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高考英语二轮复习策略
2025-09-25 17:57:13 责编:小OO
文档
高考英语二轮复习策略

    英语卷无论是考试形式、试题结构,坚持稳定为主,注重基础考查,重点考查考生“在特定语境中语言运用能力”,即运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始终不变的重点知识,考生应该将其列为复习内容,同时抓牢基础知识,不要一味做偏、难、怪题。现提供以下三大点备考建议供参考: 

  一、回归基础,突出对主干知识的复习 

  高考英语改革虽然从强调知识考查向注重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转变,但是还应认识到能力要有扎实的基础作为依托。尤其是到最后冲刺阶段更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一模后,一些考生普遍都有这样的感觉:很多题目“一看就会,一做就错”。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牢固。只有扎扎实实地从基础做起,才能“一看就会,一做就对”。英语基础知识包括词汇、语法、句型等。词汇复习应做到从不间断、反复巩固。除了记忆和理解之外,尤其要注意常用词汇的使用和辨析,以及一词多义的掌握。语法复习要理清基本概念,着重复习主干知识。比如,动词的时态、语态、语气,非谓语动词、情态动词等都是高考常涉及的知识点。但切记不要在钻研语法的难点上花过多时间,英语语法不是数学公式,在不同的语境中用法就不同。 

  二、查漏补缺,强化专题训练 

  一模结束后,复习的重点要放在查漏补缺上。将做过的试卷整理后,建立错题档案,弥补知识漏洞,进行强化记忆和训练。比如,在建立错题档案时发现在非谓语动词、从句方面出错率比较高,就应该重点复习这方面的知识。不要注重记多少题,重要的是记住老师在课堂上对这些题的分析过程。抄录资料或刊物上的讲解也是值得推荐的方法。到考试前再回顾、反思、比较、消化,以期达到遇到同类试题不再出错的目的。复习中要加强题型专项训练,在训练中提高解题能力和解题速度;尤其要重视听力训练,所选听力材料不宜过难,语速要适中。复习中应适当加强对重点内容的强化训练和题后分析,提高“考点识别、寻找已知条件、排错求证”的思维能力。训练快速阅读的能力,提高带着问题快速搜索信息,根据上下文提示进行逻辑推断的能力。多读一些原汁原味的文章,通过广泛涉猎,培养英语语感,提高对词、句、篇的理解速度和准确度。专项训练要多、模拟测试要适当。 

  强调阅读语速是语言实际运用的主要特征之一,一般应保持在60wpm左右,按照“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要求,高中毕业时甚至应该达到70―80wpm.在平时训练中一定要注意坚持阅读速度的要求。在真实语言环境中,所接触材料的篇章结构和语句结构往往是丰富多样的,需要通过自己平时的大量阅读实践掌握熟悉它们,考试中能够迅速突破,克服障碍,把握大意。选材中出现生词完全正常,平时培养处理词汇的能力,考试中才能应对所出现的各种情况,也正是真实语言运用中所需要的一种能力。阅读选材往往具有一定思想内涵,阅读中需要保持头脑清醒,在所提供的思维空间中捕捉观点与抽象概念,理顺思路,加深理解。训练形式也应该是精读与泛读相结合。不能一味地做阅读理解题,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高考中很多考查项目都是以选择题形式出现的,但很明显,如果只用选择题来训练是不科学的。而在我平时教学和视导过程中,用大量选择题来“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现象很普遍,需特别关注。另外,从运用语言的角度来看,所读材料为自己所不熟悉是完全正常的,应该让学生有此心理准备。尤其是英语语言文化背景鲜明的内容,需要凭借自己的阅读能力,读懂材料获取信息,解决问题,也正是成功运用语言的具体体现。 

  语言的输入决定语言输出,想写出更为地道的英文,必须通过听读这类接受性的语言活动来提高自己对于语言的感悟能力,即语言意识。只有通过与真实语言的充分接触,才能让自己获得一定的鉴赏眼力。要让学生观察、品味、模仿英语语篇材料中的篇章结构以及词汇语句表达中的多样性、连贯性、准确性和得体性,在写作训练过程中,应该从词(首先是常用词)、句(尤其是简单句)等基础抓起,设立阶段目标,分步到位,进而获得运用英语进行表达的自如。对于“完成句子”的训练,建议按照语法项目,分块训练,逐项突破。无论是完成句子还是书面表达都要让学生考前多读、读背。且学生背诵的内容必须是组内集体收集归纳的材料。对于完成句子,坚持每天训练讲解,提高巩固。 

  三、注意语言积累,注意词汇能力和语言意识的培养 

  在熟练记忆一定数量词汇的基础上,利用地道的语言材料来培养提高学生的语言欣赏水平,体会并把握词汇运用的准确性、多样性与得体性,进而切实提高自己的英语表达水平。关注补充说明词汇表部分。我们需要注意对语言习得过程进行学习研究,保证充分的语言输入。语言经验靠积累,语言意识则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培养深化。 

  经常发现教师在备考过程给学生做的题很多,讲解的也不少,但忽视了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检查与落实。我们的学生到底听懂多少?我们的教师要关注。建议可以在班级准备一个答疑本,让学生把课堂上没有听懂的题目记录下来并签上学生本人的姓名,这样可以让教师了解讲解的效果,确定下次讲解的重点。 

  总之,面对茫茫题海,我们必须头脑清醒。英语教师需要进一步学习语言测试的基本知识,通过权威途径了解考试改革动向,研究试题的整体风格、题型特征和解题思路。充分重视并善于利用近年来的高考原题,以此中所体现的命题原则为参照,对于来自各方的资料要能够做到“慎选善用”。在高三教学与复习的整个过程中,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阵地,为他们留出语言与思维活动的更大空间,讲究策略,讲求效率,从而确保语言运用能力的切实提高和考试中更为理想的表现。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