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中药保留灌肠法操作评分标准
2025-09-25 17:48:52 责编:小OO
文档
十六、中药保留灌肠法评分标准

(注入法、滴入法)

(标准分100分)

程序规范项目分值评分标准扣分得分

操作前准备20分

1.仪表端庄,着装整洁2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2.核对:医嘱、注射单(卡)5未核对扣5分;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3.操作前评估:

(1)患者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

(2)患者体质、心理状况

(3)环境是否符合隐私保护和保暖要求

(4)解释操作目的、方法、告知注意注意事项,嘱患者排空二便,取得患者配合

6

未评估扣4分;评估不全1处扣1分

4.洗手,戴口罩2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5.准备用物:清洁治疗盘,中草药煎剂200ml以下,棉签,润滑剂,手套,一次性治疗巾,水温计,卫生纸,手消毒液,必要时备便盆,屏风。注入法另备:无菌小号肛管2根(20号以下)治疗碗,弯盘,温开水,甘油注射器,止血钳。滴入法另备:输入瓶(袋)装中药、输液管、无菌剪)5

少一件或一件不符合要求扣1分

操作流程60分

1.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床号、姓名,关闭门窗,必要时为患者遮挡5未核对扣3分,一处不符合要求扣2分
2.向患者解释,根据病变部位协助取左侧或右侧卧位,用小枕或升起床尾抬高臀部10cm,臀下垫一次性治疗巾,将裤子退至膝部,暴露肛门,注意保暖

3.注(滴)药:

(1)再次核查患者、药物

(2)将药液倒入治疗碗中或打开药瓶盖,用水温计测量药液温度在38~40℃,(滴注法:检查输液管,插入瓶塞或袋中)

(3)弯盘置于臀边,检查注射器、肛管,并取出置弯盘内,戴手套、戴手套,用注射器吸取药液,将注射器与肛管连接。

5

体位不合适扣3分;一处不符合要求扣2分

程序规范项目分值评分标准扣分得分

操作流程60分

(滴入法:药液面距肛门不起过30cm,剪掉输液管终端过滤装置连接肛管)。润滑导管前段,排气后夹闭导管,暴露肛门,告知患者不用腹压、张口呼吸,将导管轻轻插入肛门15~20cm

(4)开通导管,缓慢推注药液,注毕,夹闭肛管,将注身器与肛管分离,抽吸药液,连接肛管再注药,如此反复,直至药液注完,注入温水5-10ml或分离注射器抬高肛管末端,将管内药液全部灌入。(滴入法:滴速每分钟60~80滴)

(5)夹闭或反折导管,轻轻拔出

30

未再次核查扣3分;核查不全扣1~3分;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4.观察

(1)询问患者腹胀、腹痛、便意、药液温度感觉,如有不适,停止注药或调节药液温度

(2)观察患者面色,汗出,发现异常,立即停止,及时处理

(3)观察药液有无溢出,以便调节深度、高度、速度

10

未观察、未询问各扣5分;发现异常,未及时处理扣6分

5.注(滴)毕:

(1)用卫生纸在肛门处轻轻揉擦片刻,询问患者灌肠的感受,告知患者卧床休息,尽可能忍耐,使药液保留1小时以上

(2)脱手套,协助患者衣着,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致谢

(3)洗手

8

未清洁皮肤、体位不舒适各扣3分;未询问患者感受、告知注意事项各扣5分;一处不符合要求扣2分

6.记录:在治疗单执行者及时间栏上签名、签时间2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

操作后评价15分

1.按消毒技术规范要求分类处理使用后的物品3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2.正确指导患者:

(1)注药过程中,指导患者入松、张口呼吸

(2)告知注(滴)药完毕的注意事项

5

未指导扣5分,一项指导不全扣1分

3.语言通俗易懂,态度和蔼,沟通有效2语言、态度不符合要求各扣1分;沟通无效扣2分
4.全过程动作熟练、规范,符合操作原则5一处不符合要求酌情扣1~2分
程序规范项目分值评分标准扣分得分
"

回答答问题5分

目的:

将中药汤剂,保留在直肠或结肠内,通过肠黏膜吸收达到治疗的目的。

注意事项:                

1.排便后休息30~60分种再行保留灌肠,以减轻腹压,清洁肠道,利于药物保留。

2.保留灌肠时,应选择稍细的肛管并插入要深,液量不宜过多,压力要低,灌注速度宜慢,以减少刺激,使灌入的药液能保留较长的时间,利于肠黏膜吸收。

3.肠道疾病以晚间睡眠前灌肠为宜,此时活动较少又不进食,药液易于保留,发挥疗效。

4.了解灌肠目的和病变部位,以确定患者的卧位和插管深度。慢性细菌性痢病变多在乙状结肠和直肠,取左侧卧位;阿米巴痢疾病变多在回盲部,取右侧卧位;溃疡性结肠炎病变多在乙状结肠或结肠,插入深度应过18~25cm,(小儿酌减)可使药液到达病患处,以提高疗效

5.如插管受阻时,嘱患者张口呼吸,不用腹压,轻巧缓慢插入,如有肛管紧贴肠壁或有被粪便堵塞之时,

  可将肛管轻轻拔出再缓缓插入或挤压滴管,使药液缓缓滴入;抬高臀部,防止药液溢出。

6.肛门、直肠、结肠手术及大小便失禁的患者,不宜保留灌肠。

5

一项内容回答不全或回答错误各扣0.5分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