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业要求
1.微课程设计方案:教师自主选择一个知识点或技能点,撰写微课程设计方案,包括主题、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流程与内容设计以及实施思路。以PDF形式提交。
优秀 | 合格 |
⏹教学内容科学准确,符合课程标准,突出了教学重难点;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编排符合学习者的认知规律,逻辑性强,过程主线清晰、重点突出; ⏹内容呈现形式恰当支持内容表达; ⏹将微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与教学实施做了关联思考; ⏹对微课程的教学应用环境、技术条件、学生能力做了充分考虑,预见了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制订了应对方案,操作性强。 | ⏹教学内容科学准确,符合课程标准,突出了教学重难点;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编排符合学习者的认知规律,过程主线清晰、重点突出; ⏹实施思路清晰合理,具有一定的操作性。 |
优秀 | 合格 |
⏹讲解准确清晰、语言富有亲和力,深入浅出,启发引导性强; ⏹内容呈现形式与讲解新颖; ⏹媒体应用合理,能有效支持内容表达; ⏹使用文字、标注、变焦等提示性信息促进学生理解重难点; ⏹注重使用提问、测验等交互方式; ⏹视频清晰流畅,声画同步。 | ⏹讲解准确清晰,语言富有亲和力;
⏹媒体应用合理,能有效支持内容表达; ⏹视频清晰流畅,声画同步。 |
二、作业模板
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 (一)微课程设计方案 | |||
一、基本信息 | |||
姓名 | 翟霞 | 所属学校 | 原州三小 |
所涉学段 | 四年级 | 所教学科 | 语文 |
二、微课程设计方案 | |||
知识点或技能点 | 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 | ||
教学主题 | 铁杵成针 | ||
教学内容 | 《铁杵成针》的课题释疑与朗诵指导 | ||
教学目标 | 1.理解“铁杵成针”的含义,并针对课题能够提出自己的问题。 2.会认“卒”,会写“逢 卒”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准确朗读《铁杵成针》一文,注意停顿,并读出感情。 | ||
教学对象 及学情分析 | 课文是针对四年级的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自主学习和借助资料书理解课文的能力,且在三年级和四年级上册已经学过短篇文言文,了解了文言文的学习方法。但是由于四年级的学生,对于文言文的学习还存在不理解或朗读不当的问题所以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 ||
教学流程 与内容设计 |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铁杵成针》。( 板书 铁杵成针) 课题释疑: 铁杵:舂米或捣衣的铁棒;成:磨成;针:绣花针 铁杵成针:铁棒被磨成了绣花针。 同学们,针对课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预设:是谁把铁棒磨成针?为什么把铁棒磨成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初读课文 1.学生初读。学生自由朗读《铁杵成针》,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个别读。 使用扩词法讲解“传”、“还”的读音;范写生字“卒”。 3.听范读。学生边听边用停顿符号标出停顿。 出示课文停顿,学生对照自己听范读时的标注补充或订正。 4.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并读正确停顿。 5.配乐朗读,请几位同学展示朗诵。 强调:注意古文诵读时声断气连。 6.齐读 | ||
实施思路 | 一、查资料,理思路 利用教辅资料,网络手段,多方搜寻资料,排除心中疑惑,解决问题,补齐短板和不足。就教学对象和学情分析状况,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文章的重难点,理清自己的讲课思路。 二、定标题,列提纲 根据课题要求,结合课文的重难点,确定教学提纲。 三、研资料,起初稿 根据上课需要,处理自己收集的资料,确定教学环节,将音、视频资料合理插入到教学环节中,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不要它成为上课的包袱,反而成了画蛇添足。 四、细修改,校好稿 教学设计与课件的准备一定要相协调,相统一。课件的制作仅仅围绕教学设计展开,制作完成后要反复浏览,细细评读,看它是否适合我们的学生,环节是否恰当,结构是否完整,做好校对与调整。 五、做准备,录微课 准备好教学设计与课件,录制微课。 | ||
其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