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地基处理强夯施工方案 - 四航
2025-09-25 17:46:58 责编:小OO
文档
海口港马村港区扩建二期工程

地基处理强夯

施工方案

编制单位:中交四航局海口港马村港区扩建

二期工程项目经理部

编    制    人:                        

技 术 负 责 人:                        

编  制  日  期:                        

地基处理强夯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海口港马村港区扩建二期工程后方吹填区已基本形成陆域。该区吹填土表观上大致表现为砂质土性质,与原设计预计情况相差较大,吹填疏浚土取料性质较好。通过对该区的补充勘察,设计单位对该区进行了地基处理方案的优化设计,具体可见《海口港马村港区扩建二期工程地基处理第一期(对应#7#8泊位后方陆域)优化设计方案》报告。经过召开专家谈论会后,基本同意设计单位提出的优化方案,即对该区直接进行强夯处理。经优化设计方案,原堆载预压地基处理的面积中有约17万m2变更为强夯地基加固。

二、强夯施工依据

1、港口工程地基规范(JTJS147-1-2010);

2、海口港马村港区扩建二期工程施工技术标准与要求。

3、海口港马村港区扩建二期工程地基处理第一期(对应#7#8泊位后方陆域)强夯试夯评价意见

4、其他相关设计与规范要求

三、总体部署

因为仍有部分地基处理是采用堆载预压处理方案,这部分的卸载砂要预留地方,因此吹填区预留了7万平米区域以后用卸载砂回填。强夯分为两大区进行,强夯Ⅰ区进行施工的是距一期西边线214.5米线到临时围堰间约5万平米区域,强夯Ⅱ区约12万平米等卸载砂回填后进行。堆载预压区域约为4.6万平米。详见附图。

四、强夯设计参数和要求

根据前期已进行的试夯,强夯参数具体如下:

1、强夯前先回填约80cm厚的夯填料,夯填砂采用中粗砂,含泥量不大于10%,

2、回填厚度现场可略作调整,最终强夯完毕达到地基处理交工面标高即可。

3、强夯采用两遍点夯一遍普夯,点夯能量3000KJ,夯点间距3.5*3.5m,正方形布置,普夯能量1000KJ。

4、点夯每点击数不少于10击,施工时采用跳打方式。

5、普夯时锤印搭接宽度不小于1/3锤径,击数2击。

6、点夯夯锤:夯锤直径2.0~2.2m,锤重20~25t,普夯夯锤2.4~2.8m,锤重20~25t。

7、收锤标准:每个点夯击数不少于10击或最后两击平均沉降量不大于10cm。

五、施工方法

5.1、施工程序

1、本工程强夯地基处理的施工程序可以概括为施工准备阶段的设备组装和调试、测量放线、夯点布置。施工阶段分为分遍点夯施工、夯坑回填及场地平整、满夯及场地平整,质量检测、竣工验收。根据设计要求,点夯的遍数为2遍,满夯遍数为1遍,点夯每遍施工前均要进行夯点复核。

2、强夯施工应严格按照合同、设计文件与图纸及施工方案进行施工。

3、 强夯施工步骤:

1)、 清理并平整施工场地;

2)、 标出第一遍夯点位置,并测量场地高程;

3)、 起重机就位,夯锤置于夯点位置;

4)、 测量夯前锤顶高程;

5)、 将夯锤起吊到预定高度,开启脱钩装置,夯锤脱钩自由下落后,放下吊钩,测量锤顶高程,若发现因坑底倾斜而造成夯锤歪斜时,应及时将坑底整平;

6)、 重复步骤5,按设计规定的夯击次数及控制标准完成一个夯点的夯击;

7)、 换夯点,重复步骤3至6,完成第一遍全部夯点的夯击;

8)、 用推土机将夯坑填平,并测量场地高程;

9)、 在规定的间隔时间后,按上述步骤逐次完成全部夯击遍数,最后用低能量满夯,将场地表层松土夯实,并测量夯后场地高程。

5.2、施工工艺流程

5.3、强夯布点图

3000kJ强夯加固夯点布置示意图

为第遍点夯,为第二遍点夯,强夯布点图上以米为表示单位

5.4、施工方法

1、总体施工顺序从南向北进行,即从8#泊位后方临时隔堤往北护岸方向推进,优先进行仓库区域的施工。

2、吹填港池疏浚物施工面平整完毕后,回填区表面铺设厚度为0.80m吹填砂土,含泥率小于10%,夯前标高为5.35m。

3、场地平整完毕后,选用45t吊机,21.982t、直径为2.1m夯锤进行强夯。

4、强夯采用两遍点夯一遍普夯,点夯能量3000kJ,夯锤落距13.93m,夯点间距3.5×3.5m,正方形布置。点夯每点夯击次数不小于10击,每遍点夯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不大于10cm。施工时采用跳打方式,每一遍夯击过后应推平夯坑,进行标高测量,布点并复核后再进行下一遍夯击。

5、普夯能量1000kJ,击数2击。普夯每排均以第一个夯点为基准,各夯点锤印相互搭接1/3,夯至规定击数,逐点推挤,直至完成该排全部夯点。整排推进或隔排推进,直至完成全部满夯。

6、强夯施工属于特种作业,特别需要注意施工过程的安全防护工作,施工作业区域周围必须设置防护栏杆,布置安全网或设置安全警示带,由专职的安全人员现场监管,非作业人员不得进入施工区域内;施工安全距离没有规范明确说明,专业论文研究结果揭示:使用快速傅立叶变换对强夯施工过程的振动数据进行频谱分析,发现强夯振动主频与大多数建筑物的主频非常接近,而且竖向振动主频也在人的敏感频率带内。参照国际通用振动界限,得到建筑物的振动安全距离为17m,人体舒适性降低极限距离为19m,工效降低极限距离为11.5m,暴露极限距离为8.5m。为防止飞沙溅石对施工人员造成伤害,施工人员必须站立在夯锤下落点周边20m半径范围以外。为了安全考虑,施工人员在挂好夯锤后可站立在履带吊侧后方20米以外。

五、质量控制措施

5.1、验收标准

强夯工程施工按JTS257-2008《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的规定进行质量检查和隐蔽工程验收。

强夯地基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和方法如下

序号项    目

允许偏差

(mm)

检验单元

和 数 量

单元测点检验方法
1夯 击 点

中心位置

150每夯击点

(抽查5%)

2用经纬仪,拉线和钢尺量纵横两个方向
2夯后整平

标   高

+20

-50

每   处

(100㎡一处)

1用水准仪按10m方格网测量

5.2质量控制点及质量控制措施

1、 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情况,确定地基强夯处理的质量控制点为:测量放线时,要设控制桩,保证各遍放线的误差不超过5cm,以防漏夯或不均匀夯击,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符合规范要求。

2、夯锤的排气孔要保持畅通,如被堵塞,应立即疏通,以防产生气垫效应,影响强夯施工质量。

3、落锤要保持平稳,如发现偏移或坑底倾斜,要重新就位或整平坑底。强夯置换施工须保证填料的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4、夯锤的重量、能级必须满足规范要求,满夯时要按规范要求进行搭接。

5.3、施工过程控制

1、对施工现场的回填情况、密实度及标高按照进行检查。

2、按照施工图进行测量放线。测量放线后,对定位控制点,场地标高及夯点位置进行复核。

3、对施工设备进行验证,对夯锤的型号、直径、重量、起重落距进行检查和确认。

4、对施工所用的所有设备按照规定进行维护保养。

5、测量人员对每个夯点的夯击能、夯击数、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进行控制,并填写强夯施工纪录。过程控制中的各类文件和资料进行管理存档。

6、按质量要求进行监视和测量。并在相应施工纪录上签字认可。

六、施工进度安排

强夯施工计划于2013年1月25日开始,2013年4月30日结束。工期95天。为了确保强夯Ⅰ区5万m2施工按期完成,施工效率按平均300m2/(台×天)考虑,需配备5套强夯设备(5台履带吊,5个强夯锤,5个普夯锤)。工期计划已考虑春节停工和设备维护等因素的影响。强夯Ⅱ期施工计划于2013年10月开始。

七 、机械计划和劳动力计划

根据生产需求,人员机械安排如下表所示

7.1 主要施工船机配置

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主要用途
1履带吊45t5起吊夯锤及摆位
2强夯锤Φ2.1m、21.982t

5点夯地基
3普夯锤Φ2.5m

5满夯地基
4推土机2场地整平
5水准仪5标高观测
6全站仪2放样
7.2 施工人员配置

序号工 种

单位数量备注
1技术管理人员2
2测量工5
3吊机手5
4推土机司机2
5普工10
合计27
8、安全保证措施

1、凡进入施工现场的员工必须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及有关安全法规、制度和规定,穿戴好本工种劳动防护用品;

2、施工现场由现场主管统一指挥,工作期间各操作人员不准擅自离岗、串岗;

3、加强宿舍区的管理,严禁烧电炉、乱拉电线等,消除火灾、触电等安全隐患;

4、施工现场的各种管线、机电设备、交通道路和各种危险设施等必须设置安全标志和警示,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准拆动安全防护设施;

5、夜间作业时必须安装足够的照明设施,保证安全生产;

6、熟悉现场及周围情况,对各种设备的防风、防滑、防火、防爆、防潮、防雷、防晒、防泄等情况进行及时检查并采取相应措施;发生情况,一时解决不了时应及时报项目部,共同排除险情;

7、严禁施工过程中交叉作业,严禁酒后作业;

8、设备组装时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组装,并专业人员操作;

9、作业前将作业现场周边围挡上安全网,防止强夯过程中石头等飞溅,并禁止非作业人员进入施工区;作业人员穿戴好劳保用品,必须位于规定的安全距离以外。

10、在施工时挂钩人员在夯锤挂好后应站在夯机的侧后方,撤离夯机后面20米以外;

11、严格做到“三不”:不被别人伤害、不伤害别人、不伤害自己;一但发生事故,应立即报项目部并组织人员抢救,保护现场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事故扩大或再次发生。

12、在施工现场布设标志牌,用于施工现场的安全提示、警告、禁止标识。

13、施工机械由具有上岗证的熟练工操作。

14、安全员要经常与当地气象台、站取得联系,随时了解天气情况,遇到雷雨、六级和六级以上的大风时,必须停止施工,并提前做好防范措施。

附图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