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突破思维定势
2025-09-25 17:48:58 责编:小OO
文档
第一节突破思维定势

    思维定势即思想习惯,是由过去的感知影响当前的感知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思维方式。

    思维定势可能有经验性、合理性,但也往往具有强大的惯性和自我封闭性,所以其影响有优有劣,有利有弊。优良的习惯会提高思维的合理性和效率,不良的习惯往往会成为思维障碍甚至个性缺陷,即如人们常说的“思维情性”、  “思维定势负效应”。即使是新产生的“当前的感知”,也可能形成思维定势,产生负效应。所以,突破思维定势成了创新思维的第一要义。

    就质量改进技法的思维方法而言,思维定势主要有专业定势、设计定势、心理定势、经验定势和逻辑思维定势等形式。

  一、专业定势

  专业定势是指因从事某一专门技术和行业所产生的思维定势。突破专业定势,就是当我们在进行质量改进活动中面对改进对象(现象或问题)时,应该有意识地、主动地跳出该对象通常所在的专业技术领域或者行业范围,转向其它专业技术或行业领域去寻找类似现象和类似问题,参照其解决问题的思路及途径,并

分析它是否可以被借鉴、移植或改造运用。

  二、设计定势

  设计定势,是指设计时思想认识上受到原设计思想、设计方    法、设计图纸、设计程序、设计工艺配方及设计产物的束缚而形成的思维定势。

    李四光说:“不怀疑不能见真理。”技术设计的完美性和先进性总是相对的,更何况许多问题在设计时是难以预料的。突破设计定势,就是要敢于对原设计、原体系提出怀疑和反思。不因循守旧,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不妄自菲薄,要常常问一个为什么。例如,为什么要这样?有必要吗?有什么可以改进的?还

可能做得更好吗?等等。

    三、心理定势

    心理定势是一种心理障碍,是束缚人们开发自身创造力的习惯性心理。只有克服这种心理障碍,人的创造力才可能得到解  放,而焕发出奇妙的魅力,结出丰硕的成果。

    突破心理定势,主要是排除自卑、自满、成见、单向性和神秘感等思维定势。

    (1)自卑

    自卑是人们在自我评价上自我贬低的心理现象。表现在对困难望而生畏,对自己的创造潜能估计过低,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对成功不抱希望,等等。当然,亿质量改进活动中,还有一种自卑就是对所处的体系成组织缺乏自信。

    自卑是任何创造性活动的大敌。

    鲁迅先生说:“一定要有自信的勇气,才会有创造的勇气!这尤其是对的。”

    (2)自满

    自满是人们在自我评价上自我满足的心理现象。表现在安于  现状,不想改革,不思进取等方面。而这些必然会阻碍和压抑自身的创造力。

    (3)成见

    成见是人们对事物的主观的固定不变的看法。作为一种心理习惯,它体现为“思想框框”。这是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人们常常用固定的思路、习惯的方式去面对问题,但往往得不到破,摆脱不了困扰。

成见的另外一种表现就是“习以为常,熟能生巧”。它也一样会束缚创造性。所以,郑板桥强调“熟中求生”、“熟后求生”、“回到生时是熟时”。

    提出的“破字当头”,号召“思想”,这对打破束缚我们的“思想框框”、突破成见思维定势具有重要意义。

    (4)单向性

    单向性思维定势就是思考问题的单一性、片面性、单向性和孤立性的习惯,或者说是一类顺向思维、垂直思维和单向思维等思维定势。这必然要阻碍新思路的萌生,或者在难题面前束手无策。

突破单向性思维定势,就要对事物和问题进行逆向思考,横向思考,多向思考。

    (5)神秘感

    神秘感与自卑感是互为映射的思维定势。神秘感是对事物的复杂程度和解决问题的难度估计过高所造成的心理障碍,所以常付与自卑感结对存在。

    突破神秘感思维定势,既需要培养客观全面地认识事物的能力不,同时也要排除自卑思维定势的影响。

    四、经验定势

    所谓经验是指人们在实践过程中通过感官直接接触客观事物小获得的对事物的表面现象的初步认识。例如通过实践获得的知识、掌握的规律或技能,或者基于经过系统整理的经验而得出的科学结论。

    我们的生活需要经验,不能缺少经验,并且每天都在产生新的经验。但是经验具有两面性,它同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经验能使我们少走弯路,却又有可能误导我们,甚至使我们堕入迷途。所以,如果拘泥于经验,过分依赖经验,就会助长心理惰性,削弱想象力,形成固有的思维模式——经验定势,从而

束缚创造力,不利于质量改进和技术创新。

    凡科学史上有重大突破的人,几乎都不是当时的名家,而往往是学问不多、经验不足的年轻人。这是因为,年轻人虽然知识阅历不丰富,但“初生牛犊不怕虎”,没有太多的经验束缚,敢想敢做,想象力丰富。在这种较少思维定势的群体中,总会产生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者。

    五、逻辑思维定势

    思维有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之分。逻辑思维讲究准确件、严密性和条理性,是我们在日常生活、科学技术、社会人文、工作生产学习等各个领域中都不可缺少的思维方式。学生们在学校里所受到的思维教育和训练,也大多属于逻辑思维。

    非逻辑思维的形式主要有形象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和灵感思维好形式。它具有创新思维所体现出的流畅性、灵活性、突变性和跳跃性。

    逻辑思维是质量改进技法中必不可少的,也是一切科学技术和创造发明的基础。非逻辑思维也同样是重要的思维方法,否则,大胆联想、自由想象、纵横模拟等思维方法就无法发挥。

    问题在于,逻辑思维经常形成一种思维定势,了人们的思路;非逻辑思维又往往被人忽略了。僵化和呆板使人变得迟钝,断了思路,所以,也就很难做到别出心裁,另辟蹊径,更谈不上有源源而来的新点子、新方法和新途径了。

    爱因斯坦说过,“没有通向创造发明的逻辑信道”,“没有行乎逻辑的方法能导致这些基本定律的发现”。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是既高深又抽象的物理理论,一般认为是逻辑思维的结果。然而,爱因斯坦却用形象思维的方式作出了以下解释:“比方说,你同最亲爱的人在一起聊天,一个钟头过去了,你只觉得过了5分钟;可如果你一个人在大热天孤单地坐在炽热的火炉旁,5分钟就好像1小时,这就是相对论!”据此,我们可以猜测: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的灵感也许是源于这一类形象思维。

    幻想能给人以灵感;想象能描绘虚构的事物或虚拟的规律;联想能在事物之间建立新的联系并发现共间的共同点和规律。这些年形象思维方法都能帮助人们思考和解决问题。在对事物的认识过程中,当所掌握的科学资料不完备或者不确定时,人们要提出任何假设或假说,就必须也只能运用想象等形象思维。

    有关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直觉等于经脚(知识与经验)加上模拟能力;

    创造力等于综合能力(演绎和归纳)加上想象力;

    模拟和想象都属于形象思维,非逻辑思维。在对质量改进技法的研究中,我们要突破的仅仅是逻辑思维束缚或压抑下的非逻情思维的“逻辑思维定势”,而不是逻辑思维。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