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信息技术能力提升个人研修计划一
2025-09-25 17:53:26 责编:小OO
文档
信息技术能力提升个人研修计划一

我有幸参加了平顶山市2016年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这无疑是在我的教育教学成长上添上一道亮丽的彩虹。为了能让本次培训学习起到真正的实效,真正让自己获得一定的长进,我在培训期间制定了一套自我研修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专家的讲解引领,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促使自己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二、研修目标

  1、转变固有的教育观念,与新时期的教育观念保持一致。

2、提高自己对信息技术应用在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理解能力和操作能力。 

3、能结合有关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针对数学教学不断反思和总结,提高自身的专业发展能力。

  三、研修方式及内容

  1、积极学习

  珍惜这次培训提升机会,认真遵守培训能力提升工程的各项要求,每天挤出时间上网学习,专心听讲,认真聆听专家报告,并做好必要的记录。无论专家报告何种风格,都坚持在最快的是时间内调整思路,融入专家讲解思路,内化成自身的知识,弥补自己专业知识的不足。

  2、聆听请教

  对讲解中不明白问题和教学中的困惑,及时上网查询并向同行请教,努力向寻求专家帮助解决。积极参与研修班的各项研讨活动,努力向各位学员交流学习,拿出自己的问题请教各位学员,与各位学员共同探讨。

  3、反思提升

  每天结合自己在培训学习中的感受写出学习心得、研修日志,发表在班级培训平台上,与各位学员共同交流探讨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在生物教学中应用能力。

  4、学以致用

  争取通过学习,在研修结束后写出研修学习的体会和收获。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发展学生能力,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能使传统与现代教学媒体互相渗透,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

  有老师说,好学才能博学,博学才能让教学生动有意义。一个教师的认知背景是怎样的,他的学生的能力就是怎样的。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认知背景,才能得到学生的喜欢。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做一名新型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师。

  信息技术能力提升个人研修计划二

  20xx年4月,在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里,我有幸参加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培训学习,这无疑是在我的教育教学成长上添上一道亮丽的彩虹.为了能让本次培训学习起到真正的实效,真正让自己获得一定的长进,我特制定一套自我研修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专家教授的讲解引领,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促使自己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二、研修目标

  1.通过培训,能够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合理利用软件,数学教育资源,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自己的课堂效率.

  2.提高自己对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应用的能力和操作能力.

  3.结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针对数学教学不断反思和总结,提高自身的专业化发展能力.

  三、研修方式和内容

  1、积极学习 珍惜这次培训提升机会,认真遵守培训能力提升工程的各项要求,每天挤出时间上网学习,认真完成培训期间各项任务及作业.认真聆听专家讲,融入专家讲解思路,内化成自身的知识,弥补自己专业知识的不足.

  2、聆听请教 对讲解中不明白问题和教学中的困惑,及时上网查询并向同行请教,努力寻求专家帮助解决.

  3、反思提升 每天结合自己在培训学习中的感受写出学习心得、研修日志.

  4、学以致用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发展学生能力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能使传统与现代教学媒体互相渗透,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

  信息技术能力提升个人研修计划三

  通过本次培训,我希望能在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能力和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两方面得到显著的提高.

  一、自我分析:

  成功的起始点乃自我分析,成功的秘密则是自我反省。

  1、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能力。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目前我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能力还远远不足,距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还有很大差距,存在顾此失彼现象。

  2、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能力。信息技术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广阔的天空,但由于受传统“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的填鸭式教学的影响,我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上还存在很多问题,过多的包办代替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能力培养。

  3、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能力。我们提倡终身教育,而终身教育本身离不信息技术,网络具有其强大的传输功能,网络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十分重要,不出就能实现教学相长,而我在此方面还十分欠缺,网友少参加学习团体也少。

  二、环境分析:

  问题永远在自己身上。

  我校是一所区级中学,信息化建设刚刚起步,多名教师共用一个电子备课室,没有良好的信息化环境也很难拥有学习提升的机会,学校资源库还不够健全,可用资源有更少之又少

  三、发展目标:

  目标是前进的动力,无目标的努力犹如在黑暗中远征。

  1、使信息技术成为提高课堂教学能力魔法棒。

  2、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由“厌学”到“会学”最后达到“乐学”。

  3、熟练制作多媒体课件,并学会使用多种教学软件。做个时代的“弄潮儿”。

  四、实现目标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困难或挑战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时间不够用:本人担任六个班地理教师,在校内担任学科组长一职,在校外担任“市级兼职地理教研员”,在123教育网站担任义务地理资料管理员,所以可能时间不够用,但我坚信“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挤总会有”。缺少名师:身边缺少信息技术应用名师,在和暗中摸索。

根据区校本研修实施方案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做好“十二五”校本研修工作中的学分管理工作,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的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素质为宗旨,以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为本,以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各种实践问题为对象,结合校情,通过具有指导性和针对性的培训,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研究能力较强的教师队伍,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把学校办成师生共同发展的乐园”的办学目标。

二、具体目标

1、铸就良好的师德风范,提高依法治教能力。

2、提升教师教育理念,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3、密切结合我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努力创新,自主地开展教师培训。

4、直接面向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不仅关注问题本身,更要关注提高教师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教育教学问题解决与专业发展目标的有机统一。

5、不断丰富校园文化,服务于课程改革的需要,构建学习型的学校组织。

三、研修原则

1、针对性原则。以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求与发展为出发点,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多种模式开展培训,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师教学中现实的和未来的问题。

2、实效性原则。避免形式主义与空洞说教,以“问题”为中心,着眼于紧密结合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

3、系统性原则。以学校整体发展为本,注重培训的系统性,以达到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4、自主性原则。学校自主培训、自主管理,教师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5、开放性原则。注重校级间合作与交流,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在校内实行教学、教研、培训的有机结合,教师之间互帮互助,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实行开放的校本培训方式。

四、组织管理

1、成立校本研修领导小组,明确职责。

组  长:申合安——全面负责学校校本研修工作

副组长:常利芳——具体负责学校校本研修工作

成  员:韩利亚——负责师德素养专题研修学习

常利芳——负责专业知识技能专题研修学习、校本研修档案管理工作

郝苏果——负责课堂教学实践专题研修学习

2、建立健全研修制度,完善学校各项研修机制

1)按时制定校本研修学年度计划,期初交教师进修学院师训部。学年末写出学校开展校本研修的工作总结。

2)加强校本研修的过程管理,强化动态管理。

①建立校本研修综合档案(内容包括文件、制度、校本研修规划、校本研修计划、总结、校本研修活动记录,大型教学教研活动记载、教研课题目录、骨干教师分层培训名单、校本研修考勤登记表、考核表、表等)。

②建立教师个人研修档案(内容包括个人发展计划、校本研修考核表、上公开课的教案、教研组年级组活动记录、个人课题研究情况、发表的论文)。

五、课程设置

1、师德素养研修(3分)

研修主题:以师德建设为抓手,全面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人文素养和育德能力。

组织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新义务教育法》等,与教育和教师关系密切的法律法规。

2、专业知识和技能(3分)

研修主题:抓好教师教育教学基本技能的培训,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内容摘要:

1)培训期间,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通过专题讲座等辅导培训形式,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学校办学理念,了解和把握新课程标准,掌握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培训期间,开展“同伴互助”专业成长实践活动,展示教师教学基本技能,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基本能力,引导教师向“一专多能”方向的发展。

3)培训期间,学习《改进小学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开展教研组长素养专题培训,通过教研组为单位的教学研讨等辅导培训形式,形成以教研组为基础、同伴互助为主体,稳固的协作互动发展模式。

3、教育教学理论知识(3分)

研修主题:增强教师育德意识,提高教师育德能力。

内容摘要:

1)培训期间,组织教师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2)培训期间,组织开展“智慧育人”、 “沟通从心开始”等系列班主任案例培训。

3)培训期间,以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做好学科与德育整合开展活动培训,进行组内、校内或区级教学公开课展示活动。

4、课堂教学实践(4分)

研修主题:更新教师教育理念,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1)、培训期间,开展各项教学技能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业务能力。

2)、培训期间,积极开展改变教学行为和学习方式的系列教学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六、研修形式

1、专题讲座形式

聘请校内、外名师、教研员和主管负责人进行各类专题讲座,如:解读新课程标准、课程改革内容、教学模式、考试与评价制度、新课程中的教与学、教育科研的研究方法、科研论文的写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方向、教师修养、教师教育能力研究等讲座。

2、自学反思形式

自学是在学校的规划和指导下,教师根据自己的需求开展的自我培训活动,然后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开展自我反思,总结提高。每学期至少写一篇学习心得(或教学反思文章,或教育教学论文)。

3、 实践交流形式

1)开展教学设计、案例教学分析、研究与竞赛。进一步提高备课、上课质量。

2)开展主题研讨,围绕主题研讨组织中青年教师教学评优课活动,通过说课、听课、评课活动,相互研究,共同提高。

3)开展论文(案例)、课件制作、教研组评比等活动。

4)开展校内或校际间课堂教学研究活动。

4、教研活动形式

通过教研组为单位的教学研讨等辅导培训形式,形成以教研组为基础、同伴互助为主体,稳固的协作互动发展模式,提高教研活动的有效性。

5、外出学习形式

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骨干班的学习,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外出学习的教师回校后,结合学习的收获和自己的感想,写出学习汇报材料,并利用校本研修时间,举行一次专题讲座,达到“一人学习,多人受益”的效益。

6、课题研究形式

在课题负责人的带领下按计划进行阶段研究。通过研究课题申报、实施和结题过程,引导教师体验教育教学课题研究的全过程,了解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和各个环节的具体要求。活动有计划、有记录、按期写出结题报告。

7、观看录像形式

组织观看课堂教学录像,讨论看法,谈论心得。

8、网上交流形式

教师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地参与网上交流。

9、读书活动形式

通过读书交流,提高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不断优化教师的教育行为,完善教师的职业道德。

八、考核与措施

1、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加大检查力度,确保校本研训的质量。由校长任总负责,组员密切配合,重在平时的过程检查。

2、学校根据规划组织开设各类培训,如举办专题讲座、教学研讨、教学竞赛等,教师要按要求填写培训结果反馈表。

3、校本研修培训共计学分15学分,学分认定每年进行一次。由学校校本研修领导小组根据教师每年研修情况进行考核认定。

4、认真记载教师参加校本培训的出勤情况,并放入个人培训档案,作为考核依据之一。

5、每学年学校将教师完成校本研训计划情况纳入学年教师考核中,各类培训证书及论文、案例、课题、竞赛成绩复印件等要按年归入个人档案,学校将把教师在校本培训中的成绩和表现作为在职称评审、先进评比、岗位聘任等工作中的重要依据之一。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