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
2025-09-25 17:53:42 责编:小OO
文档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单元统整

     曾欢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内容和地位:

这个单元在九年级下册中处于重要的地位,是唯一的小说单元。本单元围绕着“人物画廊”这一中心选择了四篇中外小说,它们虽然都是写人的名篇,但侧重点不同,《孔乙己》侧重于批判现实,《蒲柳人家》侧重于展现风俗人情和独特风貌,《变色龙》侧重于揭露黑暗 ,《热爱生命》则侧重于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拼搏精神。小说中人物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和兴衰荣辱,折射出时代和社会的世态人情与精神风貌,学习这一单元,这能增长学生的见识,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

(二)课标对本单元的相关要求有: 

1、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

2、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3、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二)教材目标、重点、难点的确定及确定理由: 

为了不仅要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还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确定如下重点和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把握对小说人物形象的分析和评价。

2.辨析各种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3.欣赏小说的语言。

4.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阅读中形成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体验,作出自己的阅读评价。

三.教法和学法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本单元选取了四篇小说做为语文学习材料,实施教学更应遵从这些原则。所以,我在教学中紧紧抓住语文学习的“实践性”不放松,充分借助绘画、表演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多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时间和空间,尽可能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直接参与的机会,以便他们能从对课文的解读中获得语用经验、语感体验。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把握分析人物形象,从而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以及蕴含其中的作者的感情,进而把握小说的主题。教法上应做到走进例子解读与走出例子创作并重,让学生成为学习小说的主人。例如,在《变色龙》的教学中,我的做法是:通过“画脸谱讲故事”让学生带着社会生活的体验走进小说课堂,接着在师生互动和小组学习中走进课文解读例子,再以学生在解读例子时获得的语用经验和语感体验为基础,进行自我创作(续写小说),引导学生在实践训练中物化作者的语用经验、情感和生活经验为自己的语用经验、情感和生活经验,实现语用经验的转移、语感的迁移和语文素养的提高。  

   新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大多数的阅读文章都包含着浓厚的感情色彩,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语文教育应该注重教学过程对学生的熏陶感染,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努力引导学生体验文本中蕴藏着的感情,在体验中拓展自己的视野,提出自己的看法,说出自己的感受。 

结合本单元的实际特点,确定本单元的教法的指导思想是想方设法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热情参与,自主地解决问题,具体做法是: 

1、情景设置法:情景设置法能激发感情,引起兴趣。采用电教平台手段,扩大教学内容,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热情,通过直接感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符合教育学中的自觉性和直观性原则。 如在教授《变色龙》一课中,导入部分,我采用大量图片,展示图片,让学生先认识变色龙这种动物,接着告诉他,其实现实生活中也有一类人,被赋于了“变色龙”的称呼,今天我们就走进作家契诃夫的名篇《变色龙》。这是导课部分,在分析主人公的形象时,我也采用电教手段,播放奥楚蔑洛夫的语言,让学生体会个性化的人物语言,继而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这个人物形象,还可以让学生根据听到的,进行分角色朗读或表演。 

2、诵读法:新课标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以利于他们积累、体验、培养语感。所以语文课上最动听的声音是琅琅书声。有感情地朗读是学生与文本最直接的情感交流,因此,我将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放声朗读和朗读挑战等途径深入品味课文。 如《孔乙己》这篇课文中,通过反复诵读,仔细揣摩鲁迅小说含蓄、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以深刻理解人物形象,进而整体把握内容。《蒲柳人家》中通过诵读,要感受小说活泼伶俐、凝练而富有动感、充满乡土气息的语言。《变色龙》中的人物用语言来表现性格,分角色朗读来体会人物心理,把握人物形象。《热爱生命》中要诵读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分析其作用。

3.复述法:本单元属小说单元,都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所以教学本单元,教师提示学生复述时要掌握文中的各个环节,而且要注意抓住重点,做到详略得当,引导学生清晰,流畅,有条理地表达。 

4、讨论探究法: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进入文本,读出感受,发现问题,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讨解决问题。比如关于人物性格和艺术表现手法的分析,可以鼓励学生结合阅读经验,研讨交流。

5、比较阅读法:引导学生将本单元的课文与以往学过的课文或课外阅读进行比较,在对照中更为深刻地体会主人公的命运和品质。如:将《孔乙己》与《范进中举》进行比较、将《热爱生命》与《荒岛余生》和《伟大的悲剧》进行比较,在对照中更为深刻地体会主人公的命运和拼搏精神。

6、拓展延伸法: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写作迁移。如学习《孔乙己》之后,让学生发挥想象,以“走出咸亨酒店的孔乙己”为题续写小说。  学习《变色龙》之后,想象奥楚蔑洛夫去了哪里,续写小说。

学习水平检测方法
教学内容知识要点识记

掌握应用
第二单元《孔乙己》1.明确线索,把握情节

填空题
2.学习刻画人物性格与精神面貌的手法

语句赏析
3培养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体会文章所蕴含的的现实意义

拓展训练,口语交际
《蒲柳人家》1.理清文章的情节

提问
2.揣摩语言,理解环境描写对人物刻画的作用。

重点语句赏析
3.感悟人物的成长历程,拓展视野,丰富人物的情感体验。

拓展题

或口语交际

《变色龙》1.深刻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阅读理解:语句分析或赏析
2.学习通过人物语言、行动、表情、揭示人物心理活动,刻画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重点语句赏析
3.学习巧妙的构思,曲折的情节。

写作或小练笔
《热爱生命》1.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对全文整体感知把握人物形象,以及把握小说通对情节反映的社会生活。

阅读理解同类文章赏析
2.品析题目内涵,并学会如何进行文学欣赏。

语段阅读分析
3.细品并学习小说中出色的心理描写和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口语交际或小练笔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