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朗读、背诵全诗。
2、反复吟诵,体会诗人在诗中蕴含的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
3、感悟诗人热爱自然、回归自然、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预习导学】
1、文学常识
陶渊明(约365—427), (朝代)诗人,一名 ,字 ,世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其诗多描绘田园风光及其在农村生活的场景,后人称他为我国第一位 诗人,对唐朝的王维、孟浩然等人影响很深,主要作品有
。
2、划分节奏,朗读背诵诗歌。
3、解释加点词语
①结庐在人境 ②而无车马喧
③问君何能尔 ④悠然见南山
⑤山气日夕佳 ⑥飞鸟相与还
⑦欲辨已忘言
4、理解诗歌大意
【合作探究】
1、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什么“而无车马喧”?
2、“心远地自偏”中的“远”的对象是什么?
3、诗人笔下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田园风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4、能否把“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改为“望”字?为什么?
5、“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领会到的“真意”是什么?
6、说说本诗的艺术特色。
【小结感悟】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我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