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福建省厦门一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25-09-25 18:00:35 责编:小OO
文档
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年地理试卷

说明:本卷共分Ⅰ、Ⅱ两卷,其中Ⅰ卷为选择题,Ⅱ卷为综合题。请把Ⅰ卷的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把Ⅱ卷的答案把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卷上。

完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48分)

本卷共24题,每题2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图1示意我国某科考基地及其附近区域,该区域有冰川分布,R河2月份流量最大。读图完成1~2题。

图1

1. “站在这里向北看去,山丘下的湖泊,就像一块碧玉一般,镶嵌在大地上;而湖泊北部和东部两座延伸出来的长长山脊,如同一双温柔的手,以无限的深情呵护着这熟睡的精灵”。文中的“这里”最可能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 该科考基地位于        

   A.南极长城站     B.北极黄河站      C.格陵兰岛      D.青藏高原

图2

图2为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读图完成3~4题。

3. 假设该日气压的变化只和气温有关,则图2两条纬线和三条经线的交点中,气温日较差最小的是

A.(40°,130°)   B.(30°,120°)    C.(40°,140°)    D.(30°,130°)

4. 该时间段内,M点

    ①气温降低        ②天气晴朗         ③风力减弱         ④偏南风转西北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读图3“世界某区域图”,完成5~6题。Ks5u

5.  与图中沙漠形成主导原因相同的地区是

①阿拉伯半岛的沙漠                 ②安第斯山南段东侧的沙漠

③澳大利亚中西部的沙漠             ④塔里木盆地沙漠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

6.  图示季节,沿河流各段及周边区域地理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①②河段正值丰水期           B. ②③河段水量减少

C. ③④河段沿岸草木枯黄           D. ④⑤河段森林茂密

表1

表1是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时“山东省某市迁入入口年龄及性别统计表”。完成7~8题。

年龄段(岁)0~14

15~29

30~44

45~59

≥60
男性人口(万)5.0425.1414.684.941.76
女性人口(万)3.8437.1011.634.014.78
7. 该市迁入人口的特征有Ks5u

       A.以中老年人口为主        B.老年人口比重低于青少年人口

       C.男性人口比重高于女性人口        D.与该市原有人口年龄构成相似

8. 迁入人口对该市可能导致的影响有

       A.导致该市非农业用地的减少       B.扩大该市的环境人口容量

       C.减轻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D.加剧了当地就业紧张局面

图4为1959-2009年秦岭山地1月0℃等温线位置变化图。完成9~10题。

图4

9.  该地1月0℃等温线的位置总体上

A. 向亚热带地区偏移                   B. 向落叶阔叶林带偏移

C. 向低纬度地区偏移                   D. 向海拔较低地区偏移

10. 根据图中等温线的位置及其变动可知

A.甲地为山脊,冬季平均气温趋于上升   B.甲地海拔低于乙地海拔

C.乙地为山谷,冬季平均气温趋于下降   D.甲地年平均气温高于乙地

图5示意1990~2011年某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净迁入率变动情况,读图完成11~12题。

11. 该城市人口增长最快的年份是

A. 1999年    

B. 2002年    

C. 2008年    

D. 2011年

12. 该市人口总量最少和最多的年份分

别是

A.1990年;2011年                

B.1993年;2008年         

图5

C.1990年;2008年                

D.1993年;2011年

13. 图6为女王头(蕈状石),是野柳地质公园的一个知名景观。

由于其颈子修长、脸部线条优美,外型宛如一个凝视远方的女

王,故得到女王头的美名。她大约4000岁,头部可以找到海洋

生物化石。“女王头”的形成过程最可能是

A.流水侵蚀→沉积作用→地壳抬升

B.沉积作用→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C.地壳断裂→地壳抬升→化学溶蚀

图6

D.风化侵蚀→沉积作用→地壳抬升

图7示意某国家部分经济活动分布。该国人口2100万,人口自然增长率约2.6%,矿产品、可可和木材为其三大经济支柱。完成14~16题。

14.该国城镇主要分布在

①南部地区

②铁路沿线

③畜牧区的中心

④沿海地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该国                            

A.南部年降水量比北部丰富

B.水库水不参与海陆间循环

C.人口密集,经济发达

图7

D.人口增长处于现代型

16.下列城市最适合发展炼铝工业的是

A. E                  B. F               C. G                 D. H

图8是某工厂原料和产品等运费曲线图。假设该厂生产某产品需使用Y产地的原料,而产品供给市场S。每生产1单位重量产品需要5单位重量原料,运费只与重量、距离有关。读图,完成17~18题。

17.下列地点最适合设厂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8.该工厂可能是

A.啤酒厂        

B.制糖厂    

C.普通服装厂    

图8

D.精密仪表厂

表2

表2反映了我国某农作物的主产省区在1980~2010年种植面积的变化(单位:千公顷)。读表完成19~20题。

省区简称

1980~1990

-136.1-59.5362.2672.3254.0
1991~2010

-145.5-310.3-4.2-1051.1560.7
19.1980~2010年,该农作物主产区空间分布重心的变化特点是

    A.由北向南                             B.由东向西再向北

    C.由南向北再向西北                     D.由南向北再向东

20.引起其变化的主要因素可能为

    ①热量条件    ②市场距离   ③国家  ④劳动力价格    ⑤产品质量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

图9表示安徽省1985~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完成21~22题。

图9

21. 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表现在

A. 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均持续快速提高

B. 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C. 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第二产业超过第三产业

D. 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数量增加

22. 为增强工业对就业和农业产业化的带动作用,近期安徽省中小城市可以着力发展

A. 劳动力导向型和原料导向型工业      B. 技术导向型和市场导向型工业

C. 动力导向型和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D. 原料导向型和技术导向型工业

图10示意我国某山峰植被分布状况。读图完成23~24题。

23.该山峰位于

A.东南丘陵             B.大兴安岭     

C.天山山脉             D.横断山区

24.当地马铃薯的栽培高度上限比玉米高的原因主要是马铃薯

A.对光照要求较低        B.对降水要求较少

C.对热量要求较低        D.对土壤要求较低

图10

第Ⅱ卷(综合题,52分)

本卷共四大题,52分。

25.(1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Ks5u

图11中甲岛是太平洋中部的一个火山岛,经济以农业为主,甘蔗制糖业是该岛最主要的支柱工业。甘蔗为喜温、喜光作物,年积温需5500℃~8500℃,年降水量要求800~1200mm。

   

图11

(1)比较N、S两城市冬半年降水量的大小,并分析原因。(4分)

(2)简要分析该岛甘蔗种植主要集中分布在西部的自然原因。(2分)

(3)说出甘蔗制糖业布局的主导因素。(1分)

2008年该岛甘蔗每公顷产量为45.吨,我国为71.23吨。近年来,我国部分企业计划利用我国甘蔗的种植技术和甲岛所在国合作,在甲岛投资种植甘蔗。

(4)分析我国部分企业计划在甲岛投资甘蔗种植的主要原因。(5分)

2010年,我国需要进口177万吨食糖,预计将逐年增加。

(5)分析我国蔗糖进口量逐年增加的主要原因。(2分)

26.(11分)近30年来,图12中某市的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读图回答问题。

图12

(1)据图说出该市城市化进程的主要表现。(3分)

    (2)简析国道改道的主要原因。(2分)

    (3)该市钢铁工业布局较合理,而化工厂布局不合理,请从环境因素说明理由。(6分)

27. (12分)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图13所示地区是我国“西电东送”南通道电源点之一,已形成以甲、乙为中心的铁路、国道和高速公路网络,其中R河流域正在发展成为“电力——冶金——化工基地”。

图13

(1)说出R河流域的地形特征。(3分)

    (2)评价P地建设大型水电站的区位条件。(5分)

(3)阐述R河流域发展冶金、化工产业的有利条件。(4分)

28.(15分)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种桑养蚕抽丝的历史悠久,是世界上丝绸生产量与出口量最大的国家。桑蚕饲育适温为20~30℃,养蚕周期一般需要40~60天。

2006年,我国实施“东桑西移” 战略,把蚕茧主产区从东部的广东、浙江、江苏等省逐渐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图14中的甲自治区在接受“东桑西移”的过程中桑蚕产业发展迅速,近年来蚕丝产量已经稳居全国第一。图15为N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图15

图14

图14

图16

(1)从经济角度简析我国实施“东桑西移”战略的原因。(4分)

(2)从气候角度分析甲自治区发展蚕桑产业的有利条件。(4分)

       (3)简述N市成为大宗蚕丝交易中心的有利条件。(4分)

    (4)根据图16,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开展蚕桑资源的综合应用对蚕区农村的有利影响。(3分)

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年地理试卷

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

第Ⅰ卷(每小题2分,共48分)

1.D    2.A    3.B    4.C    5.A    6. C   7. B   8. D   9. B   10.A   11.C   12.D

13.B   14.C   15.A   16.D   17.A   18.B   19.C  20.D   21.B   22.A   23.D   24.C

第Ⅱ卷(共52分)

25.(14分)

(1)S市大于N市(1分)。

原因:该岛位于南半球,冬半年受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影响(1分),S市位于东南风的迎风地带(1分),N市位于背风地带(1分)。

(2)西部地区光照强(1分),降水量适中(1分)。

(3)原料(1分)。Ks5u

(4)我国有资金和农业技术优势(1分);Ks5u

甲岛地处热带,光热充足(1分),土壤肥沃(1分),甘蔗生产的自然条件优越;

甲岛甘蔗需求量大,市场广阔(1分);

甲岛所在国支持(1分)。

(5)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使蔗糖需求量日益增大(1分);

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快,使甘蔗种植面积减少,蔗糖产量减少(1分)。

26.(11分)Ks5u

(1)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②城市人口不断增加;

③出现明显的功能分区(每点1分,共3分)

(2)为了缓解城区的交通拥堵。(2分)

(3)钢铁厂大气污染比较严重(1分),布局在居住区外围(1分)且位于最小风频的上风向(1分),对居住区的影响较小,因此较合理。

         Ks5u

化工厂布局不合理,因为化工厂是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比较严重(1分)的工业,布局在最大风频的上风向(1分),其大气污染对居住区影响较大,且其布局在城市河段的上游方向(1分),对城市水质影响较大。

27.(12分)

(1)①以高原(、山地)为主;②地势起伏大;③西南高、东北低;④喀斯特地貌广布。(每点1分,任答3点即可,满分3分。)

(2)有利条件:①(流域内降水丰富,流域面积较大,径流量丰富,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②地处峡谷,建坝工程小;③库区人口密度小,移民搬迁量少;④库区耕地少;⑤离珠江三角洲较近,便于电能输送。(每点1分,任答3点即可,满分3分。)

不利条件:①喀斯特地貌广布;②地形复杂,交通不便;③易诱发地质灾害(每点1分,任答2点即可,满分2分。)

(3)①有丰富的铝土、磷矿等资源;②煤炭、水能等常规能源丰富;③冶金和化工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大;④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⑤对外交通便利。(每点1分,任答4点即可,满分4分。)

28.(15分)Ks5u

(1)东部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度的加快,使蚕桑产业的土地成本(1分)和人工成本(1分)不断上涨;而中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土地资源较丰富(1分),劳动力较廉价(1分)。

(2)甲自治区年均气温高,雨量充沛(1分),桑树生长旺盛(1分);适宜桑蚕饲育的时间长(1分),蚕茧批次多、批量大(1分)。

    (3)位于蚕丝主产区;交通枢纽,对外交通便利;离国界和港口近,便于蚕丝出口;

首府,信息通达度高;支持。(每点1分,任答4点即可,共4分)

    (4)延长蚕桑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

高农民收入;促进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改善生态环境。(从社会、经济、生态三个方面回答,每个方面1分,共3分)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