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业条件
1、空调系统的安装,要在建筑物围护结构施工完,障碍物已清理,地面无杂物的条件下进行。
2、检查现场预留孔洞位置、尺寸应符合图纸要求,每边比实际截面大100mm。
3、作业地点要有相应的辅助设施,如梯子、架子、安全防护、消防器材,并有施工员的技术、质量、安全交底。
(二)材质要求
1、各种安装材料应具有出厂合格证明书或质量鉴定文件及产品清单。
2、成品不允许有变形、扭曲、开裂、孔洞、法兰脱落、开焊等缺陷:
3、安装的阀体等部件应检查调节装置是否灵活,油漆层有无损伤。
4、安装使用的材料:螺栓、螺母、焊条膨胀螺栓应符合产品质量要求。
5、当DN<100mm时,采用镀锌钢管丝扣或焊接,DN≥100mm时采用无缝钢管焊接或法兰连接(沟槽、卡箍连接管道),空调冷凝水管、空调排水管PVC-U管粘接(镀锌钢管丝扣连接)
(三)工器具
主要工器具有:自动套丝机、交流电焊机、冲击钻电锤、手电钻、手锯、砂轮锯、角向磨光机、台钻、电气焊具、扳手、改锥、倒链、高凳、大绳、尖冲、刷子等。
二、质量要求
空调水系统管道与设备安装
工程水系安装子分部工程,包括冷(热)水、冷却水、凝结水系统的设备(不包括末端设备)、管道及附件施工质量的检验及验收。
管应采用螺纹连接。当管径大于DN100时,可采用卡箍式、法兰或焊接连接,但应对焊缝及热影响区的表面进行防腐处理。
管道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隐蔽管道必须按规范规定执行,焊接钢管、镀锌钢管不得采用热煨弯;
2 管道安装坡度按图纸注明要求施工,其坡度应为空调冷热水管道I=0.003坡向泄水点。没注明部分坡度不得少于规定的最小坡度,热水管道坡度易利于系统放风最高点设放风门,最低点设放水阀,管道上或下翻弯处应分别设置排气或泄水装置。
3 管道与设备得连接,应在设备安装完毕后进行,与水泵、制冷机组得接管必须为柔性接口。柔性短管不得强行对口连接,与其连接得管道应设置支架;
4 冷热水及冷却水系统应在系统冲洗、排污合格(目测:以排出口得水色和透明度与入水口对比相近,无可见杂物),再循环试运行2H以上,且水质正常后才能与制冷机组、空调设备相贯通;
5 固定在建筑结构上得管道支、吊架,不得影响结构的安全。管道穿越墙体或楼板处应设钢制套管,管道接口不得置于套管内,钢制套管应与墙体饰面或楼板底部平齐,上部应高出楼层地面20~50mm,并不得将套管作为管道支撑。
保温管道与套管四周间隙应使用不燃绝热材料填塞紧密。
检查数量:系统全数检查。每个系统管道、部件数量抽查10%,且不得少于5件。
检查方法:尺量、观察检查,旁站或查阅实验记录、隐蔽工程记录。
阀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阀门的安装位置、高度、进出口方向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连接应牢固紧密;
2 安装在保温管道上的各类手动阀门,手柄均不得向下;
3 阀门安装前必须进行外观检查,阀门的铭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阀门标志》GB 12220的规定。对于工作压力大于1.0Mpa及其在主干管上起到切断作用的阀门,应进行强度和严密性试验,合格后方准使用。其他阀门可不单独进行试验,待在系统试压中检验。
强度试验时,试验压力为公称压力的1.5倍,持续时间不少于5min,阀门的壳体、填料应无渗漏。
严密性试验时,试验压力为公称压力的1.1倍;试验压力在试验持续的时间内应保持不变,时间应符合表9.2.4的规定,以阀瓣密封面无渗漏为合格。
表9.2.4 阀门压力持续时间
公称直径DN(mm) | 最短试验持续时间(s) | |
严密性试验 | ||
金属密封 | 非金属密封 | |
《50 | 15 | 15 |
65~200 | 30 | 15 |
250~450 | 60 | 30 |
》500 | 120 | 60 |
检查方法:按设计图核对、观察检查;旁站或查阅试验记录。
金属管道的焊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管道焊接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管道对接焊口的组对和坡口形式等应符合以下规定直度为1/100,全长不大于10mm。管道的固定焊口应远离设备,且不宜与设备接口中心线相重合。管道对接焊缝与支、吊架的距离应大于50mm。
管道焊接坡口形式和尺寸
2 管道焊缝表面应清理干净,并进行外观质量的检查。焊缝外观质量不得低于现行国家标准《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中第11.3.3条的Ⅳ级规定。
检查数量:按总数抽查20%,且不得少于1处。
检查方法:尺量、观察检查。
说明:
金属管道的焊接质量,直接影响空调水系统工程的正常运行的安全使用,故本条文对空调水系统金属管道安装焊接的基本质量要求作出了规定。
螺纹连接的管道,螺纹应清洁、规整,断丝或缺丝不大于螺纹全扣数的10%;连接牢固;接口处根部外露螺纹为2~3扣,无外露填料;镀锌管道的镀锌层应注意保护,对局部的破损处,应做防腐处理。
检查数量:按总数抽查5%,且不得少于5处。
检查方法:尺量、观察检查。法兰连接的管道,法兰面应与管道中心线垂直,并同心。法兰对接应平行,其偏差不应大于其外径的1.5/1000,且不得大于2mm;连接螺栓长度应一致、螺母在同侧、均匀拧紧。螺栓紧固后不应低于螺母平面。法兰的衬垫规格、品种与厚度应符合设计的要求。
钢制管道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管道和管件在安装前,应将其内、外壁的污物和锈蚀清除干净。当管道安装间断时,应及时封闭敞开的管口;
2 管道弯制弯管的弯曲半径,热弯不应小于管道外径的3.5倍、冷弯不应小于4倍;捍接弯管不应小于1.5倍;冲压弯管不应小于1倍。弯管的最大外径与最小外径的差不应大于管道外径的8/100,管壁减薄率不应大于15%;
3 冷凝水排水管坡度,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当设计无规定时,其坡度宜大于或等于8‰;软管连接的长充,不宜大于150mm;
4 冷热水管道与支、吊架之间,应有绝热衬垫(承压强度能满足管道重量的不燃、难燃硬质绝热材料或经防腐处理的木衬垫),其厚度不应小于绝热层厚度,宽度应大于支、吊架支承面的宽度。衬垫的表面应平整、衬垫接合面的空隙应填实;
5 管道安装的坐标、标高和纵、横向的弯曲度应符合下表。在吊顶内等暗装管道的位置应正确,无明显偏差。
管道安装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目 | 允许偏差(mm) | 检查方法 | |||
坐标 | 架空及地沟 | 室外 | 25 | 按系统检查管道的起点、终点、分支点和变向点及各点之间的直管 用经纬仪、水准仪、液体连通器、水平仪、拉线和尺量检查 | |
室内 | 15 | ||||
埋地 | 60 | ||||
标高 | 架空及地沟 | 室外 | 20 | ||
室内 | 15 | ||||
埋地 | 25 | ||||
水平管道平直度 | DN《100mm | 2L%,最大40 | 用直尺、拉线和尺量检查 | ||
DN>100mm | 3L%,最大60 | ||||
立管垂直度 | 5L%,最大25 | 用直尺、线锤、拉线和尺量检查 | |||
成排管段间距 | 15 | 用直尺尺量检查 | |||
成排管段或成排阀门在同一平面上 | 3 | 用直尺、拉线和尺量检查 | |||
注:L——管道的有效长度(mm)。 |
检查方法:尺量、观察检查。
金属管道的支、吊架的型式、位置、间距、标高应符合设计或有关技术标准的要求
竖井内的立管,每隔2~3层应设导向支架。在建筑结构负重允许的情况下,水平安装管道支、吊架的间距应符合表9.3.8的规定;管道支吊架制作详见国标《03SR417-2》、《95R417-1》、《97R403》,空调水及冷、热共用供回水管与其支吊架间采用与保温层厚度相同的经过防腐处理的木托。
DN | 15 | 20 | 25 | 32 | 40 | 50 | 70 | 80 | 100 | 125 | 150 | ≥200 |
不保温管 | 2.5 | 3 | 3.5 | 4 | 4.5 | 5 | 6 | 6.5 | 6.5 | 7.5 | 7.5 | 9 |
保温管 | 1.5 | 2 | 2.5 | 2.5 | 3 | 3.5 | 4 | 5 | 5 | 5.5 | 6.5 | 7.5 |
(PVC-U冷凝水管支、吊架的最大间距m)
DN | 15 | 20 | 25 | 32 | 40 | 50 | 70 | 80 | 100 | 125 | 150 |
水平管 | 1.2 | 1.3 | 1.4 | 1.6 | 1.7 | 1.8 | 1.9 | 2.2 | 2.4 | 2.5 | 2.9 |
垂直管 | 2 | 2.2 | 2.4 | 2.7 | 2.9 | 3 | 3.2 | 3.7 | 4 | 4.2 | 4.9 |
检查数量:按系统支架数量抽查5%,且不得少于5个。
检查方法:尺量、观察检查。
阀门、集气罐、自动排气装置、除污器(水过滤器)等管道部件的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阀门安装的位置、进出口方向应正确,并便于操作;接连应牢固紧密,启闭灵活;成排阀门的排列应整齐美观,在同一平面上的允许偏差为3mm;
2 电动、气动等自控阀门在安装前应进行单体的调试,包括开启、关闭等动作试验;
3 冷冻水和冷却水的除污器(水过滤器)应安装在进机组前的管道上,方向正确且便于清污;与管道连接牢固、严密,其安装位置应便于滤网的拆装和清洗。过滤器滤网的材质、规格和包扎方法应符合设计要求;
4 闭式系统管路应在系统最高处及所有可能积聚空气的高点设置排气阀,在管路最低点应设置排水管及排水阀。
检查数量:按规格、型号抽查10%,且不得少于2个。
检查方法:对照设计文件尺量、观察和操作检查。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