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公中学: 袁芳平
一、试题分析:
这次期中考试的范围为1——13课。分值100分,试题形式为:选择题26个,分值52分,连线题12分、非选择题三个小题,分值36分;非选择题主要是材料题;试题形式灵活多样,符合课标要求和学生的认知水平。
知识点分布13课都有涉及,重点考察了诸子百家中的儒家学说、秦皇加强集权的措施等知识点考察合理,重点突出,能够通过考察反映师生的教与学水平。
二、学生监测情况分析:
学生成绩,及格率70%左右,优秀率40%左右,不太理想。及格率和优秀率都有提高的空间。
学生出错的题目及分析:
第3题和15题,出错主要是知识的区分度不高,学习时不注意细节,一个原始社会的农耕,生活一个是战国七雄的方位。
5题17题都是考察的春秋战国的著名战役,但考得很活,一个考察成语,一个考察战争的影响。出错,在于掌握知识不全面。
16题,考察的是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的应用,很多学生记得不牢固。容易发生错误。
26题主要考察公元纪年的知识。往往被学生所忽略,其实动脑筋就可答对,这就需要学生能够分析历史现象,得出正确结论。
31题考察学生的知识面,会分析,知识面广,这个小题并不难。
学生出错的原因分析:
1、基础知识掌握的不牢,许多知识和历史现象产生混淆。
2、审题不透,甚至不会审题,弄不懂做题要求和考察目的,做题只能乱蒙。
3、材料题分析能力欠缺,导致做题出现偏差。
4、由于各方面能力的不足,对历史知识和现象的分析不到位,不知从什么角度分析回答,答卷时乱写一气。
5、答题不全,导致失分。
6、学生的人文情感普遍缺失,对历史、思品、语文等文科类学科,学习时情感投入肤浅,导致理解远远不到位。文科方面的有些知识,现在越来越需要学生的人文感情投入。
7、学生做题时粗心和不良习惯导致失分,比如字体潦草、答题不规范等。
三、下一步教学措施:
1、强化知识积累,注重学生的平时积累,化整为零,使学生轻轻松松学好历史。
2、注意总结学习方法,根据因材施教原则,让学生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3、做好班内学生的传帮带工作,发挥学生学习协作组的作用,通过结对子,达到共同提高的作用。
4、努力提高课堂效率,打造高效课堂,向45分钟要质量。
5、多向其他历史老师请教,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6、认真学习科学的教育教学理论,积极参加教科研,从科研中增长知识,提高水平和能力。
7、认真钻研教材和历史课标要求,更好地把握历史学科的内涵和特点,让自己真正成为历史教学的行家里手。
8、更透彻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做到教学的对症下药。
9、对学生倾注更多的关心,尤其对学困生,更要鼓励,从情感上关爱学生,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树立学习的信心。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