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生命体征的测量(习题)1
2025-09-25 18:01:01 责编:小OO
文档
生命体征的测量习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病人赵某 ,因“上呼吸道感染”入院,体温40℃,神志清楚,护士为她温水擦浴,不正确的是( )。

A.头部冰袋冷敷,足底放热水袋

B.血管丰富处适当延长时间

C.心前区、腹部、足底禁止擦浴

D.观察患者,发现其面色苍白、发冷,应加快擦浴速度

E.擦浴结束后,体温降到39℃以下可取下冰袋

2.对高热患者的观察,不正确的是( )。

A.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  B.面色有无改变  C.P、R、BP的变化

D.物理降温后的效果  E.每日测量4次

3.用玻璃汞柱式体温计测量体温,不妥的是( )。 

A.发现口温与病情不符时,以腋温为准

B.昏迷、小儿、呼吸困难者不测口腔温度

C.腹泻、肛门手术患者不宜测肛温

D.喝水、洗澡、运动等活动后30min再测量

E.患者不慎咬破体温计时,尽快清除口腔内的玻璃碎屑

4.局部湿热敷操作,不妥的做法是( )。

A.敷料每3~5min更换一次

B.有创面的部位热敷后按换药法处理伤口

C.热敷部位涂凡士林,其范围等于热敷面积

D.若为开放伤口,所使用的用物均需是无菌物品

E.敷料以不滴水为度

5.酒精擦浴时乙醇的浓度为( )。

A.10%~20%  B.25%~30%   C.45%~50%

D.70%~75%  E.95%

6.患者钱某因走路不慎扭伤脚踝3h,正确的处理是( )。

A.热敷  B.冷敷  C.绷带包扎

D.按摩  E.用热水泡脚

7.肛瘘术后患者正确的护理顺序为( )。

A.热水坐浴、排便、换药  B.热水坐浴、换药、排便

C.换药、热水坐浴、排便  D.排便、热水坐浴、换药

E.排便、换药、热水坐浴

8.以下疾病适宜采用热疗的是( )。

A.踝部扭伤16h  B.急性乳腺炎  C.牙痛

D.急性阑尾炎  E.鼻旁疖肿

(二)填空题

1.人在睡觉时,主要是由 产热;在跑步时,主要是由 产热。 

2.人体散热的方式有 、 、 、 。在气温达39℃的夏季,田间耕做的农民只能靠 散热。

3.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 ,常用来解释人体温恒定的学说是 学说。

4.用冷术易引起冻伤的部位有 、 、 。 

(三)问答分析题

1.发热过程分为哪三期?各期患者的特点是什么?作为护士应如何处理?

2.驰张热的特点是什么?

3.在急诊的预检台来了三位病人:2岁的孩子、腹泻的中年女子、哮喘的老年男子,请问护士该怎样为他们正确测量体温?

4.同学的脚踝不小心崴了,请问你怎样通过用热、用冷术来帮助他尽快恢复?

(二)填空题

1.内脏器官代谢,骨骼肌

2.辐射、对流、传导、蒸发;蒸发

3.下丘脑,调定点

4.枕后、耳廓、阴囊

(三)问答分析题

1.(1)体温上升期:患者体温逐渐或骤然上升,皮肤苍白,干燥无汗,起鸡皮疙瘩,寒战、怕冷;

护理:注意给患者保暖,或给予热饮料。

(2)发热持续期:皮肤潮红、灼热、呼吸加深、加快,可有少许出汗;

护理:除积极治疗引起发热的原因外,还应对症处理如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等。

(3)退热期:体温下降,患者出汗较多,皮肤温度降低;体温骤降的患者还可能出现血压下降、四肢冰冷等虚脱现象;

护理:注意及时更换衣被,适当保暖;对出现虚脱征象的患者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止产生休克。

2.驰张热:体温多在39℃以上,24h内体温波动幅度可超过2℃,但最低温度仍高于正常水平,常见于化脓性感染、败血症、浸润性肺结核等疾病。

3.2岁孩子:宜选用测肛温的方法,测温时注意固定肛表。

腹泻的中年妇女:测腋温或口温,禁止测肛温。

哮喘的老年男子:宜测腋温,不宜测口温。

4.受伤早期宜采用冷疗,使血管收缩,降低血管壁的通透性,减少渗出,从而减轻由于局部组织充血、肿胀、压迫神经末稍而引起的疼痛。受伤后期用热疗,以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流速度加快,加快渗出物的吸收和组织的愈合。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