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um““繁:?}蠹::72:I:0写封¨
—————————一—————————————————————————————————一
加强教育研究
促进随班就读发展
华国栋
(教育科学研究所
北京,100088)
摘要本文总结了我国十多年来随班就读研究的特点和取得的成绩,并对今后如何加强随班就读的研究,促进随班就读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随班就读研究特点联系实际科学方法促进发展
StrengtheningeducationalresearchandpromotingintegratingdisabledchildreninregularcIasses
HⅣd
GⅣo咖"g(chinH
NHtl㈣l
IⅡstltukforEducationalRe8earch,BelJi“g,100088)
Abstract
Thi8
paper8umma打zed
the
ch删teristicsof
research
and
achimmentofthe
lcBmlng
in仲gul㈣lass如rdisabled
chlld眦¨ⅡIhcse
ten
ye日rs
China.It啪cludedwlth
recommendationshowto
8tren舢en
fut㈣search
anddevelopment
inkgra““g
dis曲led
students
jn
regularcl聃se8
l‘eywords
in”gmti“gdisabledchildren
j…gularclasses瑚earch
characteristics
㈣t8ct
pmcticescienti6cmethodpmmote
development
随班就读作为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一种主体形式,十多年来有了迅速发展。随班就读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其发展始终伴随着对随班就读的研究,研究促进了发展。
一、十多年来我国随班就读研究的特点
和成绩
(一)以点带面开展随班就读工作的研究和试验
随班就读的形式五十年代在我国就存在,但是在全国大力推行随班就读还需要研究和试验。1989年原国家教委托北京、河北、江苏、黑龙江、山西、山东、辽宁和浙江等省市分别进行智力和视力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试验。1992年原国家教委又委托北京、江苏、黑龙江和湖北等省市进行听力语言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试验,取得了一批成果,如杨尊田主编的《轻度智力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手册》、李
慧玲主编的《听力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手册》等,点上的经验和成果为大面积推广随班就读起到先导和示范作用。
(二)注意引进和借鉴国外融合教育的经验和理论.加强学术交流
随班就读这种形式适应我国国情,也顺应国际上“一体化教育”、“同归主流”、“融合教育”的潮流。九十年代我国专家学者不断引进国外在这方面的先进经验和成果。如教育科学研究所特殊教育研究室翻译出版了由梅尔·安思考主编的《课堂上的特殊儿童》。陈云英、华国栋借鉴国外合作学习理论发表了“合作学习与随班就读教学改革”,并在北京昌平进行了实验。特别是个别化教育理论、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引进和结合国情的修订实施,对提高随班就读学生的学习质量起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十多年来,残疾儿童随班就读一直是特殊
教育领域一个研究的热点内容。研究人员、教师和其他特殊教育工作者也加强丁这方面的交流研讨。如教育科学研究所特殊教育研究室1996年在上海举办了“中国一体化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北师大特教中心举办的“海峡两岸特殊教育研讨会”也将残疾儿童随班就读作为一个重要主题。在交流研讨中同行间观点的碰撞、相互启迪,也使得对随班就读的研究更加深入。
(三)十1分重视对农村随班就读工作的研究
我国大部分残疾儿童分布在农村,衙为数不多的特殊学校相对集中在城市(包括县城)地区。因此,在农村地区特别是在贫困的农村地区,随班就读不仅是残疾儿童少年就学的主要形式,甚至是唯一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说,农村随班就读工作的成败决定r我国随班就读的成败。但是,由于农村资源、条件、师资等方面的,叉给农村开展随班就读工作带来很多困难。为了推进农村随班就读的发展,有识之士都十分重视农村随班就读工作的研究。教育科学研究的特殊教育研究室、北京金钥匙视障教育研究中心等单位都在的支持下充分利用了中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项目、金钥匙工程等实施农村残疾儿童随班就读,运用行动研究等方法总结农村随班就读工作的规律,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如陈云英、华孱栋主编的《特殊儿童的随班就读试验——农村的成功经验》,徐自仑主编的《视障学生随班就读教育教学基础评估手册》,由四川省教委基教处组织、华国栋、沈云裳、钱丽霞编著的《随班就读问答》,华国栋、彭霞光主编的《残疾儿童测查指南》等等。研究取得的成果又进一步推动了农村随班就读的发展。
(四)对随班就读的研究从经验型向科学型过渡
对随班就滨的研究开始主要在实践经验层面,边实践边总结。1994年,原国家教委在江苏盐城市召开丁“全国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会议”,较系统地总结了这些年来随班就读
工作的经验,如提出“学前培养是基础,倾注爱心是关键,科学实践是根本,家庭配合是保证。”强捌要突出做好j方面工作:1突出行为,坚持依法治教;2.普通学校应做好随读生接纳、师资挑选与培养工作;3.特殊学校应发挥骨干、中心作用,做好咨询、巡回指导等工作。在此基础上,原国家教委印发了《关于开展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的试行办法》,推动了随班就读工作,促进了随班就读质量的提高。1995年以后,对随班就读的研究,逐步向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过渡。确立研究课题,进行科学研究,如有关随班就读师资培养培训的研究、随班就读支持系统的研究、随班就读的课堂教学研究等也逐步形成有一定理论摹础的系统的论著。如汤盛钦主编的《特殊教育概论一一普通班级中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陈云英编著的《随班就读课堂教学》、华国栋主编的《随班就读教学》、《特殊需要儿童的随班就读》等等。教育部“十五”期间又发布了特殊教育课题指南,进一步引领随班就读研究从经验型向科学型过渡。
这些年对随班就读的研究使我们对随班就读的规律有了更多更深入的认识,如在随班就读的课堂教学中,从随读生开始处于被随状态,只是在班集体教学之余,教师抽空帮助他,到运用发展分层教学,在教学的每个环节都考虑随读生的特殊需要,继而发展到随读生也是课堂学习主体,是学生中平等的一员,并实施差异教学,从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过程、方法等各方面都照顾到他们的差异,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学习。
二、紧密结合随班就读的实际。加强教育研究,促进随班就读的发展
我国随班就读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为了适应甚至超前于随班就读的发展,对随班就读的研究还需要大力加强。前十几年的研究更多围绕随班就读工作中的宣传、发动、对随读生测查、安置、组织残疾学生入学等方面,“十五”期间随班就读工作的重点是提加强教育研究促进随班就读发展/华目栋
7
高随班就渎质量。只有保证了质量,随班就读才能更好发展。这里有许多深层次问题,需要研究,要拓展研究范围和深度。如在小班化条件下.如何更好地开展随班就读,如何开发随读生潜能等。特别是普通学校正在积极进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推出新的理念、新的课程框架、新的内容、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在这样的背景下,随班就读工作如何开展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如如何充分利用校本课程、选修课程促进随读生发展;视残听残等随读生如何探究性学习;随读生怎样更好地参加综合实践活动。这些问题没有现成答案,需要我们去研究和探索。为了更好地开展随班就读研究,提出如下建议。
(一)紧密结合随班就读工作实际,将教育教学和研究结合起来
教育研究的目的除了理论的拓展,更要解决教育实践中问题。应紧密结合随班就读工作的实际来选题,在随班就读工作中有哪些难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就可作为我们的研究课题。如对随读生怎样测查和评估,怎样建设和发挥资源教室的作用等,通过课题研究来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在随班就读工作中的经验也可以进一步研究,通过研究将它们上升到理论。联系实际还应有一定的超前性,如随着我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残疾儿童的早期教育、高中教育需要进一步加强。中学的随班就读和幼儿随园就读需要我们抓紧研究。在联系实际的过程巾,还应特别关注国情,研究我国随班就读的特色。如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既要尊学生的个性,又要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的精神;我国人口众多,只能在J三{班级教学为主的形式中实施个别化教学;我国是农业大国且教育资源相对不足,对随班就读的支持力度,目前还不能期望太高等等。
结合实际开展研究,不仅可以促进随班就读工作发展,而且可以有效提高随班就读师资水平。现在随班就读师资质量已成为提高随班就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大多数随班就读的教师缺少特殊教育的知识技能,怎样提高他们的质量?仅靠听课、听讲座,解决不了问题,最有效的做法是将教学、培训和研究结合起来,结合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对他们进行培训,并且组织他们围绕问题进行研究,帮助他们用研究的心态来看待自己的工作过程,反思自己的工作,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水平。
(二)组织合理的研究队伍,形成研究网络
教师在研究工作中有自己的优势,如了解教育需求,有教育经验,便于理论联系实际,但也有自己不足,如不善于科学设计研究,理论指导相对薄弱,因此他们也需要研究人员的勇己合,同时也需要行政人员的支持。应形成一个由教师、研究人员、行政人员等组成的队伍。既有承担随班就读工作的教师,也有特殊学校的教师,以便发挥各自优势,优化组合。因为特殊教育涉及多领域多学科,还应考虑有其他部门和领域相关人员的配合。应建立一定的研究组织机构,这些机构应形成一个互通的网络。但是现在我国各省、市、县教科院、所、教研部,大多没有特殊教育研究人员,更没有专门从事随班就读的研究人员,对教师的研究缺少有效支持,在这方面应该加强。同时应加强当地特殊教育中心和学校在特殊教育和随班就读研究方面的作用。
(三)重视科学设计,采用科学方法,努力提高研究水平
十多年来我们已积累了一定的随班就读工作经验,对随班就读工作规律也有了,~定的认识,但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随班就读理论体系和操作体系,还任重道远。理论要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产生,科学研究是有一定目的的、系统的、有一定信度和效度的研究。也就是说要有明确课题和研究的目的,对概念有科学界定,研究在一定理论指导下,严密设计研究过程,研究的方法和手段科学可靠,实事求是,对研究结论能精确解释,并能在一定范围内推广。只有这样的研究才能形成科学的理论。我们虽然现在也已确立了一些研究课题,但在研究的设计上,如研究对象确定,研究资料分
一。墨烹鼍奎笔毫委用堡皇哆雹爱堂方|蓑:雾lo华圆蒜’、沈云裳、钱丽主:《五班就读问墨妻竺型兰!兰。堂蛰三!曼黧婴蔓::妻曼,毒》,二川教育;版社t磊.i
翌鍪鉴要謇三芝竺喜竺孽苎雹童三堡。璺要凳:,矗姜’英:;;;一体乏教育改革的理论与登堡毪翌儇51冀,1=妻。!置:些建要娈要留。妥践;i薪辜;版矗;;;;1一。…翌耋娄霎等要耋金望基耋:曼矍!煮堂竺≈;。:磊芸≥j≥;簇X≥:j。童的随班就读试许多教师对随班就读的课堂教学感到困难,以…”……+●:”……1………”…”。
参考姗垤蓑翟禁茗萎萋:嚣:≥夏出版社加强教育研究促进艟班就读发展/华国栋9
———————————————————————————————————————————————————————————————————————一20覃海琪:《太差异班级教育的基本理论与20003
模式研究》,《中国特殊教育》,2001.4
2l丁怡:《从中美特殊教育比较看“个剐化教育计划”在中国的实施》,《中国特殊教
育》,2001.4
22凌苏m:《中国太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特殊教育研究综述》,《中国特殊教育》,23彭霞光:《培智学校教师随班就读的态度研究》,《中国特殊教育》,2000.4
24华国栋:《特殊教育师资培养问题研究》,华夏出版社2001.3
25华目栋:《特殊需要儿童的随班就读》,辽宁师大出版社2002.5
全国“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一特殊教育
学校优秀多媒体课件评比”结果
优秀作品奖
学校参赛者课件名称
北京宣武培智中心学校赵海龙乘法口诀
广州市番禺培智学校张日平乌鸦喝水
北京海淀培智中心学校张元、蒋立庆垃圾处理
北京海淀培智中心学校王梅锦健康教育课
北京宣武培智中心学校刘海霞中度智力残疾学生认知能力训练江苏通州特殊教育学校邢国林聋校理科自主学习课件——眼
北京海淀培智中心学校张江、杨铁梅昆虫王国
江苏省海安县聋哑学校田华松认识钟表及说明
山东莱芜特殊教育学校杨永丽认识求和的表格应用题
广州市番禺培智学校李延桥垂线的认识
参评作品奖
学校参赛者课件名称
江苏省东海聋哑学校李君萍圆的认识
湖北武穴特殊教育学校朱俊杰快速跑
甘肃白银市聋哑学校粱进宝写字
浙江诸暨特殊教育学校王钧植物妈妈有办法
北京海淀培智中心学校侯焕平我爱上学校
广州市番禺培智学校张小军种蓖麻
山东聋儿康复中心郭金美助听器选配知识
加强教育研究 促进随班就读发展
作者:华国栋
作者单位:教育科学研究所,北京,100088
刊名:
中国特殊教育
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
年,卷(期):2003,""(5)
被引用次数:2次
1.杨尊田轻度智力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手册 1992
2.苏林视力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手册 1993
3.李慧聆听力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手册 1993
4.徐白仑视障儿童随班就读教学指导 1992
5.陈云英随班就读师资培养初步研究 1993
6.陈云英.陈海平.纳新课堂上的特殊儿童 1993
7.陈云英随班就读的课堂教学 1996
8.陈云英.华国栋合作学习与随班就读教学改革 1995
9.华国栋随班就读班级数学教学模式的实验报告 1995
10.华国栋.沈云裳.钱丽霞随班就读问答 1996
11.陈云英中国一体化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1997
12.陈云英.华国栋特殊儿童的随班就读试验 1998
13.汤盛钦特殊教育概论 1998
14.于素红美国一体化教育中特殊教育教师的任务 1997
15.银春铭是实施"全纳"还是特殊教育--两种相反观点的争论 1997
16.周卫.汤盛钦.梅中荪美国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的随班就读及启示 1997(02)
17.顾定倩.钱丽霞美国特殊教育教师的任职资格及其对我们的启示[期刊论文]-外国教育研究 1999(04)
18.方俊明我国特殊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2000
19.华国栋随班就读教学 2000
20.覃海琪大差异班级教育的基本理论与模式研究[期刊论文]-中国特殊教育 2001
21.丁怡从中美特殊教育比较看"个别化教育计划"在中国的实施[期刊论文]-中国特殊教育 2001
22.凌苏心中国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特殊教育研究综述 2000
23.彭霞光培智学校教师随班就读的态度研究[期刊论文]-中国特殊教育 2000
24.华国栋特殊教育师资培养问题研究 2001
25.华国栋特殊需要儿童的随班就读 2002
1.于素红一个随班就读学生的个案调查[期刊论文]-中国特殊教育 2004(6)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gtsjy200305002.aspx
授权使用:营口职业技术学院(ykzyjsxy),授权号:c9f3f5-b8c9-4f65-afe4-9e5b01140e88
下载时间:2010年12月29日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