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2021学年安徽省合肥六中高一(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Word+答案)
2025-09-25 17:56:57 责编:小OO
文档
2020-2021学年安徽省合肥六中高一(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1.(3分)厨房中的化学知识很多,下面是有关厨房中的常见操作或者常见现象,其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烧菜用过的铁锅,经放置常出现红棕色斑迹    

B.用煤气灶燃烧沼气(主要成分为甲烷:CH4)为炒菜提供热量    

C.牛奶久置变质    

D.用醋酸除去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Mg (OH)2]

2.(3分)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分类不正确的是(  )

A.酸性氧化物:干冰、二氧化硫、三氧化硫    

B.同素异形体:活性炭、C60、金刚石    

C.非电解质:乙醇、四氯化碳、氯气    

D.碱性氧化物:氧化钙、氧化铁、氧化镁

3.(3分)下列物质在给定条件下的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

A.Fe3O4FeFeCl3    

B.H2O2H2H2O    

C.CaCl2溶液CaCO3CO2    

D.CuSO4溶液CuCuO

4.(3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NaNO3在通电的条件下电离出NO3﹣和Na+    

B.稀溶液中存在的微粒主要有H+、NO3﹣和HNO3    

C.Na2SO4溶于水后,主要以Na+和SO42﹣形式存在    

D.BaSO4难溶于水,不属于电解质

5.(3分)如图装置可用于气体的收集、检验、除杂、缓冲等用途,不能实现的是(  )

A.在b端接量筒,瓶内装满水,测量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    

B.气体从a端通入,收集氧气    

C.瓶内装有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一氧化碳中混有的二氧化碳    

D.瓶中装有O2,加水以取用瓶内储存气体

6.(3分)氢化钙可以作为生氢剂(其中CaH2中氢元素为﹣1价),反应方程式如下:CaH2+2H2O=Ca(OH)2+2H2↑,其中水的作用是(  )

A.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B.是氧化剂    

C.是还原剂    

D.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7.(3分)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CuO+4H++SO42﹣═Cu2++SO2↑+2H2O    

B.二氧化碳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Ca2++2OH﹣+CO2═CaCO3↓+H2O    

C.铁和盐酸反应:2Fe+6H+═2Fe3++3H2↑    

D.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反应:OH﹣+H+═H2O

8.(3分)能在 pH 为 1 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一组物质是(  )

A.FeCl3、CuSO4、NaCl    B.BaCl2、Na2SO4、NaOH    

C.CaCl2、Na2CO3、AgNO3    D.K2SO4、NaNO3、NH4Cl

9.(3分)硫化氢的转化是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研究课题。将H2S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通入FeCl3、FeCl2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回收S,其转化如图所示(CuS不溶于水)。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过程①中,生成CuS的反应为H2S+Cu2+═CuS↓+2H+    

B.过程②中,Fe3+作氧化剂    

C.转化图中化合价不变的元素只有铜和氯    

D.回收S的总反应为2H2S+O2═2H2O+2S↓

10.(3分)能够确定一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的实验事实是(  )

A.取少量试样溶液,加入用盐酸酸化过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B.取少量试样溶液,加入用盐酸酸化过的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C.取少量试样溶液,加入足量盐酸无沉淀,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D.取少量试样溶液,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

11.(3分)实现下列转化,必须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的是(  )

A.NO2→NO    B.NH4+→NH3    C.NH3→NO    D.CO2→Na2CO3

12.(3分)下列各组离子在相应的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在碱性溶液中:CO32﹣、K+、HS﹣、Na+    

B.无色溶液中:K+、CH3COO﹣、H+、SO42﹣    

C.使pH试纸变红的溶液中:Na+、Fe2+、Cl﹣、NO3﹣    

D.澄清溶液中:NH4+、SO42﹣、MnO4﹣、K+

13.(3分)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试剂操作方法
ANaCl溶液(盐酸)

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用玻璃棒搅拌
BCu(AgNO3固体)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KCl固体(MnO2固体)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DCO2(HCl)

氢氧化钠溶液洗气
A.A    B.B    C.C    D.D

14.(3分)把碎纸片b补充到a中,可得到一个完整的离子方程式(未配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物微粒是S、SO32﹣、OH﹣    

B.该反应可能在酸性条件下进行    

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比为2:1    

D.每生成2个S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6

15.(3分)下列离子方程式改写成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u2++2OH﹣═Cu(OH)2↓    CuCO3+2NaOH═Cu(OH)2↓+Na2CO3    

B.CO32﹣+2H+═CO2↑+H2O    BaCO3+2HCl═BaCl2+CO2↑+H2O    

C.CO32﹣+Ca2+═CaCO3↓     Ca(NO3)2+NaCO3═CaCO3↓+NaNO3    

D.H++OH﹣═H2O            2KOH+H2SO4═K2SO4+2H2O

16.(3分)Co2O3、Cl2、FeCl3、I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已知Co2O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Co2+,下列反应在水溶液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A.3Cl2+6FeI2→2FeCl3+4FeI3    

B.Cl2+FeI2→FeCl2+I2    

C.Co2O3+6HCl→2CoCl2+Cl2↑+3H2O    

D.2Fe3++2I﹣→2Fe2++I2

17.(3分)下列方程式中电子转移数目正确的是(  )

A.3NO2+H20═2HNO3+NO,转移3e﹣    

B.2KMnO4+10FeSO4+8H2SO4═K2SO4+5Fe2(SO4)3+2MnSO4+8H20,转移5e﹣    

C.KClO3+6HCl═KCl+3Cl2↑+3H20,转移6e﹣    

D.I2+SO2+2H20═H2SO4+2HI,转移2e﹣

18.(3分)根据下列反应进行判断,下列各微粒氧化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

①ClO3﹣+5Cl﹣+6H+═3Cl2+3H2O            

②2FeCl3+2KI═2FeCl2+2KCl+I2

③2FeCl2+Cl2═2FeCl3.

A.ClO3﹣>Cl2>I2>Fe3+    B.Cl2>ClO3﹣>I2>Fe3+    

C.ClO3﹣>Cl2>Fe3+>I2    D.ClO3﹣>Fe3+>Cl2>I2

二、填空题(本题有四小题,共46分)

19.(8分)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以下物质:①NaCl晶体②液态HCl③CaCO3固体④熔融KCl⑤蔗糖⑥铜⑦CO2⑧H2SO4⑨KOH固体

以上物质中能导电的是     ,属于电解质的是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溶于水且能导电的物质是     。

(2)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以下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

物质MNQP
反应前质量(g)

501312
反应后质量(g)

X26330
①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②物质Q在反应中起的作用是     。

(3)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     ,鉴别胶体和溶液所采用的方法是观察是否能发生     效应。

20.(12分)某河道两旁建有甲、乙两化工厂,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分别收集了两厂排放的污水带回学校进行实验探究,工厂的师傅告诉同学们甲、乙厂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含有下列离子中的三种(各不相同)

阳离子K+、Ag+、Fe3+

阴离子Cl﹣、OH﹣、NO3﹣

(1)甲同学用pH计(一种测量溶液酸碱性的仪器)测得甲厂的废水明显呈碱性,然后就判断了甲厂中所含有的离子     ,乙厂中所含有的离子:     。

(2)乙同学看到工厂师傅给出的离子后,认为可以在某工厂的废水中加入一种金属,从而回收另一种金属。请写出反应过程中的离子方程式:     。

(3)丙同学认为将甲厂和乙厂的废水按适当的比例混合,可以使废水中的某些离子完全转化为沉淀,写出甲、乙两厂废水混合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并简述经上述处理后废水的主要作用:     。

21.(16分)现有五种物质A、B、C、D、E,其中有一种是碱,四种是盐,部分溶于水后电可以产生阳离子Na+、H+、Ba2+,阴离子OH﹣、CO32﹣、SO42﹣。为鉴别它们,分别完成以下实验,其结果如下:

①A溶液与B溶液反应生成无色气体X,X可以和C溶液反应生成沉淀E,沉淀E可与B溶液反应;

②B溶液与C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D,沉淀D不溶于稀。

请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填空: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B     ,C     ,D     ,E     。

(2)写出C溶液与X气体反应生成沉淀E的离子方程式:     。

(3)D与E的混合物ag,加入足量盐酸,反应完毕生成bg气体X,则D在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为     。

(4)B溶液与A溶液反应至不再产生气泡,写出该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

22.(10分)过氧化氢(H2O2)俗名双氧水,医疗上利用它杀菌消毒的作用来清洗伤口。根据下列反应回答问题:

A.Ag2O+H2O2═2Ag+O2↑+H2O

B.2H2O2═2H2O+O2↑

C.3H2O2+Cr2(SO4)3+10KOH═2K2CrO4+3K2SO4+8H2O

(1)上述三个反应中H2O2分别表现什么性质:

A:     ,B:     ,C:     。

(2)上述反应说明H2O2、Ag2O、K2CrO4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

(3)某强酸反应体系中发生的一个氧化还原的离子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共六种微粒:O2、MnO4﹣、H2O、Mn2+、H2O2、H+。已知该反应中H2O2只发生了如下过程:H2O2→O2。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020-2021学年安徽省合肥六中高一(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试题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1.【答案】D

解:A.Fe被氧化生成铁锈,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选;

B.CH4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C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选;

C.牛奶久置变质,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不选;

D.用醋酸除去水垢,属于复分解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选。

故选:D。

2.【答案】C

解:A.干冰为二氧化碳属于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酸性氧化物,故A正确;

B.活性炭、C60、金刚石是碳元素的不同单质为同素异形体,故B正确;

C.乙醇、四氯化碳是非电解质,氯气是单质不是化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C错误;

D.氧化钙、氧化铁、氧化镁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为碱性氧化物,故D正确;

故选:C。

3.【答案】D

解:A.Fe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则FeFeCl3不能实现,故A错误;

B.H2O2分解生成H2O和O2,则H2O2H2不能实现,故B错误;

C.CaCl2和CO2不反应,则CaCl2溶液CaCO3不能实现,故C错误;

D.Fe与硫酸铜反应生成Cu,Cu与氧气反应生成CuO,均可实现转化,故D正确;

故选:D。

4.【答案】C

解:A.电离不需要通电,NaNO3在熔融状态或者水溶液的条件下电离出NO3﹣和Na+,故A错误;

B.稀是强电解质,其水溶液中完全电离为H+、NO3﹣,不存在HNO3分子,故B错误;

C.Na2SO4为强电解质,溶于水后完全电离,主要以Na+和SO42﹣形式存在,故C正确;

D.BaSO4难溶于水,但其微弱溶解的部分完全电离,是强电解质,故D错误;

故选:C。

5.【答案】A

解:A.二氧化碳会部分溶于水,所以不能用来测量二氧化碳的体积,所以A不能实现,故A正确;

B.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并且应从a端通入气体,所以B能实现,故B错误;

C.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而一氧化碳不能,所以可以瓶内装有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一氧化碳中混有的二氧化碳,故C错误;

D.O2不与水反应,故可以瓶中装有O2,加水以取用,故D错误。

故选:A。

6.【答案】B

解:该反应中,CaH2中H的化合价为﹣1,H2O中H的化合价为+1,H2中H的化合价为0,所以氢化钙失电子作还原剂,水得电子作氧化剂,故选B。

7.【答案】B

解:A.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离子方程式:CuO+2H+═Cu2++H2O,故A错误;

B.二氧化碳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离子方程式:Ca2++2OH﹣+CO2═CaCO3↓+H2O,故B正确;

C.二者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离子方程式:Fe+2H+═Fe2++H2↑,故C错误;

D.氢氧化钡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SO42﹣+Ba2++2OH﹣=BaSO4↓+2H2O,故D错误;

故选:B。

8.【答案】D

解:A.FeCl3、CuSO4为有色溶液,不满足溶液无色透明的条件,故A错误;

B.BaCl2、Na2SO4之间反应生成难溶物硫酸钡,NaOH与氢离子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CaCl2、Na2CO3与AgNO3发生反应,Na2CO3与氢离子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K2SO4、NaNO3、NH4Cl之间不反应,都不与氢离子反应,且为无色溶液,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D正确;

故选:D。

9.【答案】C

解:A.由分析可知,①中发生为H2S+Cu2+=CuS↓+2H+,故A正确;

B.②中发生CuS+2Fe3+=S+2Fe2++Cu2+,Fe的化合价降低,Fe3+作氧化剂,故B正确;

C.转化图中化合价不变的元素有铜、氢和氯,故C错误;

D.由分析可知,回收S的总反应为2H2S+O2═2H2O+2S↓,故D正确;

故选:C。

10.【答案】C

解:A.白色沉淀可能为AgCl或硫酸钡,原溶液中可能含银离子,故A不选;

B.用盐酸酸化过的Ba(NO3)2溶液,存在氧化性的,能氧化亚硫酸根离子生成硫酸根离子,白色沉淀可能为AgCl或硫酸钡,故B不选;

C.先加盐酸,无沉淀,排除银离子、碳酸根离子等干扰,后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白色沉淀沉淀为硫酸钡,则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故C选;

D.原溶液中可能含银离子,白色沉淀可能为AgCl,沉淀不溶于盐酸,故D不选;

故选:C。

11.【答案】C

解:A.NO2→NO,可自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二氧化氮与水反应,不需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故A不选;

B.NH4+→NH3中,元素的化合价不变,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选;

C.NH3→NO中,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需要加氧化剂实现,故C选;

D.CO2→Na2CO3中,元素的化合价不变,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选;

故选:C。

12.【答案】D

解:A.OH﹣、HS﹣反应,在碱性溶液中不能电离出,故A错误;

B.CH3COO﹣、H+之间反应生成弱电解质醋酸,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使pH试纸变红的溶液呈酸性,Fe2+、NO3﹣在酸性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NH4+、SO42﹣、MnO4﹣、K+之间不反应,在澄清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D正确;

故选:D。

13.【答案】C

解:A.应加入适量氢氧化钠,否则氢氧化钠过量,引入新杂质,故A错误;

B.铜可置换出银,原物质被除去,故B错误;

C.二氧化锰不溶于水,可用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的方法除去杂质,故C正确;

D.二者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应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杂,故D错误。

故选:C。

14.【答案】C

解:碱性条件下,S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S2﹣和SO32﹣,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S+6OH﹣=2S2﹣+SO32﹣+3H2O,反应中部分S的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4价,部分S的化合价从0价降低到﹣2价,

A.反应物微粒是S、OH﹣,故A错误;

B.酸性条件下,不能有OH﹣参加或生成,故B错误;

C.化合价降低的硫作氧化剂,化合价升高的S作还原剂,则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故C正确;

D.3molS参加反应时转移4mol电子,则2molS参加反应时,转移的电子为=mol,则电子数为NA,故D错误。

故选:C。

15.【答案】D

解:A.CuCO3+2NaOH═Cu(OH)2↓+Na2C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CO3+2OHˉ=CO32ˉ+Cu(OH)2↓,故A错误;

B.BaCO3+2HCl═BaCl2+CO2↑+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BaCO3═Ba2++CO2↑+H2O,故B错误;

C.Ca(NO3)2+Na2CO3═CaCO3↓+2NaN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Ca2+═CaCO3↓,但NaCO3书写错误,故C错误;

D.2KOH+H2SO4═K2SO4+2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故D正确;

故选:D。

16.【答案】A

解:A、根据氧化性是:Cl2>FeCl3>I2,因此Cl2可以氧化Fe2+,也可以氧化I﹣,但是碘离子还原性强于亚铁离子,碘离子会先被氯气氧化,正确的离子方程式是:Cl2不足时,Cl2+2I﹣=2Cl﹣+I2(Fe2+不被还原),Cl2过量时,3Cl2+2Fe2++4I﹣=6Cl﹣+2Fe3++2I2,故A符合题意;

B、根据反应:Cl2+FeI2=FeCl2+I2,得出氧化性是:Cl2>I2,和题意相符合,反应可能发生,故B不符合题意;

C、根据反应:Co2O3+6HCl=2CoCl2+Cl2↑+3H2O,得出氧化性是:Co2O3>Cl2,和题意相符合,反应可能发生,故C不符合题意;

D、根据反应:2Fe3++2I﹣=2Fe2++I2,得出氧化性是:FeCl3>I2,和题意相符合,反应可能发生,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7.【答案】D

解:A、3NO2+H2O═2HNO3+NO该反应中,1个氮原子化合价由+4价降低到+2价,所以电子转移的数目为1×2=2e﹣,故A错误;

B、2KMnO4+10FeSO4+8H2SO4═K2SO4+5Fe2(SO4)3+2MnSO4+8H2O该反应中,2个Mn原子化合价由+7价降低到+2价,所以电子转移的数目为2×5=10e﹣,故B错误;

C、KClO3+6HCl═KCl+3Cl2↑+3H2O该反应中,1个Cl原子化合价由+5价降低到0价,所以电子转移的数目为1×5=5e﹣,故C错误;

D、I2+SO2+2H2O═H2SO4+2HI该反应中,2个I原子化合价由0价降低到﹣1价,所以电子转移的数目为2×1=2e﹣,故D正确;

故选:D。

18.【答案】C

解:①中ClO3﹣是氧化剂,Cl2是氧化产物,所以氧化性ClO3﹣>Cl2,

②中Fe3+是氧化剂,I2是氧化产物,所以氧化性:Fe3+>I2,

③中Cl2是氧化剂,Fe3+是氧化产物,所以氧化性:Cl2>Fe3+,

综上得氧化性顺序为ClO3﹣>Cl2>Fe3+>I2。

故选:C。

二、填空题(本题有四小题,共46分)

19.【答案】(1)④⑥;①②③④⑧⑨;⑤⑦;①②④⑦⑧⑨;

(2)①分解反应;

②催化剂;

(3)分散质粒直径的大小;丁达尔。

解:(1)④熔融KCl中含有自由移动离子、⑥铜含有自由移动的电子,所以④⑥都能导电;①NaCl晶体、②液态HCl、③CaCO3固体、④熔融KCl、⑧H2SO4、⑨KOH固体是电解质,⑤蔗糖、⑦CO2是非电解质;水溶液中能发生电离,或者与水反应生成电解质,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可以导电,①NaCl晶体、②液态HCl、④熔融KCl、⑦CO2、⑧H2SO4、⑨KOH固体,溶于水溶液都能导电,

故答案为:④⑥;①②③④⑧⑨;⑤⑦;①②④⑦⑧⑨;

(2)①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的总质量,则X=50+1+3+12﹣26﹣3﹣30=7,即M反应后质量减小,所以M为反应物,N和P质量增大为生成物,所以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故答案为:分解反应;

②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物质Q在反应中起的作用是催化剂,

故答案为:催化剂;

(3)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分散质粒直径的大小,分散质微粒直径小于1nm形成的分散系为溶液,分散质微粒直径为1nm﹣100nm形成的分散系为胶体,胶体能发生丁达尔效应,溶液不能发生,所以可以用丁达尔效应来鉴别胶体和溶液,

故答案为:分散质粒直径的大小;丁达尔。

20.【答案】(1)K+、Cl﹣、OH﹣,Ag+、Fe3+、NO3﹣;

(2)Fe+2Ag+=2Ag+Fe2+;

(3)Ag++Cl﹣=AgCl↓;Fe3++3OH﹣=Fe(OH)3↓;KNO3可作化肥使用。

解:(1)甲厂废水呈碱性,则溶液中含有大量的OH﹣,与OH﹣离子反应的Ag+、Fe3+不能大量共存,根据溶液电中性可知甲厂废水中肯发含有K+,乙厂中含有Ag+、Fe3+,则与Ag+、Fe3+反应的Cl﹣、OH﹣不能共存,根据溶液电中性可知乙厂还有NO3﹣,由此可知:甲厂含有K+、Cl﹣、OH﹣,乙厂含有Ag+、Fe3+、NO3﹣,

故答案为:K+、Cl﹣、OH﹣;Ag+、Fe3+、NO3﹣;

(2)废水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有K+、Ag+、Fe3+,加入单质Fe,铁可置换出Ag,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Ag+=2Ag+Fe2+,

故答案为:Fe+2Ag+=2Ag+Fe2+;

(3)根据以上分析,甲厂含有K+、Cl﹣、OH﹣,乙厂含有Ag+、Fe3+、NO3﹣,将甲厂和乙厂的废水按适当的比例混合,可生成AgCl、Fe(OH)3沉淀,反应离子方程式为:Ag++Cl﹣=AgCl↓、Fe3++3OH﹣=Fe(OH)3↓,生成沉淀的离子有Ag+、Fe3+、Cl﹣、OH﹣等,经过滤后的废水主要KNO3,可作化肥使用,

故答案为:Ag++Cl﹣=AgCl↓、Fe3++3OH﹣=Fe(OH)3↓;KNO3可作化肥使用。

21.【答案】(1)Na2CO3;NaHSO4;Ba(OH)2;BaSO4;BaCO3;

(2)Ba2++2OH﹣+CO2=BaCO3 ↓+H2O;

(3)(1﹣)×100%;

(4)2H++CO32﹣=H2O+CO2↑。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A为Na2CO3,B为NaHSO4,C为Ba(OH)2,D为BaSO4,E为BaCO3,故答案为:Na2CO3;NaHSO4;Ba(OH)2;BaSO4;BaCO3;

(2)C溶液与x气体反应生成沉淀E的离子方程式:Ba2++2OH﹣+CO2=BaCO3 ↓+H2O,故答案为:Ba2++2OH﹣+CO2=BaCO3 ↓+H2O;

(3)BaSO4与BaCO3的混合物ag,加入足量盐酸,发生反应:BaCO3+2HCl=CO2↑+BaCl2+H2O,n(BaCO3)=n(CO2)=bg÷44g/mol=mol,m(BaCO3)=mol×197g/mol=g,m(BaSO4)=ag﹣g,所以:w(BaSO4)=×100%=(1﹣)×100%,

故答案为:(1﹣)×100%;

(4)NaHSO4溶液与Na2CO3溶液反应至不再产生气泡,该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2H++CO32﹣=H2O+CO2↑,故答案为:2H++CO32﹣=H2O+CO2↑。

22.【答案】(1)还原性;氧化性和还原性;氧化性;

(2)Ag2O>H2O2>K2CrO4;

(3)2MnO4﹣+5H2O2+6H+═2Mn2++5O2↑+8H2O。

解:(1)A.Ag2O+H2O2═2Ag+O2↑+H2O反应中,双氧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升高,H2O2体现还原性;

B.2H2O2═2H2O+O2↑反应中,双氧水中氧元素化合价既升高也降低,既体现氧化性又体现还原性

C.3H2O2+Cr2(SO4)3+10KOH═2K2CrO4+3K2SO4+8H2O反应中,双氧水中氧元素化合价降低,说明双氧水作氧化剂,体现了氧化性,

故答案为:还原性;氧化性和还原性;氧化性;

(2)反应Ag2O+H2O2═2Ag+O2↑+H2O中,氧化银作氧化剂,双氧水作还原剂,则氧化性Ag2O>H2O2,反应3H2O2+Cr2(SO4)3+10KOH═2K2CrO4+3K2SO4+8H2O中,双氧水作氧化剂,铬酸钾作氧化产物,则氧化性H2O2>K2CrO4,故氧化性顺序为Ag2O>H2O2>K2CrO4,

故答案为:Ag2O>H2O2>K2CrO4;

(3)H2O2只发生了H2O2→O2的变化体现了双氧水的还原性,作还原剂,所以高锰酸根作氧化剂,还原产物是锰离子,根据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配平离子方程式为2MnO4﹣+5H2O2+6H+═2Mn2++5O2↑+8H2O,

故答案为:2MnO4﹣+5H2O2+6H+═2Mn2++5O2↑+8H2O。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