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2013年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相关信息
2025-09-25 17:57:11 责编:小OO
文档
2013年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相关信息(2013.01.21-22)

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以实体经济需求为导向

■本报记者 侯捷宁

专家表示,加快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需要相关领域改革的配套和支持

2013年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日前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了2013年改革和监管十个方面的重点工作。这十项重点工作的第一项就是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由此可见,作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已被列为2013年证券市场的头等大事。

报告提出,要“深化金融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也明确,应“扩大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试点,加快建设覆盖全国的统一监管的场外交易市场”。毋庸讳言,加快推进场外市场建设,符合国家宏观金融战略。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赵锡军表示,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互依存关系。实体经济是基础、是根本,没有实体经济,金融业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同时,实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支持,资本市场作为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平台,对于引导社会资金转化为长期投资,促进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深圳证券交易所总经理宋丽萍则表示,经济社会的转型,催生了大量全新的、多元化的投融资需求,客观上要求资本市场改变过于单一的市场、产品结构,在发行上要公募与私募并重,交易上要场内与场外兼顾,产品上要股票、债券、期货协调发展,并基于更丰富的基础产品和多元化的投资偏好,开发出更多差异化、个性化的创新产品。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必须以实体经济的需求为导向,丰富市场的层次结构。

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主板、中小板、创业板、股转系统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市场结构建设已取得长足的进步。但是,业内专家也指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虽已出具规模,单还存在一些完善之处。例如,各类交易场所还没有完成清理整顿,由券商主导的柜台交易市场还处在起步阶段、股强债弱的不平衡发展等。专家指出,加快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必须得到社会方方面面的认同,也需要相关领域改革的配套和支持。

记者了解到,上述专家提出的发展多层次市场体系不完善的地方,已经都做了具体安排。根据的规划,今年在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方面将会有几方面的重点工作:扩大非上市公众公司股份转让试点范围;完成各类交易场所的清理整顿,继续引导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规范发展,鼓励证券公司探索建立柜台交易市场;继续推动债券市场制度规则统一;深化债券市场互联互通;落实跨市场执法安排,加大对债券违法行为的惩戒力度;完善公司信用类债券制度规则,积极推动品种创新,有序扩大中小企业私募债券试点;探索完善债券评级和债券增信机制。

此外,有业内资深人士还提出,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不是单纯的市场结构和机制建设,必须有成熟的市场主体作为基础。没有成熟的市场主体,就没有成熟的市场机制。多层次市场的发展,将带来更多的交易平台、更丰富的产品、更多样化的风险类型,客观上需要市场主体提高定价能力、中介服务能力和风险控制水平。未来需要有更多的专业机构投资者,作为市场交易投资的主导力量,起到价格引领者的作用。

(证券日报)

郭树清在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表示,坚持投融资功能完全平衡

2013年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日前在北京召开.中国郭树清在会上指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基础将更加坚实,资本市场正面临难得的战略机遇. 

郭树清指出,今后一段时期,将坚持从新兴加转轨的基本实际出发,坚持投资功能和融资功能完全平衡,坚持放松管制和加强监管紧密结合,坚持严格执法和完善法制有机统一,坚持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坚持近期举措和长远目标统筹兼顾,加快建设一个更加成熟,更加强大的资本市场,在更大范围和更高水平上发挥直接金融服务全局的作用. 

2013年,证券期货监管工作的总体考虑是,依法履行监管职责,继续推进已经启动的各项改革措施,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市场结构,着力提高市场透明度,切实落实"三公"原则,更有力地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的底线,实现证券期货市场科学发展. 

郭树清在会上,从十个方面对2013年重点工作做出了部署. 

一是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扩大"新三板"试点范围,完成各类交易场所清理整顿,继续引导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规范发展,鼓励证券公司探索建立柜台交易市场;推动债市制度规则统一,深化互联互通;落实跨市场执法安排,加大对债券违法行为的惩戒力度;完善公司信用类债券制度规则,积极推动品种创新,有序扩大中小企业私募债券试点;探索完善债券评级和债券增信机制. 

二是进一步深化发行和退市制度改革.落实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审核理念,修订完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管理办法等规则制度;继续完善新股定价机制,强化对中介机构的监管;开展对首发在审公司财务专项检查工作,推动中介机构切实履职尽责;积极稳妥落实新的退市制度改革措施,不断完善相关配套制度规则和市场化机制,实现退市的常态化. 

三是不断促进上市公司质量提升.强化信息披露监管,提高上市公司信披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继续落实现金分红监管,鼓励包括机构投资者在内的各类股东参与公司治理;完善上市公司市场化并购重组审核制度,丰富并购重组方式方法;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会计监管体系;强化对审计,评估机构的现场检查,加大对会计评估机构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 

四是进一步发挥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功能.贯彻落实新修订的《期货交易管理条例》,修改和制定相关配套规章制度;做好国债期货上市准备工作,推动开放性的原油期货市场建设;积极推动铁矿石,动力煤等大宗商品期货品种创新的研究;做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市场的调研与引导;探索发展利率类,汇率类金融衍生品.同时还将推动建设期货与现货紧密联系,适应实体企业不同层次风险管理与商品服务需要的交易平台;建立商品期货的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加快培育和发展期货市场机构投资者;加强期货交易所一线监管职能. 

五是大力培育机构投资者队伍.以股权投资基金和投资管理公司为重点,加快培育机构投资者;允许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私募基金等各类财富管理机构从事公募基金业务;鼓励公募财富管理机构开发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积极推动境外养老金,慈善基金,主权基金等长期资金投资境内市场,协助和配合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住房公积金委托专业机构进行投资管理,实现保值增值 

六是继续引导各类中介机构规范发展.强化证券公司基础功能,支持开展资产管理等业务;加快发展各类专业的证券经营机构,继续完善期货公司资产管理,投资咨询业务试点;进一步加强对证券投资咨询,资信评级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和评估机构等中介服务机构的服务和监管. 

七是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对外开放.进一步完善QDII制度安排,继续扩大QFII,RQFII的投资额度,增加投资便利性;继续支持跨境ETF产品和跨境债券市场发展;推进期货公司境外期货经纪业务试点;继续支持境内企业境外上市,支持符合条件的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走出去". 

八是持之以恒做好投资者教育和服务.拓展投资者教育工作的深度和广度,建立与投资者的良性互动机制,完善市场化的投资者保护机制;支持财富管理机构提供更为多样化的产品,满足投资者特别是个人投资者多元化,差异化的需求,引导个人投资者委托专业机构理财;进一步改善资本市场税费环境. 

九是切实改进市场监管和执法.抓紧构建既富有弹性又高效的多层次监管体系,提高一线监管的有效性;强化交易所,行业自律组织在职责范围内的监管作用,全面开展资本市场执法评估工作.同时进一步完善查审分离制度,推出加强证券期货市场执法的配套措施,严查严办欺诈发行,虚假披露,内幕交易,市场操纵等违法违规行为. 

十是进一步营造有利于资本市场创新发展的环境.重点推动《证券法》的修订,《期货法》的制定和《上市公司监督管理条例》的出台;推动关于市场操纵,上市公司破产清算等司法解释制定工作,推动形成与资本市场执法实际需要相适应的司法制度安排;适时发布实施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营造民间投资进入直接金融服务领域,开展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制定资本市场中长期发展规划.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