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绿色施工评分表
2025-09-25 17:46:03 责编:小OO
文档
绿色施工评分表         (津建协WM3-1)

施工单位                                                                            年     月     日

工程名称
序号评审项目检查内容应得分数实得分数
                    

1

绿色施

工管理

组织

管理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绿色施工管理体系,有健全的组织机构,明确绿色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

5

制定相应得绿色施工管理制度与目标,明确岗位职责,责任人签字确认。
按制度对责任人考核,考核记录真实完整。

规划

管理

编制绿色施工专项方案,方案成章,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审批5
绿色施工专项方案应包括环境保护、节材、节水、节能、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等各方面措施的内容,措施应具体,有针对性。
绿色施工各项措施用有量化指标,指标应根据管理目标确定,指标值应科学、合理。

实施

管理

绿色施工实施过程控制记录内容详细完整5
施工用电和生活用电实施计量管理,计量管理实施有记录.

施工机具及耗材、耗能情况有统计。
加大绿色施工宣传力度,营造绿色施工氛围。
定期培训绿色施工知识,提高职工绿色施工意识。
评价

管理

成立绿色施工评估专家组,定期对项目进行评估,评估情况有记录;2
评估自绿色施工方案制定开始,贯穿施工全过程,项目竣工需进行综合评估。
人员安

全和健

康管理

制定施工防尘、防毒、防辐射等职业危害的措施,保障施工人员的长期职业健康。3
现场建立卫生急救、保健防疫制度。
施工人员工作与生活的环境卫生、健康。

扬尘

控制

现场实行围挡全封闭,围挡须符合有关规定要求。

6

围挡大门应采用封闭门扇,严禁敞口施工。
采用定型板材做围挡的工程,不得随意挪移板材做临时出入口,可按需要制作简易大门。
建筑物四周需设置全封闭密目防尘网,密目网需整洁、美观、无破损。
现场出口应设置冲车设施,有专人负责,确保车辆不带泥上路
运输易散落、飞扬、流漏物料的车辆,须采取措施封闭严密,保证车辆清洁。
绿色施工评分表         (津建协WM3-2)

施工单位                                                                            年     月     日

工程名称
序号评审项目检查内容应得分数实得分数
                    

1

绿色施

工管理

                        

扬尘

控制

城市建成区、机场、车站、广场的施工现场内,地面应实行混凝土硬化。其他地区施工现场从大门入口处应设置长度不少于30米的混凝土路面,哭哦楼地面采用绿化或苫盖方式防尘

9

采用洒水、覆盖等扬尘控制措施,做到土方作业阶段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米,不扩散到厂区外;结构施工、安装装饰装修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不小于0.5米。

砂、石等散体材料堆放须砌筑50cm实体挡墙,工程土、砂石料等易引起扬尘粉尘源须苫盖

市内和城市建成区应采用商品混凝土和成品会。严禁现场搅拌混凝土和灰土、露天堆放散装水泥。外环线以为严禁进行白灰拌合、淋筛作业。
土方应集中堆放,工程渣土应及时清理。施工备用渣土存放高度不得超过围墙高度,并采取洒水、苫盖等措施。

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并收集到现场封闭式垃圾站,集中运出。
不得在施工现象熔融沥青,严禁在施工现场焚烧含有毒、有害化学成分的装饰废料、油毡、油漆、垃圾等各类废弃物

高层或多层建筑清理垃圾应搭设封闭性临时专用道或采用容器吊运。严禁直接抛洒建筑垃圾。
 

噪声

控制

施工现场强噪声设备宜设置在远离居民区的一侧,并采取降低噪声措施。

3

遵守限时施工规定,控制噪声排放不超过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的规定。
对因生产工艺要求或其他特殊需要,确需在夜间进行超过噪声标准施工的,须按规定办理夜间施工证。
运输材料的车辆进入施工现场,严禁鸣笛,装卸材料应做到轻拿轻放。
光污染控制夜间室外照明灯加设灯罩,透光方向集中在施工范围。2
电焊作业采取遮挡措施,避免电焊弧光外泄。

水污染控制

施工现场污水排放应达到天津市地方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12/356-2008)的要求。

3

在施工现场应针对不同的污水,设置相应得处理设施。未经处理的废水不得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或河流。
对于化学品等有毒材料、油料的储存地,应有严格的隔水层设计,做好渗漏液收集和处理。
施工现场按要求设置排水沟及沉淀池,确保现场排水通畅。
绿色施工评分表         (津建协WM3-3)

施工单位                                                                            年     月     日

工程名称
序号评审项目检查内容应得分数实得分数
                    

1

绿色施

工管理

土壤

保护                 

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等不发生堵塞、渗漏、溢出现象。

2

有毒有害废气物由专人负责处理,不能作为建筑垃圾外运。

2

节材与

材料资

源利用

材料

存放

及使

根据施工进度、库存情况等合理安排材料的采购、进场时间和批次,减少库存。避免因积存材料过多造成施工用地或库存空间紧张现象。

5

材料运输工具适宜,装卸方法得当,防止损坏和遗洒。
优化下料方案,加强施工过程动态控制,合理用料,减少废料产生。

周转

材料

现场办公和生活用房应采用符合标准的装配式活动板房。

5

现场围挡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围墙,或采用装配式可重复使用围挡封闭。
选用耐用、维护与拆卸方便的周转材料和机具。
推广使用定型钢模、钢框竹模、竹胶板。多层、高层建筑使用可重复利用的模板体系,模板支撑宜采用工具式支撑。优化高层建筑的脚手架方案,采用整体提升、分段悬挑等方案。
    

3             

    

节水与

水资源

利用        

 

循环

用水

装置

现场机具、设备、车辆冲洗用水必须设立循环用水装置。

5

施工现场喷洒路面、绿化浇灌不宜使用市政自来水。养护用水应采用有效的节水措施。
合理设计用水方案,做到水资源重复利用。
节水系统与节水器具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的生活用水采用节水系统和节水器具,提高节水器具配置比率。5
加强管理,及时修换损坏的器具,杜绝跑、冒、滴、漏和长流水等浪费现象。

用水

管理

施工现场分别对生活用水与工程用水确定用水定额指标,并分别计量管理。计量管理有记录。

5

大型工程的不同单项工程、不同标段、不同分包生活区,宜应分别计量用水量。在签订不同标段分包或劳务合同时,将节水定额指标纳入合同条款,进行计量考核。
非传统水源的搜集利用现场应有雨水收集利用措施。5
混凝土养护用水宜优先采用符合要求的中水;处于基坑降水阶段的工地,宜优先采用符合要求的地下水作为养护用水、冲洗用水和部分生活用水。
现场机具、设备、车辆冲洗、喷洒路面、绿化浇灌等用水,优先采用非传统水源,尽量不使用市政用水。
力争施工中非传统水源和循环水的再利用量大于30%。

绿色施工评分表         (津建协WM3-4)

施工单位                                                                            年     月     日

工程名称
序号评审项目检查内容应得分数实得分数
      

4

节能

与能

源利

  

施工设

备机具               

建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建立设备用电、用油统计表,完善设备档案;

3

及时做好维修保养工作,使机械设备保持低耗、高效的状态
合理安排工序,提高各种机械的使用率和满载率,降低各种设备的单位耗能。
优先选用高效节能、高科技含量的施工机具,严禁使用淘汰的耗能机具。
可再生能

源利用

施工中推广使用太阳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充分利用边角余料并制订。可量化评价的节材指标。

2

节约

用电

临时用电优先选用节能型灯具,临电线路合理设计、布置,临电设备宜采用自动控制装置。采用声控、光控等节能照明灯具。

5

照明设计以满足最低照度为原则,照度不应超过最低照度的20%

合理配置采暖、空调、风扇数量,规定使用时间,实行分段分时使用,节约用电。
施工现场分别设定生产、生活、办公和施工设备的用电控制指标,定期进行计量、核算、对比分析,并有预防与纠正措施。

5

    

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   

 

临时用

地指标

合理确定临时设施占地指标。临时设施的占地面积应按用地指标所需的最低面积设计。

5

现场平面布置合理、紧凑、,废气地和死角少,临时设施占地面积有效利用率大于90%

临时用

地保护

优化深基坑施工方案,减少土方开挖和回填量,保护周边自然生态环境。
红线外临时占地应尽量使用荒地、废地,完工后及时恢复原地形、地貌,减少施工活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5
利用和保护施工用地范围内原有绿色植被。对于施工周期较长的现场,可按建筑永久绿化的要求,安排场地新建绿化。
检查项目合计100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