、伤及部位和程度

被猫咬伤大拇指、单处、深度伤2例。被犬咬伤大拇指、单处、深度伤2例,咬伤手部及手指多处浅表伤合并深度伤2例,咬伤小腿部多处浅表伤合并深度伤2例;抓伤手指、浅痕、单处伤口未出血1例。原因不明1例(疑似病例)。

10例中,除1例疑似病例原因不明外,9例均被自家饲养的成年犬、猫咬、抓伤。而在这9例中,仅1例为犬主动攻击人;其余8例是在嘻逗、玩弄中无意间被咬抓伤,或因故用手拍、脚踢激怒犬、猫所致。3.4.2 就诊情况3.4.2.1 伤后就诊情况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