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语文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2025-09-25 17:50:47 责编:小OO
文档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语文期中测试

一、拼一拼,写一写,看谁得最漂亮。(每字0.5分,5分。)

pán shān pífáqíu jìng jiāo zào jīdàng ( ) ( ) ( ) ( ) ( ) 二、给加点字的正确读音打上“√”。(每字0.5分,共3分。)供.给(gōng gîng)瞥.见(piě piē) 逮.捕(dǎi dài) 折.断(zhé shé)处.理(chǔ chù) 调.节(tiáo diào) 三、把成语补充完整。(每字1分,共6分。)

()花()草()席地()斧()工()无恐前()后()()胜()汰四、填习惯用语的下半部分。(每字1分,共6分。)

福无双至,()成事不足,()吃一堑,()千里之行,()捡了芝麻,()胜不骄,()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每空1分,共15分。)

1.童孙未解供耕织,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诗句出自__________写的《_____________》。“供”在诗句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我从中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联:_______,历秦汉,及辽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联:跨峻岭,_____。横瀚海,经绝壁,________________。

3.因为它是一种___________的力,有______,___________的力,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力。

六、默写古诗,并填空。(每空1分,共5分)

送元二使安西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读这首诗,我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课内阅读。(每空2分,共14分。)

我不能说这个故事

....是千真万确的,然而碑上的文字让我们看见了那一对夫妇的心。我走下索桥,满头大汗,不用说,我走得疲乏了,我的脚也开始发热。可是300年前人们的心也给我带来温暖。那样的心,那种想帮助多数人、想跟多数人的心贴近、为了多数人甚至牺牲自己的伟大的心是不会死的,不管经过百年千

载,它都会发光,就像高尔基在一篇故事

....里所描写的“燃烧的心”那样。勇士丹柯挖出自己的心拿在手上,心在燃烧、发光,给人们带路。“何公何母”的心给每一个走过索桥的人添一些温暖,甚至300年以后的寒冷的冬天,我站在桥头还会揭下帽子当团扇来扇。

1.这篇文章的作者是________,他的另一篇作品是《________》。

2.简答:

(1)索桥是哪里的遗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索桥是什么时候留下的遗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个故事”指的是什么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一篇故事”指的是什么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寒冷的冬天”,“我”为什么“还会揭下帽子当团扇来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课外阅读。(16分)

蜜蜂和蚂蚁

人们喜爱蜜蜂,赞美蜜蜂的辛勤劳动。画家画了不少采蜜图,诗人写了不少赞蜂诗,甚至刚学会说话的孩子也唱着“我们的生活比蜜甜……”

蚂蚁很忌妒蜜蜂,心里一直搁着个疑团:蜜蜂一早出工,我们也一早出工;蜜蜂天黑回窝,我们也天黑回窝。我们干的活不少蜜蜂少,也不比蜜蜂慢,可人们只夸蜜蜂,不称赞我们,这不是太偏心了吗?蚂蚁想来想去想不通。

有一天,蚂蚁爬到花枝上觅食,见到一只小蜜蜂“嗡嗡”地飞来采蜜,就抬头气乎乎地说:“”“啥问题?你说吧!”小蜜蜂回答说。

“”

“你和我们一样,整天忙个不停,当然勤劳啊!”

“那人们为什么只夸奖你们,从来不称赞我们呢?”

小蜜蜂想了一会儿,笑着说:“这个问题嘛,我觉得不难回答。因为你们的勤劳是为了自己,我的勤劳却是为了人们……”

蚂蚁听了,心服口服,因此再也不忌妒蜜蜂了。

1、填空:(3分)

蚂蚁忌妒蜜蜂的是,蚂蚁想来想去想不通的是,蜜蜂勤劳是,蚂蚁勤劳为的是。从中看出。

2、文中两个省略号,第一个表示,第二个表示。(2分)

3、从文中找出三个意思相同的词,写在横线上。(3分)

、、

4、联系上下文,在“”上补全对话。(4分)

5、看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结合生活实际谈体会。(4分)

_ 九、习作(30分)

“尝试”也就是试一试,这是非常有意思的实践活动。它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然而,不管怎样,它都会使你有所发现,有所感悟。请选取你在生活中曾经历的一次尝试,把题目《那是一次( )的尝试》补充完整,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400。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可以填有趣、成功、痛苦等。

2.内容具体,感情真,语句通顺,有一定的条理。

六年级语文答案

一、拼一拼,写一写。每字0.5分。

蹒跚疲乏遒劲焦躁激荡

二、给加点字的正确读音打上“√”。(每字0.5分,共3分。)

供.(gōng)瞥.(piē) 逮.(dài) 折.(zhé)处.(chǔ) 调.(tiáo)

三、把成语补充完整。(每字1分,共6分。)合理即可。

四、填习惯用语的下半部分。(每字1分,共6分。)合理即可。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每空1分,共15分。)

1.也傍桑阴学种瓜。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从事儿童的天真活泼

2. 起春秋,历秦汉,及辽金,迄元明,上下两千年。

跨峻岭,穿草原,横瀚海,经绝壁,纵横十万里。

3.长期抗战弹性能屈能伸韧性不达目的不止

六、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朋友之间深深的惜别之情。合理即可。每空一分。

七、1.巴金《海上日出》《鸟的天堂》《春蚕》《生命的意义》等

2.(1)四川灌县四川灌县都可以(2)清朝初年或清朝

(3)何公何母的故事(4)燃烧的心的故事或勇士丹柯的故事

3.我疲乏了,300年前人们的心也给我带来了温暖。

八、合理即可

1.人们赞美蜜蜂人们只夸蜜蜂,不赞美蚂蚁别人自己

真心为别人才能得到人们的赞美。

2.小孩子的歌词还有很多。小蜜蜂的话还没说完。

3.赞美称赞夸奖

4.蜜蜂,我有个问题要问你?难道我们不像你们一样勤劳吗?

5.心里不能只有自己,而想不到别人,关心别人,为别人工作的人才能得到人们的赞美。结合实际,清洁工、医生、老师等。

九、1.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分段表述,没有明显的病句,错别字不超过1%;达到或超过400字,可评为一类文。26—30分2.内容较具体,有真情实感,病句较少(一般不超过2-3句),错别字不超过2%,达到或接近400字,可评为二类文。21—25分

3.以下五种情况占两至三项的,可评为三类文。18—20分(1)内容不够具体。(2)感情不够真实或思想不够健康。

(3)病句较多。(4)错别字超过2%。

(5)字数偏少。

4.上述五种情况中占三至四项的,可评为四类文。18分以下5. 表达上有特点的,如,描写丰富合理,恰当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对事情写得比较清楚,评价标准可适当放宽。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