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用多大的声音-教案
2025-09-25 17:51:43 责编:小OO
文档
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教案设计

祁东楚源小学   毛佳

教材分析:

本单元口语交际的内容是“用多大的声音”,教材通过三幅图创设了三个情境,引导学生发现说话时有时候需要大声,有时候需要小声。教材中用两个问句激发了学生探究和表达的欲望,学生在探究“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的过程中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养成了良好的表达习惯。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交流与表达的兴趣和欲望,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口语交际活动,感受交际的乐趣。

2.知道说话时有时要大声,有时要小声,能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判断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逐步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

3.在交流与表达的过程中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

知道说话时有时要大声,有时要小声,能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判断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逐步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

教学难点:

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判断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逐步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引入新课。

师:孩子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课件出示一个小男孩的图片)大家看,他叫丁丁。和他打个招呼吧!

生:(兴奋地)丁丁,你好!

师:丁丁和我们一样,也是一年级的小朋友,可他最近遇到了一个难题,特别苦恼。你们愿意帮帮他吗?

生:愿意!

师:丁丁第一次一个人去坐公共汽车,特别兴奋,在车上大喊大叫。旁边的叔叔阿姨皱着眉头说:“真吵!请不要大声说话!”丁丁记住了。

第二天,丁丁去买电影票,他想起了公共汽车上叔叔阿姨说的话——“不要大声说话!”于是就小声地对售票员阿姨说:“阿姨,我要买电影票。”可阿姨说:“你说什么?请大声点。”丁丁有些糊涂了,到底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谁来告诉他?

生(纷纷举手):我来,我知道!

师:你们都知道啊!快来说说吧!

男生:我觉得在公共汽车上要小声说话。

女生:买票时,要大点声说话,不然阿姨听不见。

师:看来,说话的时候有时要大声,有时要小声,那到底用多大的声音说话才合适呢?可是,丁丁还是不明白。孩子们,让我们一起来帮帮他吧!

设计意图:通过讲故事将学生带入到生活情境中,使学生发现在生活中有时候说话要大声,有时候说话要小声,从而自然地引出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将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二、创设情境,主动交流

(课件出示丁丁在图书馆的情境图片。)

看!丁丁来到了图书馆,如果你是丁丁,你该大声说还是小声说呢?让我们来演示一下。

男生:(小声地)请问,这里有人吗? 

女生:这里没人,你坐吧。

师:真好,你们不但知道在图书馆要小声地说话,不影响其他人读书,而且还懂得使用礼貌用语,真是讲文明的好孩子。

(课件出示丁丁讲故事和课间与老师交流的情境图片。)

师:瞧,丁丁又来到了哪里?

女生:嗯……丁丁来到教室在给大家讲故事。

师:是呀,丁丁在讲故事,他应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

女生:应该大声说话,不然同学们就听不清了。

师:哦……讲故事时要大声,孩子们,你们记住了吗?

生:记住了!

师:那第二幅图呢?

男生:丁丁捡到一块橡皮想要交给老师。

师:他应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呢?

男生:应该大声说,不然老师听不见。

女生:我觉得不对,应该要小声说话。因为老师正在批改作业,不能影响她。

师:孩子们说得都不错,都能考虑到别人的感受。但我认为当老师在办公室批改作业时,最好是小声说话。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本环节用课件创设了口语交际的情境,学生在情境中判断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并与同伴交流表演,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生活与口语交际的联系。

三、联系生活,学会用合适的声音说话

师:是的,在不同的场合要用不同的声音说话,想一想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要大声说话,哪些地方要小声说话呢?

观察图片,说说下面这些行为对吗?

男生:不对不对,在候车室里不能大声说话,会吵到别人的。

女生:看电影时要小声说话,最好不说话。

男生:在医院里要小声说话,不能影响病人休息。

师:孩子们说得真好,上面的行为都不对。在公共场所要小声说话。

设计意图:语文学习离不开生活实际,口语交际更离不开生活实际,只有将口语交际与学生的生活融为一体,才能为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学以致用。

四、总结收获,拓展延伸。

师:那在什么时候需要大声说话呢?

男生:上课回答问题时要大声说话。

女生:朗读的时候要大声说话。

男生:演讲时要大声说话。

师:孩子们说得真好!有时候要大声说话,有时候要小声说话。该用多大的声音说话,我们要根据说话的场合、说话的对象来决定。希望孩子们以后说话时一定要注意,用最合适的声音说话,做文明的小学生,好不好?

生:好!

师:请孩子们把今天学到的知识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请他们也和我们一起用最合适的声音说话,做讲文明的人。

师:小朋友们,再见!

生:再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并谈收获,将本节课的内容进一步深化巩固,同时为学生创设表达的平台,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是一种师生平等的互动交往的过程。”口语交际更需要创设实践的空间,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提高学生听的能力,说的水平,参与讨论的热情,并学会与人交往。为此,本节课,我注意巧妙地创设交际情境,从生活中汲取素材,使学生饶有兴趣地投入到说话训练中去,积极地观察、思考、想象。我再进行适当的引导、点拨,使学生在生生合作、师生合作中,不断地掌握、完善交际要点。

1.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表达欲望。授课过程中力求能让学生都“动”起来(动脑、动口),都有说话、讨论、评价的机会。为了改变口语交际课上单纯乏味的说教,课堂上我采用“讲故事”、“演一演”、“评一评”、“说一说”等形式,把单纯的口语表达和交际行为结合起来,促进了知与行的转化,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喜欢上表达,喜欢上交流。

2.为学生创设了表达的情境,降低了表达的难度。我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活动情境中不知不觉地进入角色,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既激发学生说的意愿,又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中明其理、知其意,整个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有张有弛。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