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浅谈美工区的环境创设与实施
2025-09-25 17:51:51 责编:小OO
文档
浅谈美工区的环境创设与实施

作者:***

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8年第07期

        摘 要 本文主要针对美工区的环境创设提出对策,以求进一步推动美术区域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关键词 幼儿园 美术区域环境创设 实施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A

        幼儿美工活动是幼儿园教育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幼儿喜欢的游戏活动之一。创设能有效支持幼儿创造能力发展的美工区活动环境,是以幼儿为本,挖掘和整合环境资源,科学设置美工区域活动空间,提供能满足幼儿操作需要的活动内容和材料;建立师幼互动有效环境,支持幼儿创作的艺术表现;注重艺术赏析,帮助幼儿精进创意表达,从而达到促进幼儿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的提高。

        《指南》反复指出艺术是幼儿“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而美术区域的创设则让幼儿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尽情发挥创造性思维,发掘他们的创造潜能。在活动中幼儿可以按自己的兴趣和意愿去进行材料的选择,并可用多种自己喜欢的形式进行表达,从而保护幼儿对艺术活动的信心和兴趣。

        1科学设置,营造适宜空间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摇篮。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怀特曾说:“在促进幼儿早期教育方面,最有效的做法是创设良好的环境。”《纲要》的“组织与实施”部分中也强调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这就告诉我们,要促进幼儿创造能力的发展,创设适宜的美工区活动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

        班级美工区是班级游戏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对美术集体教学活动的补充、个别化创作的需求以及与其他游戏区角资源共享的要求。因此,相比较其他游戏区域的设置在功能性、操作性、艺术性等方面有着更鲜明的特点。

        美工区的选点最好是靠窗台、近水源,便于幼儿在活动中自由取、换水,更重要的是采光好,利于保护幼儿视力,有条件的教室内,还要考虑其空间位置应利于幼儿进行个体活动,自由组合活动,稍作调整,又可进行小组活动。区内除了设置工具、材料柜外,应保留有一定位置的墙壁图板,供两名以上幼儿自由组合进行各种粘贴或绘画活动,为在美育中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提供空间环境上的有利条件。

        美工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结合各年龄段幼儿的学习特点和需要,在区域设置时需充分考虑具体设置的活动内容和形式,可以借助活动的隔断柜灵活地进行分区布局,柜子的样式和数量选择要能满足美工活动内容、操作材料和工具的分类摆放要求,并方便幼儿取放(设置开放式的矮柜,柜子可分3-4层,分门别类摆放工具与材料)。操作台是美工区设置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要设置区间的固定操作台,也要注意设置区域通道,以便借助美工区附近的桌椅,以补充区域活动人数增加时的操作需要。为增加区域的层次变化,教师可借助柜子结构进行立面组合,形成美工活动区富有艺术趣味的区域格局,使之既与班级大环境相和谐,又具有区域的艺术标志性。

        2丰富多样的材料投放

        陈鹤琴先生也说:“还原孩子生活的本来面目,给孩子生活原貌,让他在生活中学习。”无疑,幼儿教育的源泉就在于孩子们的生活;只有联系他们的生活,取材于他们的生活,教育才是鲜活和有效的,课程内容才具有生命活力。材料投放丰富多样,促使幼儿主动操作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亘古不变的规律:动画片永远是幼儿的最爱;玩具永远是幼儿愿意拿在手上时间最长的物品;游乐场永远是幼儿开怀大笑、乐此不疲的场所……是一种什么样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幼儿?我觉得,主要是源于这些事物都赋予了幼儿明快可爱的色彩,稚拙和夸张的卡通、动物、拟人形态以及便捷、可塑性强等三个方面的特点,让幼儿开心的被吸引着。那么在材料的投放上我们也可以融合借鉴以上的特点将美工区成为幼儿想玩、爱玩的小天地。

        平时班级中,我们就让幼儿时刻留心收集自己身边的废旧物品。并请家长配合收集如:各种各样的盒子、瓶子、图片杂志和旧书等等。

        3教师角色的转换

        美工区创设与利用,需要教师角色的灵活转换,使其发挥更大的教育效益。

        活动前,教师按幼儿的需要而设计活动,是策划者,是给幼儿提供材料工具的供给者,是环境创设的设计者。在前置活动中,教师是倡导者,观察者与诊断者,激发幼儿进入新学习的兴趣,观察、分析其兴趣、能力及需求情况,以便进一步修改完善计划,补充、调整材料,并指导幼儿有序地观察与欣赏,提高其审美能力。活动中教师既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根据幼儿发展水平的不同组织不同形式的教育活动,给予不同层次的指导,或直接和幼儿一起商讨组画的主题、布局、分工与合作等,及时发现其不足之处,给予建议或点拔式的指导,帮助他们不断完善、提高表达能力。在评价活动中,教师既是组织者,又是欣赏者,组织多种形式的评价活动,和他们一起欣赏、分享成功的快乐,从幼儿的角度去阅读、理解他们作品中所表达的内心世界,心灵的沟通能产生共鸣;同时,教师从更高的角度,鼓励和激发他们产生新追求和表现欲,从而达到培养创造力和陶冶情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中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Z].2012-10-09.

        [2] 高红星.学前儿童美术教育[M].科学出版社,2012.

        [3] 王恩侠,武红华.艺术教育促进幼儿快乐发展的实践探索[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09.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