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大学四年应该学到的东西
2025-09-25 17:53:39 责编:小OO
文档
大学四年,我认为大学生应该要多花心思在十一件事情上:

第一点:养成一个终生的、健康的生活习惯

假如你已经养成了这个习惯,那很好,希望你继续维持;假如你尚未养成这个习惯,那么请好好把握十八岁这个年纪,因为这近乎是最后的机会。 错过了大学四年这段养成健康生活习惯的时期,以后要再拥有健康的生活习惯,恐怕将更不容易。而没有健康,一切都不用谈。

况且,现在大家医学的知识比起五十年前更丰富,医学也有很大的进步,保健知识比起我十八岁时候好多了。 健康生活的习惯包含了运动,经常运动不一定是要以成为一个很好的运动家或者校运选手为目标,而是养成一个习惯,把运动当作健康生活的一部份。

第二点:「培养志愿」,为自己许一个更细微的志愿

例如,你未来要走哪一个行业?要在政治上、法律上、科学上、学术上还是到企业界?这个就是志愿。

假如目前尚未决定志愿的话也不用太担心,这往往是大学二、三年级甚至于是更后面才能做决定的事。 但希望你在这大学四年里尽早有自己的志愿,这样就可以决定你要在哪些事情上下功夫、花时间,也可以早一点知道自己事业的方向、人生的方向,进而知道自己要在什么学问上多努力。 志愿可以分成学术上的志愿与非学术相关的志愿。

学术上的志愿就至少是一门主修,无论物理、化学、电机、机械都好,甚至是写作等艺文方面的志愿,都属于学术上的志愿。 除了学术以外的其它志愿则属于非学术相关的志愿,范围更广。例如:当立法委员、到公司里头作经理、工程师、总经理、当律师等都是非纯学术的志愿。

无论是哪一类的志愿,一旦有了志愿以后,学习会比较有方向。

第三点:要用功学习

假如你们的志愿是学术志愿,是未来想当教授、做研究,那么你们尽可能花百分之一百学习的时间专注在专门的领域上。 若是政治、法律、企业、工商业、服务业等非学术相关的志愿,则建议你们顶多在专业领域上花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的时间即可;另外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时间则可以用来学习与你们的志愿相关的东西,但不在你的专门领域里头。

举例来说,如果你的志愿是在企业里头工作,而你的主修却是电机系的话,电机是你吃饭的本钱,你得花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的时间在电机的领域里头用功学习;另外三分之一到一半的时间,因为你预备到企业界做事,所以你要了解包括计算机、信息、半导体、通讯等信息,阅读国内外报章杂志、相关行业的新闻报导;除此之外,你也得花点时间学学会计、财务、营销,看看企业是如何竞争,甚至应该注意一下这个行业公司的股价,还有股价涨跌波动的理由为何? 假如你预备以政治来作为志愿,那更有一套经典式的学习领域,包括:饱览历史、地理、语文方面的书籍,还有阅读传记,这是作为一个政治人非常经典式的训练。

第四点:学习的时候不要背书,要彻底了解

无论是看书或是阅读其它信息,有时候不是一本书,而只是论文中的几个段落或是几页内容,都要彻底了解。彻底了解比你看多来得重要。而且千万不要仅靠你的记忆力背书,背书只是通过考试的一个办法而已。你目前的人生已经通过了种种考试,之后的人生不是挑一个习题或者写一篇短文的这种考试。未来你人生中的每一天可能都在考试,但那些考试是需要彻底了解与融会贯通的。

以我自己为例,我的学士跟硕士都是主修机械,可是我一进产业就是进入半导体业,刚开始我对半导体业是一窍不通。可是我的物理相当好,于是我买了一本当时半导体的经典著作,是夏克莱(William Shockley)的一本书,有两百多页,我花了四、 五个月的时间从头到尾彻底地学习与了解。 那时年纪轻,大概二十四岁。白天我在生产在线做事,晚上则花好几个钟头看半导体的书籍。白天的工作虽然让我对半导体有基本的认识,但实际上对我的半导体学问帮助不大,我的半导体知识主要是靠晚上几个钟头的阅读而来。

我每天晚上顶多看这本书的十页,有些地方看来看去还是看不懂,这时候就要找一个教师。 我那个时候有一位非常喜欢喝酒的同事,跟我住在同一个旅馆里,他有丰富的半导体学问。他因为很喜欢喝酒,几乎每天七点钟到十点钟都在旅馆楼下的bar里面喝酒,所以很容易找到他。 虽然是在喝酒,可是他没有真正喝醉。我念书这三个钟头中,有看不懂的地方,或者是想来想去还是不懂的地方,我就去找他,我不仅可以找到他,百分之九十的问题,他也都可以替我解答。

学校的环境对学习很好,可是要抱着彻底了解的心去请教,而且要适时寻找与运用资源。

第五点:学会「思考」

思考在中国、的文化里比较欠缺。所谓的思考就是不要人云亦云,不要看了什么文章,或者听了一个演讲就认为是这样。看了文章或听了名人的演讲后,要去想他讲的是不是事实?然后去找另外一个来源来求证。

第六点:学创新

创新有很多是来自天分,但有一部份是可以靠后天培养。培养创新的途径其实就是之前说的彻底了解、用功学习与思考,这三件事与创新有强烈的正相关。

第七点:学中文

虽然大学生的中文已经学了十八年,可是绝大部份学生的中文还是不够好。中学的中文教育跟我小时候在所学的十分相似,均注重读跟写,当然还有背书与背古文。那为什么很多人十八岁了还不够好,甚至到了四十岁都还不够好?主要是因为他们缺乏「听」跟「讲」的能力。

什么是「听的能力」?你跟人家讲话,对方会有感觉,但可能没有真正在听,那就是对方听的能力差。 我是董事长,照理说在公司里头大家应该听我讲话,可是我发现常常我讲了一句话后,其实我接下来有四、五句话要说,但我在讲完一句后就被对方打断了,因为他以为他知道我接下来会讲什么,但事实上百分之八十的时候他都猜错了,这就是听的能力不够。

讲话人人都会讲,因为中文是大家的母语,可是「讲」的能力还是有层次之别。讲话的第一层能力是「词能达意」;其次是能够「有逻辑的解释一件事情」,就是口头上能有逻辑性的解释好一件事情,这个恐怕只有百分之六、七十的人能够做到。

再高一层则是「有说服力地表达一件事情」,这部份可能只有百分之二、三十都还不到的人达得到。那最高的层次是「雄辩」,这部份一百个人中恐怕一个人都没有。事实上,几乎每个人都可以提高听的能力,在说话方面也能达到具说服力的层次,这是可以花时间、花功夫学习的。

第八点:学英文

英文非常重要,因为未来的五十年,甚至于更长的时间,英文会是世界上非常重要的语言。虽然要一个十八岁的人学英文已经有点晚了,但是还是可以补救。 补救的话可以从「读、听、写、讲」这四方面来进行。

学中文要注意的是「听跟讲」,学英文则是要多注意「读跟听」。 到了十八岁时如果你的英文讲得不好,要你流利地讲英文会比要你流利地写英文还来得困难,但重要的是你能够流利地「读」,这对十八岁的人来说还不晚,要期许自己能够做到读英文跟读中文一样地流利,这点相当重要。 你可以给自己一个测验。现在翻译的书很多,很多英文书被翻译成中文。

两、三年以后,假如你是愿意看原文书而不是中文译本,而且能够流利地阅读的话,那么你就做到了。 英文听力也一样,到了十八岁时,如果英文底子没有很好的话,已经很难再要求英文讲得流利或者写得好,但是英文听的能力可以再加强,把英文的读与听的能力训练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第九点:学习世界

要学习全世界,不只学习、、亚洲。学习世界的前提是要有一定的英文能力,假如你无法流利地阅读英文,要学习世界就比较困难。 以新闻而言,报纸报导国外的新闻的量很缺乏,的新闻台虽然有时候会报导国外新闻,但简直是少到几乎没有。

所以我曾经说过要学习世界,起步点就是每天看《国际先锋论坛报》(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你会在里头看到不同的世界。除了《国际先锋论坛报》之外,可以再看看《经济学人杂志》(The Economist),还有美国的《Business Week》。

第十点:学演讲、学辩论

这个跟我刚刚讲中英文的训练有关,演讲是讲,辩论又是听又是讲。电视上有很多时论者, 他们的演讲技巧很好,简直是口若悬河,但是内容不见得那么丰富,演讲跟辩论需要技巧,更需要内涵。

第十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做一个「诚与信」的人

「诚」就是不讲谎话,不是只对你熟的人不讲谎话,而是任何时候都不讲谎话;「信」就是你说要做什么,你就会不计代价来完成。我期许大家做一个诚与信的人。 我认为社会有没有提升与社会上的领导人有关。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