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湖南省教育学会编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
2025-09-25 17:51:37 责编:小OO
文档
第1课  信息的存储与传递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信息存储方式的发展变化。

2.、了解信息传递的发展与过程。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信息的传递

难点: 传递信息与传递信息的具体内容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新课

(一)信息的存储

1、从古至今信息存储方式的变化

学生看书,交流,汇报

板书:结绳→竹简→图书→磁带和光盘

2、信息存储量的变化

(二)信息的传递

1、游戏:传话游戏:教师告诉本组第一个人,一句话,以最快速度传递到本组,只能下一个人听到,看那组最快、最准确的完成。

2、学生、教师总结。传递的是“信息”

3、出示板书:由“烽火狼烟”到“卫星通讯”

4、体会“烽火狼烟”到“卫星通讯”在信传递内容上的区别。 学生参与传递,体会信息的传递

二、总结

传递的是“信息”

体会传递信息的过程与乐趣,增加学习兴趣。

三、实践

学习使用“漏格法”传递信息

第2课  信息加工工具的发展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操作及练习,知道计算机发展所经历的几个阶段。

2.通过合作探究,知道家里的哪些设备与信息技术有关,并能说出信息技术给我们带来的方便。

3.通过小组合作,能将与信息技术有关的设备进行分类。

教程与方法:

1、在激发兴趣的同时,初步了解计算机发展所经历的几个阶段,从而体会信息技术的作用。

2、围绕“任务”开展学习,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演示交流等手段,知道家里与信息技术有关的设备,并能进行分类,形成探究能力及合作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参与活动及练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分析相关信息的意识。

2、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能与人合作,并分享成功后的喜悦。

3、体会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计算机发展的几个阶段  

难点:体会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的重要作用

教学过程:

一、新课

1、计算方法的演变

学生看书第8页

汇报、板书:算筹、算子→算盘→计算器→多媒体计算机

二、计算机的演变历史

1、学生看书第9—10页              2、交流汇报总结

四个时代:电子管计算机时代(主要用于科学研究和工程计算)→晶体管计算机时代(主要用于商业、大学教学和机关)→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体积小、价格更低、可靠性更高、速度更快)→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能包含几十万个到上百万个晶体管)

三、找找我们身边那些与信息技术有关的设备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四、讨论

信息技术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方便

第3课  揭开计算机神秘的面纱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计算机的组成。(2)计算机的各部分功能(3)计算机技术与其他技术的结合。

教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能够了解计算机的变化趋势:结构由设备到与其他设备和技术相结合。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计算机的各部分功能      难点:计算机技术与其他技术的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知道计算机已经进入到千家万户,那么谁来告诉大家你都看到过什么样的计算机?

是啊,从小小的一块电子芯片到有一间房子那么大的设备都是计算机,可以说计算机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二、新课

1、老师拆开机箱,学生看计算机的各种设备

教师告诉学生一些拆装计算机的注意事项,如放静电等。

2、教师逐个拆卸,并告诉学生各部件的名称及功能

主要部件有:主板、CPU、内存、硬盘驱动器、软盘驱动器

3、教师:你通过了解计算机各部件的功能,那么你联想到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三、小结

1、 你记住了计算机的哪些部件以及他们各自的功能?

2、说说计算机和我们的生活紧密到什么程度?

3、小结    说说计算机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第4课  追溯“信”的历史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信”的历史     2、学会使用搜索引擎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新授,使学生知道古代信的形式

2、通过学习,能够使学生正确掌握使用搜索引擎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研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通过对百度、搜狐等搜索引擎的运用,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使用“百度、搜狐”等搜索引擎的使用。

难点:学会使用“百度、搜狐”等搜索引擎搜索所需资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新课

1、提问:了解“信”的历史有很多种渠道?你都知道那几种?

小组讨论、学生回答

2、课前我们已经布置了让同学们寻找三个时代的通信方式,现在请小组到前面来展示并说一说自己的搜集结果。

小组上前来演示,并讲解,重点说一说你用的是什么搜集方式

4、搜索引擎的工具很多如:百度、搜狐、新浪等

(1)利用搜索引擎,搜索“中国古代通信方式”并保存在自己D盘中的文件夹中

师生讨论操作技巧,教师进行适当引导及评价。

(2)学生利用搜索引擎寻找资源

完成后,交流操作方法,互相评价。

5、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学会了利用搜索引擎来寻找自己所需的资料,现在请同学们继续完成“中国近代和现代的通信方式”并保存。

第5课  讲讲“信”的故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了解通信方式、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幻灯模版的使用技巧。

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境激励兴趣,把演示教学法与任务驱动法有机结合完成本课学习任务,通过学生的自学发现问题,老师帮助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学会小组合作。培养团体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幻灯模版的选择及使用技巧。      难点:幻灯模版的编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揭示课题:讲讲“信”的故事      三、学习过程:

    (一)探索学习过程

1.自学过程:请同学们边看书,边自学课文内容。

2.学生汇报发现的问题,老师引导解决问题。

(二)自主学习过程

探索学习过程:

搜集和它相关的图文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类整理,研究它的发展变化历程。

1、学生自学过程:到网上搜索有用的图文资料,保存到自己的计算机中,并对资料进行分类整理。

2、学生汇报发现的问题,教师引导解决。

四、教师讲解知识要点:

1、幻灯模版的选择

2、编辑母板教师演示,学生跟着操作。

3、整理制作幻灯片     4、保存文件

第6课  我的电“信”(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电子邮件的特点。2、学会申请免费电子邮箱。

3、会利用电子邮箱发送电子邮件。

难点:电子邮箱的申请。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

王晖同学的一篇作文获得了春蕾杯全国比赛一等奖,她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她远在外地读大学的姐姐,还想让她看看自己的作品。但她犹豫了:是写信邮寄还是打电话呢?你们帮她分析一下,究竟哪种方式好呢?

  板书: 我的电“信”(1) 

听老师的导语,跟随教师一起走入新课,准备学习新知识。 

二、了解电子邮件

(一)有的同学对它还是很陌生,现在我们就去一起认识它吧!

1、认识电子邮件:(出示幻灯片)

电子邮件是网上最常用到的功能之一,在几秒钟到几分钟之内,便可以将你的信件发送到全球各个拥有电子邮件地址的人那里

2、提问:谁能说一说电子邮件它有什么优点呢?

3、想发电子邮件就得有个电子邮箱,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申请电子邮箱。许多网站给我们提供了免费的电子邮箱,咱们就申请免费的电子邮箱,

(二)申请免费的电子邮箱

1、这是老师申请好的一个电子邮箱***************谁能来读一读?(出示幻灯片)  这个邮箱包含那些内容呢?

读电子邮箱地址

看书28页:电子邮箱

2提问:

A、邮箱由哪三部分组成? 

B、同学们知道哪些网站提供免费电子邮箱服务?

思考回答:  126、163、雅虎、新浪、搜狐等。

很多综合性的网站都会提供免费电子邮箱的服务,而126则是它们当中做得比较专业的一个,稳定性好,提供的空间较大,而且比较容易申请。所以我们就以126网站为例申请一个免费邮箱。

3指导学生看书 

表单中带“*”项是必填的;不带的是可填可不填的。

书29页  读操作步骤、仔细看图示。 

4演示操作过程

提示:你们一定要记住自己的邮箱地址和密码,担心这些资料记不住的话就写在纸上。

看操作过程

  实际操作

学生展示,并让其说明操作方法

(三)发送电子邮件

同学们有了自己的邮箱,就可以发邮件了,如何法呢?

1、指导学生看书

  重点提示:邮件内容要健康文明。

2、巡视指导学生

3、指名学生演示操作过程 

第6课  我的电信(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在网上收发回复邮件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练习,能够在网上收邮件,会查看邮件内容,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发送邮件,根据内容进行回复邮件;在协作学习和交流实践中,能对自己和他人的信息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收发、回复邮件,有助于形成信息安全意识。

教学重点:

1.学会收邮件

2.处理邮件附件

3.回复邮件

教学难点: 

1.认识安全邮件,处理附件。

2.下载附件并打开。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导入]老师给每个同学都发了一张好看的贺卡,你们想不想看呀。

那我们就要到自己的邮箱里去看了。

问:我们怎样才能进入到自己的邮箱呢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

二、揭示主题

板书:我的电信(2)

三、学习任务

任务一进入邮箱,收发邮件

学习要求1. 两个人一组共用一台计算机,合作完成。

请同学打开书通过自学打开老师发给你们的贺卡。

2.每个人分别以自己的用户名、密码进入邮箱。

3.试着打开邮件附件,并回复老师你已收到。

提示:不要随便把邮箱删除掉,而且要注意密码设定更改过程的记录,防止忘记。

指导

教师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个别指导。

交流

教师参与学生的展示

[游戏] 当你不知道别人的用户名和密码的时候,你能进入吗,互相试一试?

4、小结引新 

(1).邮箱加上密码有助于保证个人信息的安全性。

(2).我们进入了自己的邮箱,可以看到老师发给你们的信了。

第7课  做计算机的“小医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计算机的病毒种类与危害性;通过BBS这一平台进行交流与学习,知道如何杀毒与防毒。

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境激励兴趣,把演示教学法与任务驱动法有机结合完成本课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做”中设法完成学习任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会与他人交流的方法,让学生有选择性的学习自己所需,强化弱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懂得使用论坛进行有关的话题讨论。

难点:能发布新话题、回复贴子、整理贴子。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1.小明在家正用计算机画画,机器突然重新启动,而且一直不断地重启,根本无法使用。

2.计算机究竟怎么了?遇到类似的问题我们该怎么办?

二、揭示课题:第5课 做计算机的“小医生”

三、学习过程:

(一)探索学习过程

1.自学过程:请同学们边看书,边想想,完成今天的学习任务,你觉得还有什么困难。学生自学P30-40的课文内容。

(二)自主学习过程

1.了解计算机病毒 

 (1)、计算机病毒的主要来源;   (2)、网络时代、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2、搜集问题、明确分工

把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整理一下,明确每组要研究的问题。

3、使用论坛进行讨论

(1)、进入论坛(2)、注册用户(3)、发布新话题(4)、回复帖子(5)、整理帖子

小结:这部分是本课的重、难点所在,也是学生最感兴趣、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会与他人交流的方法,让学生有选择性的学习自己所需,强化弱项。

第8课  做计算机的小卫士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木马程序的基本知识。2.知道互联网中存在网络安全的威胁。

3.知道在论坛中发表帖子及贴图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 在本课的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意识。

2、使学生了解网络对于现代社会的重要性及普及性。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在论坛中如何发表及修改帖子。     难点:在论坛中贴图及网络安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家都知道在网络中如何运用搜索引擎查找资料,如果你想和各地的同学研究同一个话题,这时就要使用论坛了。

那么大家说网络安全吗?你都听说过哪些不安全因素?

例如:黑客、病毒

二、学习新课

提问:你们听说过木马吗?

木马这个名字来源于古希腊传说……

阅读书中木马知识P49

1.发表新主题——木马程序

学生在论坛中发表自己对木马程度的看法,注意语言的文明

2.贴图(图片选择不要过大,否则会影响打开网页的速度)

3.修改帖子内容

方法:浏览自己发表的帖子,然后寻找有无“编辑”功能的按钮,找到后就可以重新编辑帖子、重新提交了。

4.网络安全受到的主要威胁

A:自然灾害、意外事故B:计算机犯罪C:人为行为D:黑客行为……

小组合作学习:

1.利用无忧备份网站,上传图片。

网址:http://www.51bak.net

  2.获得图片保存地址,注意保存的有效期。

  3.在自己的帖子中上传保存图片。

三、巩固

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学会了学会在论坛中发表自己的帖子。

第9课  做网络文明“小公民”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论坛的基本功能,借助于论坛进行交流,会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整理数据。

过程与方法:

以日常论坛交流所见,由感而发,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发布调查回收数据,小组共同整理、分析、制定网络行为规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能力,学会与他人交流的方法,理解网络礼仪,做网络文明“小公民”。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输入文字,进行简单的排版。

难点:文字字体设置,段落对齐等方法。

教学过程:

一、学习过程:

    1.小组合作学习:全班划分成四个小组,先设计一份和网络礼仪有关的调查问卷,边上机,边想想,互相交流,完成调查问卷。

要点:题标、答案序号应对齐,字体适当,比较美观

第10课  收集整理“自然灾害知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资料检索的技巧,进一步了解word的设置方法与技巧。了解自然灾害的相关知识。

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境激励兴趣,把演示教学法与任务驱动法有机结合完成本课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做”中设法完成学习任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环保意识,呼吁人们关注环境保护,热爱我们自已的家园。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编辑文字,处理图片。

难点:规划版面,制作版面。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放映洪水和地震录像,使学生进入自然灾害的学习。今天我们就要和大家一起去学习灾害!请同学们输入http://fx.shac.gov.cn/ywq/进入这一网站,首先将和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自然灾害的基本情况,包括它们的成因、分布和危害!

二、揭示课题:整理自然灾害 

三、学习过程:

(一)、本节课完成任务1

请每组同学选择一项自然灾害并收集相关资料完成以下问题:

1.自然灾害的成因。

2.自然灾害的分布(在中国自然灾害区划图中指出这一自然灾害在我们国家的分布)。

3.自然灾害的危害。

(请把你们收集的资料保存在以小组号码如“任务1—01”为文件名的word文档中,并上传到桌面共享文件夹中)

学生根据任务在所提供的网站中整理资料并上传,最后请完成较好的小组上来演示研究成果。

通过对自然灾害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接下来我们要对我们国家目前正面临的一些灾害进行深入的研究,那么我们现在正面临哪些灾害呢?(学生回答:沙尘暴、SARS、洪涝、地震、台风……)我们选择大家比较熟悉的2个进行讨论!

(二)、本节课完成任务2

请每组同学选择一项灾害(SARS或沙尘暴)讨论以下问题:

选择SARS的小组: 

1.你认为SARS是自然灾害、人为自然灾害、人为灾害?

2.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去预防SARS。

选择沙尘暴的小组:

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去治理和预防沙尘暴?

那么如果我们周围将有一场灾害要面临改怎么办?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