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技术经济学》教学大纲
2025-09-25 17:52:48 责编:小OO
文档
《技术经济学》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Technological   Economics

学 时 数:36        学 分 数:2

适用专业:管理科学、工商管理、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等。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技术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理论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研究技术领域经济问题和经济规律,研究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是研究技术领域内资源的最佳配置,寻找技术与经济的最佳结合以求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本课程从经济性评价的基本要素入手,系统介绍技术经济评价的基本方法及其应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及程序、价值工程分析的基本过程、设备更新与租赁决策的主要研究方法以及技术创新理论体系的建立及应用等等,上述研究内容对国民经济的各部门、各个专业领域经济活动的效益以及非经济活动领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分析评价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掌握资金等值计算、经济性评价、财务评价及国民经济评价以及不同类型备选方案评价的基本方法,掌握可行性研究的程序、价值工程分析过程,了解技术创新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各章节学时分配

(一)教学内容

第一章 导论(2学时)

了解:技术经济学发展历史;代表性人物及著作;投入、产出的概念。

理解: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掌握:技术经济学研究的一般步骤。

第一节 技术与经济的关系

知识点:知识点:技术的概念,经济的概念,技术与经济间的关系

第二节 技术经济学研究的对象

知识点:技术经济学课程性质,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第三节 经济效果的评价原则

知识点:经济效果的计算公式,经济效果的评价原则

第四节 技术经济学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知识点:调查研究、理论研究、技术经济研究的一般基本程序

第二章 现金流量及其构成(2学时)

理解:现金流出、现金流入、净现金流量的基本概念及相互关系;现金流量的表示方法及现金流量图的解读。

掌握:现金流量、投资、成本费用、销售收入、利润、税金和价格等概念体系所涉及的概念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绘制现金流量图。

第一节 现金流量

知识点:现金流出、现金流入、净现金流量的概念,现金流量图及现金流量表的正确识别与绘制。

第二节 现金流量的构成

知识点:投资的构成,建设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建设期利息等概念,投资估算,各种费用与成本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价格的形成,影子价格,销售收入、销售利润、税后利润等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主要税种的基本概念。

第三章 资金的时间价值(2学时)

了解: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通货膨胀下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

理解:资金为什么存在时间价值;决定资金时间价值大小的因素;单利与复利的区别;为什么采用复利;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区别及其相互关系;决定资金等值的因素。

掌握:资金等值计算基本公式的含义、推导、综合应用;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计算。

第一节 资金的时间价值与等值计算的概念

知识点:资金的时间价值概念及其表现形式,影响资金时间价值的主要因素,资金等值的概念,资金时间价值计算的基本方法。

第二节 利息、利率及计算

知识点:利息的概念,本金、利率、利息的相互关系及其计算方法,单利法和复利法的异同,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概念及二者的换算,间断利息与连续利息的概念。

第三节 资金的等值计算

知识点:资金等值的概念与等值计算的意义,影响资金等值的三个因素,折现、现值与终值的概念及其相对性,年值及等额支付的概念,资金等值计算的基本思路,资金等值计算的六个基本公式。

第四章 经济性评价方法(10学时)

了解:有资源约束方案的评价方案的具体选择;混合方案进行评价的思路和方法。

理解:经济效益静态评价方法的应用条件;静态评价方法和动态评价方法的区别;静态投资回收期的特点和应用;净现值法的优缺点、应用条件;净现值函数的特点;净现值和净现值率法的异同;费用现值和费用年值的使用条件;内部收益率的经济含义、判断准则和唯一性讨论;互斥方案的特点、评价方法和评价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方案比较时,对寿命期不等的方案的处理思路和办法。

掌握:各种评价方法及评价指标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应用;互斥方案、方案比较选优的方法。

第一节 静态评价方法

知识点:静态评价的特点;静态投资回收期的概念的、计算及评价准则;静态投资收益率的概念、计算及评价准则。

第二节 动态评价方法

知识点:评价指标的分类;净现值的概念、计算及评价准则;净现值函数的概念与特征;净现值的经济含义;净现值对折现率的敏感性概念及对投资决策的意义;净现值的优缺点;费用现值与费用年值的概念、计算及评价准则;使用费用现值与费用年值指标的前提条件;净年值的概念、计算及评价准则;净年值的经济含义;净年值与净现值的关系;净现值率的概念、计算及评价准则;净现值率的经济含义;动态投资回收期的概念、计算及评价准则;内部收益率的定义、经济含义、计算方法与评价准则;用线性插值法近似求解内部收益率时,用于插值计算的i1和i2应满足的两个条件;常规项目与非常规项目的现金流量差异;内部收益率唯一性含义;内部收益率的缺点;累计净现金流量曲线和累计折现值曲线的绘制方法。

第三节 投资方案的选择

知识点:相关方案、非相关方案、互斥方案、方案、混合方案的概念;绝对经济效果检验与相对经济效果检验的概念及目的;净现值指标和内部收益率指标在相对经济效果检验中的正确性;用增量分析法进行寿命期相同、投资额不同的互斥方案比选的基本思路及比选实质;用(差额)净现值、差额内部收益率对寿命期相同、投资额不同的方案进行比选的方法;用差额投资回收期对年产量相同和不同的方案进行比选的基本思路、比较计算和评价准则;对寿命期不等的互斥方案进行的比选时的可比性处理思路与方法;用年值法对寿命期不等的互斥方案进行比选的优点;对寿命期不等的互斥方案进行比选时,使用内部收益率应满足的条件、计算方法和评价准则;有约束的方案的概念;用互斥化法的和效益指标排序法的解决有约束方案比选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对混合的型方案进行比选的主要及方法。

第五章 不确定性分析(4学时)

了解:风险产生的原因;不确定性分析的步骤。

理解:不确定性分析的涵义以及进行不确定性分析的意义;盈亏平衡分析的经济含义,代数法和几何法的比较;多方案进行盈亏平衡分析的一般步骤;敏感性分析的涵义、目的和步骤;如何进行概率分析,其中期望值和离散系数的经济含义;决策树的构成及使用。

掌握: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概率分析、风险分析等不确定性分析方法的应用。

第一节 概述

知识点:项目存在风险的原因;进行不确定性分析的目的。

第二节 盈亏平衡分析法

知识点:盈亏平衡分析的目的;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单位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与产量的变化关系;盈亏平衡点概念及经济含义;求解盈亏平衡点的图解法和代数法;盈亏平衡点的产量、销售收入、生产能力利用率、价格和单位变动成本的概念、计算及经济含义;盈亏平衡指标的数量变化与项目风险大小的关系;优劣平衡分析的基本思路及对互斥方案进行比选的方法。

第三节 敏感性分析

知识点:敏感性分析的目的;常见的不确定性因素;敏感性分析的步骤;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方法。

第四节 概率分析

知识点:概率分析的作用及方法;期望值、标准差和离散系数的经济含义;标准差和离散系数的异同;方案评价指标的不同取值的概率描述。

第五节 风险决策

知识点:风险决策的概念;一级和多级决策树对风险决策问题的描述方法和决策方法;用方差和离散系数决策方案时的不同;用期望值和方差比选方案的方法。

第六章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4学时)

了解: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和程序;国民经济评价的意义和范围。

理解:经济性评价的方法。

掌握:财务评价、经济评价。

第一节 可行性研究概述

知识点:什么是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的类型;可行性研究的要求;可行性研究的局限性

第二节 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工作程序

知识点: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工作程序、明确目标和约束条件、信息情报的收集和处理、因素的分析和专题研究、方案设计、评价、方案的优化和选择、可行性研究报告书的编制

第三节 财务评价和经济评价

知识点: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关于经济评价价格问题

第四节 建设投资与生产成本的估算

知识点:建设投资的估算;流动资金的估算;产品成本的估算

第五节 财务评价中的几个具体问题

知识点:资金筹措;融资租赁;借款利息的计算;销售收入与成本及税金的关系

第七章 价值工程(4学时)

了解:价值;价值工程的概念;提高产品价值的途径。

理解:价值工程的核心;应用价值工程的意义;选择VE对象的三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成本系数、功能系数和价值系数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功能定义、分类的方法;功能整理的内容与方法;功能评价的概念、方法、目的;方案创新的主要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掌握:分析产品,选择VE对象;企业实施价值工程的步骤及要点;功能成本分析;价值计算。

第一节 概述

知识点:价值工程的产生与发展;价值工程的概念及其在产品设计中的作用;价值工程的中心内容和工作步骤。

第二节 对象选择和情报搜集

知识点:对象选择的ABC分析法,评分法和最适合区域法。

第三节 功能分析

知识点:功能分析的目的及作用;功能系统图概念及作用。

第四节 功能评价

知识点:功能评价的作用;功能评价的方法;功能成本分析;价值计算。

第五节 改进和创新

知识点:方案创新的主要方法;方案评价的基本内容。

第八章 设备更新的经济评价(4学时)

了解:设备更新的目的、意义。

理解:折旧、设备经济寿命的含义。

掌握:折旧的计算方法、设备经济寿命的计算,熟练掌握更新方案的分析与评价。

第一节 设备更新的目的意义

知识点:设备更新经济分析的内容;设备更新经济分析的目的

第二节 折旧

知识点:折旧的含义;折旧的计算方法

第三节 设备的经济寿命

知识点:设备经济寿命的含义;设备经济寿命的计算;分析设备经济寿命的意义

第四节 更新方案的分析与评价

知识点:更新方案分析与评价的实质;设备更新方案比较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寿命不等的更新方案的分析。

第九章 技术创新(4学时)

了解: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原则;常见的技术创新类型;企业技术创新模式。

理解:技术创新的概念;经济增长的源泉;企业是经济增长的基础单位;技术创新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

掌握:经济增长的四种基本要素及其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技术创新基本类型的特点;技术创新模式的特点;技术创新的程序和技术创新战略的选择。

第一节 技术创新概念的界定

知识点:技术创新的定义;技术创新理论。

第二节 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

知识点:经济增长的源泉;不同层面看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增长。

第三节 技术创新与企业发展

知识点:技术创新与企业竞争优势;技术创新的主体。

第四节 企业技术创新过程

知识点:技术创新过程;技术创新原则

第五节 企业技术创新类型

知识点:创新类型

第六节 企业技术创新模式

知识点:创新模式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知识方面的要求

技术经济学在我国已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学科,其知识体系已趋于完善,因此,技术经济学原理和方法的应用,涉及到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在进行技术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要立足于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在此基础上,把技术经济的应用扩展到新产品开发等应用领域。在教学时,要特别强调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原理的重要性,使学生真正领悟技术经济学的真谛。

2.能力方面的要求

技术经济学是把西方的工程经济和项目评价的有关内容与我国技术与经济的实践活动相结合而创建和发展起来的,其实践性很强。因此,技术经济学的教学,重在使学生逐步培养运用技术经济的基本理论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案例分析及具体项目评价和论证,来实现培养目标。同时通过计算机手段的应用,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今后的实际工作打基础。

3.教学方法

(1)利用多媒体授课,辅助以必要的板书。

(2)合理安排课时,突出重点难点,在每章教学进程中配备一定的例题、习题和案例,借助例题和习题使学生确实掌握课堂所学内容,同时加深对重点、难点内容的理解;借助案例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营造活跃的课题气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通过师生互动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4)进行课程设计,使得学生在学习完本课程后学生可以进行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价、编制项目可行性报告等。

4.考试形式

本课程的考试采取笔试的形式。最终成绩中平时成绩占30%,考试成绩占70%。

四、本课程与其他有关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的先修课是基础会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此外,建设工程、机械制造等知识对深入理解技术经济学的有关概念、原理与方法,有促进作用。

五、学时分配表

学     时     分     配

合计
讲课习题课实验课上机课讨论课其他
122
222
322
48210
53114
6314
7314
8314
944
六、推荐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推荐教材:

[1]吴添祖等.技术经济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傅家骥.工业技术经济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2.教学参考书:

[1]陈戈止编著.技术经济学.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2]赵建华、高风彦.技术经济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3]王应明.技术经济学.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4]林晓言、王红梅主编.技术经济学教程.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5]杨国良主编.技术经济与管理.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6]陶树人编著.技术经济学.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7]赵一锦.技术经济学.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6

[8]宋国防、贾湖主编.工程经济学.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

[9]朱康全编著.技术经济学.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6

[10]张贤模、张金锁.技术经济学原理与方法.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

[11]王英.工业技术经济学.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

[12]刘砚田.工程经济.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8

[13]崔继忠编著.技术经济学.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4

[16]蔡希贤、万君康主编.技术经济学.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

大纲制订人:王高山

大纲审定人:

校  对: 

制订日期: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