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美育》课程标准
2025-09-25 17:46:56 责编:小OO
文档
《美育》课程标准

课程信息

课程编码:32790

课程名称:美育

课程类型:纯理论课(A类)

课程属类:公共课 

课程学分:2

参考课时:18

课程性质:公共必修课

开课部门:建筑工程系 

适用专业(层次):(普专)

先修课程:《》

后续课程:《》

职业资格:
制 订:《美育》课程开发团队

批 准 人: 姜义林

课程负责人: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的教学,是增强大学生视觉感受能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感性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艺术不仅涉及有关的艺术知识,它还同一个人的形式感受能力、情感状态、深刻的理解力,丰富的想象力以及长期的艺术修养有关。

二、课程性质与定位

本课程是高等职业学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拓展学习领域课程。具有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特点,是从事建筑装饰设计与施工各工作岗位的一门必修课程。本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先导课程,其功能是让学生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了解必要的美术技法知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对学生就业岗位等的职业能力培养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三、课程设计思路

(一)课程设计依据:

本课程遵照教高[2006]14号、教高[2006]16号、教高厅函[2007]47号等文件精神,依据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确定本课程的目标和教学内容,具体应遵循以下原则:

1.在课程设计上,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角色转换为倡导者。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作用。根据《美育》课程特点采用正式工作环境下的实践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起最实用、前沿的知识和能力体系。并将后续课程的相关内容联系到教学环节中去,加强课程内容的有效衔接,调动所有的因素为专业课教学服务。

2.在课程内容选取上,应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即以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

  3.在课程内容排列上,应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系整合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

  4.在课程内容结构上,突出模块化设置,以便新技术新产品进入教学内容。

(二)具体设计思路:

本课程设计的根本出发点是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观念,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突出学习教学标准建设和借助教学平台开发网络教学资源。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全人发展。

1、确定课程目标的思路

本课程总体设计思路是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相关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确定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为驱动构建课程。围绕职业能力组织课程内容,按照工作过程设计学习过程,让学生完成具体的项目来建构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

2、设计课程内容的依据

项目的确定是以行业专家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结果为依据,课程内容的选取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循序渐进,结合建筑工程职业标准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3、采用何种教学模式

每个项目的学习都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实现学习实践一体化,教学过程中通过理论教学、实作、等多种途径,采取操作与教学交替等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重点评价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课程培养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初步运用所学习的知识技能完成相关实际工作任务,达到室内设计员和室内装饰设计员职业能力水平的基本要求,同时培养学生应有的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为发展学生专门化方向的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专业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以下职业能力。

   (一)知识目标

1.理解并掌握中外美术鉴赏基本理论知识。

2.了解具象艺术;意象艺术和抽象艺术的理论知识。

  (二)技能目标

1.提高学生对形式美的敏锐觉察能力;感受能力;认知能力;创造能力。

2.学会用美术语音点;线;面;色;体去观察创造形象。

(三)素质目标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2.具有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环境保护意识。

3.具备勤奋学习,吃苦耐劳、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4.具有较强的身体素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五、课程内容和要求

序号单元名称

教学内容与要求单元

学时

实践考核项目与要求

实践

学时

11.1关于美术鉴赏

1.2造型艺术

1.3读图时代的鉴赏范式

教学内容:

1.1.1了解美术鉴赏的性质和特点

1.1.2了解美术鉴赏相关的概念和问题

1.2.1了解造型艺术的分类及其特点

1.2.2了解造型艺术的主要语言形式及作用

1.2.3造型艺术的基本审美特征

1.3.1了解读图的三种类型

1.3.2读图的层次及结构模型

要求:掌握基本的美术概念、以及审美艺术的特征

20
22.1探华夏之源-中国原始美术鉴赏

2.2寻铸鼎辉煌-夏商周美术鉴赏

教学内容:

2.1.1了解中国原始美术的概况

2.1.2中国原始美术赏析

2.2.1了解夏商周美术概况

2.2.2夏商西周美术名作赏析

要求:结合美术造型,装饰、政治、宗教等因素对中国美术进行多元化的分析与鉴赏。

20
33.1解帝国文明-秦汉美术鉴赏

3.2数风流千古-魏晋南北朝美术鉴赏

教学内容:

3.1.1了解秦汉美术概况

3.1.2秦汉美术名作赏析

3.2.1了解魏晋南北朝美术概况

3.2.2魏晋南北朝美术名作鉴赏

要求:结合美术造型,装饰、政治、宗教等因素对中国美术进行多元化的分析与鉴赏。

20
44.1阅天下盛观-隋唐美术鉴赏

4.2读旷世文风-五代、宋元美术鉴赏

教学内容:

4.1.1了解隋唐美术概况

4.1.2隋唐美术名作赏析

4.2.1了解五代、宋元美术概况

4.2.2宋元美术名作赏析

要求:结合美术造型,装饰、政治、宗教等因素对中国美术进行多元化的分析与鉴赏。

20
55.1参禅思性灵-明清美术鉴赏

5.2悟大美之旅-中国近现代美术鉴赏

教学内容:

5.1.1了解明清美术概况

5.1.2明清美术作品赏析

5.2.1了解中国近现代美术概况

5.2.2中国近现代美术名作赏析

要求:结合美术造型,装饰、政治、宗教等因素对中国美术进行多元化的分析与鉴赏。

20
66.1行走文明历史的天空-世界文明古国早期美术鉴赏

6.2在野蛮和黑暗中朝圣-欧洲中世纪美术鉴赏

教学内容:

6.1.1世界文明古国早期美术概况

6.1.2世界文明古国早期美术名作赏析

6.2.1欧洲中世纪美术概况

6.2.2欧洲中世纪时期美术名作赏析

要求:能够运用美术术语描述,评价作品,体验并评述世界文明古国早期美术名作、欧洲中世纪时期美术名作。

20
77.1艺术巨匠辈出的时代-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鉴赏

7.2巴洛克、洛可可与学院派-十七、十八世纪西方美术鉴赏

教学内容:

7.1.1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概况

7.1.2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名作赏析

7.2.1十七、十八世纪西方美术概况

7.2.2十七、十八世纪西方美术名作赏析

要求:能够运用美术术语描述,评价作品,体验并评述世界文明古国早期美术名作、欧洲中世纪时期美术名作。

20
88.1在变革中沉浮的艺术思潮-十九世纪西方美术鉴赏

8.2异彩纷呈的西方现代美术流派-二十世纪西方现代美术鉴赏

教学内容:

8.1.1十九世纪西方美术概况

8.1.2 十九世纪西方美术名作赏析

8.2.1二十世纪西方现代美术概况

8.2.2二十世纪西方现代美术名作赏析

要求:能够运用美术术语描述,评价作品,体验并评述二十世纪西方现代美术。

20
9总结(结课)交论文20
小计180
六、教师任职要求

专任教师兼职教师教学能力要求
专业能力要求专业能力要求
具有专业的艺术知识、充实的美术相关知识、理论、丰富的教学经验。精力充沛、团结协作精神的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双师素质教师比例合理;有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参与到整个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全过程 

兼职教师具备专科及以上学历,同时具有五年以上本课程所属领域行业企业从业经验,熟悉该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经验,善于教学,能够从理论到技法,从专业技术到该专业从业规范、职业礼仪等多方面都能给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

主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治学严谨,能够切实、认真执行教学计划,按

教学规律办事,并能灵活运用各种激励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动力。准确分析岗位能力要求,根据具体情况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满足学生在校所学知识基本符合职业岗位需要。并且教师在教学之余,能够积极参加企业实践,承担一些企业项目的开发,为社会服务。

七、教学条件与设施要求

(一)教学硬件要求:多媒体教室。

(二)教学资源要求:教材、PPT课件、网络资源等

八、实施建议

(一)教材编写或选用

     (1)在行业专职教师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所涵盖的岗位进行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室内设计员考核要求,以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

     (2)教材应充分体现理论核心、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通过以工作任务来设置活动,加强实践内容,强调“做中学”。

     (3)教材应突出实用性,避免把职业能力简单理解为纯粹的技能操作或理解为单纯的理论教学;同时要具有前瞻性,应将本专业领域的发展趋势以及业务操作中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及时地纳入其中。

(二)教学建议

    (1)体现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理念,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采用互动教学,由教师提出要求,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不断的实践让学生具备本课程相关业务的基本职业能力。

     (2)应以学生为本,注重  “教”与“学”的互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选用针对性的活动项目,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活动,让学生在不断的自主学习中逐步达到目标,掌握本课程的职业能力。

     (3)教师必须重视实践,更新观念,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综合素养,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教学评价

    (1)结合课堂训练、实地参观等手段,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并注重平时采分。

    (2)强调过程评价,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方式的改变。

    (3)强调课程结束后综合评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想象力,注重学生的职业综合素养及职业综合基础技能。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注重开发具有趣味性的多媒体课件、挂图、幻灯片、投影、录像等资源创设生动形象的工作情景,展示优秀作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利于学生更好的自主学习。

    (2)搭建产学合作平台,充分利用本行业的企业资源,满足学生参观、实训和毕业实习的需要,并在合作中关注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和教学内容的调整。

    (3)充分利用电子书籍、电子期刊、多媒体课程资源数据库、数字图书馆、教育网站等信息资源,使教学活动的资源丰富多彩,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教材编写和选用建议

1.教材编写建议

建议教师编写教材符合高职高专教学特点,符合本课程定位,理论用实践并重。教材基本体现出本课程的新技术、新思维、新观念以及前瞻性。

2.教材选用建议

书名:《美术鉴赏》

张燕丽 于福艳 张凯编著

出版社: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年7月第1次印刷

(四)学生学习资源建议

参考资料:

《外国美术简史》中国青年出版社  主编:邵大缄

教材性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网络资源:

中国雕塑网http://www.diaosu.cn/index.html

中国美术网http://www.ms.net.cn/

(五)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常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挂图、幻灯片、投影、录像、多媒体课件等资源有利于创设形象生动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建议加强常用课程资源的开发,建立多媒体课程资源的数据库,努力实现跨学校的多媒体资源共享。

2.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教育网站等信息资源,使教学媒体从单一媒体向多媒体转变;使教学活动从信息的单向传递向双向交换转变;使学生从单独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

九、附录

(一)术语解释

青铜器bronze vessels;青铜器是由青铜(红铜和锡的合金)制成的各种器具,诞生于人类文明的青铜时代。由于青铜器在世界各地均有出现,所以也是一种世界性文明的象征。最早的青铜器出现于约5000年到6000年间的西亚两河流域地区。苏美尔文明时期的雕有狮子形象的大型铜刀是早期青铜器的代表。青铜器在2000多年前逐渐由铁器所取代。中国青铜器制作精美,在世界各地青铜器中堪称艺术价值最高。中国青铜器代表着中国在先秦时期高超的技术与文化。

白瓷ceramic whiteware ;景德镇五代窑址是南方地区已发现的最早白瓷产地。宋代白瓷以河北曲阳的定窑为代表。山西介休、盂县、平定和阳城窑也都生产白瓷,四川彭县窑的仿定窑瓷,曾有人误认为唐大邑窑。此外,河南地区某些瓷窑也在烧制白地黑花器的同时,生产白瓷。泗州窑和宿州窑在南宋初已有仿定器的制作。福建德化宋代亦曾烧造白瓷。元代纯白瓷的制作已趋于低潮,景德镇枢府器卵白釉的烧制成功,对明代白瓷的成就有很大作用。明永乐时期的甜白釉是白瓷史上的最高成就。但由于青花瓷器和斗彩、彩的盛行,纯素白瓷的制作已渐趋低落。除景德镇外,福建德化的白瓷在世界享有极高声誉,其特征,色泽光润明亮,乳白如凝脂,在光照之下,釉中隐现粉红或乳白,因此有“猪油色”、“象牙白”之称。

扎染bandhnu; 古称扎缬、绞缬、夹缬和染缬,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 织物在染色时部分结扎起来使之不能着色的一种染色方法,中国传统的手工染色技术之一。

蜡染batik ; 是我国古老的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艺,古称蜡,与绞缬(扎染)、夹缬(镂空印花)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印花技艺。贵州、云南苗族、布依族等民族擅长蜡染。蜡染是用蜡刀蘸熔蜡绘花于布后以蓝靛浸染,既染去蜡,布面就呈现出蓝底白花或白底蓝花的多种图案,同时,在浸染中,作为防染剂的蜡自然龟裂,使布面呈现特殊的“冰纹”,尤具魅力。由于蜡染图案丰富,色调素雅,风格独特,用于制作服装服饰和各种生活实用品,显得朴实大方、清新悦目,富有民族特色。

民间美术Folk Art;民间美术是组成各民族美术传统的重要因素,为一切美术形式的源泉。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艺术,中国战国秦汉的石雕、陶俑、画像砖石,其造型、风格均具鲜明的民间艺术特色;魏晋后,士大夫贵族成为画坛的主导人,但大量的版画、年画、雕塑、壁画则以民间匠师为主,而流行于普通人民之中的剪纸、刺绣、印染、服装缝制等更是直接来源于群众之手,并装饰、美化、丰富了社会生活,表达了人民群众的心理、愿望、信仰和道德观念,世代相沿且又不断创新、发展,成为富于民族乡土特色的优美艺术形式。

(二)专业英语单词

Pottery and porcelain陶瓷

Batik 蜡染

Bandhnu扎染

Ceramic whiteware白瓷

Bronze vessels青铜器

The lost wax method失蜡法

Cast-on outwell铸造

Lacquerware漆器

Glaze琉璃

Jin yincuo金银错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