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答案第10章
2025-09-25 17:57:28 责编:小OO
文档
第一十章  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

1、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的关键区别在什么地方?

解答:要点如下:

第一,局部均衡分析研究的是单个(产品或要素)市场;其方法是把所考虑的某个市场从相互联系的构成整个经济体系的市场全体中“取出”来单独加以研究.在这种研究中,该市场商品的需求和供给仅仅看成是其本身价格的函数,其他商品的价格则被假设为固定不变,而这些不变价格的高低只影响所研究商品的供求曲线的位置.所得到的结论是:该市场的需求和供给曲线共同决定了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第二,一般均衡分析是把所有相互联系的各个市场看成是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的.因此,在一般均衡理论中,每一商品的需求和供给不仅取决于该商品本身的价格,而且也取决于所有其他商品(日替代品和补充品)的价格.每一商品的价格都不能单独地决定,而必须和其他商品价格联合着决定.当整个经济的价格体系使所有的商品都供求相等时,市场就达到了一般均衡.

2、试评论瓦尔拉斯的拍卖者假定.

解答:要点如下:

第一,拍卖者假定意味着,在拍卖人最终喊出能使市场供求相等的价格以前,参与交易的人只能报出他们愿意出售和购买的数量,但不能据此而进行实际的交易.只有但拍卖人喊出的价格恰好使得供求相等时,交易各方才可以实际成交.

第二,拍卖者假定是瓦尔拉斯均衡和现在的一般均衡理论赖以成立的基础.

第三,很显然,拍卖者假定完全不符合实际.因此,以该假定为基础的一般均衡理论也就成了“空中楼阁”.如果容许参与交易的人在非均衡价格下进行交易,那就不能保证一切市场在同一时间达到均衡状态,从而也就不能保证一般均衡的实现.

3、试说明福利经济学在西方微观经济学中的地位.

解答:要点如下:

第一,福利经济学可以说是西方微观经济学论证“看不见的手”原理的最后一个环节,其目的在于说明:完全竞争模型可以导致帕累托状态,而这一状态对整个社会来说又是配置资源的最优状态.

第二,西方的微观经济学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即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实证经济学研究实际经济体系是怎样运行的,它对经济行为作出有关的假设,根据假设分析和陈述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并试图对结论进行检验.简言之,实证经济学回答“是什么”的问题.除了是使命的问题外,西方经济学家还试图回答“应当是什么”的问题,即他们试图从一定的社会价值判断标准出发,根据这些标准,对一个经济体系的运行进行评价,并进一步说明一个经济体系应当怎样运行,以及为此提出相应的经济.这便属于所谓规范经济学的内容.

第三,福利经济学就是一种规范经济学.具体来说,福利经济学是在一定的社会价值判断标准条件下,研究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与福利的关系,以及与此有关的各种问题.

4、什么是帕累托最优?满足帕累托最优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解答:要点如下:

第一,如果对于某中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称这种资源配置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态.

第二,帕累托最优状态要满足三个条件:(1)交换的最优条件:对于任意两个消费者来说,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相等;(2)生产的最优条件:对于任意两个生产者来说,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3)交换和生产的最优条件:任意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与边际转换率相等.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帕累托最优最优的三个条件均能得到满足.

5、为什么说交换的最优条件加上生产的最优条件不等于交换和生产的最优条件?

解答:要点如下:

第一,交换的最优只是说明消费是 最有效率的.生产的最优只是说明生产是最有效率的.两者的简单并列,只是说明消费和生产分开来看时各自地达到了最优,但并不能说明,当将交换和生产这两者方面综合起来,讨论生产和交换的最优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6、为什么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可以导致帕累托最优状态?

解答:要点如下:

第一,在完全竞争经济中,产品的均衡价格可以实现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第二,在完全竞争经济中,要素的均衡价格可以实现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第一,在完全竞争经济中,商品的均衡价格可以实现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7、生产可能性曲线为什么向右下方倾斜?为什么向右上方凸出?

解答:要点如下:

第一,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在最优产出组合中,两种最优产出的变化是相反的:一种产出的增加必然伴随着另一种产出的减少.

第二,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右上方凸出是因为要素的边际报酬递减.

8、阿罗的不可能性定理说明了什么问题?

解答:要点如下:

第一,根据阿罗的不可能性定理,在非的情况下,不可能存在有适用于所有个人偏好类型的社会福利函数.

第二,阿罗的不可能性定理意味着,不能从不同个人的偏好当中合理地形成所谓的社会偏好.换句话说,一般意义上的社会福利函数并不存在.这表明,西方经济学没有能彻底地解决资源配置问题.

9、如果对于生产者甲来说,以要素L替代要素K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3;对于生产者乙来说,以要素L替代要素K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2,那么有可能发生什么情况?

解答:要点如下:

第一,当两个生产者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不相等时,要素的分配未达到帕累托最优.于是,他们会进行自愿的和互利的交易.

第二,生产者甲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3,生产者乙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2.这意味着甲愿意放弃不多于3单位的K来交换1单位的L.因此,甲若能用3单位以下的K交换到1单位L就增加了自己的福利;另一发面,乙愿意放弃1单位的L来交换不少于2单位的K.因此,乙若能用1单位的L交换到2单位以上的K就增进了自己的福利.由此可见,如果生产者甲用2.5单位的K 交换1单位L,而生产者乙用1单位L交换2.5单位K,则两个人的福利都得到了提高.这是一种可能的交易。

10、假定整个经济原来处于一般均衡状态,如果现在由于某种原因使得商品X的市场供给增加,试考察:

(a)在X商品市场中,其替代品市场和互补品市场会有什么变化?

(b)在生产要素市场上会有什么变化?

(C)收入的分配会有什么变化?

解答:要点如下:

(a)如果X商品的供给增加,按局部均衡分析,其价格将下降,供给量将增加.按一般均衡分析,X产品价格的下降,会提高对其互补品的需求,降低对其替代品的需求.这样,互补品的价格和数量会上升,替代品的价格和数量将下降(假定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b)在商品市场上的上述变化也会影响到生产要素市场,因为它导致了生产X商品和其互补品的生产要素的需求增加,因此又引起了生产商品X和其互补品的要素价格和数量的上升.它同时又导致商品X的替代品的需求下降,因此又引起生产商品X的替代品的生产要素的价格和数量的下降.

(c)由于(b)中所述的变化,不同生产要素的收入及收入的分配也发生变化.商品X及其互补品的投入要素的所有者因对其要素需求的增加,其收入便随要素价格的上升而增加.商品X的替代品的投入要素的所有者因对其要素需求的减少,其收入便随要素价格的下降而减少.这些变化转而又或多或少地影响包括商品X在内的所有最终商品的需求.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