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高考语文“长句变短句”类题解析
2025-09-25 18:00:33 责编:小OO
文档
高考语文“长句变短句”类题解析

作者:***

来源:《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2年第11期

        “长句变短句”是语文高考试卷里的传统题型,主要考查学生能根据要求对长句进行变换、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并依据相关情境准确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情感的能力,属语文核心素养中语言建构与运用范畴。这类题型涉及的语文基础知识和能力有:划分句子成分、提取句子主干、理顺句间关系、理清语段结构、重组分句顺序等。对考生而言,“长句变短句”应是相对容易得分的一道题;但就阅卷老师的反馈来看,在这道题上失分的考生反而较多。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复习时梳理这个知识点,以提升解题能力。

        真题

        呈现

        (2022年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科学家栾恩杰当年高考时报考的是电机系,因为服从国家安排改学自动控制,从此与国防和航天事业有了 ① 。

        20世纪60年代,栾恩杰到第七机械工业部工作后參与的第一个重大任务就是我国潜地导弹“巨浪一号”的研制,潜地导弹作为秘密武器,在欧美国家是 ② 的国防项目,鲜有资料可供借鉴,在没有国外技术援助、自身又缺乏技术力量的情况下,整个团队按照先在陆上发射台发射、再把导弹装进发射筒以模拟水下发射环境、最后进行潜艇发射的规划开始了“巨浪一号”的研制攻关。这三步被称为“台、筒、艇”,但每一步都失败过。

        失败在航天领域的研发过程中是 ③ 的。栾恩杰从导弹研究的技术员到中国探月工程首任总指挥,经历过各种各样的失败,大到火箭里面的特殊装置出现问题,小到一个插头插错了,这些失败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多少个日夜的辛苦付之一炬,意味着接下来的工作更加艰苦卓绝,意味着你在世界的航天格局中可能突然之间换了赛道。栾恩杰认为:失败也是在给我们上课,当问题一一解决的时候,成功就在我们前面。

        19.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解析】本题属于“长句变短句”的表达能力考查。

        首先,明确什么是长句,什么是短句。一般来讲,长句是指句子修饰成分较多、结构比较复杂、句子总字数偏多的句式;短句是指句子修饰成分较少、结构相对简单、句子总字数较少、形式短小的句式。

        其次,明确方法。“长句变短句”就是把一个结构复杂或修饰成分较多的句子,转换成几个结构简单的句子,可以是的句子,也可以是几个相互联系的分句。转换的步骤是:

        (1)整体感知语段,了解句子的基本意思;

        (2)分析出长句的结构特点,找出句子的主干,划出主语、谓语、宾语成分;

        (3)将主干变成一个短句,再将原句中的修饰成分抽出来,把它变成几个分句;

        (4)依据一定的逻辑性,对主干句和几个分句进行句间顺序的重组;

        (5)检查变换出来的各语句是否流畅简明,是否有信息的流失,即“理清语段结构,重组分句顺序”。

        我们可以按以上转换步骤进行解答:第一步,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即整个团队按规划开始了攻关;第二步,根据上下文意思,把“规划”的三个长定语改写成三个短句;第三步,检查这三个句子是否有逻辑顺序问题,如果有再加以调整,最后整合成四个短句。

        【明确】“长短句”是相对而言的一组汉语句式概念,长句是“相对长”,短句是“相对短”,两者之间的界限有时候是有些模糊的。

        长句定义里的“修饰成分较多”,短句定义里的“修饰成分较少”,这其中的界限很难划清。一般来说,这里的“多”和“少”是相对来讲的。长短句的“长”“短”“多”“少”并没有绝对量化,这也就给考生带来一定的理解难度,从而在长短句变换的具体解题中有些“长短”不定,思路不明。

        那什么时候保留修饰成分,什么时候抽离修饰成分,抽离到什么程度?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句子实际情况进行斟酌判断。也正是因为长短句之间的这种“相对性”,历年语文高考题目中“长句变短句”的题目都没有对“短句”的变换数量作明确要求,考生只能在理解题目句子的基础上作出自己的最佳答案即可。

        【参】整个团队按照规划开始了“巨浪一号”的研制攻关:第一步在陆上发射台发射导弹,第二步把导弹装进发射筒以模拟水下发射环境,第三步进行潜艇发射。

        示范

        解析

        (河北省邯郸市2023届高三模拟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从小,我对雪是 ① 的,我喜欢站在雪地里,仰面等待雪花滑落唇间,品尝它的滋味。舌尖有点凉,有点麻,萦绕淡淡的清香。那种清香,与人间所有的草木花香都不同。怎么会相同呢?地上的草木都沾了尘世气息,而它没有。它是天外之花,那么 ② ,与众不同。

        在我们当地,有时也会下暴雪,大雪 ③ ,像瀑布一样倾泻而下,大地被迅速淹没。飞鸟呢,大部分藏到安全的巢里去了,从缝隙间露出个小脑袋,赏雪。偶尔低头啄一下羽毛,再啄一下。只有喜鹊依然兴高采烈,我常在大雪时看到两三只穿着黑白相间的衣服,喳喳叫着掠过我十七楼高的窗口的喜鹊。它们经过时,快如一道闪电,我只来得及看清它们白净的肚腹,像雪那么白。我不知道,喜鹊为什么要费力地穿越风雪。觅食,还是只为展示一种力量?生命的力量。

        19.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解析】按照“长句变短句”的步骤:先提取句子主干单独成句,再分别把复杂成分(多层定语、状语等)抽出来作为句子或者短语,最后排序。本题中主干句为“我常看到两三只喜鹊”;接着分析其他成分,“在大雪时”为状语,这个成分可以与主干句合为一句;剩余内容为“喜鹊”的多层定语,我们只需要根据语意拆分出来即可。

        【参】我常在大雪时看到两三只喜鹊,它们穿着黑白相间的衣服,喳喳叫着,掠过我十七楼高的窗口。(每小句1分,满分4分。)

        【示例】下面展示部分考生的答案:

        【示例1】在大雪时,我常看到喜鹊,有两三只,它们穿着黑白相间的衣服。喜鹊们喳喳叫着,掠过我的窗口,这窗口有十七楼高。

        【评点】改后的“短句”单位数量偏多,不符合题意要求;对枝干信息“十七楼高”考生处理不当。

        【示例2】我常在大雪时看到喜鹊。它们两三只聚在一起。它们穿着黑白相间的衣服。它们喳喳叫着。它们掠过我十七楼高的窗口。

        【评点】“短句”单位数量偏多;短句中的“它们”出现过频,语言表述不简洁。

        【示例3】在大雪时,我常看到两三只喜雀,穿着黑白相间的衣服,喳喳叫着,掠过我十七楼高的窗口。

        【评点】最明显的问题是有错字“雀”;短句没增添必要的词语“它们”,导致句子主谓搭配不当。

        【示例4】在大雪时,两三只常被我看到的喜鹊,它们穿着黑白相间的衣服,喳喳叫着掠过我十七楼高的窗口。

        【评点】考生对原句主干提取不准,还改变原句的表达,变成“喜鹊被我看到”,答题不合要求。

        【示例5】喜鹊穿着黑白相间的衣服,它们喳喳叫着掠过我十七楼高的窗口,我常在大雪时看到两三只它们。

        【评点】考生对原句主干提取不准,改喜鹊为主语,不符合题目要求;“两三只它们”为词语搭配不当。

        【示例6】我常在大雪时看到两三只穿着黑白相间的衣服的喜鹊,它们喳喳叫着掠过我十七楼高的窗口。

        【评点】短句数量偏少,考生只用一个逗号进行划分,变成两句话,不符合题目改成“几个短句”的要求或者说“不够短”。

        【示例7】两三只喜鹊穿着黑白相间的衣服,喳喳叫着掠过我十七楼高的窗口。

        【评点】原句主干信息“我常看到”被遗漏,改句不合要求。

        【示例8】①我常在大雪时看到两三只喜鹊。②喜鹊穿着黑白相间的衣服。③喜鹊喳喳叫着。④喜鹊掠过我十七楼高的窗口。

        【评点】这种①②③④的答题模式割裂句子的连贯性,改成“几个短句”不等于改成“单独几句”。

        【示例9】两三只喜鹊穿着黑白相间的衣服,喳喳叫着,掠过我十七楼高的窗口,是我常在大雪时看到的。

        【评点】原句的主干句“我常看到喜鹊”被改为“喜鹊是我常看到的”,不建议更改原句主干。

        【示例10】我家住在十七楼,但我常在大雪时看到两三只喜鹊掠过窗口,它们穿着黑白相间的衣服,喳喳叫着。

        【评点】改后句子的句间关系较为复杂,考生更改了原句意思,原句没有“但”代表的转折关系,改句不符合题意。

        【总结】根据以上考生作答“长句变短句”的情况来看,我们需要明确以下几点:

        一是要准确提取给定长句的主干。在定了主干句后,考生再抽离给定长句的“主语”“谓语”“宾语”,组成“几个短句”。如前面题目中的句子主干是“我常看到喜鹊”,那就把这个句子放在短句之首,再去组织枝干信息。

        二是不可随意更改给定长句主干的基础句式。比如,考生不能把“我常看到喜鹊”变成“喜鹊常被我看到”,因为前者是主动句,后者变为了被动句,不能随意变换句式。

        三是要合理分配长句的枝干成分,如状语、定语等。对句子枝干的处理要符合句子本身的邏辑,考生既不可无中生有,也不可喧宾夺主。比如,“十七楼高”就适合做窗口的定语,而不适合单独成句,类似的还有对“两三只”这一定语的处理。

        四是要准确理解题目要求的“几个”,把握变换后“短句”的数量。变换后的“短句”既不能太多太繁琐,显得主次不分;也不能该分离的不分离,显得“长句不短”。我们要力争“短句”单位数量恰到好处,改后的句子既准确完整,又简短鲜明。

        五是避免出现错别字,同时也要注意不能出现搭配不当等语病问题。

        六是不能更改原句句意。

        综上,变换句子的简繁长短必须要看“原句”实际。最后,我们总结一下“长句变短句”的要领:句意清,要点明;主干抓得准,枝干理得清;增删词语有依据,句序安排合逻辑;无错字,意完整。

        模拟

        训练

        (广东省2023届高三开考语文试题)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他并不是一位农民伯伯,而是河北省军区原副司令、共和国少将张连印。退休后,他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左云县张家场村。

        望着一片光秃秃的荒山,张连印下定决心:“作为一个退休的老兵,我想把植树造林作为自己退休后的最后一个战场。”但改变生态环境,不像房前屋后栽几棵树那么容易,它需要科学指导,整体规划。张连印带兵是内行,干这活儿却是外行。他放下曾经的特殊身份,拜专家为师,学习植树防沙的知识。此外,他还通过去老战友那里走访、到林业部门咨询相关、与金融部门进行接洽等多种形式为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到处奔波。

        在荒山上,张连印身先士卒,总是抢在劳动第一线,带头与村民们吃住在一起。由于经验不足,第一年栽下的树苗成活率还不到50%。在成片枯死的树苗前,张连印一坐就是半天,心情很差。在失败的打击下,他没有灰心,而是重整旗鼓,及时总结,又悉心请教当地农技专家,逐步摸索出适合家乡气候的植树方法。

        四年多的风餐露宿,四年多的含辛茹苦,四年多的甜酸苦辣,张连印终于收获了硕果。荒山绿化面积达到3000余亩。黄鹂鸟来了,杜鹃来了,黄羊也来了。

        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解析】先分析给定句子的结构。句子结构较为复杂,主要表现在状语成分上,有“通过”“为”两部分。一般来讲,表目的的状语“为……”放在句首,表方式的状语“通过”放在谓语之前,但是这个句子不是这样。因此,我们首先要理清给定句子的内在逻辑,比如“问题”和“解决办法”之间的关联。接着,按照合理的顺序梳理短句,再增删必要的词语,最后按照逻辑顺序提炼成句。

        【参】面对资金不足的问题,他到处奔波,去老战友那里走访,到林业部门咨询相关,又与金融部门进行接洽等,通过多种形式解决。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