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
侯马市人民医院实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对不同级别医务人员使用不同级别抗菌药物资格进行限定:
▶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可使用“使用级”抗菌药物
▶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可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
▶临床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须严格掌握用药指征。须经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认定的会诊人员会诊同意,由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开具处方后方可使用。紧急情况下,医师可越级使用抗菌药物,处方量限于1天,并做好相关病历记录
▶门诊处方不得开具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应以口服或肌肉注射为主,严格控制静脉输液或静脉推注的形式使用抗菌药物。需要通过静脉输液或静脉推注进行治疗的,原则上应收住院或留门诊观察室使用。各科应采取措施尽量减少门诊静脉输注使用抗菌药物。
各科室主任为本科室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第一责任人。各科药管员协助科主任管理本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严格按照“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价标准(第三部分)使用抗菌药物。
各科必须及时填报使用“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的病历,抗菌药物管理小组将对使用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的病历进行专项点评。
(二)评价正确用药的指标 (循证医学):
▪使用:正确的药品适应证,无禁忌症
▪选择:适合临床症状的药品,药物的选择是基于疗效、安全、适宜性和价格的考虑
▪剂量:适合于临床适应证的剂量、间隔时间及疗程
▪给药方式:正确适宜的给药标准
▪相互作用:无药物之间、药物与食物之间及药物与实验室之间的相互作用
▪准备:包括准备使用药品的步骤
▪应用:包括调配和用药的步骤
▪患者教育 (书面指导和口头指导)
▪监测用药 (实验室检查)
▪患者治疗结果 (血压下降、哮喘发作、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等 )
▪药房管理指标 (正确支出, 记账)
(三)“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价标准
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
【适应症及临床应用】
1、万古霉素仅适用于耐药革兰阳性菌所致的严重感染,特别是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属、肠球菌属及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所致感染;也可用于对青霉素类过敏患者的严重革兰阳性菌感染。
①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感染 本品对耐药葡萄球菌属所致的严重感染如败血症、心内膜炎、骨髓炎、肺炎及皮肤软组织感染等均具良好疗效。表皮葡萄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异物植入感染如人工瓣膜、人工关节、人工血管、脑脊液分流管、腹透管及留置静脉导管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万古霉素可用于这些感染的治疗。
②肠球菌及链球菌性心内膜炎 用于青霉素过敏患者肠球菌属或链球菌属所致心内膜炎的治疗。对青霉素联合氨基苷类耐药或治疗失败的肠球菌属或链球菌心内膜炎也常能奏效。
③肺炎链球菌及脑膜炎 近年来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性有上升趋势,青霉素高度耐药菌株常呈多重耐药包括对第二或第三代头孢菌素亦耐药,有多重耐药PRSP所致的脑膜炎可选用万古霉素治疗。
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高度过敏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危重病人。
2、粒细胞缺乏症高度怀疑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患者。
一般不主张本品常规用于粒缺发热患者的经验治疗,仅用于高度怀疑革兰阳性菌感染的粒缺患者。
3、去甲万古霉素或万古霉素口服,可用于经甲硝唑治疗无效的艰难梭菌所致假膜性肠炎患者。假膜性肠炎的首选用药为甲硝唑,经甲硝唑治疗无效者可选用去甲万古霉素或万古霉素。
4、预防用药 ,万古霉素一般不用于预防用药,但在以下情形下可使用
①按美国心脏学会推荐,万古霉素可用于患者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过敏,并有并发细菌性心内膜炎高危因素的某些手术的预防用药;
②在MRSA或MRSE检出率高的医疗机构,进行假体或人工材料植入(如心血管材料、全髋关节置换)时预防用药。
【禁忌症】
下述情况下不使用万古霉素:
1外科常规预防用药;中心或周围静脉导管留置者的全身或局部预防用药;
2连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者常规预防用药;
3低体重新生儿(体重低于1500g)常规预防感染用药。
4MRSA带菌状态的清除
5肠道清洁,选择性消化道去污染,用以消除患者消化道的病原微生物;
6粒细胞缺乏者发热的经验治疗。
7单次血培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生长而不能排除污染可能者。
8不作为假膜性肠炎的首选药物。
9局部冲洗。
10肾功能不全患者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敏感革兰阳性菌感染;
【注意事项】
1、禁用于对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过敏的患者。
2、本类药物具一定肾、耳毒性,用药期间应定期复查尿常规与肾功能,监测血药浓度,注意听力改变,必要时监测听力。
3、有用药指征的肾功能不全、老年人、新生儿、早产儿或原有肾、耳疾病患者应根据肾功能减退程度调整剂量,同时监测血药浓度,疗程一般不超过14天。
4、万古霉素属妊娠期用药C类,妊娠期患者应避免应用。确有指征应用时,需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据以调整给药方案。哺乳期患者用药期间应暂停哺乳。
5、应避免将本类药物与各种肾毒性药物合用。
6、与合用时,可能引起血压下降。必须合用时,两药应分瓶滴注,并减缓万古霉素滴注速度,注意观察血压。
7、逾量处理 加强支持疗法,维持肾功能。透析不能有效清除万古霉素。
【剂量与用法】
万古霉素:(1)全身感染 ①成人常用量,每6小时静脉滴注0.5g或7.5mg/kg,或每12小时静脉滴注1g或15mg/kg,肾功能减退者给予首次冲击量0.75~1.0g后,应适当减量,有条件时应根据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调整剂量。②儿童常用量,出生0~7天新生儿,首剂15mg/kg,继以10mg/kg,每12小时1次,静脉滴注;出生8天~1个月新生儿,首剂15mg/kg,继以10mg/kg,每8小时1次,静脉滴注;儿童,10mg/kg,每6小时1次,静脉滴注,或20mg/kg,每12小时1次,静脉滴注。用药时需做血药浓度监测。
(2)艰难梭菌引起的假膜性结肠炎 经甲硝唑治疗2个疗程无效者可口服本品。口服剂量:成人,一次125~500mg,每6小时1次,5~10天;儿童,一次10mg/kg,每6小时1次,5~10天。需要时可重复给药。
去甲万古霉素:(1)成人 首剂400mg,继以一天200mg。重症感染者,成人剂量为400mg,每12小时1次,共3次,继以400mg,每天1次静脉滴注或肌内注射。
(2)儿童 2个月以上儿童,重症感染或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感染,10mg/kg,每12小时1次,共3次,继以10mg/kg,每日1次,静脉滴注或肌注;中度感染者,10mg/kg,每12小时1次,共3次,继以6mg/kg,每日1次,静脉滴注或肌注。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
【适应症及临床应用】
1、多重耐药的G-杆菌感染(注意要正确区分污染菌与致病菌,正确解读细菌培养结果)
2、严重需氧菌与厌氧菌混合感染
3、病原菌未查明严重感染
4、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发热的经验治疗
【禁忌症】
1、社区获得性感染
2、一般不用于预防用药(污染特别严重、术后一旦感染后果特别严重的手术,须经相关专家组会诊决定是否使用)
3、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膜炎)
4、体重<30kg的肾功能不全儿童
5、对本品中的任何成份过敏者
6、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有过敏性休克史者
7、肌酐清除率≤5ml/min/1.73m2的病人不应使用本品,除非在48小时内进行血液透析。
【注意事项】
1、神经系统/精神疾病:静脉滴注本品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副作用,如肌阵挛、精密障碍,包括幻觉、错乱状态或癫痫发作,感觉异常亦有报导。特殊感觉:听觉丧失,味觉异常。
2、尚无有关处理本品治疗过量的特殊资料。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盐可通过血液透析清除,但在剂量过大时这种措施对处理本品药物过量是否有用尚不得而知。
3、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严重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时,仍应与氨基苷类等其他具有抗铜绿假单胞菌活性药物联合应用。疗程中铜绿假单胞菌可迅速发生对亚胺培南耐药性,故亚胺培南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疗程中应定期进行药敏试验。
4、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一般为静脉滴注给药,亦可肌内注射给药,严禁静脉注射给药。
5、由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在肾功能不全患者惊厥发生率升高,血液透析患者仅在充分权衡利弊后应用本品。
6、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肌内注射剂含利多卡因溶液稀释,不得改作静脉给药,亦不得用于对利多卡因过敏者或合并严重休克、房室传导阻滞等其他利多卡因禁忌症患者。
7、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用于具有中枢神经系统基础疾患和肾功能减退患者时应严格掌握给药剂量,警惕癫痫等神经系统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8、尚无充分人类资料证明其在孕妇中应用的安全性,属妊娠期用药C类,孕妇用药应充分权衡利弊后决定是否用药。
9、由于未知本品是否经乳汁分泌,孕妇应用本品应停止哺乳。
10、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不宜与其他抗菌药物混合后同瓶滴注。
【剂量与用法】
对大多数感染推荐治疗剂量为每天1~2克,分3~4次滴注。对中度感染也可用每次1克,每天2次的方案。对不敏感病原菌引起的感染,本品静脉滴注的剂量最多可以增至每天4克,或50毫克/千克体重/天,两者中择较低剂量使用。当每次本品静脉滴注的剂量等到于或低于500毫克时,静脉滴注时间应不少于20~30分钟,如剂量大于500毫克时,静脉滴注时间应不少于40~60分钟。如病菌人在滴注时出现恶心症状,可减慢滴注速度。1.儿童体重≥40千克,可按成人剂量给予。2.儿童和婴儿体重<40千克者,可按15毫克/千克,每6小冒一次给药。每天总剂量不超过2克。对患脓毒症的儿童,只要能排除脑膜炎的可能,仍然可以使用本品。
侯马市人民医院药物与治疗学委员会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