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生产过程的核算》。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学法指导和教学过程五个方面谈谈对本节课的理解和课堂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生产过程的核算》是高教版基础会计教材第六章第三节的内容,主要学习在生产过程中相关的账户设置,以及具体的业务处理。本章从筹资过程,采购过程,一直延伸到了生产过程,同时在生产过程之后又到达销售过程的核算,因此,本节内容在本章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课蕴含着企业具体生产过程发生的每一个步骤的相关核算,有助于学生了解企业从开设到销售产品获得利润的过程,并将每一个过程深入到核算当中。
(二)重点、难点分析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分析生产过程的整个流程,分别总结为几大步骤。难点是每个相关生产流程应该做的会计处理。
二.教学目标
需求导向,能力本位,学生中心,做学合一,突出学生的发展是当前会计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学生不仅要掌握会计知识,更要清楚知识的形成过程,与企业的实际操作相联系,提高会计意识与素养。为此,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能理解企业生产过程的前、中、后三大步骤。
(2)能描述生产过程的相关业务
(3)能熟知相关账户的性质和结构
2.技能目标:(1)会对领料业务进行账务处理
(2)会对成本费用业务进行账务处理
(3)会对完工入库业务进行核算。
3.情感目标:(1)激发学习的乐趣
(2)增强自信心
(3)具有团结协作、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教学方法
职业教育教学活动要从师生间的单向行为转向师生、生生间的双向行动,决定了教学方法需从“传授”法向“互动”法迁移,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本节课采用启发式和互动式教学法。通过问题诱导。启发讨论,各组相互比较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课堂气氛,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同时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图文并茂的表现形式帮助学生实现更深一步的理解。
四.学法指导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能力,引导学生采用探讨式的学习方式,单生自学,生生同学,多生共学,主动发现企业发展的规律,在合作讨论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并进行核算。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发展为主线的现代教学理念,精心设计了如下五个教学环节:
1.能力发展动员
首先以有趣的故事情景引入新课。通过之前学习的案例,对几个年轻人开公司的一系列过程进行讲解,包括筹资过程,采购过程,直到新课内容生产过程,激发学生对本堂课的兴趣爱好。生动的图片演示帮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自然引出生产过程的核算。
2.基础能力诊断
在本教学环节,我坚持让学生的思维成为课堂的主角,分小组进行讨论,全班学生都参与到研究学习活动中来。
为了归纳生产过程的相关步骤,提出我们将为几个年轻人进行哪些生产过程的业务处理的问题,使同学们开始讨论思考生产过程中的具体业务有哪些。各个小组大胆想象,师生互动,经过争先恐后地回答,生产过程由生产前、生产中及生产后分为三大步骤。
3.能力发展训练
1.任务布置
在我的引导之下,我展示了一道例题让学生自觉思考解决,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2.协作行动
将学生分为6人小组,每个任务给出三分钟的时间相互讨论,共同完成例题的核算。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
3.展示成果
抽出个别学生小组代表上台展示他们所做过程并讲解思考依据,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4.评价反馈
在小组发言完毕以后,其他小组可给予评价及补充,相互之间形成合作与竞争的关系。
多样化的解题方法提高学生的兴趣,是枯燥的知识内容更加有趣。特别在生产各种费用的处理过程中,我故意设置陷阱,将学生易错环节作为正确答案展示,以引起学生对此的警惕,同时也带出前面所学知识点,错帐的更正方法,并让学生为我们讲述此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这就解决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学生得不到具体实践的问题,同时加深同学们对这个知识点的重视,打破循规蹈矩的教学方式更加吸引学生的关注。
4.能力提升鉴定
采用问题诱导的形式使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归纳,启发学生思考本节课所学的业务处理过程,提升自主学、交流学及创新学的能力。同时,也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及掌握程度。
5.能力教学反思
(1)巩固新知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生产过程中还有一些业务未在本节课学习处理,因此学生可以在课后练习中解决其他生产过程中的业务,同时巩固所学知识。
(2)承上启下
与生产过程相连贯的下一个过程为销售过程,因此引出对销售过程进行预习的课后作业。
两大课后作业使学生既加深对本节课学习内容的理解,又提前预知了下节课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不足之处请多多指导,谢谢大家!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