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025-09-25 17:49:18 责编:小OO
文档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enxiao风的颜色

一、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叙述顺序。

2、了解草船借箭的前因后果,体会文章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

3、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4、感悟人物的性格特征。

二、自学指导

1、阅读《三国演义》,了解故事的历史背景。

2、通读课文,了解草船借箭的前因后果和表达方法。

3、细读课文,想想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体现在哪些方面?

4、交流资料:你还知道三国的哪些故事?了解哪些人物?

【设计理念】通过自学题可以很好地了解学生课外阅读情况,并检测学生的概括和表达能力。

三、先学过程(12分钟)

(一)学生自学

1、依据课题质疑。

2、快速浏览课文1——2自然段,找出草船借箭的原因。

3、同桌合作读人物对话,细细体会周瑜和诸葛亮在言语态度上的特点。

4、诸葛亮为借箭做了哪些事?从他做的这些事,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在课文空白处做批注)

(二)自学检测

1、用“因为……所以……”连起来说说草船借箭的原因。

2、分角色朗读周瑜和诸葛亮的对话,说说从对话中体会到他们言语态度各有什么特点。

3、补充横线上的内容,并将成语正确填入括号。

(指导:先由小组长帮助学困生完成,并指导订正,再交流。)

明知故问    胸有成竹   顾全大局   将计就计  正中下怀

周瑜问诸葛亮                        ,这是(        )。

诸葛亮回答说                        ,周瑜(        )。

诸葛亮保证                          ,这是(        )。

诸葛亮立                 ,这是(        )(        )。

4、指导朗读对话,读出周瑜和诸葛亮话中隐含的意思。

【设计理念】通过完成填空题,让学生快速了解草船借箭的原因,又对课文两个主要人物的特点进行了初步的了解。

四、以学定教(15分钟)

1、诸葛亮凭什么“借”到十万支箭?找出文中的关键词。

2、引导学生根据“神机妙算”提问:

预设:神机妙算是什么意思?

诸葛亮“算”到了什么?(思)

诸葛亮是怎么做的?    (做)

3、带着问题默读课文3——9自然段,小组合作学习,将诸葛亮“做”的事情简单概括,在相关语段旁做好批注。

(指导:老师指导学困生找到相关段落,并指导概括。)

4、交流:诸葛亮主要做了哪些事?

预设:请鲁肃帮忙准备二十条船、三十名军士、一千多个草把子。

请鲁肃同去取箭。

将二十条船一字儿摆开。

让船上的军士擂鼓呐喊。

和鲁肃在船上饮酒取乐。

           ……

(指导:主要由一帮一的学困生先交流概括的内容,优等生补充。)

5、小组讨论,诸葛亮做这些事时,心里是怎么想的(思),产生了怎样的结果(果)? 

五、当堂训练(13分钟)

1、将讨论的结果填入表格。(一帮一合作完成,体会“神机妙算”)

 做   

1请鲁肃帮忙
2请鲁肃同去取箭
3
4
5
……
【设计理念】由做求思,以果验思,让学生知道诸葛亮做的每件事都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从而进一步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同时让学生知道读书最重要的是进行思考,才能体会文章所表达的含义。

2、根据诸葛亮利用草船成功借箭的表现,我们怎么理解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他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呢?

概括:识人心(找出相关内容朗读并体会。)   

知天文(找出相关内容朗读并体会。)

      懂地理(找出相关内容朗读并体会。)

3、课文围绕“神机妙算”这个核心词,将三国的这个故事写得生动、精彩,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用成语对课文内容进行概括,并将成语写在相关的语段旁。

预设:(小组合作完成,组与组之间交流。)

明知故问   正中下怀    胸有成竹   将计就计   顾全大局

顺水推舟   知己知彼    百战百胜   疑惑不解   按兵不动

万事俱备   只欠东风    虚张声势   谈笑风生   不计其数

4、课文中的四个人物,你最喜欢谁,为什么?你还了解《三国演义》中的哪些故事和人物?

附:板书设计:

(因)周瑜:妒    忌

                         

暗 算         识人心

         

  诸葛亮:神机妙算  知天文

      交 箭        懂地理

                      

 (果)周瑜:自叹不如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