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制造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自动化系 机械教研室 编
2011年6月20日
适用专业 | 层次 | 理论课 学时 | 实验课学时 | 总学时 | 学分 | 课 程 性 质 |
机械工程自动化 机械设计与制造及其它相关专业 | 本、专科 | 30 | 0 | 30 | 2 | 专业选修课 |
先修课程 | 机械制造技术、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数控技术、机械制造工艺学等 |
1 目的和任务
《先进制造技术》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先进制造技术是各种现代制造技术的总称,被称为是面向21世纪的技术。其主要特征是强调实用性,以提高企业的综合经济效益为目的。因此,被认为是提高制造业竞争能力的主要手段,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该课程讲授的主要内容包括:制造业和制造系统;制造业的未来和展望;先进制造技术的概念和特点;制造自动化技术;先进制造工艺技术;现代制造系统工程管理技术;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制造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掌握先进制造技术方法,先进制造工艺,先进制造技术系统管理技术,掌握和了解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情况和技术前沿,了解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情况和场合,了解先进制造技术对推动制造技术发展的重要性,了解和掌握先进制造技术的各种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今后从事技术工作或管理工作打下基础。
2 完成培养方案中哪项基本素质要求和业务培养要求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较全面地掌握目前制造业中先进的制造自动化技术、先进制造工艺技术、先进管理技术等原理和方法,了解国内外先进制造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了解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情况和场合,了解先进制造技术对推动制造技术发展的重要性,本门课程涉及到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和现代检测技术等多学科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而且要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综合能力的技术和管理人才。
二、课程学时分配表
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见下表:
序号 | 教学内容 | 学时分配 | ||
讲课 | 实验 | |||
1 | 绪论 | §1.1 制造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发展 | 2 | 0 |
§1.2 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背景 | ||||
§1.3先进制造技术概念和特点 | ||||
2 | 制造自动化技术 | §2.1 CAD/CAM集成 | 1 | 0 |
§2.2 数控编程技术 | 2 | |||
§2.3 计算机集成制造 | 1 | |||
§2.4柔性制造系统 | 4 | |||
§2.5 智能制造技术与智能制造系统 | ||||
3 | 先进制造工艺技术 | §3.1 制造工艺技术概述 | 4 | 0 |
§3.2 特种加工技术 | ||||
§3.3 超声加工及振动切削 | 2 | |||
§3.4 微米/纳米技术 | 4 | |||
§3.5 快速原型/制造技术 | ||||
4 | 先进制造技术系统管理技术 | §4.1 概述 | 1 | |
§4.2 成组技术 | 2 | |||
§4.2 管理信息系统 | 3 | |||
§4.2 精益生产 | 2 | |||
§4.2 敏捷制造与虚拟制造 | 1 | |||
§4.2 制造全球化和网络化 | 1 |
合计 | 30 | 0 | ||
总计 | 30 |
第一章绪论
教学重点:制造系统的定义和内涵、先进制造技术的基本概念、内涵及体系结构
教学难点:先进制造技术的基本概念、内涵及体系结构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教学内容:1.与制造相关的基本概念(包括制造、制造系统、制造技术、制造过程、制造业)
2.制造系统的发展;3制造业面临的挑战和特征及21世纪产品和市场特征;4先进制造技术产生背景、定义、特点体系结构及分类;5先进制造技术发展的趋势;
教学要求:1.掌握制造系统的定义和内涵;2.理解并熟练掌握先进制造技术的定义、内涵及体系结构;3.了解先进制造技术的提出及工业化国家制造业的发展战略;4.了解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先进制造技术的技术前沿;
第二章 制造自动化技术
教学重点:数控加工技术、柔性制造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柔性制造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主要教学内容及其要求:
教学内容:1.制造自动化技术内涵、现状及发展趋势;2.CAD/CAM集成;3.数控编程技术;4.计算机集成制造(概念、组成及各部分功能)5.柔性制造系统;6.智能制造技术与智能制造系统;
教学要求:1.掌握制造自动化技术内涵及发展趋势;2.掌握数控编程技术的内容、步骤及方法;3.了解CAD/CAM集成技术的方法;4.了解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的基本概念与组成;5.掌握柔性制造系统的概念与基本组成;6.了解智能制造技术与智能制造系统的基本概念与主要内容;
第三章 先进制造工艺技术
教学重点:特种加工技术、超声加工技术、快速原型/制造技术等的基本功能,实现的基本原理,技术关键,特征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特种加工技术、超声加工技术、快速原型/制造技术实现的原理
主要教学内容及其要求:
教学内容:1.机械制造工艺的定义和内涵;2先进制造工艺的产生和发展;3先进制造工艺的特点;
4.特种加工技术的定义、特点及具体的激光、电子束、离子束、超声加工及切削振动原理、作用、特征及应用;5.光刻的原理及加工过程;6.快速原型/制造技术的原理、特征及典型方法;7微米/纳米技术的概念及微机电系统的组成与相关技术;
教学要求:1.掌握制造工艺技术的内涵并了解其分类;2.掌握特种加工技术原理、作用、特征及应用;3.掌握超声加工及切削振动实现的原理和方法、作用、及应用;4.了解微米/纳米技术的概念及微机电系统的组成与相关技术;5.掌握快速原型/制造技术的原理、特征及应用;6. 了解快速原型/制造技术的常用方法及相关技术的工艺原理;
第四章 先进制造技术系统管理技术
教学重点:先进制造技术系统管理技术的内涵与特点;成组技术概念及原理;精益生产的概念及体系结构
教学难点:成组技术及零件的编码分类
主要教学内容及其要求:
教学内容:1.先进制造先进制造技术系统管理技术的内涵与特点;2成组技术的概念和基本原理;3零件分类编码系统及零件分类成组的方法;4并行工程的定义、产生及特点;5精益生产的概念及体系结构;6敏捷制造的定义、产生的背景、特点及所涉及的关键技术;7虚拟制造定义、特点、关键技术;8. 制造全球化和网络化的内涵及全球制造模式中的控制技术;
教学要求:1.掌握先进制造技术系统管理技术的内涵与特点;2.掌握成组技术的概念和原理;3.了解零件分类编码系统及分类方法;4.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任务及其评价、系统的开发方法;5.掌握精益生产的概念及体系结构;6.了解敏捷制造与虚拟制造的概念及应用;7.了解制造全球化和网络化的内涵及全球制造模式中的控制技术;
四、课程考核办法
本课程的总成绩采用百分制评分。总成绩由理论考试(闭卷)和平时成绩两部分组成,其中理论考试按“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中规定的内容进行考试,平时成绩包含课后作业、平时出勤及回答问题情况。具体分配比例可参照学院教务处有关规定执行(考试成绩占:80%,平时作业成绩占:20%)。
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
赵云龙编. 先进制造技术.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3
主要参考书:
1.焦振学主编. 先进制造技术.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2.颜永年主编. 先进制造技术.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3. 卢小平主编. 现代制造技术.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4. 杨继全主编. 先进制造技术.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编写部门:自动化工程系 机械教研室
编写人:王俊飞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