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来源:《亚太教育》2016年第11期
摘 要:作为一部曾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创下惊人收视率的家庭美剧,《绝望的主妇》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中国观众的追捧。本片从一个已故家庭主妇的视角,讲述了美国一个郊外小区紫藤街里四位性格不同的家庭主妇的生活。透过这样贴近生活的美剧,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美国社会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也可以从中领会到许多中美文化的差异。因此,本文采用个案分析法和归纳法,着重探讨中美两国人民在家庭观和婚姻观上存在的差异。通过对这些差异的分析与总结,帮助我们了解中美两国独特的文化内涵,同时也有助于两国人民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
关键词:绝望的主妇;中美;婚姻;家庭;不同
一、前言
《绝望的主妇》是一部由美国广播公司出品的家庭伦理电视剧。故事以一个虚构的美国郊外住宅区紫藤街为背景,描述了四位美国家庭妇女的生活。他们是单身母亲苏珊,完美主妇布丽,能干主妇丽奈特,迷人但不幸的加布丽尔。
由于其超高的人气,《绝望的主妇》也在国内学术界引发了热烈的讨论。大多数学者从电视艺术和语言学角度来分析此剧,肯定了其故事发展模式和语言运用的独特性。然而,作为一部贴近美国人真实生活的电视剧,其背后蕴藏的文化内涵,如婚姻观和家庭观更值得我们讨论。本文以《绝望的主妇》这部电视剧为出发点,着重探讨中美两国文化在婚姻观和家庭观上的不同。
二、《绝望的主妇》中不同的婚姻观
(一)对待婚姻的态度
1.中国人对待婚姻的态度
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婚姻是人生大事。婚姻不仅意味着两个人的结合,更意味着两个家庭的结合。早在结婚前,即将结婚的年轻男女通常会拜访彼此的家庭,以了解家庭情况。当他们决定结婚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家庭成员都会来帮忙准备婚礼(李信,2003:87)。虽然有时儿子不想结婚,但父母会以年龄或孝顺父母为借口劝其找一个合适的人结婚。在这种情况下,婚姻不是建立在个人意愿的基础上,而是基于家庭压力。结婚有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别人。
2.美国人对待婚姻的态度。
在美国,人们结婚完全是出于自己的考虑而不是为了别人。一旦两个成年人达到法定年龄,他们就可以选择结婚(李信,2003:86)。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婚姻是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上,第三方无权干涉。对于美国男人来说,他结婚的理由可能只是为了找一个女性伴侣,让他得到身体和精神上的满足(李信,2003:87)。在他看来,婚姻是他个人的权利而不是义务,是一种形式,而不是一种责任(闫学才,2002:27)。
例如,在《绝望的主妇》中,当布丽的第一任丈夫雷克斯死后,她结识了一位与她有着共同爱好的牙医奥森。结婚之前,他们甚至不太了解彼此的家庭背景。在他们结婚后的一个月,布丽才拜访了丈夫奥森的母亲。另一个例子是漂亮主妇加布丽尔和她的丈夫卡洛斯。当卡洛斯的母亲知道儿子要娶一个只喜欢购物和做美容的模特时,她强烈反对这桩婚姻。然而,卡洛斯是如此疯狂迷恋加布丽尔,他已经下定决心非此女不娶。最后,卡洛斯的母亲只能默许这桩婚姻。由此可见,美国人的婚姻决定权主要还在于个人。
(二)对待婚姻危机态度
1.中国夫妇的态度
在中国,当夫妻关系中出现感情危机时,他们中的一些人会选择避而不谈之。有时候,夫妻双方都清楚地知道婚姻已经破裂,但他们仍然选择生活在一起。对于妻子来说,她可能会回到娘家与她的父母交谈。而对于丈夫来说,他可能会选择出去跟朋友聊天,喝一杯(李信,2003:88)。无论是男人或女人,当婚姻出现问题或者危机时,他们都倾向于向所熟悉的人求助。很少中国夫妻会向一个陌生人寻求帮助。
2.美国夫妇的态度
在美国,情况大有不同。当婚姻出现问题危机时,美国人往往会选择向专业人士寻求帮助,如婚姻辅导师。婚姻辅导也称夫妻咨询,是一种服务类咨询。提供这种服务的人通常是心理学家、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他们具备专业知识和证书(区文圣,2007:76)。在辅导过程中,婚姻辅导师会让这对夫妻讨论问题,交流他们的想法,进而解决问题。最后,婚姻辅导师会从专业的角度来分析问题,并给出专业意见。
在《绝望的主妇》中,完美主妇布丽的婚姻似乎走到了尽头。深爱着她的丈夫的布丽决定做些什么来拯救岌岌可危的婚姻。她把雷克斯带到了婚姻咨询辅导师那。在接受辅导时,布丽很爱面子,她总是不直接回答问题。因此他们的辅导师建议夫妻两分开接受辅导。因为婚姻咨询的最基本原则是真诚的沟通。只有双方都敞开心扉分享彼此的看法,辅导师才能知道婚姻问题的所在之处。此外,根据美国法律,婚姻咨询辅导师不能随意向他人透露客户的任何信息。如果违反了这个原则,他们将得到严厉的惩罚,甚至失去辅导资格(李信,2003:86)。在故事中,当布丽向辅导师询问雷克斯和他的交谈内容时,辅导师严肃地拒绝了布丽的要求(区文圣,2007:75)。
(三)对待离婚的态度
1.中国人对待离婚的态度
在中国,夫妻对待离婚的态度是很谨慎的。中国人认为两个人能结为夫妻,那是前世修来的缘分。一旦结了婚,大部分的中国人会选择对配偶绝对忠诚,直到死亡。即使夫妻之间有不和谐的地方,他们也会选择隐忍,而不是选择离婚。对于丈夫来说,即使有时他们对妻子没有了感情,但看在多年的夫妻情谊上,他们也不会轻易选择离婚。
此外,在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好女不结两次婚。可想而知,在中国,女人离婚是不光彩的。有时人们会歧视离婚的女人,因此一个离了婚的女人想要再婚是很困难的。另一方面,考虑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婚姻破裂的夫妻也不会选择离婚,反而会假装保持良好的关系。由此可见,大多数中国人是不会轻易选择结束婚姻。
2.美国人对待离婚的态度
在美国,人们对离婚持相反的态度。他们认为个人有权选择他所爱的人的权利。结婚后,丈当其中一方发现婚姻是个错误或婚姻不幸,他/她会选择离婚。如果这其中一方爱上了别人,没有人会被责备。对于他们来说,爱是关于感觉而无关道德。强制让两个没有感情的人生活在一起是十分残忍的。
在《绝望的主妇》中,当苏珊发现丈夫卡尔和另一个女人有了婚外情时,她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离婚。在第三季中,当卡洛斯发现加布丽尔爱钱胜过于他时,他选择结束他们的婚姻。当加布丽尔恢复单身时,不断的有钻石王老五追求她。似乎没有人认为一个女人离婚是不光彩的。在美国人的生活中,离婚和吃饭一样平常。
三、《绝望的主妇》中不同的家庭观
(一)对待小孩的亲密态度
1.中国。大多数中国人非常喜欢小孩子。成年人往往会做出一些亲密的动作来表达对孩子喜爱(李信,2003:149)。例如,当看到一个十岁的男孩,成年人可能会拍拍孩子的头、摸摸他的脸蛋,甚至亲亲他的脸颊。这些行为在父母看来,再正常不过。
2.美国。相反,中国人对孩子爱的表达方式在美国父母看来是不合适的。因为任何直接或过于亲密的行为都将被看作是恋童癖的信号(刘清勤,2008:119)。在美国社会,恋童癖是一种严重的犯罪。在《绝望的主妇》第三季中,紫藤街搬来了一位新邻居。他曾在一次击案中解救了丽奈特。因此,丽奈特经常邀请这位英雄去她家和她的儿子一起玩。一天,为了感谢救命之恩,丽奈特特地去这位英雄家送蛋糕。英雄恰巧不在家,但门是敞开的。丽奈特就推开了房门,径直走了进去。令她惊讶的是,这位英雄的家摆满了玩具和玩偶。他家客厅的墙上挂满了赤裸男孩的图片。一想到他与儿子亲密的玩耍画面,丽奈特赶紧回家报警,声称自己找到了一个恋童癖。但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不能对这位英雄做出任何行为。丽奈特决定做些什么来保护紫藤街的孩子们。她禁止儿子去找这位英雄玩,并把她那天看到的告诉其他邻居,很快,整个紫藤街的居民都认为这位英雄是恋童癖。他们举行这位英雄的行为。迫于压力,这位英雄只能选择搬离紫藤街。由此可见,在美国,成年人对于小孩过于亲密的行为是不恰当的。如果你想表现出对美国孩子的爱,最好小心自己的行为。
(二)搬家的艺术
1.不搬。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他们一旦选择了在哪里生活,就会扎根于此直到老。不论房子状况好与坏,绝大多数的中国人都是忠于自己的房屋(简·孙,2006:232)。他们倾向于生活在他们熟悉的环境中。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多数的中国人都不愿意离开自己的故土,因为离开意味着你必须开始一个新的未知生活。搬离带来的更多的是对故土的怀念,而不是对新生活的期待。
2.永远在搬家的民族。在《绝望的主妇》每一季节中,都有新的邻居出现,旧的邻居离开。在第一季中,保罗出于对自杀妻子的怀念,决定和儿子一起搬离这个伤心地,到远方开始一段新生活。不久以后,一个黑人妇女和她的家人搬了进来。然而,新邻居并没有长住。阿普尔怀特太太的儿子被谋杀了。为了走出阴影,黑人女子也卖掉了房子,搬离紫藤街。紧接着在第三季中,完美主义布丽的丈夫奥森的前妻买下了这栋房子并入住。在总共八季的故事中,不断地有新邻居搬到紫藤街。
由此可见,流动性是现代美国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搬家现象在美国比在中国来的更为普遍。美国人民并不像中国人那样眷恋故土。当你走在美国社区的街道上时,你会发现到处都有房子出让的牌子。对于美国人来说,搬家是一件快乐的和普通的事情。
(三)父母和孩子
1.中国父母和孩子。中国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在儒家文化中,子女应当要尊重父母。因此,在中国家庭中,父母与子女的地位是不平等,父母总是比孩子更具权威性(解丽君,2010:108)。在一些传统的家庭中,当家庭面临作出重大抉择时,孩子甚至没有参与权和发言权。因此,孩子很难跟父母像朋友一样交谈。一些令人尴尬的话题,如爱情和性别,在日常谈话中很少提及。
2.美国的父母和孩子。在个人主义色彩浓重的美国社会,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每个家庭成员的地位相同(解丽君,2010:108)。与中国父母不同的是,美国的教育方式更为开放和平等。在他们眼里,孩子的个性是最重要的。帮助孩子成长为一个个性完整的人是父母的责任。在很大程度上,儿童也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和想法(邵璇,张晶2010:147)。在《绝望的主妇》中,单亲母亲苏珊和女儿朱莉的关系更像是亲密的姐妹。当苏珊有了新的约会对象,她会考虑女儿的建议。当女儿朱莉约会问题男孩扎克,苏珊会委婉的给出自己的建议。关于爱和性的话题经常在日常谈话中被提及。总之,在美国,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地位比在中国来得更平等。这也及其符合美国人民崇拜平等和民主的特点。
四、结论
作为最受欢迎的美国电视剧之一,《绝望的主妇》以其演员精湛的表演和剧情的新颖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而作为一个美国社会的缩影,它向我们展示了美国中产阶级不同类型的家庭生活。从中我们可以窥探到美国独特的婚姻和家庭文化。通过对比两个国家在对待结婚、离婚、家庭关系和孩子教育上的不同态度,帮助我们更好的加深对两个文化多样性的了解,还能有效地避免两国人民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误解,以提高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效率,从而更好地实现中美文化交流(解丽君,2010:110)。
参考文献:
[1]Xie, Lijun. The Differences of Family Values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0 (5):108-110.
[2]简·孙.中国结·美国梦:中美文化差异趣谈[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
[3]李信.中西方文化比较概论[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3.
[4]刘清卿.世界多样化文化大不同-放大镜下的中美文化异同[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08(S1):118-119.
[5]罗艳丽.《喜福会》的跨文化交际学解读:中美不同的家庭价值观[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6):69-71.
[6]屈文生.看绝望主妇品美国文化[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7]邵璇、张晶.中美家庭教育观差异及跨文化交际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2):26-28.
[8]蔺学才.试析中美婚姻观念的不同[J].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2):26-28.
(作者单位:福建江夏学院公共外语部)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