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说课稿
2025-09-25 17:51:57 责编:小OO
文档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说课稿

08级2班         杨丽    崔海燕     郭青

一 教学内容

本课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2第五课第二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二 教材分析

本课为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一部分的内容,主要叙述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此之前,学生已学完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初步了解了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以及怎样参与政治生活,我国的职能、责任、权力及权力的行使。第三单元主要学习我国的三大政治制度和一个——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我国的宗教。与第一、二单元的内容贴近生活的特点有所不同,本单元内容深入到我国制度层面,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学起来有一定难度。本课是本单元的开端,因此学好本课对学习本单元的其他内容有重要示范和奠基作用。

本框题为本课第二框,在学习本框之前学生已通过第一框《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了解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产生、职权以及的产生、权力与义务,为学好本框知识做好了铺垫。本框内容分为三幕:第一目情景导入,用四个镜头描述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和的权力,在探究和共享的问题中让学生自主探究本框主要内容;第二目情景分析,讲述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其中讲了政体的含义,在“专家点评”和“名词点击”中讲述了一般国家机构的组成和我国的国家机构的组成,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再讲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主要讲了民主集中制的含义和表现;再从上述内容中得出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第三目情景回归,概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主要内容,分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三 学生分析

通过第一、二单元的学习,学生已有了学习《政治生活》的基础;加之对三月份召开的“”的关注,学生对本框的知识应该有一定兴趣。但是,本框作为高中学生学习我国政治制度的第一框,内容抽象可能使学生学起来有一定难度。

四 教学目标分析

课程标准内容目标第三单元第7条: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 知识目标:

了解政体,知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识记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理解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和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并能解释这三个关系是如何体现民主集中制的。

识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及基本内容。

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2 能力目标:

提高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政治现象的能力;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能够分析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适合我国国情以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同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初步树立公民要为完善和巩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努力的观念。

五 教学重难点

民主集中制。主要用讲解法、讨论法和角色扮演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六 教学方法

1 讲解法

本框内容比较抽象,清楚明白的讲解有助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2 讨论法

在一些重要问题上,让学生相互讨论,以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3 角色扮演法

民主集中制为本课的重难点,采用角色扮演法可以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更加形象化。

七 教学手段: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

八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本框的第一目“走进我国的国家机关”引导学生回忆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引入新课。

2 讲解:

(1)政体:“政体”的概念为学习本课的基础。先让学生阅读第59页的“专家点评”和“名词点击”。此为概念性的内容,所以采用讲解法,让学生了解一般国家机构的组成、我国国家机构的组成、政权组织形式与国家机构的关系、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政体与国体的关系。

(2)民主集中制:

首先,让学生自主看书找出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的含义及表现;

对学生的看书活动进行讲评,概述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的含义及表现;

讲述民主集中制的三个表现及各自是怎样体现民主集中制的内涵的:

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让学生联系上一框题的内容,思考本框第一目“探究与共享”的第二个问题:“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质询的财政预算,否决人民的工作报告说明了什么?”。通过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概括出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并让学生思考这一关系如何体现民主与集中的统一的,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采用与上同样的模式,让学生思考本框第一目“探究与共享”的第一个问题,得出结论,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和地方国家机关的关系:引述《》相关内容,引导学生概括出和地方国家机关的关系以及这一关系是如何体现民主与集中的统一的。

小活动:模仿表决《反国家法》的相关内容。通过学生参与活动,得到关于民主集中制实施过程的形象感知。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在学完民主集中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概括得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先引导学生理解在人民代表制度下,我国人民行使民主权力的机制。再从这一机制中得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让学生思考如何理解教材第61页最后一个小方框所列举的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并引导学生对这些结论做出说明;

为学生说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存在一些缺陷,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问题,并让学生初步树立公民要为完善和巩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努力的观念。

九 教学评价

作业布置以检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并深化对我国应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的认识。

1 查阅资料,联系相关学科的知识,分析国父孙中山建立的中华实行的是什么政权组织形式?为什么失败了?以书面作业上交。

2 做练习册相关内容。

十 板书设计:略。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